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8660发布日期:2019-04-17 04:2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透镜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过设于透镜保持部件的线圈和与线圈对置的磁铁,使透镜保持部件向透镜体的光轴方向移动的透镜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关于聚焦驱动器(focusingactuator)的发明。

该驱动器在透镜保持筒的筒体的外表面形成有在透镜的光轴方向延伸的突条的滑动部。在固定框的内表面形成有在光轴方向延伸的凹状的滑动部,突条的滑动部在凹状的滑动部内移动,由此,透镜保持筒被支承为相对于固定框向光轴方向移动自如。

在上述透镜保持筒的筒体的外表面中未形成有上述滑动部的部分,一对线圈固定于彼此对置的位置。在固定框固定有与各线圈对置的磁铁。

若对线圈通电,则通过由流过线圈的电流和磁铁的磁场产生的电磁力,透镜保持筒被向透镜的光轴方向驱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登记第312059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驱动器中,进行了如下说明:在容纳上述固定框的保护盖的外表面设有导接端子,从该导接端子对线圈通电。

但是,一对线圈通常需要串联连接,但在专利文献1中并未记载线圈之间是怎样连接的。作为以往例,经由移动自如地保持透镜保持筒的板簧来连接一对线圈,但在该构造中,需要将构成各线圈的导线钎焊于板簧的工序,生产性差,制造成本也会变高。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将线圈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的透镜驱动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设有:透镜保持部件,能够保持透镜体;支承部件,将上述透镜保持部件支承为向上述透镜体的光轴方向移动自如;线圈,设于上述透镜保持部件;以及磁铁,与上述线圈分离并对置,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透镜保持部件的、隔着光轴而对置的两个外表面中的一方被设为第一线圈配置面,另一方被设为第二线圈配置面,分别在上述第一线圈配置面形成有第一支承突部,在上述第二线圈配置面形成有第二支承突部,在上述第一支承突部的周围安装有第一线圈,在上述第二支承突部的周围安装有第二线圈,

上述第一线圈、上述第二线圈、以及将上述第一线圈和上述第二线圈串联连接的中继部由连续的导线形成,上述中继部沿着中继侧面延伸,该中继侧面位于上述透镜保持部件中上述第一线圈配置面与上述第二线圈配置面之间。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优选在上述中继侧面设有供上述中继部挂置的引导卡挂部。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优选在上述中继侧面形成有槽部,该槽部的内部供上述导线穿过,在上述槽部的内壁的至少一部分上设有上述引导卡挂部。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能够构成为:在上述第一支承突部的周围卷绕导线而成的上述第一线圈具有卷绕起始端以及卷绕终止端,并且在上述第二支承突部的周围卷绕导线而成的上述第二线圈具有卷绕起始端以及卷绕终止端,上述中继部位于上述第一线圈的卷绕终止端与上述第二线圈的卷绕起始端之间,

上述导线经由上述中继部与上述第二支承突部抵碰的位置成为上述第二线圈的卷绕起始端,

对于上述透镜保持部件二样,在沿上述光轴的方向上,以上述第二支承突部为基准,上述第二线圈的卷绕起始端所位于的方向是第一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朝向是第二方向,

上述引导卡挂部位于比上述第二线圈的卷绕起始端更靠第二方向的位置。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优选在上述第二线圈配置面与上述中继侧面的边界角部形成有供上述导线穿过的第二引导凹部。

该情况下,优选上述第二引导凹部延伸至上述第二线圈的卷绕起始端,上述第二引导凹部形成为从上述第二线圈配置面凹陷。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能够构成为:在上述透镜保持部件上设有供上述导线卷绕的卷绕突部,在上述第一线圈配置面形成有第一引导凹部,该第一引导凹部将自该上述卷绕突部延伸的上述导线引导至与上述第一支承突部抵碰的上述第一线圈的卷绕起始端。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优选上述引导卡挂部位于比上述第一线圈的卷绕终止端更靠第二方向的位置。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更优选在上述第一线圈配置面与上述中继侧面的边界角部形成有卡挂突部,该卡挂突部从第一方向侧支承自上述第一线圈的卷绕终止端延伸的上述导线。

本发明的透镜驱动装置在上述第一线圈与上述第二线圈的卷绕方向相同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发明效果

本发明由相同的导线连续地形成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以及中继部,并使中继部在中继侧面延伸,因此,无需为了使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串联连接而设置用于中继的其他部件,而且也不需要将导线钎焊于该其他部件的操作。因此,能够以较少的工序将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安装于透镜保持部件。

此外,在透镜保持部件的中继侧面设置引导卡挂部,并使该引导卡挂部位于比第二线圈的卷绕起始端或第一线圈的卷绕终止端更靠第二方向侧,由此,能够始终从正确的位置开始第二线圈的卷绕,此外,也能够防止第一线圈的卷绕终止端的松弛的产生。

而且,若预先在线圈配置面形成第一引导凹部和第二引导凹部,则能够使第一线圈的卷绕起始端从第一线圈配置面的表面开始,也能够使第二线圈的卷绕起始端从第二线圈配置面的表面开始。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设于透镜驱动装置的透镜保持部件和一对线圈的立体图。

图4为表示开始在透镜保持部件的第一线圈配置面的第一支承突部卷绕第一线圈的工序的局部立体图。

图5为表示在透镜保持部件的第一线圈配置面的第一支承突部卷绕完第一线圈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6为表示导线的中继部的配置的、透镜保持部件的侧视图。

图7为表示开始在透镜保持部件的第二线圈配置面的第二支承突部卷绕第二线圈的工序的局部立体图。

图8为表示开始在透镜保持部件的第二线圈配置面的第二支承突部卷绕第二线圈的工序的主视图。

图9为表示在透镜保持部件的第二线圈配置面的第二支承突部卷绕完第二线圈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为表示多个透镜驱动装置的配置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整体构造。

在透镜驱动装置1的透镜保持部件10,通过粘接剂或螺纹固定等安装有透镜体,该透镜体由一个透镜或多个透镜的组合透镜和保持上述透镜的透镜保持件构成。z1-z2方向为上下方向,且为与透镜体的光轴o平行的方向。透镜驱动装置1搭载于便携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在透镜驱动装置1的z1侧配置摄像元件。通过透镜驱动装置1迫使上述透镜体向光轴方向移动,由此,进行对摄像元件的自动对焦。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透镜驱动装置1设有支承底座2和罩体3。通过将支承底座2和罩体3进行组合而构成在内部具有收纳空间的壳体(外壳)。支承底座2和罩体3均由非磁性材料形成。支承底座2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罩体3由磁性的不锈钢板或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在支承底座2开有透光孔2b,在罩体3的顶棚部3a也开有透光孔3b。

在支承底座2的x1侧的侧部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磁铁m1,在支承底座2的x2侧的侧部上表面固定有第二磁铁m2。在第一磁铁m1和第二磁铁m2上固定有上部板簧6以及上部框体4。上部框体4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在支承底座2上固定有磁铁m1、m2,在磁铁m1、m2上经由上部板簧6而固定有上部框体4,由此,在支承底座2与上部框体4之间形成上下方向(z1-z2方向)的空间,在该空间内配置透镜保持部件10。

不过,也可以是在上部框体4的四个角部一体地形成朝下的脚部,各脚部的下端固定于支承底座2上的构造。通过支承底座2和上部框体4构成固定磁铁m1、m2的固定部。另外,磁铁m1、m2也可以固定于罩体3的内表面,该情况下,罩体3也构成固定部。磁铁m1、m2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固定部。

如图2所示,在支承底座2的四处的角部上形成有弹簧固定部2a。在支承底座2上装配有彼此分离的一对下部板簧5。各下部板簧5中,固定侧支承部5a、其内侧的可动侧支承部5b、以及将固定侧支承部5a与可动侧支承部5b相连的弹性腕部5c由板簧金属材料形成一体。各下部板簧5的固定侧支承部5a通过铆接构造或粘接构造被固定于支承底座2的弹簧固定部2a。可动侧支承部5b通过铆接构造或粘接构造被固定于透镜保持部件10的下表面10a。

如图2所示,在透镜保持部件10与上部框体4之间设有上部板簧6。上部板簧6中,四处的固定侧支承部6a、其内侧的可动侧支承部6b、以及将固定侧支承部6a与可动侧支承部6b相连的弹性腕部6c由板簧金属材料形成一体。上部板簧6的固定侧支承部6a通过铆接构造或粘接构造被固定于上部框体4的四处的角部的下表面。可动侧支承部6b通过铆接构造或粘接构造被固定在形成于透镜保持部件10的上表面的弹簧固定部10b。另外,在磁铁m1、m2粘接固定于罩体3的内表面的情况下,上部板簧6的固定侧支承部6a也可以通过上部框体4和磁铁m1、m2被挟持。

通过下部板簧5和上部板簧6构成具有弹性的支承部件,通过支承部件的上述弹性腕部5c和弹性腕部6c的弹性变形,在支承底座2与上部框体4之间,透镜保持部件10被支承为向作为光轴方向的z1-z2方向移动自如。

图3中放大地示出透镜保持部件10。

透镜保持部件10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保持孔11在z1-z2方向贯通地形成于透镜保持部件10的中心。虽省略图示,但在保持孔11的内壁形成有阴螺纹槽,在构成透镜体的透镜保持件的外周形成有阳螺纹部,保持有透镜的透镜保持件被螺纹安装于保持孔11的内部。保持孔11的中心线与透镜的光轴o一致。保持孔11与支承底座2的透光孔2b和罩体3的透光孔3b这双方对置。另外,透镜保持部件10的外形形状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

如图3和图4所示,透镜保持部件10的朝向x1方向的外表面是第一线圈配置面12。第一线圈配置面12是与光轴o平行且与y-z平面平行的平面。第一支承突部13a、13b、13c从第一线圈配置面12向外侧(x1方向)一体地突出。第一支承突部13a位于y1-y2方向的中间,第一支承突部13b位于y2侧,第一支承突部13c位于y1侧。

如图7和图8所示,透镜保持部件10的朝向x2方向的外表面是第二线圈配置面14。第二线圈配置面14是与光轴o平行且与y-z平面平行的平面。第二支承突部15a、15b、15c从第二线圈配置面14向外侧(x2方向)一体地突出。第二支承突部15a位于y1-y2方向的中间,第二支承突部15b位于y2侧,第二支承突部15c位于y1侧。另外,第一支承突部13a、13b、13c与第二支承突部15a、15b、15c在光轴方向(z方向)上被设于相同的位置。

第一线圈配置面12和第二线圈配置面14隔着光轴o以180度的角度配置而对置,两线圈配置面12、14彼此平行。

如图3所示,在位于第一线圈配置面12与第二线圈配置面14之间的透镜保持部件10的外周设有朝向y2方向的中继侧面17。

如图4所示,在透镜保持部件10的下表面10a,在上述第一支承突部13b的下方一体地形成有向z1方向突出的第一卷绕突部16。如图7所示,在上述下表面10a,在上述第二支承突部15c的下方一体地形成有向z1方向突出的第二卷绕突部18。

如图4所示,在第一线圈配置面12形成有在下表面10a开口并向上方(z2方向)延伸的第一引导凹部21。第一引导凹部21从第一卷绕突部16的y2侧的侧部至第一支承突部13b的y2侧的侧部连续。另外,形成为从第一线圈配置面12凹陷的第一引导凹部21的深度与包覆导线30的粗度(直径)相等。

如图4和图5所示,在第一线圈配置面12与中继侧面17的边界角部、即第一线圈配置面12的y2侧的端部形成有卡挂凹部22,在卡挂凹部22的z1侧的端部形成有卡挂突部23。卡挂突部23形成为向透镜保持部件10的侧方(外侧)突出。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中继侧面17与第二线圈配置面14的边界角部形成有第二引导凹部24。第二引导凹部24形成为从第二线圈配置面14的y2侧的端部至位于y2侧的第二支承突部15b的z1侧的下表面的位置连续。另外,形成为从第二线圈配置面14凹陷的第二引导凹部24的深度与包覆导线30的粗度(直径)相等。

如图5和图6以及图7所示,在透镜保持部件10的朝向y2方向的中继侧面17形成有槽部25。槽部25形成为在中继侧面17沿x1-x2方向连续。如图5所示,在槽部25的底面,x1侧的端部成为朝向第一线圈配置面12弯曲的弯曲面25a。如图7所示,在槽部25的底面,x2侧的端部成为朝向第二线圈配置面14弯曲的弯曲面25b。

如图5和图6以及图7所示,槽部25的z1侧的内壁面26的中央部成为引导卡挂部26a。在图6中,以l示出引导卡挂部26a的x1-x2的长度尺寸。在内壁面26,在引导卡挂部26a的x1侧形成有朝向z1方向逐渐下降的倾斜面26b、26c。在内壁面26,在引导卡挂部26a的x2侧形成有朝向z1方向逐渐下降的倾斜面26d、26e。

如图2和图3所示,在透镜保持部件10的第一线圈配置面12安装有第一线圈c1,在第二线圈配置面14安装有第二线圈c2。第一线圈c1和第二线圈c2由单个且连续的包覆导线30进行多重卷绕而成形。第一线圈c1与第二线圈c2之间是由上述包覆导线30形成的中继部r。第一线圈c1和第二线圈c2通过中继部r串联连接。如图6所示,中继部r以沿着透镜保持部件10的中继侧面17的方式在x1-x2方向延伸设置。

以下,对利用包覆导线30来形成第一线圈c1、中继部r和第二线圈c2的工序加以说明。

对于透镜保持部件10的沿着光轴o的方向上的朝向而言,以第一支承突部13a、13b、13c和第二支承突部15a、15b、15c的光轴方向上的中心位置为基准,作为朝向第一线圈c1的卷绕终止端c1b和第二线圈c2的卷绕起始端c2a的方向的z1方向是第一方向,与此相反的z2方向是第二方向。

如图4所示,包覆导线30卷绕于设在透镜保持部件10的下表面10a的第一卷绕突部16而形成卷绕端部31。从卷绕端部31延伸的包覆导线30的拉出部32穿过形成于第一线圈配置面12的第一引导凹部21的内部而向第二方向(z2方向)被拉伸,并被挂在位于y2侧的第一支承突部13b的y2方向与z2方向的角部13d。包覆导线30被挂于角部13d的部分是第一线圈c1的卷绕起始端c1a。

从位于透镜保持部件10的下表面10a的卷绕端部31延伸的包覆导线30的拉出部32穿过从第一线圈配置面12凹陷形成的第一引导凹部21的内部而到达卷绕起始端c1a,因此,能够在卷绕起始端c1a处使包覆导线30紧密附着于第一线圈配置面12。包覆导线30以卷绕起始端c1a为起点,从第一支承突部13b、13a、13c的外周通过而被沿顺时针方向卷绕,形成第一环绕部33。由于卷绕起始端c1a紧密附着于第一线圈配置面12,因此,能够使包覆导线30保持紧密附着于第一线圈配置面12的状态来形成第一环绕部33。

若第一环绕部33的卷附结束,则以与第一环绕部33的包覆导线30在x1方向邻接的方式,将包覆导线30卷绕于第一支承突部13b、13a、13c的外周,而依次形成第二环绕部、第三环绕部……。若环绕部到达第一支承突部13b、13a、13c的x1侧的顶部,接下来,使包覆导线30重叠于已卷绕的环绕部上,进而朝向x2方向进行卷绕。通过多次重复这些操作,如图5所示,在第一支承突部13b、13a、13c的外周形成多重卷绕构造的第一线圈c1。如图5所示,当包覆导线30在最外周进行环绕直到紧密附着于第一线圈配置面12时,形成第一线圈c1的卷绕终止端c1b。

如图5和图6所示,从第一线圈c1的卷绕终止端c1b至第二线圈c2的卷绕起始端c2a的包覆导线30是将第一线圈c1与第二线圈c2串联连接的中继部r。因此,中继部r成为位于第一线圈c1的卷绕终止端c1b与第二线圈c2的卷绕起始端c2a之间的构件。

如图5所示,形成中继部r的始端r1的包覆导线30的挂接部34穿过卡挂凹部22,并被卡挂在一体地形成于卡挂凹部22的下部的卡挂突部23的上侧(z2侧)。即,卡挂突部23从第一方向(z1方向)侧支承挂接部34。挂接部34穿过卡挂凹部22,由此被可靠地挂于卡挂突部23上。

包覆导线30的挂接部34挂于从透镜保持部件10突出的卡挂突部23上,由此,能够限制从位于第一线圈c1的第一方向(z1方向)的下表面的卷绕终止端c1b拉出的包覆导线30从透镜保持部件10向z1方向伸出,能够防止包覆导线30与下部板簧5接触,并防止对下部板簧5的弹性支承功能带来影响。

如图5所示,从挂接部34朝向中继侧面17延伸的包覆导线30的第一角通过部35抵碰被形成于中继侧面17的弯曲面25a而进入槽部25。由于第一角通过部35抵碰弯曲面25a,因此,即使包覆导线30的张力大,也能够防止在第一角通过部35的部分处的断线。

如图6所示,由从挂于卡挂突部23的挂接部34延伸的包覆导线30构成的中继部r穿过形成于中继侧面17的槽部25的内部。形成中继部r的包覆导线30从槽部25的内壁面26的倾斜面26c、26b通过而被挂于引导卡挂部26a。引导卡挂部26a朝向x1-x2方向以规定的长度l呈平面地延伸,因此,在引导卡挂部26a的朝向z2侧(第二方向侧)的面,包覆导线30被稳定地保持。

如图5所示,引导卡挂部26a位于第一线圈c1的卷绕终止端c1b的第二方向(z2方向)侧,因此,能够使包覆导线30在卷绕终止端c1b继续紧密附着于第一线圈c1地进行卷绕,能够防止在卷绕终止端c1b产生松弛。

如图6和图7所示,从引导卡挂部26a露出的包覆导线30的第二角通过部36抵碰槽部25的底面的弯曲面25b之后,从中继侧面17与第二线圈配置面14的边界角部通过。由于包覆导线30抵碰弯曲面25b,即使包覆导线30的张力大,在边界角部产生断线的危险性也会变低。作为第二角通过部36的包覆导线30从内壁面26的倾斜面26d、26e通过而到达朝向x2方向的第二线圈配置面14。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中继侧面17与第二线圈配置面14的边界角部,在第二线圈配置面14的y2侧的始端形成有第二引导凹部24。因此,包覆导线30的第二角通过部36穿过第二引导凹部24的内部而抵接于第二支承突部15b的朝向y2侧和z1侧的角部15d。包覆导线30抵碰上述角部15d的部分是第二线圈c2的卷绕起始端c2a。此外,该卷绕起始端c2a也是中继部r的终端。

形成于中继侧面17的引导卡挂部26a位于上述角部15d以及卷绕起始端c2a的第二方向(z2方向)侧,因此,能够在卷绕起始端c2a处使包覆导线30可靠地紧密附着于角部15d。此外,到达角部15d的包覆导线30穿过从第二线圈配置面14凹陷形成的第二引导凹部24,能够在卷绕起始端c2a处使包覆导线30紧密附着于第二线圈配置面14。

如图8所示,在第二线圈配置面14,包覆导线30以卷绕起始端c2a为起点,从第二支承突部15b、15a、15c的下表面通过而被向顺时针方向卷绕,形成第一环绕部39。由于包覆导线30在卷绕起始端c2a处紧密附着于第二支承突部15b的角部15d和第二线圈配置面14,因此,在第一环绕部39,能够使包覆导线30紧密附着于第二线圈配置面14来进行卷绕。

第二线圈c2的多重卷绕构造的卷绕工序与第一线圈c1相同。如图9所示,多重卷绕构造的第二线圈c2被卷绕后,从卷绕终止端c2b延伸出的包覆导线30的终端延长部37卷绕于设在透镜保持部件10的下表面10a的第二卷绕突部18,形成卷绕端部38。

在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连续的单个包覆导线30连续地形成第一线圈c1、中继部r和第二线圈c2,因此,不需要设置对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进行中继连接的其他导体,此外也不需要进行包覆导线与中继用的导体的钎焊作业。

构成中继部r的包覆导线30被收于中继侧面17的槽部25的内部,因此,中继部r不会从透镜保持部件10的中继侧面17向外侧露出,在组装作业中等,包覆导线30不易受到损伤。

在从透镜保持部件10的外侧观察时,第一线圈c1和第二线圈c2均沿顺时针方向卷绕,因此,能够使用自动卷线装置,以相同的顺时针方向的卷绕工序形成第一线圈c1和第二线圈c2,而无需上下调换透镜保持部件10的姿势。

第一线圈c1和第二线圈c2均以顺时针方向卷绕而被卷绕,结果,第一线圈c1的卷绕终止端c1b和第二线圈c2的卷绕起始端c2a以第一支承突部13a、13b、13c和第二支承突部15a、15b、15c的光轴方向上的中央部为基准而位于相同的第一方向(z1方向)侧。

因此,通过将引导卡挂部26a配置于第一线圈c1的卷绕终止端c1b的第二方向(z2方向)侧,能够不松弛地对第一线圈c1进行卷绕。相同地,通过将引导卡挂部26a配置于第二线圈c2的卷绕起始端c2a的第二方向(z2方向)侧,能够在卷绕第二线圈c2时使包覆导线30紧密附着于第二支承突部15a、15b、15c的周围来进行卷绕。

此外,在第一线圈配置面12形成有第一引导凹部21,在第二线圈配置面14形成有第二引导凹部24,因此,能够使第一线圈c1的第一环绕部33紧密附着于第一线圈配置面12,并能够使第二线圈c2的第一环绕部39紧密附着于第二线圈配置面14。

如图2所示,安装有第一线圈c1和第二线圈c2的透镜保持部件10被下部板簧5和上部板簧6从上下进行支承。此时,卷绕于图4所示的第一卷绕突部16的包覆导线30的卷绕端部31被钎焊于分为两个的下部板簧5中的一方,卷绕于图9所示的第二卷绕突部18的包覆导线30的卷绕端部38被钎焊于另一方的下部板簧5。因此,在卷绕端部31以及卷绕端部38,被施于包覆导线30的表面的绝缘性的包覆被剥离。

如图2所示,在支承底座2埋设有多个接地用端子部8和未作图示的一对供电用端子部,各供电用端子部分别与下部板簧5导通。能够经由供电用端子部和下部板簧5,对第一线圈c1和第二线圈c2进行通电。另外,如图1所示,在接地用端子部8通过焊接等固定有罩体3。

如图6所示,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第一磁铁m1与第一线圈c1分离对置,第二磁铁m2与第二线圈c2分离对置。

在与线圈的对置面上,第一磁铁m1和第二磁铁m2在z1侧和z2侧的磁极不同。然后,在第一磁铁m1和第二磁铁m2,线圈对置面上的z1侧被磁化为相同磁极(例如n极),z2侧被磁化为相同磁极(例如s极)。

如上所述,在从透镜保持部件10的外侧观察时,第一线圈c1和第二线圈c2均沿顺时针方向卷绕。因此,通过给予第一线圈c1和第二线圈c2的驱动电流和磁铁m1、m2的磁力,能够在x1侧和x2侧对透镜保持部件10在z1方向和z2方向产生相同朝向的驱动力。在透镜驱动装置1中,通过使透镜保持部件10向z1-z2方向移动,能够使位于z1侧的摄像元件被给予的光学图像对焦。

如图6所示,通过第一磁铁m1和第二磁铁m2,在线圈对置面上,z1侧被磁化为相同磁极(例如n极),z2侧被磁化为相同磁极(例如s极)。因此,在对置的磁铁m1、m2之间,z1侧和z2侧的磁力排斥,变得易于使由第一磁铁m1形成的磁路(magneticfluxpath)f1和由第二磁铁m2形成的磁路f2独立。此外,能够减少由第一磁铁m1与第二磁铁m2之间的磁通的吸引所引起的磁铁之间的干涉。

在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中,线圈c1、c2和磁铁m1、m2在x1-x2方向对置,因此,如图10所示,适合于将多个透镜驱动装置1排列安装于相同基板来进行使用。

在多个透镜驱动装置1中,通过使磁铁m1、m2在x方向对置,能够防止磁铁m1、m2的磁力对在y方向排列的相邻的透镜驱动装置1造成影响。

此外,如图10所示,通过将包覆导线30的中继部r配置于与相邻的透镜驱动装置1分离的一侧,能够避免构成中继部r的包覆导线30受到来自相邻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磁铁m1、m2的影响。

此外,也可以在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相邻处,在y方向排列设置具备能够使透镜保持部件向与光轴方向交差的方向驱动的抖动校正功能的其他的透镜驱动装置。在该情况下,也是优选透镜驱动装置1的由包覆导线30构成的中继部r配置于与相邻的带有抖动校正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分离的一侧。通过这样地进行配置,能够使构成中继部r的包覆导线30难以受到来自位于相邻处的其他透镜驱动装置上所设置的磁铁等的影响。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将供中继部r相接并卡挂的引导卡挂部26a设为具有长度尺寸l并在x1-x2方向延长,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是与中继部r点接触的圆柱状的突起形成为从中继侧面17向外侧(y2方向)突出,而将该突起设为引导卡挂部。该情况下,突起的数量可以是在中继侧面17的x1-x2方向上的中央部设置一个,但优选设为包括位于靠第一线圈配置面12(x1侧)侧的突起和位于靠第二线圈配置面14(x2侧)侧的突起的多个。这样一来,在通过向中继侧面17突出的突起来构成引导卡挂部26a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中继侧面17形成槽部25。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与光轴方向(z1-z2方向)正交的平面内构成引导卡挂部26a,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在相对于x-y平面倾斜的面构成引导卡挂部26a。

而且,也可以通过在光轴方向上下起伏的波状的曲面来形成槽部25的内壁面26,将该曲面的一部分(山部)设为供中继部r相接并挂接的引导卡挂部。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线圈c1和第二线圈c2均为以顺时针方向卷绕来对包覆导线30进行卷绕而成,但也可以均以逆时针方向卷绕来对包覆导线30进行卷绕而形成第一线圈c1和第二线圈c2。另外,在该情况下,以第一支承突部13a、13b、13c和第二支承突部15a、15b、15c的光轴方向上的中央部为基准,z2方向成为第一方向,与此相反的z1方向成为第二方向。

附图标记说明

c1第一线圈

c1a卷绕起始端

c1b卷绕终止端

c2第二线圈

c2a卷绕起始端

c2b卷绕终止端

m1第一磁铁

m2第二磁铁

o光轴

r中继部

1透镜驱动装置

2支承底座

3罩体

4上部框体

5下部板簧(支承部件)

6上部板簧(支承部件)

10透镜保持部件

12第一线圈配置面

13a、13b、13c第一支承突部

14第二线圈配置面

15a、15b、15c第二支承突部

16第一卷绕突部(卷绕突部)

17中继侧面

18第二卷绕突部

21第一引导凹部

22卡挂凹部

23卡挂突部

24第二引导凹部

25槽部

26a引导卡挂部

30包覆导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