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缆接头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7362阅读:1324来源:国知局
海陆缆接头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陆缆接头盒。



背景技术:

目前,所知晓的用于海底光缆登陆时与陆地光缆连接的海陆缆接头盒,按材料可分为塑料和金属两大种。塑料接头盒包含保护外壳和盘纤装置两部分。保护外壳大多为抗机械性损伤密封设计,如抗压、抗冲击、抗扭曲等,安装O型橡胶圈进行密封,也会根据需要增加绝缘、防腐等措施,为安装2根及以上根数的光缆会增加若干个的进缆孔。盘纤装置主要是存储光纤接头,包括导纤板、纤盘盒、纤盘盒盖,会根据要求选用不同材质制成,其中,纤盘盒的数量取决于光纤接头的数量。

金属接头盒构造是由机械保护装置、铠装夹持装置、密封装置、纤盘盒和托盘装置等构成。机械保护装置是由外钢筒和端帽组成的,材质采用耐海水腐蚀的不锈钢材料制成,为光缆接头提供机械性能保护;铠装夹持装置,是由2-3个小锥度角的不锈钢锥衬套组成的,将每层钢丝分别压在相应的锥衬套间隙内,再用外置加压装置将锥衬套压紧,利用小锥度自锁保证钢丝在受到张力时不会脱落来达到传递钢丝间的张力;密封装置,是由密封筒、密封底座、端盖、锁紧螺母、O型垫圈、垫片、钢环、铅环、缆密封圈等组成,通过橡胶件形变以及螺纹绞合在密封筒内为光缆接头提供一个良好的水密环境;纤盘盒和托盘装置,是由托盘底座、导纤板、纤盘盒等组成,不锈钢材质的托盘底座承担着张力并提供光纤接头的固定位置,导线盘上有预设的凹槽来固定光单元,纤盘盒用来存储光纤,内有光纤接头保护槽;此外还有螺钉,提供连接、固定作用。

上述两种结构的海陆缆接头盒都能满足海底光缆一般的登陆接续要求,但金属接头盒零件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高,成本大,组装难度大。塑料接头盒强度低,耐腐蚀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陆缆接头盒,满足海陆缆接头的接续要求,耐腐蚀,强度高,结构简单,易加工、易组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陆缆接头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端部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连通至筒体内部的进缆口,所述端盖和筒体通过卡箍密封连接;所述筒体的端部和端盖上均设有外翻板;所述卡箍的横截面为“C”字形结构,所述卡箍的自由端设有紧固件;所述卡箍上设有横截面为倒“V”字形的开口槽,所述端盖和筒体同轴设置后两者的外翻板均容置在所述开口槽内,收紧所述紧固件使得端盖和筒体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卡箍上设有多个开口槽,相邻两所述开口槽之间设有变形避让缺口。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开口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端盖外翻板和筒体外翻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进缆口内设有热缩管。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端盖和筒体基于定位销和定位孔配合定位的同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筒体内设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导纤板和钢丝固定件,所述导纤板上设有纤盘盒,所述钢丝固定件上设有穿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紧固件为配合的螺杆和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海陆缆接头盒,端盖和筒体之间基于卡箍锁紧密封连接,相较于传统的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易加工,易组装,同时满足海陆缆接头的接续要求,同时耐腐蚀,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海陆缆接头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海陆缆接头盒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海陆缆接头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2-筒体,4-端盖,6-进缆口,8-卡箍,10-外翻板,12-紧固件,14-开口槽,16-变形避让缺口,18-定位销,20-定位孔,22-密封圈,24-螺杆,26-螺母,28-固定底座,30-导纤板,32-钢丝固定件,34-纤盘盒,36-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海陆缆接头盒,包括筒体2,上述筒体2的两端均设有端盖4,端盖4同轴连接在筒体2上,为了方便的筒体2和端盖4两者的同轴安装,在上述端盖4上设计定位销18、上述筒体2上设计定位孔20,通过定位孔20和定位销18的配合来辅助筒体2和端盖4的同轴安装,当然,也可以在端盖4上设计定位孔20,筒体2上设计定位销18,同样能起到定位安装的作用。

两个端盖4上分别设有海缆进缆口和陆缆进缆口。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筒体2和端盖4均采用不锈钢材质一体加工成型,不锈钢具有高强度、高耐腐蚀特性,能够提供抗挤压、撞击防护作用。上述筒体2内设有固定底座28,上述固定底座28焊接在其中一个端盖4上,上述固定底座28上设有导纤板30和钢丝固定件32,钢丝固定件32的个数与进入筒体2内缆的数量相同,上述导纤板30上设有纤盘盒34,上述钢丝固定件32上设有穿孔36。海底光缆和陆地光缆分别从各自的进缆口进入筒体2内后,在纤盘盒34内完成熔接,固定底座28为纤盘盒34提供安装位置,海底光缆的内铠钢丝和陆地光缆的钢丝加强芯分别穿过对应的钢丝固定件32的穿孔,拉直钢丝并拧紧钢丝固定件32的紧固螺钉,卡住钢丝放置松动。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上述端盖4和筒体2通过卡箍8密封连接;具体实现结构如下:上述筒体2的端部和端盖4上均设有外翻板10;上述卡箍8的横截面为“C”字形结构,上述卡箍8的自由端设有紧固件12,紧固件12优选采用螺纹配合的螺杆24和螺母26,上述卡箍8的两个自由端上均设有安装孔,螺杆24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后与螺母26配合,通过操作螺母26可以收紧或者松开卡箍8。

上述卡箍8上设有横截面为倒“V”字形的开口槽14,上述端盖4和筒体2同轴设置后两者的外翻板10均容置在上述开口槽14内,收紧上述紧固件12使得端盖4和筒体2密封连接,也就是操作螺母26能够将端盖4和筒体2锁紧密封连接在一起。收紧卡箍8的初期,外翻板10均容置于开口槽14的槽口处,收紧卡箍8后,外翻板10被挤压向开口槽14的槽底方向移动,使得外翻板10卡在开口槽14内,为了进一步的实现密封,上述开口槽14内设有密封圈22,上述密封圈22设置在端盖4外翻板10和筒体2外翻板10之间,如此,实现端盖4和筒体2之间的同轴密封连接。相较于传统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箍8来连接端盖4和筒体2,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易于组装。

横截面为“C”字形的卡箍8,具有缺口,这一缺口形成卡箍8被收紧后形变的避让,使得端盖4和筒体2能够被卡紧;为了提高卡箍8的形变量,使得端盖4和筒体2能够被卡得更紧,上述卡箍8上设有多个开口槽14,相邻两上述开口槽14之间设有变形避让缺口16,变形避让缺口16形成卡箍8收紧后的形变避让,使得卡箍8被收紧的程度更大,端盖4和筒体2能够被卡得更紧。

上述进缆口6内设有热缩管,热缩管具有预热缩小口径的特性,形成缆和进缆口6之间的密封。

以上结构的海陆缆接头盒,其安装过程如下:

1.圆柱形的海陆缆接头盒的两端各有一个进缆口,一端进海底光缆进口,另一端是陆地光缆进口。

2.将待接续的海底光缆、陆地光缆的端头先做适配前处理:海底光缆需要依次分段去除保护层,分别露出PE层、内铠钢丝层和不锈钢管,其中内铠钢丝层仅留1根钢丝;陆地光缆需要去除保护层,露出钢丝加强芯。

3.在缆穿进缆口前,先将每个缆端套一个热缩管做备用。

4.将处理过的缆穿入进缆口。

5.海底光缆的内铠钢丝、陆地光缆的钢丝加强芯穿过对应的钢丝固定件的穿孔,钢丝固定件置于固定底座上,拉直钢丝并拧紧钢丝固定件的紧固螺钉,卡住钢丝防止松动。

6.依次安装导纤板、纤盘盒。

7.完成光纤熔接,并盘进纤盘盒内,安装纤盘盒盖。

8.将固定底座插入筒体内,对好筒体和端盖的定位孔和定位销。

9.将卡箍套在筒体和端盖的结合处,拧紧。

将热缩管套在缆孔上,加热热缩,完成安装。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