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852发布日期:2018-07-11 03:47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属于电子视光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



背景技术:

目前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用眼的姿势不对,学习时间过长,户外活动时间太少,这些导致了目前学生近视人数的趋势是不断低龄化,近视人数不断增多。该产品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用眼习惯,监控学生的近距离用眼时间。并且让家长能一目了然地知道孩子的用眼习惯,并起到督促和监管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通过在镜框与镜腿之间对应安装控制器,距离传感器及报警器,实现电子控制,提醒用户使用时间,保护用眼,避免了长时间不规则佩戴使用眼镜的弊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其包括镜框,镜框安装镜片;分别设置于镜框两端的左桩头与右桩头;铰接左桩头的左镜腿,左镜腿容置控制器,并通过左扣板密封;铰接右桩头的右镜腿,右镜腿容置电池组,并通过右扣板密封,且右扣板裸露出连接电池组的启动按钮;安装于右桩头内的距离传感器;内置于左桩头内的报警器;以及可连接电池组的充电器;其中,控制器、电池组、距离传感器与报警器通过内置于镜框、左镜腿与右镜腿的导线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右镜腿面向左镜腿的一侧具有裸露的引脚孔,充电器通过引脚孔连接电池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充电器包括一端的USB输入端与通过导线连接的引脚输出端,引脚输出端包括固定导线的下盒体,下盒体内具有连接导线的引脚;枢接于下盒体的上盒盖,上盒盖可打开或关闭下盒体;以及胶连于上盒盖与下盒体的填充层,填充层裸露出引脚;其中,当上盒盖关闭下盒体时,引脚输出端具有导通的穿孔,穿孔卡合通过引脚连接的右镜腿。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填充层设置为阻燃泡棉。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报警器包括讯响器与震动器,讯响器由控制器控制发出声音,且震动器产生震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在镜框与镜腿之间对应安装控制器,距离传感器及报警器,实现电子智能控制,提醒用户准确姿势及时间,保护用眼,避免了长时间不规则佩戴使用眼镜的疲劳及损害。

2)具有充电器,长期循环利用,且与镜腿配合紧密,使用方便。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近视防控眼镜爆炸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引脚输出端关闭示意图。

附图标记

镜框10,左桩头20,右桩头21,左镜腿30,右镜腿31,引脚孔32,控制器40,左扣板41,电池组50,右扣板51,启动按钮52,距离传感器60,报警器70,充电器80,USB输入端81,导线82,引脚输出端83,下盒体84,引脚85,上盒盖86,填充层87,穿孔8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一并参考图1与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近视防控眼镜爆炸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器80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包括镜框10,镜框10安装镜片;分别设置于镜框10两端的左桩头20与右桩头21;铰接左桩头21的左镜腿30,左镜腿30容置控制器40,并通过左扣板41密封;铰接右桩头21的右镜腿31,右镜腿31容置电池组50,并通过右扣板51密封,且右扣板51裸露出连接电池组50的启动按钮52;安装于右桩头21内的距离传感器60;内置于左桩头20内的报警器70;以及可连接电池组50的充电器80;其中,控制器40、电池组50、距离传感器60与报警器70通过内置于镜框10、左镜腿30与右镜腿31的导线连接。

需要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是在普通近视眼镜上进行了电子升级,为经常看书的学生群体提供有效提醒用眼的不良姿势的服务,以促进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镜框10装配适合学生度数的近视眼镜,其两端具有较厚的左桩头20和右桩头21,其中左桩头20放置报警器70,右桩头21放置距离传感器60,因学生读书写字多用右手,距离传感器60安装在右边,感应更为准确,报警器70分配重量,同时与距离传感器60相对两边,互不干扰,使用方便。

此外,左镜腿30与右镜腿31在起到挂耳的同时,内部又分别安装电池组50与控制器40,配合距离传感器60与报警器70的启动和控制,智能防控,并分别利用左扣板41与右扣板51密封安装,隐藏于内,美观大方。启动按钮52启动控制器40,实现智能眼镜的正常工作,操作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电池组50的充电器80。详细而言,右镜腿31面向左镜腿30的一侧具有裸露的引脚孔32,充电器80通过引脚孔32连接电池组50,在电池组50内部电量用完之后,可以对其充电,另外引脚孔32是面向左镜腿30的一侧,佩戴之后隐蔽于内,不会造成突兀,影响美观。

接下来,请一并参考图2与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引脚输出端83关闭示意图。如图所示,充电器80包括一端的USB输入端81与通过导线82连接的引脚输出端83,引脚输出端83包括固定导线82的下盒体84,下盒体84内具有连接导线82的引脚85;枢接于下盒体84的上盒盖86,上盒盖86可打开或关闭下盒体84;以及胶连于上盒盖86与下盒体84的填充层87,填充层87裸露出引脚85;其中,当上盒盖86关闭下盒体84时,引脚输出端83具有导通的穿孔88,穿孔88卡合通过引脚85连接的右镜腿31。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USB输入端81连接国产通用的USB充电器,使用范围较广,充电方便。引脚输出端83具有对应引脚孔32的引脚85,两者对接,使用简单。

上盒盖86与下盒体84之间枢接,其中上盒盖86能够打开或关闭下盒体84。详细而言,在使用智能眼镜时,首先打开上盒盖86,将引脚85对准引脚孔32插入,然后关闭上盒盖86,需要了解的是,上盒盖86与下盒体84之间也具有对应的缺口,当闭合时,两个缺口相连,形成了穿孔88,穿孔88通过右镜腿31并卡合住,稳定牢固,避免充电时的松弛,提高安全性。同时,关闭上盒盖86也能防尘防水,避免安全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上盒盖86与下盒体84相互对应的两侧还设置填充层87,填充层87设置为阻燃泡棉,泡棉本身绝缘,另外加上阻燃,避免了漏电及自燃的安全隐患,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方式中,报警器70包括讯响器与震动器,讯响器由控制器70控制发出声音,且震动器产生震动。由此一来,讯响器与震动器相互配合便能同时产生音量及震动报警,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防控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近视防控眼镜的设定方法,包括

步骤a:用户佩戴智能近视防控眼镜,按动启动按钮52,控制器40驱动距离传感器60工作;此时,智能近视防控眼镜电子功能打开。

步骤b:距离传感器60将接收的信号数据反馈至控制器40,并由控制器40通过网络或者蓝牙传输至手机APP,手机APP通过设定档案数据发送至控制器40,确定报警数据的设定;信号数据包括距离传感器60发出的距离、倾角及使用时间信号。具体而言,距离传感器60会感应出佩戴智能眼镜时头部距离实物(桌面或者书本)的距离,头部倾斜的角度(即智能眼镜与实物法线的夹角),以及近距离看书学习的佩戴使用时间,通过这些信号数据的收集,反馈至控制器40,起到视力防控的效果,并通过控制器40将数据通过网络或者蓝牙传输至手机APP,起到直观明显的查看,可供用户自己或者家长确定,也能根据数据参考,完成报警数据的设定,完善自己的用眼习惯,加强防控。

步骤c:信号数据达到报警数据,由控制器40控制报警器70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并记录至档案数据;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方式中,优选将报警数据设定为距离传感器60接收的距离信号小于20cm,头部倾斜信号小于30度,佩戴近距离用眼超时四十分钟,符合用眼习惯的规范,制定正确的阅读姿势,保护眼睛,防控视力。

步骤d:将每日或者每月的档案数据汇总成眼科档案记录于手机APP。最后,档案数据汇总,档案数据包括每日的使用情况及每日的使用评分;使用情况包括每天佩戴的总时间、近距离用眼的总时间、距离过近的报警次数、头部倾斜的报警次数以及近距离用眼超时的报警次数;每日评分设定为报警一次扣一分,总分为一百分,并根据得分设定四个用眼状况,95分以上为用眼习惯优,85分以上至95分为用眼习惯良好,75分以上至85分为用眼习惯一般,65分以上至75分为用眼习惯不好。

长期以往,本实用新型便能有效地提醒学生用眼的不良姿势和用眼习惯,养成科学的用眼习惯,而且让家长一目了然地知道孩子的用眼习惯,并起到督促与监管的作用,防控等级高。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