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量子点封装结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3260发布日期:2018-06-16 00:50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量子点封装结构、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量子点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封装薄膜、下封装薄膜、密封结构、量子点以及导光结构;其中,所述上封装薄膜、下封装薄膜以及密封结构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密封的量子点盒,所述量子点盒用于容纳量子点;所述导光结构设置于所述量子点盒内,用于将所述量子点发出的光进行光学引导并穿过所述上封装薄膜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基体和凸透镜折射体;所述基体设置于所述上封装薄膜靠近量子点的一侧,且所述基体靠近量子点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凸透镜折射体的一侧相适配的凹槽结构,用于使得所述凸透镜折射体通过凹槽结构设置于所述基体上;

所述量子点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凸透镜折射体的引导进入并穿过所述上封装薄膜射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点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材料包括干燥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所述第一导光体的上侧与上封装薄膜接触,所述第一导光体的下侧与下封装薄膜接触,所述第一导光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二导光体接触;所述量子点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体内,且所述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之间的接触面与所述上封装薄膜之间形成的夹角与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之间的临界角之和小于或等于90度;其中,所述第一导光体的折射率大于第二导光体的折射率;所述临界角为光从第一导光体进入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之间接触面并出现全反射对应的临界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点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体为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导光体为三角形结构或者梯形结构;所述第一导光体与第二导光体相互交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点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体与所述上封装薄膜的折射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点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装薄膜、所述下封装薄膜的材料为玻璃材质或者聚酰亚胺材料。

8.一种量子点封装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下封装薄膜的固定位置制备量子点;

在所述量子点的上方制备导光结构,并且使得所述导光结构能够将所述量子点发出的光进行光学引导并穿过所述上封装薄膜射出;

将上封装薄膜与下封装薄膜通过密封结构进行对盒封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量子点的上方制备导光结构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量子点上制备第一导光体,使得量子点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光体内;

在所述第一导光体的两侧填充涂覆第二导光体,使得所述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之间的接触面与所述上封装薄膜之间形成的夹角与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之间的临界角之和小于或等于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量子点的上方制备导光结构的步骤包括:

在上封装薄膜上制备得到一层基体;

通过构图、曝光以及刻蚀使得所述基体远离上封装薄膜的一侧设置有与凸透镜弧面配合凹槽结构;

在所述基体的凹槽结构内制备得到凸透镜折射体;

通过构图、曝光以及刻蚀使得所述凸透镜折射体远离基体的一侧形成凸透镜弧面,用于使得所述凸透镜折射体形成凸透镜结构。

1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封装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作为阵列基板,用于使得阵列基板中相关层级结构制备在上封装薄膜上;

或者,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作为彩膜基板,用于使得彩膜基板中相关层级结构制备在下封装薄膜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的上封装薄膜作为彩膜基板,下封装薄膜作为阵列基板,用于使得量子点、导光结构以及液晶均设置于量子点盒内;所述量子点和导光结构设置于所述液晶与上封装薄膜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显示面板采用白色背光源,则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内依次设置有阵列布置的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以及蓝色量子点;

若所述显示面板采用红色背光源,则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内依次设置有阵列布置的红色透射区、绿色量子点以及蓝色量子点;

若所述显示面板采用绿色背光源,则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内依次设置有阵列布置的红色量子点、绿色透射区以及蓝色量子点;

若所述显示面板采用蓝色背光源,则所述量子点封装结构内依次设置有阵列布置的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以及蓝色透射区。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