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少年预控变焦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9473发布日期:2018-08-28 22:14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属于眼镜镜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青少年预控变焦眼镜。



背景技术:

青少年是近视高发人群,频繁近距离用眼是主要原因,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近视加深的眼镜成为眼镜业研究很重要的内容,目前市场产品均用单一焦点的镜片和传统的渐进多焦点镜片为主。其缺陷主要为:

1:青少年成为近视高发人群主要原因是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造成,我们在眼镜店验配眼睛时主要取其远用度数,也就是看远时的度数成为眼镜的度数,这已经不能满足该人群用眼习惯的需要,青少年长期间的阅读,上网,作业等都是眼镜长时间的处于紧张和疲劳状态,由此使眼睛的度数逐渐加深。因此单焦点的镜片已经不能满足该人群之需要。

2:传统的渐进多焦点镜片因其设计的局限性,一般都是固定近用的加入度数(add)为100或者150度,(add值俞小近用光区域就宽,反之俞窄,窄了看近时就会看到无效区而产生图像扭曲)。然而这样的加入度数,在远用光度数较小时,可能会有些许的作用,但是在近视度数达到300以上时甚至1000度时,就不能达到减低近用度数的效果(近用度数=远用度数-加入度数add值),因此该发明采用人眼远用到近用光度逐步过渡的技术,使青少年在频繁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可以获得该距离时的实际度数。

3:简单讲就是,青少年预控变焦眼镜就是使用者在由远及近的用眼过程中,可以根据使用者实际需要的度数发生变焦。从而解决了单焦点镜片单一度数和传统渐进多焦点固定加入度数的缺陷,使该人群长期近距离用眼也可以使眼睛不再紧张和疲劳,从而达到延缓和预防近视加深的功能。

4:没有度数的青少年使用该种眼镜可以到达预防功效,有度数可以达到延缓的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青少年预控变焦眼镜,通过设置对应弧形带连接的远用视区、过渡视区及近用视区,合理布控区域,采用过渡自然的光度渐进带递增屈光度,平稳变焦,避免以往单一焦点或者不规则焦点排列,造成眼睛的疲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青少年预控变焦眼镜,其包括具有折射表面的镜片本体,镜片本体包括适于观看远处的远用视区、适于观看近处的近用视区、位于远用视区与近用视区之间的过渡视区、以及位于过渡视区与近用视区两侧的晃动盲区,远用视区具有固定的远用度数且覆盖有离型膜,离型膜可分离于远用视区,近用视区具有固定的近用度数,近用度数低于远用度数;其中,远用视区至近用视区具有屈光度平滑变化的光度渐进带,光度渐进带设置为弯曲且连接远用视区与近用视区的焦点,镜片本体的屈光度沿光度渐进带逐渐增加;过渡视区与远用视区的交界线设置为第一弧形带;过渡视区与近用视区的交界线设置为第二弧形带,第一弧形带与第二弧形带弯曲方向都偏向于镜片本体中心,且第一弧形带的曲率小于第二弧形带曲率。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光度渐进带的屈光度的递增值为25度以内。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弧形带与第二弧形带都设置为两边对称,且第一弧形带的中点距离镜片本体中心的距离为6mm,第二弧形带的中点距离镜片本体中心的距离为14mm。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过渡视区两侧之间具有渐变宽度,渐变宽度由远用视区至近用视区方向先变小再变大,当渐变宽度所在直线位于镜片本体中心下侧4mm时,渐变宽度最小。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过渡视区形状上是轴对称的。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镜片本体采用纳米镀膜镀制抗蓝光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对应弧形带连接的远用视区、过渡视区及近用视区,合理布控区域,采用过渡自然的光度渐进带递增屈光度,平稳变焦,避免以往单一焦点或者不规则焦点排列,造成眼睛的疲劳。

2)过渡视区采用均匀变化的递增屈光度,找准适合的焦点对应用眼距离,过渡更为自然。

3)近用视区较之远用视区上倾曲率较大,全方位使用,视野广阔,用眼舒适。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青少年预控变焦眼镜示意图。

附图标记

远用视区11,近用视区12,过渡视区13,晃动盲区14,第一弧形带21,第二弧形带22,远用焦点a,近用焦点b,镜片本体中心o,光度渐进带l。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青少年预控变焦眼镜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青少年预控变焦眼镜包括具有折射表面的镜片本体,镜片本体包括适于观看远处的远用视区11、适于观看近处的近用视区12、位于远用视区11与近用视区12之间的过渡视区13、以及位于过渡视区13与近用视区12两侧的晃动盲区14,远用视区11具有固定的远用度数且覆盖有离型膜,离型膜可分离于远用视区11,近用视区12具有固定的近用度数,近用度数低于远用度数;其中,远用视区11至近用视区12具有屈光度平滑变化的光度渐进带l,光度渐进带l设置为弯曲且连接远用视区11与近用视区12的焦点,镜片本体的屈光度沿光度渐进带l逐渐增加;过渡视区13与远用视区11的交界线设置为第一弧形带21;过渡视区13与近用视区12的交界线设置为第二弧形带22,第一弧形带21与第二弧形带22弯曲方向都偏向于镜片本体中心o,且第一弧形带21的曲率小于第二弧形带22曲率。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镜片本体为普通光学镜片,通常由树脂制成,表面带有折射率。同时,对整体镜片可以划分出位于上侧的远用视区11,中部的过渡视区13,下侧的近用视区12,以及位于两侧的晃动视区14。

本发明利用离型膜贴附于远用视区11,清晰区分,方便佩戴者找准视线,方便观察,适用于远视使用。另外也能保护好远用视区11所在的镜片,防尘防灰。第一弧形带21与第二弧形带22组成过渡视区13的上下界线,两者曲率不同,即第一弧形带21的弯曲程度要小于第二弧形带的弯曲程度。本发明提供的青少年预控变焦眼镜适合于青少年近距离阅读写字,中距离看黑板上课等等,因此,第二弧形带22向上弯曲较大,能够相对扩大近视区域,方位较广,看书写字眼部更为舒适。第一弧形带21向下弯曲较小,控制适当远视区间的同时尽量减小对过渡视区13的影响,提供给中段距离可视范围,全方位上课学习,减小眼镜过度疲劳。此外,第一弧形带21与第二弧形带22都设置为两边对称,且第一弧形带21的中点距离镜片本体中心o的距离为6mm,第二弧形带22的中点距离镜片本体中心o的距离为14mm,区域界线分布清楚,适合广大用户使用。

远用视区11适用于观看远处,具有偏向于镜片本体中心o上侧的远用焦点a,其屈光度可根据佩戴者实际度数设置。另外过渡视区13与远用视区11的交界线采用无盲区设计,视线较广,具有全方位的远用视区11。避免了晃动盲区14的产生,对于远距离用眼不会造成疲劳和伤害,使用更为舒适。

近用视区12与过渡视区13的交界线设置为弧形带,弧形带沿镜片本体中心o方向弯曲,即交界处偏向上弯延,相应的能够在近处阅读写字时,提供较宽广的近用视野,具有近用焦点b所在的相应屈光度,其数值偏小,也就是说,无需用到远用视区11较高、更为标准的屈光度,给眼睛较大的压迫,近距离使用,保证眼部的舒适,采用较低光度。

过渡视区13两侧之间具有渐变宽度,渐变宽度由远用视区11至近用视区12方向先变小再变大。需要了解的是,过渡视区13的原理实际为在原有远用视区11的屈光度数值上不断的添加度数,类似于加凸透镜,并且在一实施方式中保持递增值为25度以内,自然过渡,使得原先例如-600度的远用眼镜度数不断加值,变为-575、-550、-525,一直到符合近用眼镜度数的+200度数值左右,实现一个焦点变化极为精准,均匀的视区,满足中段距离使用,例如看电视,办公使用数码产品等等,使用更为舒适。而不可避免的是随着屈光度的不断增加,复合的边缘会产生扭曲,因此产生了晃动盲区14,而本发明通过将晃动盲区14的间隔距离,即过渡视区13的渐变宽度带有规律性的设置,其变化数值见下表。

由表可知,渐变宽度由远用视区11至近用视区12方向先变小再变大,当渐变宽度所在直线位于镜片本体中心o下侧4mm时,渐变宽度达到最小,此时,视线焦点集中在过渡视区13的中央处,不受盲区影响,用眼舒适,合理布控过渡视区13区域,扩大使用范围,过渡也会更为自然。另外,在配镜的时候,两侧多余的晃动盲区14也会相应做切除。值得一提的是,过渡视区13形状上是轴对称的,均匀布置,过渡自然。

远用视区11至近用视区12具有屈光度平滑变化的光度渐进带l,光度渐进带l设置为弯曲且连接远用视区11与近用视区12的焦点,镜片本体的屈光度沿光度渐进带l逐渐增加。光度渐进带l连接了远用焦点a与近用焦点b,其过渡视区13的焦点变化统一排列于光度渐进带l上,均匀分布,屈光度依次递增,保证焦点变化的精准有序,在使用时,也能找到合适的焦点对应用户的用眼距离,长时间使用也不会造成眼睛干涩、疲劳等现象。值得一提的是,镜片本体采用纳米镀膜镀制抗蓝光膜,能够抗辐射,全方位的保护眼睛。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