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键接结构的光纤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68848发布日期:2020-05-15 19:2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具有键接结构的光纤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以下申请的权益:2016年11月30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428,212、2016年11月30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428,219、2016年11月30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428,224、2016年11月30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428,230、2016年11月30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428,234、2016年11月30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428,244、2016年11月30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428,252、2017年1月27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451,221、2017年1月27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451,234、2017年1月28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526,011、2017年1月28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526,018和2017年1月28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号62/526,195,它们的内容是本申请的依托并且以引用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光纤连接器以及用于制造光纤连接器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具有改进的或简化的设计的光纤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光纤越来越多地用于各种应用,包括但不限于宽带语音、视频和数据传输。随着带宽需求的增加,光纤正在向室外通信网络中的用户的迁移(诸如以光纤形式),以应用于诸如fttx等场所。为了解决在室外环境的通信网络中进行光学连接的需求,研发了硬化光纤连接器。商业上最成功的硬化光纤连接器之一是北卡罗来纳州希科里的corningopticalcommunicationsllc出售的连接器,诸如美国专利号7,090,406和7,113,679('406和'679专利)中所公开的。连接器是用于端接光纤电缆的硬化凸插头连接器,并且所述组件被配置用于诸如与互补插座进行光学连接。如本文所用,术语“硬化”描述意图用于进行适合于室外使用的环境密封的光学连接的连接器或插座端口,并且术语“非硬化”描述并不意图用于进行环境密封的光学连接的连接器或插座端口,诸如公知的sc连接器。

图1a至图1c是示出具有诸如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的预连接器化电缆1与插座的配合的各种阶段的现有技术描绘。插座3使用适配器套筒将插头连接器5与标准sc连接器配合于第二端(在这些视图中不可见)处,当将插头连接器5与非硬化连接器配合时,所述适配器套筒用于使套接管对准。对插座的非硬化连接器侧的保护通常通过将插座3穿过封闭件等的壁安装使得插座的非硬化端设置在封闭件内部用于对非硬化连接器的环境保护来实现。如图1a至图1c所示,插座3的另一端是可接近的以用于在封闭件的壁处接收插头连接器5。其他应用可将插座3在封闭件内部安装在托架等上。

插座3允许诸如凸插头连接器的硬化连接器与诸如sc连接器的非硬化连接器之间在光学网络中的节点处进行光学连接,所述节点通常从室外空间转变到包封且受保护空间。插座3在美国专利号6,579,014中更详细地描述。插座3包括插座外壳和设置在其中的适配器套接管。插座3在第二端处接收非硬化连接器,如指向左侧的箭头所表示。插座3通常需要穿过封闭件的壁或在封闭件内部来安装,所述封闭件诸如安装在用户房屋侧面、设置在地下拱顶或杆中以用于针对外部工厂部署保护非硬化连接器。

网络运营商在将订户建立、部署和将用户连接到外部工厂通信网络(如光纤到户(ftth)或光纤到位(fttx)网络)时面临许多挑战。除了通信网络的通行权之外,网络运营商的空间可能有限,无法在现有杆上或在用于安装设备的现有拱顶中使用。最初,通常将常规硬化光纤连接器安装在坚固且相对较硬的光纤电缆上,并且这些光纤电缆的闲置存储也可能占用有限的空间,或者在空中部署时变得不雅观。此外,随着外部工厂部署的发展,许多网络运营商期望将带有连接器的光纤电缆组件穿过用户房屋的现有墙壁并进入建筑物中,或者将带有连接器的光缆组件穿过埋入式管道。因此,对于这些类型的部署应用,网络运营商变得对光纤连接器的大小敏感。

因此,存在对光纤连接器的未解决的需求,该光纤连接器允许以简单且有效的方式快速且容易地部署和连接,同时仍成本有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涉及光纤连接器和制造如权利要求中所述和引用的光纤连接器的方法。所公开的概念允许光纤连接器的紧凑形状因数根据需要适合于众多应用和变型。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外壳和包括至少一个光纤核心的套接管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外壳包括后端和前端,其中纵向通路从所述后端延伸到所述前端。所述外壳包括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后部部分包括键接部分,并且至少一个锁定特征一体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后部部分中。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外壳和包括至少一个光纤核心的套接管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外壳包括后端和前端,其中纵向通路从所述后端延伸到所述前端。所述外壳包括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后部部分包括凹键,并且至少一个锁定特征一体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后部部分中。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外壳和包括至少一个光纤核心的套接管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外壳包括后端和前端,其中纵向通路从所述后端延伸到所述前端。所述外壳包括前部部分和后部部分,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后部部分包括凹键和一体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后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锁定特征,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锁定特征被设置成与所述凹键相距约180度。

本公开的再一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外壳和包括至少一个光纤核心的套接管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外壳包括后端和前端,其中纵向通路从所述后端延伸到所述前端。所述外壳包括前部部分、后部部分和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前部部分与所述后部部分之间的过渡区域,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后部部分包括延伸到所述过渡区域的一部分中的键接部分以及一体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后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锁定特征,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锁定特征被设置成与所述键接部分相距约180度。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外壳和包括至少一个光纤核心的套接管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外壳包括后端和前端,其中纵向通路从所述后端延伸到所述前端。所述外壳包括前部部分、后部部分和设置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前部部分与所述后部部分之间的过渡区域,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后部部分包括延伸到所述过渡区域的一部分中的凹键以及一体形成在所述外壳的所述后部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锁定特征,所述过渡区域包括螺纹部分并且所述至少一个锁定特征被设置成与所述凹键相距约180度。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外壳、包括至少一个光纤孔的套接管、电缆适配器、附接到所述电缆适配器的防护罩和密封元件的光纤连接器。所述外壳包括后端和前端,其中纵向通路从所述后端延伸到所述前端,并且所述后端包括后部开口。所述电缆适配器被设定大小以用于配合到所述外壳的所述后部开口中,并且所述密封元件围绕所述防护罩的一部分和所述外壳的后部部分的一部分设置。

另外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行陈述,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借助于所述描述很容易理解或通过实践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详细描述、权利要求以及附图)将很容易认识其部分内容。

应理解,前述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呈现意图提供用于理解权利要求的本质和特征的概述或框架。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其一部分。附图说明各种实施方式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原理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c是示出具有常规硬化插头连接器的现有技术预连接器化电缆与插座的配合的各种阶段的现有技术描绘;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具有带有外壳的光纤连接器的光纤电缆组件的透视图;

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具有带有键接部分的光纤连接器的另一光纤电缆组件的透视图;

图3是图2的光纤电缆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具有类似于图2的外壳的外壳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写透视图并且描绘外壳的几何特征;

图4a至图4d是沿着由线4a-4a、线4b-4b、线4c-4c和线4d-4d限定的相应平面截取的图4的外壳的相应剖视图;

图4e是类似于图4的光纤连接器中所示的外壳并且在前部部分上还包括不连续的螺纹的示例性外壳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光纤连接器的套接管子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6和图7是图3的套接管子组件电缆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图3的套接管子组件的套接管载架的透视图;

图9是图8的套接管子组件的前端的特写透视图;

图10是可与本文所公开的套接管子组件一起使用的替代套接管载架的透视图;

图11和图12分别是图10所描绘的替代套接管载架的局部分解视图和组装视图;

图13和图14分别是被描绘为组装光纤连接器的外壳中的图10至图12的替代套接管载架的局部剖视图和剖视图;

图15和图16是示出构造的细节的图2的光纤电缆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17是类似于图2的光纤电缆组件的具有不同套接管子组件的光纤连接器的另一光纤电缆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18是光纤电缆附接到套接管子组件的图17的光纤电缆组件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19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具有带有类似于与图2的光纤连接器一起示出的外壳的外壳的不同光纤连接器的另一电缆组件的透视图;

图20是描绘外壳的几何特征的图19的光纤连接器的特写透视图;

图21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的具有带有不连续螺纹的外壳的光纤连接器的类似于图19的光纤电缆组件的另一光纤电缆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22是图21的光纤电缆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3是具有安装在光纤连接器上的图22的电缆组件的透视图;

图24是竖直方向上的图22的电缆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25是图22的光纤连接器的前端的详细分解视图;

图26是在外壳的开口处截取并且示出固定图22的光纤连接器的套接管的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的剖视图;

图27和图28分别是替代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的详细视图和示出用于固定套接管的替代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的剖视图;

图29是水平方向上的图22的光纤连接器的前部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30是具有允许在制造期间旋转调节套接管以用于改进光学性能的调节凹坑的外壳的前端剖视图;

图31和图32描绘具有至少一个可选择性调节表面的示例性套接管;

图33至图36是描绘图23的光纤连接器的外壳的各种视图;

图37是具有带有管口的再一替代光纤连接器的另一光纤电缆组件的透视图;

图38是示出具有拉孔且可固定到设置在外壳上的螺纹的防尘帽的透视图的图37的光纤电缆组件的透视图;

图39是图37的电缆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40是图37的光纤连接器的前端剖视图,其示出附接到外壳的前端的管口;

图41是图37的外壳的前端视图,其示出位于外壳上使得管口可附接到外壳使得它股改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的开口的诸如焊接接口的固定表面;

图42和图43是类似于图37的光纤连接器的透视图和侧视图,其具有带有光纤连接器的键接特征的替代外壳;

图44和图45是替代外壳的透视图,其描绘用于所公开光纤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其他锁定特征设计;

图46是另一光纤电缆组件的透视图,其具有配合到外壳的后部开口中的电缆适配器,所述电缆适配器可针对不同类型的光纤电缆而改变;

图47和图48分别是图46的电缆适配器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图47a和图48a分别是另一电缆适配器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图49是示例性光纤电缆组件的后部部分的剖视图,其示出在竖直方向上截取以描绘电路可附接到本文所公开的光纤连接器的方式的电缆适配器内的光纤电缆;

图50是图46的电缆组件的后部部分的剖视图,其示出在水平方向上截取的电缆适配器内的光纤电缆;

图51至图54是具有被配置为凹键的键接部分的另一光纤电缆组件的各种视图;图51a至图53a是另一光纤电缆组件的一部分的各种视图,其具有带有用于电缆弯曲应力释放的挠曲件的电缆适配器;

图54a是可与本文所公开的光纤连接器概念一起使用的另一外壳的前透视图。

图55描绘具有根据所公开概念设置在系缆上的光纤连接器的分配电缆;

图56是示例性光纤连接器的透视图,其进一步包括围绕外壳附接以用于将光纤连接器从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改变为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的转换外壳;

图57是图56的光纤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8是示例性光纤连接器的局部分解视图,其示出具有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的光纤连接器以及用于将光纤连接器改变为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的转换外壳,所述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是硬化连接器占用面积;

图59是图58的光纤连接器的组装视图,其示出作为硬化连接器占用面积的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其中为了清楚起见防尘帽被移除;

图60是图58的光纤连接器的组装视图,其示出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其中防尘帽已安装;

图61是图60的光纤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2是示例性光纤连接器的透视图,其可具有围绕外壳附接以用于将光纤连接器从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改变为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的转换外壳;

图63是在转换为被配置为硬化连接器占用面积的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的图62的光纤连接器的组装视图,其中为了清楚起见防尘帽被移除;

图64是图63的光纤连接器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65是图63的光纤连接器的转换外壳和联接螺母的剖视图;

图66和图67是图63的光纤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68和图69是图63的光纤连接器的保持构件的透视图;

图70和图71分别是另一连接器的透视图和剖视图,其具有设置在套接管固持器内的从连接器10的前端装载且附接有sc外壳的套接管;

图72是图70和图71的连接器外壳的透视图;

图73和图74是图70和图71的连接器的外壳的剖视图;

图75是图70和图71所描绘的连接器的前端的局部分解视图;

图76是图70和图71所描绘的连接器的前端的剖视图;

图77是图70和图71所描绘的连接器的套接管和套接管固持器的透视图;

图78是没有sc外壳的图70和图71所描绘的连接器的前端视图,其示出用于套接管固持器组件的固位的细节;

图79是包括多光纤连接器的电缆组件的组装透视图,所述多光纤连接器包括带有过渡区域的外壳,所述过渡区域具有螺纹部分;

图80是附接有防尘帽的图79的多光纤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81是具有图79的多光纤连接器的电缆组件的分解视图;

图82和图83分别是示出在通过对图79的多光纤连接器的部件的预组装将光纤电缆螺纹连接之前所述预组装的详细分解视图和组装视图;

图84是准备用于插入图83的预组装件中的光纤电缆的透视图;

图85和图86分别是通过图83的预组装螺纹连接的光纤电缆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图87描绘在为了准备用于将光纤的端部插入多光纤套接管中而移除光纤的涂层的一部分之后的图83的组件的透视图;

图88和图89分别是附接到光纤电缆的光纤的多光纤套接管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图90示出在被附接到多光纤连接器的电缆适配器之前的连接器的外壳;

图91和图92分别示出在被附接到电缆适配器之前的多光纤连接器的外壳的透视图和剖视图;并且

图93描绘在管口被附接之后的组装多光纤连接器的透视图;并且

图94和图94a分别是包括非圆形后部部分的另一连接器外壳的透视图和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只要可能,将使用相同附图标号指代相同部件或零件。

所公开概念有利地提供实现流线型制造和组装以及与其他装置的简单直观连接同时仍具有紧凑占用面积的光纤连接器。所公开光纤连接器通过若干不同实施方式和可根据需要并入具有键接部分的光纤连接器概念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各种其他替代部件或任选特征来解释和描绘。作为说明,公开了可被修改来与连接器构造一起使用的外壳的若干不同变型,其中套接管从外壳的后端装载或套接管从外壳的前端装载。一些实施方式可有利地在提供鲁棒可靠光学性能的同时使用更少零件。例如,所公开实施方式中的一些可使套接管直接与外壳配合(例如,组装)而不像常规光纤连接器那样使用套接管固持器。其他构造可出于各种原因增加连接器的零件数或可视需要使用套接管固持器。

在一个方面,所公开的光纤连接器(下文称“连接器”)有利地包括具有后部部分的外壳,所述后部部分包括键接部分和套接管。所述外壳提供与其他装置交接以用于进行光学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并且本文公开了可与所公开连接器构造一起使用的各种不同的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所述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可由具有带有键接部分的后部部分(rp)和前部部分(fp)的外壳限定。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还可进一步由设置在外壳的后部部分(rp)与前部部分(fp)之间的过渡区域(tr)限定。

在一个示例性实例中,外壳包括包括有键接部分的后部部分(rp)的具有圆形剖面(rcs)的一部分和前部部分的具有非圆形剖面(nrcs)的一部分。外壳的前部部分(fp)或后部部分(rp)还可限定成如本文所公开的各种构型同时保持后部部分(rp)的具有圆形剖面(rcs)的一部分和前部部分(fp)的具有非圆形剖面(nrcs)的一部分。作为说明,后部部分(rp)包括键接部分,并且前部部分(fp)可具有矩形剖面,所述矩形剖面也为连接器提供用于在配合期间对准并且阻止到非顺应性装置或端口中的插入的第一取向特征。连接器的键接部分与互补端口上的键配合,以通过阻止非顺应性连接器的插入而阻止对端口的损坏。键接部分还可在将连接器盲插入端口中期间辅助用户在视线不可能或不实用时确定正确旋转取向。

然而,外壳的根据所公开概念的其他变型也是可能的。作为本文所公开的用于与所公开连接器构造一起使用的另一外壳的实例,外壳可被限定为包括后部部分(rp)的具有多边形剖面(pcs)的一部分和前部部分的具有非圆形剖面(nrcs)的一部分。此示例性外壳的前部部分(fp)或后部部分(rp)还可限定成如本文所公开的各种构型同时保持后部部分(rp)的具有多边形剖面(pcs)的一部分和前部部分(fp)的具有非圆形剖面(nrcs)的一部分,诸如图79和图79a所示。作为实例,多边形剖面(pcs)可根据需要是六边形、正方形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多边形。

本文所公开的外壳限定适合于与连接器配合的互补装置的配合接口,并且所公开连接器占用面积可用于阻止到非顺应性端口或装置中的插入和对连接器或装置的损坏以及确保自连接器与装置配合之后光学连接的合适的光学操作。然而,外壳可具有有助于连接器与互补装置的适当对准或取向而不显著改变本文所公开和要求保护的外壳的原始形状因数的特征(诸如标记、键、键槽等)。作为实例,即使圆形剖面可包括诸如键或键槽的另一特征,仍认为它是圆形剖面。另外,外壳可具有其他特征,诸如用于固定与互补装置的光学配合的锁定特征或用于固定防尘帽的螺纹。锁定特征可通过互补装置提供50磅或更大的预定固位力。

本文所公开的外壳占用面积可进一步由一个或多个外壳的其他几何形状限定。作为实例,过渡区域(tr)设置在后部部分(rp)与前部部分(fp)之间。过渡区域(tr)可根据所公开概念具有不同的构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过渡区域(tr)可包括设置在外壳的第一侧上的第一过渡部分(tp1)和设置在外壳的第二侧上的第二过渡部分(tp2)。第一过渡部分(tp1)和第二过渡部分(tp2)可在纵向方向上间隔开偏移距离(od)。然而,本文所公开外壳的其他实施方式可根据需要使过渡区域(tr)的所有过渡部分沿着连接器的共同横向平面对准。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的过渡区域(tr)可包括螺纹部分(tp)。

其他变型可进一步限定本文所公开的外壳占用面积。作为与所公开的适当外壳一起使用的实例和说明,第一过渡部分(tp1)包括从非圆形剖面(nrcs)到圆形剖面(rcs)的第一冒口尺寸(frd),并且第二过渡部分(tp2)包括从非圆形剖面(nrcs)到圆形剖面(rcs)的第二冒口尺寸(srd),其中第一冒口尺寸(frd)不同于第二冒口尺寸(srd)。

作为与本文所公开的适当外壳一起使用的非圆形剖面(nrcs)的另一实例,外壳的前部部分(fp)的具有非圆形剖面(nrcs)的一部分包括具有圆形拐角(rc)。具有圆形拐角(rc)的矩形剖面由于矩形剖面而成为非圆形剖面(nrcs)。圆形拐角(rc)可设定大小使得它们具有与圆形剖面(rcs)的尺寸(d)类似或不类似的外形尺寸(od)。圆形拐角(rc)可在经历侧拉力时提供已配合连接器在端口或装置内的稳定性和适贴配合以通过使圆形拐角在前部部分(fp)到后部部分(rp)之间过渡来阻止不当光学衰减。然而,其他几何形状也是可能的,诸如当后部部分(rp)具有多边形剖面(pcs)时的诸如倒角等。

本文所公开的外壳占用面积仍可进一步由一个或多个外壳的其他几何形状限定。例如,外壳的前部部分(fp)可包括另一剖面部分(acsp)。作为说明,另一剖面部分(acsp)可包括sc占用面积。sc占用面积可部分地类似于常规sc连接器的内部外壳。这种特定外壳占用面积可用于允许所公开连接器根据需要使用建立良好的连接器占用面积来向后兼容到现有装置或端口中。

外壳还可限定其他特征,诸如设置在后部部分与前部部分之间的过渡区域,其中过渡区域包括相对于外壳的纵向轴线不对称的过渡。同样,外壳上的其他特征可将外壳限定为不对称以用于取向或与顺应性装置或端口配合。

本文所公开有利连接器中的一些的另一方面包括允许套接管在组装期间进行旋转以用于调节连接器并改进光学性能的一个或多个特征。所公开连接器设计中的一些还提供到任何期望旋转位置的套接管/组件多级调节或对套接管/组件无限调节,以用于改进光学性能。

本文所公开概念适合于使用所公开连接器制造室内光纤电缆组件和室外光纤电缆组件两者,诸如引入电缆或分配电缆。此外,所公开光纤连接器可允许使用一个或多个另外的部件来改变由特定外壳限定的连接器形状因数。作为实例,转换外壳可与连接器的外壳配合以用于使光纤连接器从由外壳限定的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改变为至少部分地由转换外壳限定的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因此,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可转换为与用于光纤到户应用的其他熟知的商业连接器(诸如sc连接器或诸如可从北卡罗来纳州希科里的comingopticalcommunications获得的连接器)兼容。当然,本文所公开概念可与无论硬化与否的其他光纤连接器类型一起使用,并且不限于这些特定连接器转换。同样,所公开连接器设计可以是具有光学连接和电连接两者的混合设计。电连接可通过连接器的外壳的一部分上或一部分中的触点来提供,并且可根据需要用于诸如fttx、5g、工业应用等应用的功率或数据。本文参考附图以说明性细节论述和公开了这些和其他概念。

本文公开了包括连接器10和连接器10的变型的光纤电缆组件100(下文称“电缆组件”)的若干不同构造。连接器10可根据需要并视情况使用任何合适的外壳或不同的连接器构造。作为说明,图2、图2a、图3和图5至图17公开其中套接管30从外壳20的后端21插入的连接器,并且图19至图43和图46至图53公开其中套接管30从连接器10的前端23插入的连接器。图2a是根据概念的代表性外壳,其示出设置在外壳20的后部部分rp中的键接部分20kp。如图所示,键接部分20kp是来自原始几何圆形形状的削减键接部分,诸如图2a所示的凹键(未标记)或键槽。然而,外壳20的概念可被修改用于使用所公开的连接器概念,并且并非需要所有削减键接部分均为键槽。例如,键接部分20kp可被限定为来自外壳20的后部部分rp的一部分的截口,诸如将侧面切平,从而提供到外壳20的后部部分rp的一部分的大致d形剖面。

图4a至图4e描绘用于论述大体来说可与任何适当连接器构造一起使用的几何形状的示例性外壳20,以及将外壳修改或变更用于期望外壳设计或连接器构造。如图所示,外壳20包括键槽部分20kp。此外,虚线20kp’说明键接部分可通过切割外壳20的侧面部分来形成,而不是键槽形状。键槽部分20kp也可延伸到过渡区域tr中。同样,图2a的外壳20示出具有螺纹过渡部分(tp)的键接部分,并且外壳可根据需要修改或变更用于其他外壳设计或连接器构造。例如,键接部分20kp可与外壳20的前部部分上的键一起使用。说明性地,图73描绘与键接部分20kp一起使用的凸键20k的概念。在此情况下,凸键20k与键接部分20kp在连接器的纵向方向上对准。本文所公开的概念也可与多光纤连接器一起使用。图44和图45公开与视情况与外壳20一起使用的替代锁定特征20l相关的概念。图46至图53公开包括公开可与本文所公开的适当连接器10一起使用的另一电缆适配器的连接器10概念的另一电缆组件100。图54描绘根据所公开概念具有另一外壳占用面积的连接器10。图56至图61公开电缆组件100,所述电缆组件包括具有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的连接器10,其中连接器10可能够使用转换外壳80、82转换为具有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的连接器10’。图62至图69公开电缆组件100,所述电缆组件包括具有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的连接器10,其中连接器10可能够使用不同的转换外壳82转换为具有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的连接器100’。图70至图78公开其中套接管30设置在套接管固持器49内并且从连接器10的前端23插入的连接器。

图2是具有连接器10和光纤电缆90(下文称“电缆”)的电缆组件100的透视图并且图3是其分解视图。图15和图16是示出构造的细节的图2的电缆组件100的纵向剖视图。图2a描绘具有带有类似于图2的连接器10的外壳20的外壳20的连接器10的电缆组件100,但图2a的外壳20具有不同的过渡区域tr。具体地,图2a的外壳20具有带有螺纹部分tp的过渡区域tr,并且可视情况与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构造一起使用。

连接器10包括外壳20和套接管30。外壳20包括后端21和前端23,其中纵向通路22从后端21延伸到前端23。如图7最佳所示,套接管30包括从后端31延伸到前端33的光纤孔32。通路22允许电缆90的一根或多根光纤通过外壳20以用于插入套接管30的光纤孔32中,如图7所描绘。电缆90包括至少一根光纤92、一根或多根强度部件94和电缆护套98。

如图2、图2a、图3和图5至图17所描绘的连接器10或连接器10的部件允许套接管30从外壳20的后端21插入外壳20中。具体地,套接管30插入外壳20的后端21处的开口21a中。图2a所描绘的外壳20类似于图2的外壳20,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不同的过渡区域(tr)。具体地,图2a的外壳20的过渡区域(tr)包括螺纹部分;另外,连接器的概念类似于本文所公开的其他概念。螺纹部分(tr)允许固定适当防尘帽70并且还允许连接器占用面积诸如转换为诸如图62至图69所示的硬化连接器占用面积。然而,后部插入的连接器构造的概念可与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合适的外壳一起使用。

如图所描绘,图3的连接器10包括外壳20、套接管子组件60和电缆适配器59。在此实施方式中,套接管30是套接管子组件60的一部分。外壳20的后端21处的开口21a被设定大小以用于接收套接管子组件60的一部分。当被组装时,套接管子组件60被配置为与外壳20配合以用于阻止套接管子组件60相对于外壳20的旋转。然而,套接管子组件60可被配置为允许套接管30在套接管子组件60完全安置在外壳20内之前旋转以用于如箭头和角度θ所表示地进行调节,如本文所论述。

套接管子组件60还包括套接管载架40。套接管载架40可具有不同的构型,如本文所公开。套接管30可视需要相对于外壳20进行调节,并且可基于套接管几何形状以限定增量进行逐步调节。然而,本文针对连接器所公开的其他特征或设计可允许套接管到任何期望旋转位置的无限调节。通过调节套接管使得光纤、套接管或连接器中的任何偏心度以一致方式旋转到已知旋转位置或象限,调节套接管30实现改进的光学性能。因此,连接器或其他配合装置可被调节到类似的相对旋转位置以用于改进光学性能,诸如降低由于光纤核心失准等造成的光学插入损耗,如本领域所理解。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还可具有位于部件之间用于根据需要调节连接器的多个接口。

图3的连接器10的设计还可视需要有利地实现多级调节。套接管30或其他部件/组件可能够以诸如象限的步进增量来调节,或根据需要无限地调节。作为实例,套接管子组件60可被配置为允许轴组件根据需要相对于电缆适配器59(或其他部件)旋转以用于如箭头和角度表示地调节套接管30。此外,多级调节可产生无限调节,这意指对于套接管30内的光纤核心的任何偏心度期望的任何期望旋转定位是可能的。不同部件接口处的调节步长或角度可取决于套接管、套接管载架、电缆适配器或外壳关于允许旋转以及组件可能的旋转增量方面的特定构造。

作为实例,根据需要,调节的第一级可以是逐象限的步进调节,而调节的第二级可以是实现无限旋转的无限调节。更具体地,第一级步进调节可用于光纤核心的偏心度的诸如到的期望象限的粗略调节,然后第二级提供通过实现光学核心的偏心度在象限内的精细调节来无限调节以用于精确旋转定位。作为说明,无限调节可通过使一个或多个部件在不通过步进增量的情况下旋转±180度的角度从而允许套接管30的任何旋转位置来实现。当然,使用本文所公开的概念,其他调节方案也是可能的。同样,套接管载架40或套接管子组件60的变型也是可能的,并且在本文公开用于与任何合适的外壳20一起使用。

图3的连接器10允许套接管30在套接管子组件60内旋转或调节,如所描绘。套接管30可被配置为取决于特定设计以步进旋转或无限旋转来旋转。例如,套接管30可具有为圆形以用于提供无限旋转定位的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或套接管30的可选择性调节表面可包括多个平坦表面36以用于通过仅允许某些旋转位置而进行步进调节。此外,套接管30的无限调节可视需要通过相对于套接管载架40调节或旋转±180的角度θ来实现。能够在任一方向上旋转一个或多个部件实现调节灵活性并且阻止光纤的通常不期望的过渡扭转。

图3的连接器10还允许套接管载架40旋转以相对于外壳20调节套接管,如所描绘。在此实施方式中,套接管载架40可通过套接管载架40相对于电缆适配器59的旋转位置或电缆适配器59相对于外壳的旋转位置而相对于外壳20进行调节。具体地,套接管载架40可能够相对于外壳40调节±180的角度或根据需要诸如使用套接管载架旋转键41k(图5)以步进增量调节。例如,套接管载架后端41可具有一个或多个键以用于与电缆适配器59配合并且仅允许某些位置用于调节,或套接管载架后端41可简单地与电缆适配器29配合以用于提供无限旋转位置用于调节。调节细节将在下文更详细地论述。

同样,图3的连接器10可能具有用于调节的第三接口。具体地,电缆适配器59可能够相对于外壳20的后端21进行调节。如同套接管载架后端41,电缆适配器50的凸缘部分(未编号)可具有一个或多个键以用于与外壳20的后端21配合并且仅允许某些位置用于调节,或电缆适配器59的凸缘部分可简单地与外壳20的后端21配合以用于提供用于调节的无限旋转位置。因此,图3的连接器10取决于连接器的期望要求而提供用于制造的若干不同调节选项。

图4至图4e描绘连接器的示例性外壳20并且将更详细地描述来解释适合于与本文所公开连接器概念的外壳20的概念和几何形状。虽然图4的外壳是具有与图2和图3所描绘的外壳20不同的构造的连接器10的特写透视图,但图4的外壳20与图2和图3的连接器的外壳20类似。大体来说,图4的外壳20的占用面积可通过连接器构造的一种或多种修改与将套接管30从外壳20的后端21插入的连接器构造或将套接管30从外壳的前端23插入的连接器构造一起使用。作为说明,外壳20的纵向通路22可能需要视情况针对不同的连接器构造进行修改。

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10可使用具有期望占用面积或构造的任何合适的外壳20。本公开描述可视情况与连接器构造一起使用的若干不同的外壳,并且其他变型也是可能的。图4描绘外壳20和连接器10可使用图4所示外壳的各种不同的变型或诸如图54所示的在单独部件上具有锁定特征的外壳20的其他外壳。同样,外壳20可包括用于在配合期间进行对准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并且还可包括用于将连接器固定或锁定在合适的互补端口或装置中的其他特征。外壳20具有相对紧凑的形状因数,诸如具有约40厘米(mm)或更小的长度l和约15mm或更小(诸如12mm或更小)的剖面尺寸,但外壳的其他合适的尺寸也是可能的。

图4a至图4d是沿着由线4a-4a、线4b-4b、线4c-4c和线4d-4d限定的相应平面截取的图4的外壳的相应剖视图。线4b-4b和4c-4c截取于同一剖面处。图4e是外壳20的侧视图,其类似于图4所示的外壳20,但还包括如同图3和图4所描绘的外壳20的螺纹28。螺纹28设置在外壳20的前部部分fr上并且是不连续的。

外壳20包括后端21和前端23,其中纵向通路22从后端21延伸到前端,如图4e所示。图4a至图4e的外壳20包括后部部分rp的具有圆形剖面rcs的一部分和前部部分的具有非圆形剖面nrcs的一部分。过渡区域tr设置在外壳20的后部部分rp于前部部分fp之间。过渡区域tr包括设置在外壳的第一侧上的第一过渡部分tp1和设置在外壳的第二侧上的第二过渡部分tp2。在此型式中,第一过渡部分tp1和第二过渡部分tp2在外壳20的纵向方向上间隔开偏移距离od,如图4e最佳所示。过渡区域tp的偏移距离od是有用的,因为它允许连接器仅完全安置到具有配合几何形状的互补装置或端口中。然而,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的其他外壳20可视需要省略偏移距离。

外壳20还可具有用于密封连接器10的合适的特征或结构。密封平面应当位于沿着外壳20的合适的位置处以用于提供期望环境所需要的合适的环境保护。说明性地,外壳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凹槽20g以用于接收适当定大小地o形环65。外壳20可包括用于辅助密封地其他特征或结构。例如,外壳20可具有用于接收热收缩件99等的一部分的合适的表面以用于电缆90的一部分与连接器10之间的密封。可使用任何合适的热收缩件(诸如胶线热收缩件)。此外,其他结构或特征也可用于辅助提供鲁棒密封的电缆组件100。

如本文所用,过渡区域tr设置在后端21与前端23之间外壳20在原始剖面形状上进行从后部部分rp的一部分到前部部分fp的一部分的过渡转变。如本文所用,原始剖面意指剖面的外周边而不考虑剖面的内部特征。此外,剖面的部分可包括根据需要修改原始剖面的形状的其他特征,诸如键接特征、固位特征或锁定特征,同时仍实践如本文所公开的过渡区域tr或前部/后部部分。例如,前部部分fp可具有圆形拐角或倒角拐角而仍为矩形剖面。

在外壳20的此实施方式中,外壳20的前部部分fp可具有矩形剖面,所述矩形剖面为连接器提供用于在配合期间对准并且阻止到非顺应性装置或端口中的插入的第一取向特征。非圆形剖面nrcs具有宽度为w1且高度为h1的矩形剖面,如图4b所示。矩形剖面提供第一取向特征,因为矩形部分可由于其矩形形状而仅以某些取向插入互补装置或端口中,从而阻止到非顺应性装置或端口中的不正确插入或阻止插入。

如图4c最佳所示,图4a至图4e的外壳20具有第一过渡部分tp1和第二过渡部分tp2,所述第一过渡部分tp1包括从非圆形剖面nrcs到圆形剖面rcs的第一冒口尺寸frd,并且所述第二过渡部分tp2包括从非圆形剖面nrcs到圆形剖面rcs的第二冒口尺寸srd,其中第一冒口尺寸frd不同于第二冒口尺寸srd。冒口尺寸是从由非圆形剖面ncrs的表面限定的绳的中点(如图4c所示)到圆形剖面rcs的外表面垂直地测量的。

图4a至图4e的外壳20的几何形状还包括非圆形剖面nrcs,所述非圆形剖面nrcs包括具有圆形拐角rc的矩形剖面,并且圆形拐角rc被设定大小使得它们具有与圆形剖面rcs的尺寸d类似的外尺寸od。圆形拐角(rc)可在经历侧拉力时提供已配合连接器10在端口或装置内的稳定性和适贴配合以通过使圆形拐角在前部部分fp到后部部分rp之间过渡来阻止不当光学衰减。

所描绘的外壳20的前部部分fp在其长度上具有多于一个原始剖面形状。具体地,图4至图4e的外壳20的前部部分fp还包括另一剖面部分acsp。作为说明,另一剖面部分(acsp)可包括sc占用面积。sc占用面积可部分地类似于常规sc连接器的内部外壳。这种特定外壳占用面积可用于允许所公开连接器根据需要使用建立良好的连接器占用面积来向后兼容到现有装置或端口中。其他实施方式可根据需要具有被配置为用于lc连接器的连接器或其他已知连接器占用面积。

如图4和图4d最佳所示,外壳20的前部部分可包括具有原始剖面的不同于图4d所描绘的非圆形剖面nrcs的另一剖面部分acsp。更具体地,非圆形剖面nrcs改变为另一剖面部分acsp,如图所示。如图4d所描绘,所述另一剖面部分包括具有小于w1的宽度w2和类似于高度h1的高度h2的矩形剖面。作为实例,高度h2可等于高度h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另一剖面部分acsp具有类似于的sc连接器的前端附近的剖面的原始剖面。

同样,后部部分rp可根据需要在其长度上具有多于一种原始剖面形状。此外,后部部分rp可包括变更或修改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固位特征或锁定特征。例如,外壳20还可包括锁定特征20l使得连接器可固定在适配器、端口或其他合适的装置中。例如,锁定特征20l可包括张郃到外壳中的特征,诸如以下中的一者或多着:凹槽/诸如图4e和图45所示的肩部、诸如图3的外壳20中所示的扇形件、诸如图44所描绘的反向卡口、或诸如图71所示的具有突出部的斜坡。在这些实例中,锁定特征20l有利地整合到外壳20中,并且并不需要额外部件并且可与所公开概念中的任一者一起使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特征20l是从后部部分rp的原始几何形状减去的部分,诸如圆形后部部分rp中的凹口。因此,使锁定特征整合到外壳20中(例如,单体地成形为外壳的一部分)可在互补装置中实现更致密的连接器阵列。此外,整合到外壳20中的这些锁定特征在连接器10的后方。例如,外壳20的整合锁定特征设置在安置o形环的至少一个凹槽20g的后方。锁定特征20l可与互补配合装置的特征配合以用于确保连接器10与互补配合装置的配合。

外壳20还可具有辅助连接器与互补装置的适当对准或取向而不改变本文所公开和要求保护的外壳的原始形状因数的特征(诸如标记、键、键槽等)。另外,外壳可具有用于固定与互补装置的光学配合的其他特征或用于固定防尘帽的螺纹。图2是具有类似于图4所描绘外壳20的外壳20的连接器10的透视图,但它还包括螺纹28和键接特征20k。图25和图26描绘类似于图20的具有可与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合适的光纤连接器一起使用的替代外壳20a的光纤连接器。外壳20还包括键接特征20k。键接特征20k具有相对于外壳20的取向的预定位置以用于将外壳的形状因数与相应配合装置对准。例如,外壳20或键接特征20l以一种取向提供连接的适当取向,所述取向可以说具有成角度套接管的连接器期望的。在此实施方式中,键接特征20k确保连接器10在插入和与另一装置的配合期间的正确旋转取向。

在此特定实施方式中,外壳20单体成形;然而,其他实施方式可具有外壳可根据需要由一个或多个部件形成的设计。具有多个部件的外壳20可通过按扣配合、粘合剂、焊接等来组装。说明性地,图39和图40描绘具有多个部件的外壳20。

返回对图3的连接器10及其部件的描述,图5是图3的连接器10中所示的套接管子组件60的分解视图。套接管子组件60可具有若干与本文所描绘的不同的构造并且仍实践所公开的概念。例如,套接管子组件60可使用诸如所公开或期望的不同的套接管载架40而仍实践所公开的概念。

套接管30是套接管子组件60的一部分。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外壳20的后端21处的开口21a被设定大小以用于接收套接管子组件60的一部分。当被组装时,套接管子组件60被配置为与外壳20配合以用于阻止套接管子组件60相对于外壳20的旋转。例如,套接管子组件可具有与外壳20的通路22配合的阻止套接管子组件60相对于外壳20的旋转的摩擦配合或互锁结构。然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套接管子组件60可自由旋转以用于调节等,直到套接管子组件60诸如通过粘合剂等相对于外壳20固定就位为止。

如图5所描绘,套接管子组件60包括套接管载架和弹性构件50。套接管子组件60的一些实施方式可省略弹性构件50并且不向前偏置套接管30。如果使用弹性构件50,则套接管载架40还可包括弹性构件凹坑46,如图所示。如图所描绘,弹性构件凹坑46可被配置为用于在如箭头所表示的横向于套接管载架40的纵向方向(横向于光纤通路)的方向上接收弹性构件50。

如图5所示,套接管载架40包括套接管载架后端41、套接管载架前端43和从套接管载架后端41延伸到套接管载架前端43的套接管载架通路42,其中套接管载架通路42包括光纤挠曲区47。光纤挠曲区允许光纤92具有在配合期间向后移动而不造成不当光学衰减的空间。换句话说,在配合期间,套接管30可被轻微向后推动,从而致使电缆90的光学92偏转并且以便阻止因允许光纤移动造成的光纤挠曲区47的光学衰减。

套接管载架40可具有若干不同的设计。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套接管载架包括套接管载架前端43,其中所示套接管载架前端43包括至少一个悬伸部分,诸如图10所示。大体来说,至少一个悬伸部分从套接管载架的中间部分延伸并且允许套接管30组装到套接管载架40中。至少一个第一悬伸部分43a还可被配置为与外壳20配合以用于当套接管子组件60完全安置在外壳20中时阻止套接管39相对于外壳20的旋转,并且当套接管子组件60未安置在外壳20中时允许套接管30旋转以用于调节。作为说明和实例,外壳20的纵向通路22的前部部分可设定大小以用于适贴配合到设置在套接管载架前端43上的肩部43s,使得悬伸部分中的一个或多个挤压套接管30并且阻止旋转或者阻止至少一个悬伸部分的偏转使得阻止套接管30旋转超出其期望位置。然而,套接管载架40仍允许套接管30“浮动”到期望程度,使得它可诸如在向后方向(即,z方向)或x-y方向上平移以用于允许套接管在配合期间轻微移动到期望位置进行精确对准。例如,套接管30被偏置并且可在弹性构件上“浮动”。

本文所述的套接管载架的使用不应与套接管固持器混淆,所述套接管固持器将常规套接管直接固定到套接管固持器使得在套接管与套接管固持器之间不存在过大的移动。常规连接器允许套接管固持器/套接管的整个组装由弹簧偏置。另一方面,诸如图3、图7和图21所描绘的实施方式允许套接管在不使用套接管固持器的情况下浮动。此外,套接管固持器/套接管组件的使用是容差堆积可能存在并影响几何形状的另一部件接口。因此,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可忽略常规套接管固持器以及使用常规套接管固持器所需的费用和制造时间。

图5描绘包括第一悬伸部分43a和第二悬伸部分43b的套接管载架前端43。图6和图7是示出设计和组装的细节的图3的套接管组件60的纵向剖视图。图8和图9分别是描绘套接管载架的细节的图5至图7的套接管载架40的透视图和特写透视图。

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悬伸部分43a或第二悬伸部分43b中的至少一者可被配置为与外壳20配合以用于当套接管子组件60完全安置在外壳20中时阻止套接管30相对于外壳20的旋转,并且当套接管子组件未安置在外壳20中时允许套接管30旋转以用于调节。作为说明,图5的套接管载架前端43可设定大小来通过配合到通路22中而与外壳20配合,这阻止悬伸部分43a、43b向外偏转,从而当套接管载架前端43完全安置在外壳20中时阻止套接管30相对于套接管载架的旋转,因为套接管30的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中的一些(在此情况下为平坦表面36s)与套接管载架40的套接管固位结构43c配合。

通过将弹簧在横向方向上插入到套接管载架通路而将弹性构件50放置到弹性构件凹坑46中来组装套接管子组件60,如图5所示。图5的套接管载架40允许套接管30从如箭头所表示的套接管载架前端43插入。在套接管30插入套接管载架前端43中时,第一悬伸部分43a和第二悬伸部分43b向外偏转,如图6中所示的箭头所表示。在套接管30安置在套接管载架前端43中时,第一悬伸部分43a和第二悬伸部分43b朝向其原始位置回弹,以捕获套接管30。如图7和图9最佳所示,第一悬伸部分43a和第二悬伸部分43b中的一者包括套接管固位结构43c。因此,当第一悬伸部分43a和第二悬伸部分43b被阻止偏转时,则诸如当套接管子组件60完全安置在外壳20中时套接管30被阻止旋转。然而,当允许第一悬伸部分43a和第二悬伸部分43b向外偏转(诸如图6所示)时,则套接管30可旋转任何期望的角度θ以用于调节。

此外,套接管载架40的后端可视需要具有允许调节的其他特征。例如,套接管载架后端41可具有套接管载架凹槽41g或肩部以用于与电缆适配器59配合,从而允许两个部件之间根据需要且如本文所论述地以步进增量或无限增量旋转。作为实例,套接管载架4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套接管载架旋转键41k以允许旋转步进增量,或套接管载架40可省略套接管载架旋转键41k并且允许相对于电缆适配器59的无限旋转位置,所述电缆适配器可键接到外壳20的后端21。套接管载架40可以诸如粘合剂、焊接、机械配合等任何合适的方式附接到电缆适配器。

其他实施方式可将套接管载架40和电缆适配器59整合到单体部件中。然而,使用单独的电缆适配器59通过仅选择期望电缆类型的适当定大小的电缆适配器59而允许连接器10适于诸如圆形、平坦、不同大小的不同电缆。另外,电缆适配器可包括位于后部部分处以用于视需要提供电缆弯曲应力释放的一个或多个挠曲件59f而不是使用常规防护罩(boot)。如所描绘的挠曲件适合于具有优选弯曲特性的平坦电缆。

同样,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可允许套接管30在套接管载架或外壳内具有少量的“浮动”而不像常规光纤连接器那样使用套接管固持器。常规连接器将套接管在套接管固持器内安装在固定位置,然后通常套接管固持器由弹簧偏置。另一方面,由本申请所公开的连接器设计中的一些使弹性构件50直接偏置套接管,这省略了零件并且还为套接管选择或调节实现了更大的灵活性。此外,套接管可取决于连接器设计而相对于套接管载架或外壳进行调节。此外,使用具有套接管固持器的常规连接器省略了高精度几何形状的套接管固持器以及容差堆积。然而,本文所公开的外壳概念可与诸如图70至图78所公开的具有套接管固持器的连接器一起使用。

套接管固位结构43c被配置为与套接管30上的几何形状配合。具体地,图5所描绘的套接管30具有与套接管固位结构43c配合的至少一个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套接管固位结构43c被设定大小以适贴配合到套接管30的一个或多个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如图7所示。然而,当套接管载架40并未安置在外壳20中时,套接管30可在套接管载架40内旋转约角度θ以用于任选地调节组件。套接管30可具有圆形的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以用于无限调节,但这需要套接管载架前端43与外壳20的通路22的适当部分之间的紧密配合。如果套接管30使用包括多个平坦表面36s的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则通路22的适当部分仅必须阻止至少一个悬伸臂的偏转使得当完全组装时套接管30被阻止旋转。图8和图9描绘图5的套接管载架40的详细视图。如图所描绘,套接管载架40的第一悬伸部分43a和第二悬伸部分43b可具有在肩部43s前方的阶梯部分,从而实现鲁棒安置并阻止悬伸臂43a、43b的偏转。

套接管30可根据需要具有任何合适数目的多个平坦表面36s。作为说明,四个平坦表面36s实现象限调节并且其他平坦表面实现第一级中的更精细调节。然而,套接管30可根据需要具有诸如六个或八个平坦表面的任何数目的平坦表面,以增加用于调节套接管的步进数目。大体来说,象限调节是足够的,并且如果与第二级无限调节接口联接,则可在制造期间可以快速简单的方式将连接器有利地调节到任何期望旋转位置。

图10是可在套接管子组件60中使用地替代套接管载架40’的透视图,并且图11和图12分别是套接管子组件60中的替代套接管载架40’的局部分解视图和组装视图。此套接管载架40’类似于套接管载架40,但仅具有第一悬伸臂并且需要像弹性构件50那样从横向方向装载套接管30。套接管30仍可相对于套接管载架40’旋转,但它可能需要稍微更大的旋转力来使u形部分偏转或稍微向上平移套接管30来帮助减小旋转需要的旋转力。

图13和图14分别是被描绘为组装到套接管子组件60中并且设置在光纤连接器的外壳29中的图10至图12的替代套接管载架40’的局部剖视图和剖视图。如图所描绘,外壳20的通路22可包括用于将套接管子组件60安置在外壳内并且使用替代套接管载架40’阻止套接管30相对于外壳20的旋转的不同几何形状。如图所描绘,外壳20包括位于内部键30ki的与替代套接管载架40’的u形部分配合的通路22。因此,替代套接管载架被阻止相对于外壳20的进一步旋转。

图17是类似于图2的电缆组件100的具有带有不同套接管子组件60的光纤连接器的另一电缆组件100的分解视图,并且图18是图17的电缆组件100的局部分解视图,其中光纤电缆附接到套接管子组件60。此电缆组件100包括具有与电缆适配器单体成形的套接管载架40的连接器10,如图所描绘。另外,电缆组件100类似于图2的电缆组件100。

本文所公开概念可与其他类型和设计的连接器一起使用。例如,图19至图43和图46至图53公开套接管30从连接器10的前端23插入的连接器。这些连接器设计在没有如本文大体论述的套接管固持器的情况下描述,但可视需要与套接管固持器一起使用。这些连接器设计不同于早期连接器设计,因为它们并不使用套接管载架;然而,这些设计仍可视需要任选地调节。具体地,这些连接器设计包括相对于外壳20“浮动”并且使用不同结构来在实现套接管浮动的同时固定套接管的套接管30。如本文所述的任何合适的外壳20可用于这些连接器,只要它们被适当地修改用于固定套接管30即可,如下文更详细公开的。

说明性地,图19和图20是电缆组件100的透视图,所述电缆组件100具有带有类似于通过图2的光纤连接器所示的外壳的外壳20,但具有从外壳20的前端23装载的套接管30且固定横向固位构件140。图21是类似于图19的电缆组件的具有带有在外壳上具有不连续螺纹的外壳的连接器的另一电缆组件100。图22是图21的电缆组件100的透视组装视图,并且图23是安装有防尘帽70的图22的电缆组件100的透视图。图24是在竖直方向上的图22的电缆组件100的纵向剖视图,并且图29是在水平方向上的光纤连接器100的前部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参考图21,连接器10包括外壳20、套接管30和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外壳20类似于本文所公开的其他外壳,但还包括在外表面中横向于外壳20的纵向通路22的开口129。开口129被设定大小以用于接收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并且以允许合适的移动使得套接管30可视情况浮动的方式固定套接管30,如图24所描绘。连接器10还可包括带69以用于视需要将电缆90固定到连接器。

图25是图22的电缆组件100的前端的详细分解视图,并且图26是在图19的外壳20的开口129处截取的剖视图,其示出固定套接管30的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如图25所描绘,套接管30从前端23装载到外壳20的通路22中并且通过套接管30与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的配合来固定,所示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插入开口129中以用于与套接管30的至少一个表面配合。具体地,套接管30插入通路22中,直到诸如套接管固位结构的配合表面与开口129对准使得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可接合表面并且固定套接管为止。另外,套接管30的用作套接管固位特征的与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配合的至少一个表面被相对于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设定大小使得套接管30可浮动。套接管固位特征也可以是与至少一个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相同的特征。

在此实施方式中,套接管具有至少一个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使得套接管30可相对于外壳20具有至少两种旋转取向(并且其充当套接管固位特征)。然而,套接管30可具有任何合适数目的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使得套接管30可具有期望数目的旋转位置以用于调节套接管。作为实例,套接管可根据需要具有四个、六个、八个或任何合适数目的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更具体地,外壳20的从后端21延伸到前端23的纵向通路22还包括与纵向通路22配合的调节凹坑24。调节凹坑24允许套接管30视需要在外壳内旋转或操纵。在此实施方式中,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使用设置在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的臂上的一对捕集件140c。捕集件140c可适贴配合到设置在外壳129中的外壳29的部分(诸如突出部)。然而,用于固定套接管30的其他变型也是可能的。作为实例,图27和图28分别描绘具有捕集件140c的替代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的详细视图和示出用于固定套接管130的替代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的剖视图。如图27最佳所描绘,捕集件140c设置在此替代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的臂的中间部分上。因此,捕集件140c与如图28所描绘的套接管30的一部分而不是如图26所描绘的外壳20配合。图29是开口129的宽度大于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的宽度使得套接管30可浮动的外壳2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30是描绘外壳20的允许套接管30在制造期间的旋转调节以用于改进光学性能的调节凹坑24的剖视图。具体地,当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脱离接合时,则套接管30可相对于套接管旋转。如图所描绘,调节凹坑24允许套接管30旋转达合适的角度θ以用于光学调节到优选旋转位置,如箭头所表示。作为实例,套接管30可旋转达±180度的角度θ,但其他合适的角度也是可能的。

图31和图32描绘具有至少一个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的示例性套接管30。图31示出可调节到具有四个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的象限的套接管。大体来说,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被配置为平坦表面,如图所示。更具体地,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由在套接管30上凹入的多个平坦表面形成。利用所公开的概念,通过具有更多可选择性调节表面(诸如六个、八个、十个或十二个),从而提供更多的旋转位置来固定套圈30,更精细的调节是可能的。图32描绘套接管30,其中可选择性调节表面36相邻于套接管30的自由旋转部分36a设置,从而允许在组装期间在不移除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的情况下允许套接管旋转以用于调节。作为解释,图32中的套接管30可由横向固位构件140固定,并且当需要旋转调节时,则套接管30可向后放置,直到自由旋转部分36a于横向固位构件140对准为止,从而允许套接管在任何方向上旋转并且当达到期望旋转位置时,允许套接管30平移到可选择性调节部分36与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接合和配合以阻止套接管30旋转的前向位置。因此,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并不需要从外壳20移除以用于调节。

图33至图36是描绘包括开口129和调节凹坑24的图23的连接器10的外壳20的各种视图。如图所描绘,外壳20类似于其他外壳,并且可根据需要被修改用于期望外壳构型。例如,虽然外壳20描绘不连续的用于附接防尘帽70的螺纹28(如图23所示),但消除螺纹并且使用推动打开防尘帽的变型也是可能的。同样,外壳20的其他变型也是可能的,诸如改变配合几何形状并使用通过图54所描绘的外壳20的配合几何形状公开的概念。此外,外壳20可具有不同的固位特征或不同的锁定特征20l。作为比较,图3的外壳20包括设置在后端21与前端23之间的被配置为扇形件的锁定特征20l,并且图4的外壳的锁定特征20l由肩部构造。肩部包括在后侧上具有平坦表面的放大环形部分126。

作为实例,图37是另一电缆组件100的透视图,所述电缆组件100具有类似于图19的连接器10的另一替代连接器10,但还包括有包括管口160的多件外壳20。图38是具有防尘帽70的电缆组件100的透视图,并且图39是电缆组件100的分解视图。

如图39最佳所描绘,连接器10包括具有围绕前端23配合的管口的外壳20。在这种构型中,使用单独的管口160提供到通路22的更多通道并且允许更多空间和视野用于组装。此外,开口129设置在由管口160覆盖的位置中,使得一旦连接器被调节并且管口160被固定,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就不可见或不可触及。此实施方式的外壳20还具有与图33至图36所描绘的外壳相比不同的锁定特征20l以及孔口29。锁定特征20l被配置为凹槽以用于接收来自互补装置的夹或其他合适的锁定特征以用于当固定时将连接器保持处于配合状态。连接器的此实施方式还使用电缆适配器59使得通过将适当定大小的电缆适配器用于给定电缆90,连接器可适应不同电缆类型。

图40是图37的连接器10的前端剖视图,其示出附接到外壳20的前端的管口160,并且图41是外壳的前端视图,其示出附接接口(未编号),诸如设置在外壳20的前部部分上的焊接接口。如图40所描绘,一旦管口160被安装,它就阻止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的移除。换句话说,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是不可见的,一旦管口被安装,其也不可触及。因此,一旦连接器被调节并且管口被适当安装,则横向套接管固位构件140就是防篡改的。外壳的附接界面提供附接管口160的表面。管口160可根据需要以诸如粘合剂、摩擦配合、按扣配合、焊接等任何合适的方式附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管口160由半透明材料形成。将半透明材料用于管口160允许使用可uv固化的环氧树脂来固定管口160。

使用修改外壳或其他修改部件的连接器的另一些变型也是可能的。图42和图43是具有替代外壳20的类似于图37的连接器10的透视图和侧视图。在此实施方式中,外壳20在过渡部分tp1-tp4之间并不具有偏移距离。换句话说,所有过渡部分tp1-tp4均对准。另外,此外壳20包括键接特征20k以用于将连接器取向用于配合。键接特征20k是键,但其他实施方式可使用诸如键槽等其他合适的结构。

本文所公开的外壳的其他变型也是可能的,诸如使后部部分rp具有其他形状(诸如多边形剖面pcs)而不是圆形剖面rcs。多边形剖面可具有诸如四条、五条、六条、七条或八条的任何合适数目的边,但其他合适数目的边也是可能的。具有所公开外壳概念的另一些变形也是可能的。例如,连接器的外壳20可被配置为与其他装置合作,使得连接器的固位特征或锁定特征意图与不同装置配合以用于维持配合界面处的光学连接。作为实例,图44和图45使替代外壳20的部分的透视图,其描绘其他锁定特征设计。图44和图45所描绘的外壳20可与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合适的连接器一起使用。同样,锁定特征或固位特征可与诸如键接特征20k的其他特征一起选择。键接特征20k具有相对于外壳20的取向的预定位置以用于将连接器形状因数与相应配合装置对准。具体地,外壳20以一种取向提供连接的适当取向,所述取向可以说成角度套接管期望的。在此实施方式中,键接特征20k设置在光纤连接器10的中心线上并且确保在插入和与另一装置的配合期间的正确旋转取向。

连接器的部件或特征可根据需要选择为形成连接器的其他变型。说明性地,图46是使用类似于图37的连接器的连接器但具有不同的电缆适配器59的又一电缆组件100的透视图。连接器还具有与图37的连接器的外壳20不同类型的锁定特征20l。如同图37的电缆适配器59,此实施方式的电缆适配器59配合到外壳20的后部开口21a中。如所论述,使用具有单独电缆适配器59的连接器,仅通过更换并选择适合于期望电缆90的电缆适配器,就允许连接器与不同类型的电缆一起使用。图47和图48分别是图46的电缆适配器59的透视图和剖视图。图49是示出设置在电缆适配器59内的电缆90的竖直剖视图,并且图50是其水平剖视图。

图47a和图48a是类似于图47的电缆适配器的另一电缆适配器59的透视图和剖视图。如图所描绘,电缆适配器59可包括孔口59a、凹入表面59r、肩部59s、通路59p、以及根据需要用于电缆适配器59的任何特定实施方式的电缆鞍形件59c或电缆适配器键59k。大体来说,电缆适配器59包括从电缆适配器前端59f到电缆适配器后端59r的通路59p。通路59p允许电缆90的光学92通过其中。肩部59s允许电缆适配器59在外壳20的通路22内适贴配合并且阻止粘合剂在肩部59s前方芯吸或流动。用于固定电缆适配器59的任何粘合剂或环氧树脂可围绕凹入表面59r以用于形成足够的结合区域,并且任何过量粘合剂或环氧树脂可流入孔口59a中。外壳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孔口29以用于注射环氧树脂或粘合剂,或者粘合剂或环氧树脂可在插入外壳中之前放置在电缆适配器上。例如,外壳可包括两个孔口29(诸如图49所示),使得空气可在注射粘合剂或环氧树脂时溢出。另外,一个或多个孔口29可与电缆适配器的孔口59a对准,使得粘合剂或环氧树脂也将电缆90的强度构件94固定到电缆适配器59,所述电缆适配器59固定到外壳20,从而形成鲁棒的电缆/连接器附接并且还提供后端处的密封。电缆鞍59c被设定大小和形状以用于意图使用电缆适配器以及视情况适当的部件固定的特定电缆90,诸如图50所描绘。电缆适配器59的后部部分可具有用于阻止电缆适配器59的后部附接的电缆的急剧弯曲的电缆弯曲释放区域,诸如通向通路的入口处的倒扣漏斗、挠曲件或其他合适的结构。此外,电缆适配器59可根据需要包括或不包括用于与外壳的特征配合的键59k。图47a的电缆适配器59的后部部分59r包括适合于接收后部部分59r上的防护罩或包覆模制件的一个或多个肋59rb。肋59rb有助于防护罩或包覆模制件的固位。

图51是根据所公开概念的另一电缆组件100的透视图,并且图52是电缆组件100的分解视图。此实施方式的外壳20类似于本文所公开的外壳,但还包括延伸到如图所示的过渡区域tr中的键接部分20kp,但不具有键接部分20kp的实施方式也是可能的。此外壳的过渡区域tr是不对称的。具体地,不对称过渡区域是螺纹部分tp,但其他不对称几何形状也是可能的,如本文所公开。在此实施方式中,键接部分20kp被配置为外壳20上的凹键或削减部分,诸如连接器的侧上的凹键槽或切片,从而留下d形。键接部分20kp延伸到过渡区域中,如图所示。键接部分20kp与装置的连接端口中的键接部分(诸如添加或凸部分)以用于阻止非顺应性连接器插入连接端口中。虽然键接部分20kp被设置成与至少一个锁定特征20l成约180度,但键接部分20kp设置成与至少一个锁定特征20l成小于180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键接部分20kp可被布置为移除外壳20的侧面或切片以用于在键接部分20kp的长度上形成d形剖面的削减部分,而不是所示的凹键槽。

图52的连接器10的内部构造类似于图70至图78的连接器的内部构造,其中套接管30设置在套接管固持器49内并且从连接器10的前端23插入并且关于这些附图更详细地论述。此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在电缆适配器59的后部部分59r上的防护罩或包覆模制件259,如图53最佳所示。此外,当已组装时,诸如热收缩件99的密封元件设置在防护罩或包覆模制件259上方,如图54最佳所示。密封元件还可设置在外壳20的一部分之上,如图所示。将密封元件放置在防护罩或包覆模制件和外壳20的一部分之上允许将电缆护套密封到连接器的后部。这还可改进电缆组件的弯曲应力释放。

图51a是具有电缆适配器59的另一电缆组件的后透视图,所述电缆适配器59具有用于弯曲应力释放的挠曲件59f。图52a和图53a是图51a的电缆组件的侧视图和剖视图,其示出在安装前后的热收缩件99。如图所描绘,如果电缆适配器59使用挠曲件59f,则挠曲件59f大体上与电缆90的平坦部分对准以用于电缆弯曲释放。而且,电缆适配器59可具有或可能够具有相对于外壳20的多于一个旋转位置,这取决于部件端部的配合方式。如图53a所描绘,外壳20可具有位于后端21处以用于接收热收缩件99的一部分的阶梯部分并且可覆盖挠曲件59f同时还提供其他电缆弯曲应力释放。

使用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概念,外壳20的另一些变型也是可能的。所公开的其他连接器实施方式包括整合到外壳20中的锁定特征20l;然而,其他连接器可使用作为与外壳20分离和不同的部件的锁定特征。虽然这可能需要更大的连接器占用面积或连接器之间的更多触及空间,但用于锁定特征的单独不同部件的概念也是可能的。图54a是可与本文所公开的光纤连接器概念一起使用的另一外壳20的前透视图。在此实施方式中,固定特征形成在与外壳20分离且不同的部件上。具体地,固定特征设置在具有螺纹并且围绕外壳20的外轴旋转以用于将连接器固定到互补装置的联接螺母120上。另外,外壳20在外壳20的过渡部分之间可不具有偏移距离,诸如此实施方式所描绘。

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可根据需要是其他电缆组件的部分。例如,图55描绘在从分配电缆的中跨接入部93延伸的系绳电缆90’上具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10的分配电缆100’。当然,其他合适的组件可使用根据本文所公开概念的连接器。

作为实例,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可从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转换为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图56是示例性连接器10’的透视图,其进一步包括围绕外壳20附接以用于将连接器10’从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改变为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的转换外壳,并且图57是连接器10’的剖视图。作为实例,连接器10’可具有诸如图19所示的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并且可通过添加转换外壳80而改变为诸如sc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然而,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合适的连接器均可如本文所述地转换。转换外壳80与外壳20配合以用于从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改变为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在此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到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的改变包括使用单个部件。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到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的改变包括使用多个部件。说明性地,图58是可从具有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10的电缆组件100改变为如图59所示的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10’的另一连接器100’的局部分解视图。此外,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10’的此实施方式包括硬化连接器占用面积。硬化连接器占用面积意指连接器适合于室外环境而不保护在封闭件内。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合适的连接器10均可用于从第一放置到第二占用面积的这种转换。图58描绘具有连接器10的电缆组件100,其中用于转换到第二占用面积的多个部件被分解以用于描绘部件的组装。在此特定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部件适合于将连接器10转换为硬化兼容连接器;然而,所述多个部件可被配置为用于根据需要将连接器10转换成其他硬化连接器。在此实施方式中,用于转换为硬化连接器的多个部件包括内防护罩83、外防护罩87、被配置为护罩的转换外壳82、被配置为保持螺母的保持构件84、以及联接螺母85。为了进行到硬化连接器的转换,内防护罩83在连接器10的一部分上向上滑动,并且转换外壳或护罩82向后滑动就位,然后将保持螺母84固定到连接器10的螺纹。联接螺母85滑动到护罩82中,然后外防护罩87可从后部向上滑动就位。护罩82可包括o形环86以用于在配合期间进行密封。图60是图58的光纤连接器的组装视图,其示出防尘帽88安装在其上的第二硬化连接器占用面积。图61是图60的硬化连接器的剖视图。

根据本文所公开的概念,用于连接器10的转换的另一些实施方式是可能的。作为实例,类似于图2a的连接器10的具有带有螺纹部分tp的过渡区域tr的连接器10可被转换为其他连接器。图62描绘具有连接器10的电缆组件100,其中连接器外壳20包括具有螺纹部分tp的过渡区域tr,这类似于图2a的连接器10。图63示出图62的连接器10,其中转换外壳82围绕外壳20附接以用于将第一连接器占用面积的连接器10改变为具有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的连接器10”。连接器10”的第二连接器占用面积包括硬化连接器占用面积,从而将电缆组件100转换为电缆组件100”。

图64示出图63的连接器10”的局部分解视图。此特定转换使用用于将连接器10转换为硬化兼容连接器10”的多个部件;然而,所述多个部件可被配置为用于根据需要将连接器10转换成其他硬化连接器。用于转换为硬化连接器10”的多个部件包括被配置为护罩的转换外壳82、被配置为保持夹的保持构件84、以及联接螺母85。护罩8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o形环86以用于在与互补装置的配合期间进行密封。

为了进行到连接器10”的转换,护罩82滑动到联接螺母85的通路中(如图所示),然后从前端在连接器10上滑动。接下来,旋转护罩82,使得如图65最佳所示的护罩82的内部螺纹82t与连接器10的螺纹部分tp接合,直到护罩82固定到连接器10为止。之后,保持构件84与护罩82的前端对准,然后被推动到连接器10上,直到它安置并保持在外壳20上为止,从而阻止护罩82从连接器10的螺纹部分tp后退,如图66所描绘。

图67是连接器10”的前端的详细剖视图,其示出固定到连接器10的保持构件84,并且图68和图69是保持构件84的透视图。如图所描绘,保持构件84包括位于前部处以用于接收外壳20的在安装时穿过其的一部分的开口84o。另外,保持构件84还具有按照护罩82的通路设定形状使得它可插入并接合连接器10的前部凸缘84f。保持构件84还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键槽84k以用于允许保持构件滑动经过连接器10的键接特征20k。设置在保持构件84的相对侧上的窗口84w与外壳20的耳状件27接合以用于将保持构件84固定到连接器10。一旦已安装,保持构件84就阻止护罩82旋转和从连接器10脱落。连接器100”还可包括如图60的连接器10’的防尘帽88。

本文所公开连接器概念可与诸如使用设置在套接管固持器中的套接管的连接器的另一些连接器设计。图70至图78公开包括连接器10的电缆组件100。图70至图78的连接器10类似于本文所公开的其他连接器10,但它具有设置在套接管固持器49内切从连接器10的前端23插入的套接管30,如图75所描绘。图70至图78的连接器10的外壳20类似于本文所论述的其他外壳20,并且差异将进行描述而出于简洁起见其他细节将不进行重复。

图70和图71分别是示出包括连接器10的电缆组件100的透视图和剖视图,所述连接器10具有设置在套接管固持器49内的套接管30,从而形成由弹性构件50偏置到前向位置的套接管子组件(未编号)。当被组装时,套接管子组件(60)被配置为与外壳(20)配合以用于阻止套接管子组件(60)相对于外壳(20)的旋转,如图78最佳所示。

如图70所描绘,连接器10被配置为使得转换外壳80可附接到外壳20以用于转换为sc连接器。同样,连接器10具有带有具有螺纹部分tp的过渡区域tr的类似于图2a所描绘的外壳20的外壳20,使得它可转换为如图62至图69所描绘的硬化连接器。

图72至图74是图70和图71所描绘的连接器10的外壳20的各种视图。图72a是示出外壳20的被配置为具有突出部(未编号)的斜坡(未编号)的作为用于与装置的合适的固定特征配合的锁定特征20l。外壳20类似于本文所公开的外壳20,但还包括设置在外壳20的前部部分fp中的一个或多个闩锁臂20la。此外,通路22的前部开口被设定大小以用于允许套接管固持器49从外壳20的前端23插入,诸如图73的剖面所示。闩锁臂20la在前端处连接并且在后端处悬伸,使得当套接管固持器49插入时它们可偏转,然后一旦套接管固持器49完全插入就回弹以保持套接管固持器49。

图75是在套接管固持器49和套接管30插入外壳20中之前连接器10的前端的局部分解视图。图76是在套接管固持器49和套接管30插入外壳20中且由闩锁臂20la保持之后连接器10的前端的剖视图。如图所描绘,闩锁臂20la具有斜坡部分以用于在套接管固持器49插入外壳20中时有助于套接管固持器49的部分使闩锁臂20la向外偏转,然而在套接管固持器49上回弹以用于对其进行保持。

参考图75,电缆90的光纤92被组装来延伸经过前端23并且弹性构件50围绕光纤92螺纹连接,然后套接管固持器49和套接管30螺纹连接在光纤92上。当套接管固持器49插入外壳20中时,光纤92可通过设置在外壳20的相对侧上的孔20c以合适的方式来夹持,如图76中的箭头所表示。夹持光纤92阻止光纤92在套接管固持器49插入时向后推动或挠曲。套接管固持器49对准到合适的旋转位置,并且向后推动到外壳20中,直到由闩锁臂20la保持为止,如图76所描绘。光纤92以合适的方式固定到套接管30,并且套接管30的端面进行抛光。

另外,套接管固持器49可被配置为用于相对于外壳20调节套接管30。图77是设置在套接管固持器49中的套接管30的详细透视图。如图所示,套接管固持器49包括形成在凸缘49f中以用于调节连接器的多个凹入部49r。在此实施方式中,凸缘49f具有实现套接管固持器49/套接管30的四个不同旋转位置的四个凹入部49r,从而实现象限调节。图78是连接器10的详细前部端视图,其示出外壳20的前部开口被设定大小以用于实现套接管固持器的插入。另外,通路22的一部分被设定大小以与凸缘49f配合并且实现不同的旋转位置。因此,在测量套接管30的端面轮廓或测量插入损耗之后,可视需要调节套接管30以用于诸如按照b级标准改进性能。作为说明,闩锁臂20la可向外偏转以释放套接管固持器49,然后套接管固持器49旋转到期望位置并插回到外壳20中,直到它由闩锁臂20la保持为止。套接管固持器49的其他实施方式可根据需要具有其他合适数目的旋转位置。

本文所公开的连接器的外壳的概念也可与多光纤连接器一起使用。作为实例,图79是电缆组件300的组装透视图,其包括具有外壳220的多光纤连接器200。外壳220类似于本文所公开的外壳20,其包括后端(221)和前端(223),其中纵向通路(222)从所述后端(221)延伸到所述前端(223);外壳220包括后部部分(rp)的具有圆形剖面(rcs)的一部分和前部部分(fp)的具有非圆形剖面(nrcs)的一部分。作为说明,前部部分(fp)可具有带有圆形侧面(rs)的矩形剖面,所述矩形剖面为连接器提供用于在配合期间对准并且阻止到非顺应性装置或端口中的插入的第一取向特征,如图93最佳所示。

外壳220还包括设置在后部部分(rp)与前部部分(fp)之间的过渡区域(tr),如图92和图93最佳所示。外壳220的过渡区域(tr)包括螺纹部分tp,如同本文所公开的其他外壳20那样。外壳220还包括一体形成在外壳220中的锁定特征20l,如图92最佳所示。图80描绘多光纤连接器200可使用被附接用于保护套接管230在未连接时免受灰尘、碎屑等的防尘帽280。如同本文所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防尘帽280可被配置为用于使用螺纹部分(tp)附接到外壳220。

图81描绘具有多光纤连接器200的电缆组件300的分解视图。如图所描绘,连接器200包括外壳220、多光纤套接管230、套接管固持器249、套接管固持器保持器245、弹性构件250、电缆适配器259和管口260。连接器可包括其他部件,诸如配合在外壳220上的一个或多个o形环65。连接器200可具有其他部件、布置或构造,这取决于诸如电缆或其他考虑的各种因素。电缆90类似于本文所公开的其他电缆,但它具有多根光纤。电缆组件300可使用任何合适的电缆设计。

图82至图93示出电缆组件300的细节和构造。图82和图83分别是详细分解视图和组装视图,其示出在通过对图79的多光纤连接器的部件的预组装将光纤电缆螺纹连接之前所述预组装;预组装件包括套接管固持器249、套接管固持器保持器245、弹性构件250和电缆适配器259。套接管固持器保持器245包括孔口245a,所述孔口245a被设定大小以在附接到电缆适配器259时接收穿过其的套接管固持器249的一部分,如图83所示。套接管固持器保持器245还包括用于将套接管固持器保持器245固定到电缆适配器259的前部部分的一个或多个附接特征245w。电缆适配器259包括从后端到前端以用于接收穿过其的光纤92的通路259p。电缆适配器250的前端处的开口被设定大小以用于接收弹性构件250,并且具有用于安置弹性构件250的背挡件。当套接管固持器保持器245附接到电缆适配器259时,弹性构件250将套接管固持器249偏置到前向位置。套接管固持器保持器245的附接特征245w与附接特征259f(诸如电缆适配器259的突出部)配合,以用于固定套接管固持器保持器245。如图83所描绘,电缆适配器259的前向部分暴露于套接管固持器保持器245的臂之间,并且套接管固持器249的具有凹入部分249r的前向部分被暴露。电缆适配器250还可包括用于阻止连接器200附近的急剧电缆弯曲的应力释放部分259s。

图84是示出准备用于插入图83的预组装件中的电缆90的透视图,其中暴露了合适长度的强度部件94和光纤92。图83和图86分别描绘电缆90的透视图和剖视图,所述电缆90螺纹穿过图83的预组装件,使得光纤92延伸得远远超出套接管固持器249。如图所描绘,电缆适配器259具有孔,所述孔位于相对侧上使得强度部件94延伸穿过孔并延伸到电缆适配器259的凹槽259g中。可将粘合剂或其他紧固件施加至强度部件94以将它们固定到电缆适配器259。图87描绘在为了准备用于将光纤92的端部插入多光纤套接管230中而移除光纤92的涂层的一部分之后的图83的组件的详细透视图。等待从光纤92剥去涂层,直到组件中的此点为光纤92提供保护为止,直到准备将其插入多光纤套接管230中为止。

图88和图89示出附接到光纤92的多光纤套接管230和安置到套接管固持器249的凹入部249r中的多光纤套接管230的后端。多光纤套接管230可以是mpo套接管,但其他类型的套接管也是可能的,诸如mt套接管。光纤92以本领域已知的合适的方式(诸如粘合剂等)附接到多光纤230的多个光纤孔(232)。图90示出在附接之前与电缆适配器259对准的外壳220。外壳220可包括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合适的锁定特征20l。

图92和图92分别示出在附接到电缆适配器259之前的多光纤连接器的的透视图和剖视图。光纤92延伸超出多光纤套接管230的前面,使得它们可在多光纤套接管由外壳220稳定之前劈开并抛光,如图92所示。如图所描绘,开口229在电缆适配器259的凹槽上对准,使得粘合剂可注射到开口29中,并且围绕腔在部件之间芯吸,并且还接触强度部件94。第二开口229也设置在外壳220中,使得当注射粘合剂时空气可溢出。图93描绘在管口260附接到外壳220之后的组装多光纤连接器的透视图。如同本文所公开的其他管口,管口260可以类似方式附接。诸如粘合剂、焊接和/或机械手段(诸如配合窗和突出部)。

外壳220的根据所公开概念的其他变型也是可能的。作为用于与多光纤连接器一起使用的另一外壳的实例,外壳可被限定为包括后部部分(rp)的具有多边形剖面(pcs)的一部分和前部部分的具有非圆形剖面(nrcs)的一部分。示例性外壳的前部部分(fp)或后部部分(rp)还可限定成如本文所公开的各种构型同时保持后部部分(rp)的具有多边形剖面(pcs)的一部分和前部部分(fp)的具有非圆形剖面(nrcs)的一部分。作为实例,多边形剖面(pcs)可根据需要是六边形、正方形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多边形。同样,互补装置或端口将被配置为以合适的方式与外壳配合。

连接器10的外壳20的其他变型也是可能的。图94和图94a描绘可与所公开的合适概念中的任一者一起使用的另一连接器外壳的透视图和剖视图。在此实施方式中,后部部分rp是非圆形的,并且具有多边形剖面pcs,如图94a中的剖面所示。图94a示出此外壳20可具有键接特征20k,所述键接特征20k可根据需要采取任何合适的形式或可以是键接部分20kp。同样,此外壳20可根据需要使用任何合适的锁定特征20l。

虽然已参考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特定实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其他实施方式和实例可执行类似功能和/或达成相似结果。所有此类等效实施方式和实例均在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并且意图由所附权利要求涵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将显而易见的是,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所公开概念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意图,本申请还该所提供的修改和变型,只要它们在随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的范围内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