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激光光源放映银幕消除散斑的小型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9074发布日期:2018-07-25 00:16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激光光源放映银幕技术领域,具体用于一种应用于激光光源放映银幕消除散斑的小型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放映机由过去的胶片放映发展到现在的数字放映,而如今激光光源也在电影放映中广泛应用,并以其卓越的色彩还原度、鲜艳度及亮度可调性与高图像解析度等行业优势逐步占领电影放映市场,并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感受。

但由于现阶段激光放映机在技术条件上的限制,使得激光在银幕表面投影反射后造成光干涉,从而形成无规则分布的颗粒状耀眼光斑点,即激光散斑。该散斑会极大地影响画面效果,降低电影观影体验。

目前消除激光散斑的方法主要有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法:

1、对激光放映机技术进行升级,如3P、6P激光放映机及荧光粉激光放映机的应用。

2、使银幕产生振动从而干扰激光散斑的形成,目前有采用绷幕管来传递振动的方式使银幕振动,如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激光放映散斑消除振动式银幕结构,专利号:ZL 201520824425.4,还有利用磁力感应或采用空气扰动来提供振动源,从而达到以一定频率幅度振动银幕消除激光散斑的效果。

以上方法的设备制造成本较高,只适用于影院大型银幕;且不易有效控制银幕振动状态,其银幕振动传递有能量损耗,会影响激光散斑的整体消除效果,并可能在振动装置的安装过程中对银幕产生一定损伤,而银幕又是对外观表面要求很高的产品,碰伤直接影响观影的效果,所以以上方案均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应用于激光光源放映银幕消除散斑的小型振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激光光源放映银幕消除散斑的小型振动装置,设计新颖,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升激光散斑消除的效率,且安装中不会损坏银幕,实用性能优,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激光光源放映银幕消除散斑的小型振动装置,包括银幕,银幕的背面均匀分布有消除激光散斑的振动装置体,振动装置体呈点阵排列,振动装置体采用非蒙贴振动结构或蒙贴振动结构充任;

非蒙贴振动结构包含有振动源,振动源通过银幕贴合层连接于银幕背面;

非蒙贴振动结构包含有振动源,振动源通过振动源贴合层连接有振动传递层,振动传递层通过银幕贴合层连接于银幕背面;

蒙贴振动结构包含有振动源,振动源的侧面轻贴银幕背面,振动源的四周均设置有固定振动源的银幕贴合层,振动源、银幕贴合层的外表面密封有蒙贴层;

蒙贴振动结构包含有振动源,振动源通过振动源贴合层连接有振动传递层,振动传递层的侧面轻贴银幕背面,振动传递层的四周均设置有银幕贴合层,振动源、银幕贴合层、振动传递层的外表面密封有蒙贴层。

在本发明所述的蒙贴层的形状呈U形,振动传递层的长度大于振动源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的振动源的一端通过电源线连接有电源,振动源的另一端通过电源线连接有振动调节器,振动调节器的表面设置有调节电流、电压、频率的参数调节键,参数调节键包括操作按钮、操作旋钮。

进一步,所述的蒙贴层采用的材质为银幕幕基或有机织物。

进一步,所述的振动源采用小型电机或微型电机或压电片。

进一步,所述的振动传递层采用的材质为单质金属或合金或有机聚合物构成的薄片,单质金属采用铝、铁中的任一种,合金为铝合金、钢、钛合金的任一种,有机聚合物为橡胶、泡沫、树脂、塑料、碳纤维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所述银幕贴合层和振动源贴合层的厚度相同,银幕贴合层和振动源贴合层的粘接形式均采用双面粘接形式或直接焊接形式,双面粘接形式采用的材质为双面胶或AB胶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所述的银幕背面的横向振动装置体和纵向振动装置体均共线分布。

进一步,所述的银幕背面的横向振动装置体共线分布,银幕背面的纵向振动装置体交错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降低其制造成本,提高激光散斑消除的效率,同时为了适应家庭影院及私人影吧对小幅面银幕消除激光放映散斑的需求,便于安装,不会在安装过程中对银幕的表面进行碰伤,实用性能优,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3;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4;

图5为本发明的点阵排列方式结构图1;

图6为本发明的点阵排列方式结构图2;

图中100-银幕,110-振动调节器,120-电源,130-振动源,140-振动源贴合层,150-振动传递层,160-银幕贴合层,170-蒙贴层,180-电源线,190-参数调节键,200-振动装置体,300-非蒙贴振动结构,400-蒙贴振动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应用于激光光源放映银幕消除散斑的小型振动装置,包括银幕100,银幕100的背面均匀分布有消除激光散斑的振动装置体200,振动装置体200呈点阵排列,振动装置体200采用非蒙贴振动结构300或蒙贴振动结构400充任;

参见图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非蒙贴振动结构300包含有振动源130,振动源130通过银幕贴合层160连接于银幕100背面;

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非蒙贴振动结构300包含有振动源130,振动源130通过振动源贴合层140连接有振动传递层150,振动传递层150通过银幕贴合层160连接于银幕100背面;

参见图3,在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中,蒙贴振动结构400包含有振动源130,振动源130的侧面轻贴银幕100背面,振动源130的四周均设置有固定振动源130的银幕贴合层160,振动源130、银幕贴合层160的外表面密封有蒙贴层170;

参见图4,在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中,蒙贴振动结构400包含有振动源130,振动源130通过振动源贴合层140连接有振动传递层150,振动传递层150的侧面轻贴银幕100背面,振动传递层150的四周均均设置有银幕贴合层160,振动源130、银幕贴合层160、振动传递层150的外表面密封有蒙贴层170。

另外,蒙贴层170的形状呈U形,振动传递层150的长度大于振动源130的长度。

振动源130的一端通过电源线180连接有电源120,振动源130的另一端通过电源线180连接有振动调节器110,振动调节器110的表面设置有调节电流、电压、频率的参数调节键190,参数调节键190包括操作按钮、操作旋钮。

蒙贴层170采用的材质为银幕幕基或有机织物。振动源130采用小型电机或微型电机或压电片。

振动传递层150采用的材质为单质金属或合金或有机聚合物构成的薄片,单质金属采用铝、铁中的任一种,合金为铝合金、钢、钛合金的任一种,有机聚合物为橡胶、泡沫、树脂、塑料、碳纤维中的任一种。

银幕贴合层160和振动源贴合层140的厚度相同,银幕贴合层160和振动源贴合层140的粘接形式均采用双面粘接形式或直接焊接形式,双面粘接形式采用的材质为双面胶或AB胶中的任一种。

参见图5,银幕背面100的横向振动装置体和纵向振动装置体均共线分布。

参见图6,银幕背面100的横向振动装置体共线分布,银幕背面的纵向振动装置体交错分布。

将振动源(小型电机、微型电机、压电片)在银幕背面用双面粘合层(可用双面胶、AB胶)贴合在一起,也可用软质材料(如银幕幕基或其他有机织物)将振动源(小型电机、微型电机、压电片)蒙贴在银幕背面,并用双面粘合层(双面胶、AB胶)将银幕幕基或有机织物与银幕背面粘贴在一起,或将银幕幕基或有机织物直接与银幕背面熔接在一起。

振动源除可直接贴覆于银幕背面外,还可在银幕背面与振动源之间设置振动传递层,以扩大振动源与银幕的接触面积,增加振动的传递效果,同时减振动源对银幕贴合时在银幕正面产生的印记,振动传递层可由单质金属(如铝、铁)合金(如钢、铝合金、钛合金)或有机聚合物(如橡胶、泡沫、树脂、塑料、炭纤维)等加工制成薄片,先将振动源与振动传递片用双面粘合层粘接到一起,也可直接将振动源与振动传递片焊接在一起,再将振动传递层的光滑面通过双面粘合层粘贴于银幕背面,或用银幕幕基及有机织物蒙贴在银幕背面,之后绷紧银幕以消除银幕正面产生的贴合印记,最后根据银幕面积大小,将若干振动源与振动传递层组件间隔一定距离以点阵排列的形式均匀贴合于整幅银幕背面。

用电源线接通所有振动源并连接入电源,也可在振动源与电源之间连接振动调节器,以调节振动源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从而控制振动源的振动幅度,振动频率等运行状态。

开启电源连接,银幕背面的振动源以超过24Hz的频率及一定的幅度进行振动,从而带动整幅银幕以相应的频率幅度进行振动,从而达到消除激光散斑的效果。

在连接振动调节器的情况下,也可将激光画面投影于振动状态下的银幕,通过观察激光散斑的消除状况,同时调整振动调节器,控制电机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来控制银幕振动,在调试出最佳散斑消除效果后,确定振动控制器参数,便可在之后的使用中,直接开启装置便达到最佳散斑消除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降低其制造成本,提高激光散斑消除的效率,同时为了适应家庭影院及私人影吧对小幅面银幕消除激光放映散斑的需求,便于安装,不会在安装过程中对银幕的表面进行碰伤,实用性能优,设计新颖,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