一种增强现实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2782发布日期:2018-10-12 23:2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强现实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终端用户的体验,光学组件的结构设计也需要越来越精巧。为了便于使用,光学组件部分需要通过调整位置来适配不同人的眼睛,使所形成的虚拟影像能够恰好呈现在眼镜的正前方,提高用户佩戴的体验。

以往传统的光学组件采用固定连接结构,固定在眼镜上不可调节,或仅在位于光学组件的根部处设有调节结构,这种形式往往受结构件限制,调节范围满足不了用户需求,导致降低了增强现实眼镜的应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增强现实眼镜调节范围有限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增强现实眼镜,以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现实眼镜,包括眼镜主体和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连接在所述眼镜主体的镜腿上;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将所述光学组件分为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包括光学元件,所述后段与所述镜腿连接,且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通过所述转动部阻尼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连接的转动部包括:转动连接件和转轴;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前段上,所述转动连接件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所述转动连接件的转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后段。

可选地,所述转轴与所述转动连接件之间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转动连接件在预定范围内绕所述转轴转动。

可选地,所述转轴的径向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转轴由穿过所述螺纹孔的螺钉固定在所述前段上。

可选地,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连接的转动部包括:转轴、第一转轴组件、第二转轴组件、弹簧、按压垫片和紧固装置;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分别固定在所述后段和所述前段上,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上均设置有轴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的轴孔后,继续依次穿过所述弹簧和所述按压垫片,所述紧固装置紧固所述第一转轴组件、所述第二转轴组件、所述弹簧和所述按压垫片,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相互接触的面为阻尼摩擦面。

可选地,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轴末端的卡扣和蝶形卡垫片,所述蝶形卡垫片卡紧所述卡扣以紧固所述第一转轴组件、所述第二转轴组件、所述弹簧和所述按压垫片。

可选地,所述紧固装置包括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沿轴向旋入所述转轴末端,紧固所述第一转轴组件、所述第二转轴组件、所述弹簧和所述按压垫片。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转轴组件和所述第二转轴组件由穿过所述螺纹孔的螺钉分别固定在所述后段和所述前段上。

可选地,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连接的转动部包括:转轴和卡合结构;所述转轴固定在所述后段上,所述卡合结构固定在所述前段上,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多个卡爪,多个所述卡爪均卡合所述转轴与所述转轴过盈配合,所述转轴和/或所述卡爪为自润滑材质。

可选地,所述后段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转轴通过所述卡槽卡合固定在所述后段上,所述转轴轴端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所述转轴与所述后段相对位置不变。

可选地,所述增强现实眼镜的长度小于等于190mm、所述增强现实眼镜的宽度小于等于140mm、所述镜腿长度小于等于160mm。

可选地,所述增强现实眼镜的质量小于等于100g。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增强现实眼镜中,用于提供增强现实场景的光学组件包括转动部,转动部将光学组件分为前段和后段,且前段和后段通过转动部阻尼转动连接,通过前段和后端的阻尼转动连接,可实现光学组件的便捷调节,扩大其调整范围,提供给用户更舒适的增强现实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转动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转动部实施例一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光学组件调节范围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光学组件调节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转动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转动部实施例二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转动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是,在增强现实眼镜中,将用于提供增强现实场景的光学组件设计为分段结构,包括前段和后段,通过设计转动部阻尼转动连接所述前段和后段,扩大光学组件的调节范围,从而更好地适配不同使用者的眼睛,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一

图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增强现实眼镜,包括眼镜主体100和光学组件200,光学组件200连接在眼镜主体100的镜腿上。光学组件200包括支撑部分210和光学元件220。支撑部分210用来支撑光学元件220。光学元件220用来向使用者提供增强现实场景,其中,光学元件220置于使用者眼睛前方,可以包括棱镜等光学镜片,还可以包括透明或半透明的显示器,在此不做详细限定。

光学组件200还包括转动部230(见图2),转动部230将光学组件的支撑部210分为前段211和后段212,前段211包括光学元件220。后段212与镜腿连接,以固定在眼镜主体100上,例如,如图2所示,后段212通过转轴300转动固定在镜腿上。由于前段211和后段212通过转动部230阻尼转动连接,从而光学组件200自身可以实现旋转调节,且阻尼旋转操作手感良好,并且光学组件200的前段211可以悬停在旋转到的任意位置处,调节范围广,用户体验更加。

本实用新型的增强现实眼镜具有两级转轴转动调节,包括:眼镜主体100与光学组件200之间的第一级转轴转动调节,以及光学组件200前段211与后段212之间的第二级转轴转动调节。如图4所示,在光学组件200保持伸直状态时,通过第一级转轴转动调节,可以使得光学元件在A端所示的极限位置与B端所示的极限位置之间任意调节。

在使用第一级转轴转动调节后,还可以再通过第二级转轴转动调节,继续对增强现实影像位置进行精确微调。例如,在A所示极限位置处,利用第二级转轴转动调节,使光学元件在C1和C2所示位置之间任意调节。在B所示极限位置处,通过第二级转轴转动调节,使光学元件在D1和D2所示位置之间任意调节。

第一级转轴转动调节的角度范围为φ,例如,图4中实现φ=30°的角度范围调节。同时,依靠第二级转轴转动调节,可以进一步扩大该角度调节范围,即从原来的A-B的角度范围扩大到C1-D1的角度范围。这样,在佩戴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第一级转轴转动调节进行粗略调节,调节到大概位置后,再利用第二级转轴转动调节实现精确微调,以使增强现实影像达到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最佳位置处。

具体的旋转调节状态如图5所示。光学组件200的前段211与后段212伸直成一条直线时为初始状态,如图5中(1)所示状态。利用光学组件200的前段211与后段212的分段调节,可以实现向下调节,如图5中(2)所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一中,如图3所示,前段211和后段212连接的转动部230包括:转动连接件231和转轴232。

转轴232的径向设置有螺纹孔,转轴232由穿过螺纹孔的螺钉233固定在前段211上。转动连接件231套设在转轴232上与转轴232过盈配合,转动连接件231的转动末端通过螺钉234固定连接后段212。通过转动连接件231与转轴232的过盈配合,可实现阻尼转动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动连接件231可以采用钣金工艺或者金属注射成形工艺加工制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转轴232与转动连接件231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未图示),限位结构限制转动连接件231在预定范围内绕转轴232转动,以防止光学组件200旋转超限发生意料不到的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轴232与转动连接件231之间的限位结构,可以采用转轴232上的轴肩来实现。

实施例二

图6-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转动部的第二个实施例。

如图6-图7所示,前段211和后段212连接的转动部包括:转轴241、第一转轴组件242、第二转轴组件243、弹簧244、按压垫片245以及紧固装置。

第一转轴组件242和第二转轴组件243分别固定在后段212和前段211上。第一转轴组件242和第二转轴组件243上均设置有轴孔,转轴241穿过第一转轴组件242和第二转轴组件243的轴孔后,继续依次穿过弹簧244和按压垫片245。紧固装置紧固第一转轴组件242、第二转轴组件243、弹簧244和按压垫片245。第一转轴组件242和第二转轴组件243相互接触的面为阻尼摩擦面。

本实施例二通过第一转轴组件242和第二转轴组件243的面接触摩擦产生阻尼效果,使转轴241能在转动角度内任意位置悬停,通过调节弹簧244的弹力来可以合适的转动阻尼,以实现光学组件200的阻尼转动调节。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二中,紧固装置包括设置在转轴241末端的卡扣2411(见图6),以及蝶形卡垫片246。当图6中各组件沿箭头方向依次套入转轴241后,蝶形卡垫片246在转轴241末端卡紧卡扣2411,以紧固第一转轴组件242、第二转轴组件243、弹簧244和按压垫片245。

或者,在本实施例二中,紧固装置也可采用紧固螺钉(未图示),紧固螺钉沿轴向旋入转轴241末端,紧固第一转轴组件242、第二转轴组件243、弹簧244和按压垫片245。

如图7所示,第一转轴组件242和第二转轴组件243上设置有螺纹孔,第一转轴组件242由穿过螺纹孔的螺钉247固定在后段212上。第二转轴组件243通过螺钉248和螺钉249固定在前段211上。转轴241依次穿过第一转轴组件242和第二转轴组件243的轴孔,以及弹簧244和按压垫片245。转轴241端部的卡扣2411与蝶形卡垫片246卡紧,实现锁紧。在弹簧244的弹力作用下,第一转轴组件242和第二转轴组件243被压紧在一起,转动调节时,通过二者之间的摩擦阻力实现阻尼效果。

实施例三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增强现实眼镜的转动部的第三个实施例。

如图8所示,前段211和后段212连接的转动部包括:转轴251和卡合结构252。转轴251固定在后段212上,卡合结构251固定在前段211上。卡合结构252包括多个卡爪2521,图8所示实施例中为2个卡爪2521,然而,卡爪2521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可以设置更多以提高卡合的牢固性。多个卡爪2521均卡合转轴251并与转轴251过盈配合。转轴251和/或卡爪2521为自润滑材质。

卡合结构252与转轴251采用卡接的方式组装,操作方便简单,并且转轴251和卡爪2521中至少一方采用自润滑材质,可以使阻尼转动调节更加顺滑,操作手感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后段212上设置有卡槽,转轴251通过卡槽卡合固定在后段212上,同样具有便捷组装的技术效果。转轴251的轴端还设置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限制转轴251与后段212的相对位置不变,以提高旋转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实施例中,增强现实眼镜的长度小于等于190mm、增强现实眼镜的宽度小于等于140mm、增强现实眼镜的镜腿长度小于等于160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实施例中,增强现实眼镜的质量小于等于100g,以满足眼镜的轻质化要求,提高佩戴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