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42667发布日期:2018-09-14 22:5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进一步压缩边框尺寸,液晶显示面板采用阵列栅极驱动(gatedriveronarray,简称goa),直接将闸级驱动电路(gatedriverics)制作在阵列基板(array)上,来代替外接驱动芯片,节省了一部分外接驱动芯片的空间,能使边框被压缩的更小,视角效果好。

但在液晶显示面板使用过程中,发现屏幕上会出现水平线(h-line)异常跳动,检测发现在面板边框区域的驱动电路区的封框胶处有水汽进入到液晶面板内的过孔内,对过孔内设置的金属线路进行腐蚀,使得过孔处的金属线路阻抗偏大。

为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通常是增大封框胶的宽度,使得封框胶能封住更多的水汽,从而减少进入面板内的水汽。但此技术存在封框胶宽度过大,造成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过宽,不能实现超窄边框的设计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水汽腐蚀的问题,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超窄边框设计。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基板、扫描线、第一绝缘层、数据线、第一钝化层、透明导电层和第三钝化层,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透明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扫描线连接,所述透明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钝化层覆盖所述透明导电层并在背对所述透明导电层的表面形成平面,所述平面用于制作封框胶。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过孔设于所述扫描线上方,且贯穿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延伸至所述扫描线。

结合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过孔设于所述数据线上方,且贯穿所述第一钝化层并延伸至所述数据线。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钝化层与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还设有第二钝化层,所述第一过孔贯穿所述第二钝化层、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并延伸至所述扫描线,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第二钝化层和所述第一钝化层并延伸至所述数据线。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中转区,所述中转区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所述第三钝化层延伸并覆盖所述中转区,所述中转区的所述第三钝化层上还开设有窗口,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的透明导电层与彩膜基板上的透明导电层通过所述窗口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板上依次制作扫描线、第一绝缘层、数据线和第一钝化层;

在所述扫描线的上方制作贯穿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一过孔;在所述数据线上方制作贯穿所述第一钝化层的第二过孔;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上方制作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扫描线连接,所述透明导电层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数据线连接;

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制作第三钝化层,所述第三钝化层在背对所述透明导电层的表面形成平面,所述平面用于制作封框胶。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制作所述第一钝化层后,先制作第二钝化层,再制作所述透明导电层,制作所述第一过孔时贯穿所述第二钝化层、所述第一钝化层和所述第一绝缘层,制作所述第二过孔时贯穿所述第二钝化层和所述第一钝化层。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中转区,所述中转区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制作所述第三钝化层的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钝化层延伸并覆盖所述中转区,并在所述中转区的所述第三钝化层上开设窗口,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上的透明导电层与彩膜基板上的透明导电层通过所述窗口电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及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制作所述第三钝化层的步骤包括:

通过光罩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高速成膜,使所述第三钝化层延伸至所述中转区,并在所述中转区蚀刻所述第三钝化层,得到所述窗口。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制作所述封框胶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上涂布所述封框胶;

使用紫外光对所述封框胶进行固化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三钝化层覆盖在透明导电层表面,并形成平面,封框胶可以制作在该平面上的任意位置,且不需要增加宽度,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均被第三钝化层保护,封框胶处进入的水汽不会进入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对扫描线和数据线进行腐蚀,封框胶可以更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可以做的很窄,满足超窄边框的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中转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基板10、扫描线20、第一绝缘层30、数据线80、第一钝化层40、透明导电层60和第三钝化层70,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过孔15和第二过孔25,所述透明导电层60通过所述第一过孔15与所述扫描线10连接,所述透明导电层60通过所述第二过孔25与所述数据线80连接,所述第三钝化层70覆盖所述透明导电层60并在背对所述透明导电层60的表面形成平面71,所述平面71用于制作封框胶(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三钝化层70覆盖在透明导电层60表面,并形成平面71,封框胶可以制作在该平面71上的任意位置,且不需要增加宽度,第一过孔15和第二过孔25均被第三钝化层70保护,封框胶处进入的水汽不会进入第一过孔15和第二过孔25对扫描线20和数据线80进行腐蚀,封框胶可以更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可以做的很窄,满足超窄边框的设计要求。

本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面板采用阵列栅极驱动(gatedriveronarray,简称goa),包括驱动电路区,该驱动电路区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驱动电路区设有包括扫描线20和数据线80在内的驱动线路。

基板10为玻璃基板,透明导电层60为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简称ito),扫描线20用于为像素单元提供驱动扫描信号,数据线80用于为像素单元提供显示信号,扫描线20与数据线80通过第一绝缘层30隔离而绝缘,透明导电层60上设有金属走线,通过透明导电层60上不同的金属走线连接扫描线20和数据线80,并将扫描信号和显示信号提供给像素单元,从而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

第一绝缘层30的材质为无机材料,优选为氮化硅(sinx),第一钝化层40和第三钝化层70的材质为无机材料,优选为氮化硅(sinx)或二氧化硅(sio2)。第一绝缘层30的作用是隔离扫描线20与数据线80,第一钝化层40的作用是保护扫描线20和数据线80,第三钝化层70的作用是为了保护透明导电层60以及第一过孔15和第二过孔25。

另外,由于设有扫描线20和数据线80,在制作第一绝缘层30、第一钝化层40及透明导电层60做好后,会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当制作封框胶时,易产生缝隙,会导致水汽更容易进入液晶显示面板内部的过孔内而腐蚀扫描线20或数据线80,因此,设置第三钝化层70并设置平面71,使得封框胶与第三钝化层70的平面71贴合紧密,不需如常规的防水汽腐蚀加宽封框胶,不易产生缝隙,隔离水汽的效果更好。

不限制第三钝化层70的尺寸,作为示例,第三钝化层70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000a。

本实施方式中,扫描线10为金属材质,优选为铝钕和钼(alnd/mo)、铝钕和掺氮钼(alnd/monx);数据线80为金属材质,优选为钼铝钼(mo/al/mo)、钼铝钕钼(mo/alnd/mo)、掺氮钼和掺镍铝和掺氮钼(monx/alni/monx);可以理解的,扫描线10和数据线80不限于上述材质。

所述第一过孔15设于所述扫描线20上方,且贯穿所述第一钝化层40和所述第一绝缘层30延伸至所述扫描线20。通过设置第一过孔15将扫描线20与透明导电层60联通,使得扫描线15与透明导电层60上的金属走线电连接。

所述第二过孔25设于所述数据线80上方,且贯穿所述第一钝化层40并延伸至所述数据线80。通过设置第二过孔25将扫描线20与透明导电层60联通,使得扫描线15与透明导电层60上的金属走线电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钝化层40与所述透明导电层60之间还设有第二钝化层50,所述第一过孔15贯穿所述第二钝化层50、所述第一钝化层40和所述第一绝缘层30并延伸至所述扫描线20,所述第二过孔25贯穿所述第二钝化层50和所述第一钝化层40并延伸至所述数据线80。通过设置第二钝化层50,加强对数据线80和扫描线20的保护。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中转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中转区a,所述中转区a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所述第三钝化层70延伸并覆盖所述中转区a,所述中转区a的所述第三钝化层70上还开设有窗口35,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所述阵列基板1上的透明导电层60与彩膜基板2上的透明导电层200通过所述窗口35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窗口35处还设有导电件90,用于使阵列基板1上的透明导电层60与彩膜基板2上的透明导电层200导通,具体的,该导电件90可以为导电金球,而阵列基板1上的透明导电层60上设有第一公共电极(图中未示出),彩膜基板2上的透明导电层200上设有第二公共电极(图中未示出),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导通后,使得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上具有驱动电流,从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可被驱动而工作。

彩膜基板1设有玻璃基板100,以及层叠在玻璃基板100上的透明导电层200,封框胶用于将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粘贴密封,并在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之间填入液晶分子,从而形成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

液晶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中转区a设置于非显示区域,即如图2中所示虚线a1和a2之间的区域,该区域可设于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区。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钝化层70延伸至中转区a,使得第三钝化层70可以对透明导电层60提供整个表面的保护,在窗口35区域,导电件90选择不易俯视的导电金球,并不会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性能。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板10上依次制作扫描线20、第一绝缘层30、数据线80和第一钝化层40;

在所述扫描线20的上方制作贯穿所述第一钝化层40和所述第一绝缘层30的第一过孔15;在所述数据线80上方制作贯穿所述第一钝化层40的第二过孔25;

在所述第一钝化层40上方制作透明导电层60,所述透明导电层60通过所述第一过孔15与所述扫描线20连接,所述透明导电层60通过所述第二过孔25与所述数据线80连接;

在所述透明导电层60上制作第三钝化层70,所述第三钝化层70在背对所述透明导电层60的表面形成平面71,所述平面71用于制作封框胶。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制作第三钝化层70覆盖在透明导电层60表面,并形成平面71,封框胶可以制作在该平面71上的任意位置,第一过孔15和第二过孔25均被第三钝化层70保护,封框胶处进入的水汽不会进入第一过孔15和第二过孔25对扫描线20和数据线80进行腐蚀,封框胶可以更靠近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可以做的很窄,满足超窄边框的要求。

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制作所述第一钝化层40后,先制作第二钝化层50,再制作所述透明导电层60,制作所述第一过孔15时贯穿所述第二钝化层50、所述第一钝化层40和所述第一绝缘层30,制作所述第二过孔25时贯穿所述第二钝化层50和所述第一钝化层40。

通过制作第二钝化层50,加强对数据线80和扫描线20的保护。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中转区a,所述中转区a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制作所述第三钝化层70的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第三钝化层70延伸并覆盖所述中转区a,并在所述中转区a的所述第三钝化层70上开设窗口35,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和彩膜基板2,所述阵列基板1上的透明导电层60与彩膜基板2上的透明导电层200通过所述窗口35电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制作所述第三钝化层70的步骤包括:

通过光罩在所述透明导电层60上高速成膜,使所述第三钝化层70延伸至所述中转区a,并在所述中转区a蚀刻所述第三钝化层70,得到所述窗口35。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钝化层70仅作为保护层,不需要对尺寸精度进行高要求,因此,使用高速成膜工艺即可,如此可以加快效率,节省产能。

进一步的,制作所述封框胶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第三钝化层70上涂布所述封框胶;

使用紫外光对所述封框胶进行固化处理。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