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状简易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1738发布日期:2019-07-31 10:1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眼镜状简易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体形成为板状的一次性眼镜状简易框架,该眼镜状简易框架用于上下反转而作为不同种类的镜片、可穿戴终端镜等区分使用。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上下配置不同种类的镜片而能够区分使用的眼镜,已知有远近两用眼镜。其现状为,将一片镜片的上部用于远视、其下部用于近视,眼镜的佩戴者改变眼球的方向和观察角度,在观察远处物体时眼向上看,在观察近处物体时眼向下看。在观察特别近的物体的情况下,视线从水平位置朝向下方观察物体,故而,相对于观察物体时正视(以镜片的中心与眼睛的位置对齐的视线观察)的自然姿势,容易因不自然的观察方式、不自然的使用方式产生不适,并容易诱发眼疲劳。

因此,提出了如下大量的方案:用于使下方的近视用区域靠近眼睛的位置以使视线接近正视状态;使眼镜自身反转;或是通过鼻托位置的上下高度调节使眼镜自身的高度靠近眼睛的位置等。

其中,作为使眼镜自身上下反转的方案,已有(日本)实用新型专利第3031992号,其将上下用的耳托部以原本的形状单纯地一体化。但是,在使用上述方案的眼镜的情况下,上下存在耳托部,不美观且存在违和感,实用性欠缺。进一步地透过镜片观察时,如果视线朝向下方镜片的中心,则相对于下方镜片的中心线(水平线)成为前倾的状态,带有角度,故而,难以使视线成为正视状态。

另一方面,如下的简易的眼镜状框架至今未被提出:由板状的纸或合成树脂制成,且能够上下反转地将不同种类的镜片等区分使用。

此外,由纸制成且镜片为单一种类的框架,提出有不少方案。例如,已有(日本)实开平1-142921号、(日本)实开平1-171416号、(日本)实用新型专利第3105983号等。这些技术方案无法将两种镜片等区分使用,且也未教导将其镜片等区分使用的构思。更未教导将镜片和可穿戴终端镜组合使用的构思。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专利第30319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1-14292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1-17141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实用新型专利第310598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镜状简易框架,其能够上下反转地作为不同种类的镜片及可穿戴终端镜等简单地区分使用,通过由纸或合成树脂等一体形成为板状,该眼镜状简易框架紧凑且轻量化,并且价格低且容易制作,可供一次性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镜状简易框架,其通过使镜片等的中心(光轴)与眼睛的位置(或者视线)对齐而形成正视的自然状态,从而眼疲劳得到减轻,并且,通过由纸或合成树脂等一体形成,从而能够低价地制作,且可供一次性使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状而作出的,即,构成为,至少包括:一对镜片保持框部,其保持上下配置的板状的镜片;中梁部,其连结一对镜片保持框部;镜脚部;鼻托部,其以能够在上下反转时与鼻部抵接进行支承的方式设置到中梁部;使上述一对镜片保持框部、中梁部、镜脚部和鼻托部一体形成为板状,并且,将镜脚部的宽度形成在从与镜片的中心的间隔相当的宽度起、至与镜片保持框部的宽度相当的宽度的范围内。另外,也可以是,鼻托部使软质材料的块状片贴附于中梁部而形成,该块状片用于支承鼻部。

另外,优选的是,构成为,至少包括:一对镜片保持框部,其保持上下配置的板状的镜片;中梁部,其连结一对镜片保持框部;镜脚部;鼻托部,其以能够在上下反转时与鼻部抵接进行支承的方式设置到中梁部;使上述一对镜片保持框部、中梁部、镜脚部和鼻托部一体形成为板状,并且,使镜脚部的缘与上下配置的一方的镜片的中心对齐。

如本发明,至少包括:对上下配置的板状的镜片进行保持的一对镜片保持框部、将该一对镜片保持框部连结的中梁部、可折叠安装的镜脚部、以能够在上下反转时与鼻部抵接进行支承的方式设置到中梁部的鼻托部,并且使这些部分一体成形为板状,由此,能够低价地制作且可供一次性使用,并且,由于整体为平面状,因而容易搬运及管理。特别是,当将镜脚部折叠起来时,整体为薄板状,也能够放入口袋中或夹在书等之间,携带时极为便利。另外,只需将本发明产品上下反转,即能够作为不同种类的镜片及可穿戴终端镜等简单地区分使用,并且,该区分使用能够简单、迅速且可靠地进行,镜片的使用范围(视线的移动范围)还大。而且,只将本发明的框架上下反转即可,无需进行调节或微调节,故而,操作极为简单。另外,可穿戴终端镜能够用于通信、游戏、运动或健康状态的记录、电子结算等,本发明的用途广泛。

另外,通过使镜脚部的宽度形成在从与镜片的中心的间隔相当的宽度起、至与镜片保持框部的宽度相当的宽度的范围内,而使镜片等的中心(光轴)与眼睛的位置大致对齐,能够使视线接近正视状态,因而,眼疲劳得到减轻。而且,对于镜脚部的宽度,从镜片等的中心位置起靠近镜片保持框部的上下边,逐渐增大镜脚部的宽度,相应地镜片等的面逐渐倾斜。该倾斜角成为与传统的单一镜片同样的使用状态。即,自然姿势下眼睛看向前方20m左右的位置,因而,与之相应地向前倾斜进行制作。此时的镜片等的中心(光轴)与眼睛的位置大致对齐(参照图5)。

如本发明,至少包括:对上下配置的板状的镜片进行保持的一对镜片保持框部、将该一对镜片保持框部连结的中梁部、可折叠安装的镜脚部、以能够在上下反转时与鼻部抵接进行支承的方式设置到中梁部的鼻托部,并且使这些部分一体成形为板状,由此,能够与前述的本发明同样地以低价制作且可供一次性使用,并且,由于整体为平面状,因而容易搬运及管理。而且,只将本发明的框架上下反转即可,无需进行调节或微调节,操作极为简单。

另外,通过使镜脚部的缘与上下配置的一方的镜片的中心(图中的双点划线或单点划线)对齐,而能够将镜片等的中心与眼睛的位置对齐,因而,成为正视的自然状态,眼疲劳得到减轻。进一步地,通过将镜片和可穿戴终端镜以上下位置区分使用,在工厂等中,使作业工序的相关信息等显示在可穿戴终端镜上,在观察该信息的同时进行作业,如此,作业可靠,能够提高品质。另外,如果将可穿戴终端镜和放大用镜片贴附于镜片保持框部,则在精密性组装作业或精密零部件的制造作业等中,能够在经放大后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因而,将成为神器。

如本发明所示,鼻托部使用于支承鼻部的软质材料的块状片贴附于中梁部而形成,由此,能够简单地确定鼻托位置,并且,能够适当切除软质的块状片来调节鼻托位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c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使用了鼻托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产品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作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a~图1c、图2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产品整体由一张纸或合成树脂薄板等一体形成。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是,将本发明产品弯折而形成为护目镜状。一对镜片保持框部1用于贴附并保持上下配置的板状的镜片a、b,在该镜片保持框部1,穿设有两个孔,且镜片保持框部1由纸或合成树脂的薄板等形成。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由上述镜片保持框部1保持的板状的镜片,优选使用发挥凹透镜或凸透镜作用的镜片、平光镜(透明或偏光片)、有色镜(太阳镜等)、板状的可穿戴终端镜等。另外,作为镜片的形状,不限于图1a~图1c、图2等图中表示的四边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另外,镜片a、b优选使用一体化成一片镜片的镜片而非单独的两片镜片。另外,图示的双点划线表示镜片a的中心,单点划线表示镜片b的中心。

中梁部2将一对镜片保持框部1之间连结。一对镜脚部3从镜片保持框部1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基部侧形成为能够折叠。作为该镜脚部3的宽度w,可以在如下范围内形成:从如图1a所示与镜片a、b的中心的间隔相当的宽度起、至如图1c所示与镜片保持框部1的宽度(上下方向的尺寸)相当的宽度。特别是,形成图1a所示的宽度w的镜脚部3时,镜脚部3的缘31位于与镜片a或镜片b的中心对齐的位置,因而优选。另外,上述镜脚部3弯折成与镜片保持框部1呈直角来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形成图1b或图1c所示的宽度w的镜脚部3时,在佩戴本发明产品时,镜片保持框部1向前倾(参照图5),作为该倾斜角θ,优选5度~20度的范围。此时,倾斜角θ为20度以上时,镜片的光轴与视线斜交,因而,存在散光混杂的顾虑。就该倾斜角θ而言,镜脚部3的宽度w增大时,该倾斜角θ增大。此时,在镜片保持框部1的宽度难以对应于期望的宽度w的情况下,增大镜片保持框部1的宽度。

耳托部4形成于镜脚部3的后端部。鼻托部5设于中梁部2的上下中央,设为能够在上下反转时抵靠鼻部而支承镜片保持框部1。另外,对于鼻托部5,存在如下两种形式:切缺成图1a~图1c、图2所示的v字状;如图3所示贴附多个用于支承鼻部的软质材料的块状片51而形成。作为上述块状片51的软质材料,优选使用海绵,但不限于此。在贴附上述块状片51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脸的大小来贴附。折入线6是位于镜片保持框部1和镜脚部3的里侧且在其交界上的谷折(valleyfold)线,该折入线6用于使镜脚部3能够折叠。

接着,对制作本发明产品的情况进行说明。首先,准备一张厚纸或合成树脂板的薄板等,通过压力机等冲裁为规定的形状,并且,在镜片保持框部1与镜脚部3的交界处加上折入线6。将多张该状态的产品保管放置即可。此时,也可以是,由合成树脂成形为规定的形状而制作。之后,将与用途对应的板状的镜片或板状的可穿戴终端镜等组合,并将该组合得到的组合件贴附于镜片保持框部1,如此,能够用作眼镜或可穿戴终端镜。此时,镜片等的贴附既可以在镜片保持框部1的孔的里侧也可以在表侧。另外,在使用本发明产品时,将镜脚部3的基部沿折入线6弯曲,相对于镜片保持框部1呈大致直角后即可使用。在不使用时,将镜脚部3折入而形成为大致平面状予以保管即可。

接着,对本发明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首先,说明如下情况:如图1a或图2所示使镜脚部3的宽度w相当于镜片a、b的中心的间隔进行使用。此时,镜脚部3的缘31与镜片a或镜片b的中心对齐。首先,如图4所示佩戴本发明产品时,镜片b的中心线(水平线)与眼睛的位置对齐,因而,在观察物体时能够正视,能够显著减轻眼疲劳。其次,在使用镜片a时,使整体上下反转而重新佩戴,如此,镜片a的中心线(水平线)与眼睛的位置对齐,因而,与镜片b的情况同样地,在观察物体时能够正视,能够显著减轻眼疲劳。

接着,基于图5说明本发明的作用。这是使用了图1c所示的宽度w的镜脚部3的情况,与图4时相比,镜脚部3的宽度w相当于镜片保持框部1的宽度。首先,如图5所示佩戴本发明产品时,鼻托部5的抵接位置和耳托部4的位置不变,因而,镜脚部3前倾,并且,镜片保持框部1也同样前倾。作为此时的倾斜角θ,设为5度~20度的范围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将镜脚部3的宽度w增大至镜片保持框部1的宽度,倾斜角θ也不为20度时,增大镜片保持框部1的孔起的上下宽度予以对应即可。

这样,为了能够使镜片的中心与眼睛的位置对齐,将镜片前倾而成为与传统的眼镜同样的使用状态。此时的倾斜角θ可以对应于贴附的镜片的种类来决定。作为其参考,优选的是,在设置近视用的镜片时,以倾斜角θ在15度~20度的范围内的方式确定镜脚部3的宽度w;在设置远视用的镜片时,以倾斜角θ在5度~15度的范围内的方式确定镜脚部3的宽度w。此时,镜片的中心(光轴)如图5所示与眼睛的位置大致对齐。另一方面,在使用平光镜(透明或偏光片)、有色镜(太阳镜等)、板状的可穿戴终端镜等时,优选无倾斜角θ。

另外,说明在上述镜片保持框部1上下配置不同种类的镜片等而区分使用的具体例。例如,如果使用太阳镜作为镜片a、使用凸透镜作为镜片b,则在对驾驶席的车载导航仪或音响设备等进行操作时,使用镜片b侧,之后,将整体反转佩戴即变成镜片a侧的太阳镜,如此,前方不模糊,且能够对应眩光。

进一步地,如果使用可穿戴终端镜作为镜片a、使用凸透镜作为镜片b,则能够使用镜片b作为老花镜,并且也能够用作可穿戴终端镜。如果将其用于工厂的生产线等,则使确认作业的项目或规格内容等显示在可穿戴终端镜上时,在组装时,能够准确无误地组装符合规格的产品。因此,在多种少量生产的工厂等中使用本发明产品时,将成为神器。另外,如果将本发明产品在剧院分发给观众,在可穿戴终端镜上显示剧情简介或出场人物及其解说等,则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多乐趣,成为有效的揽客手段。

标记说明

1镜片保持框部

2中梁部

3镜脚部

31缘

5鼻托部

51块状片

w镜脚部的宽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