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384356发布日期:2019-12-11 00:45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投影显像系统,尤其是一种对于汽车的投影显像中光线色彩调节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光处理技术dlp(digitallightprocessing)为现代投影的应用提供了一项合理的手段。因为数字光处理技术dlp提供了图像生成单元pgu(picturegeneratingunit),为扩大视野范围,显像高质量提供解决方案。而且利用数字光处理技术dlp更支持光学设计的灵活性和机械布局的适用性,具有更多好的投影效果。随着技术的发展,投影显示逐渐应用于一些特殊领域。而一些使用领域中,其环境温度往往会有较大的温差与温度波动,比如汽车领域中,dlp投影显示的性能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如同增强现实显示系统一般,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进行投影,使得驾驶员一边观察前方的路况一边知晓汽车提供的信息。

但是,目前现有的图像生成单元pgu采用的为led光源和数字微镜器件dmd(digitalmicromirrordevice)。尤其,led光源本身具有温度局限性,也就是说,发出的光源光效会随着温度进行变化,色温会发生波动,那么在环境温度波动很大的领域,pgu投影显示的色温会出现剧烈波动,对显像的稳定性造成不良的影响。而显像的稳定性对于汽车的行驶安全却是事关重要的。

更多地,因为采用rgb(redgreenblue)三色光源进行显像,rgb三色的配比事关重要。如果rbg三色光源的配比出现问题,对所显示的信息的可靠性会产生动摇。在特殊领域使用方面会造成严重影响,比如在车载领域hud系统中,色温的波动在驾驶安全方面会造成严重影响,因为红色或者绿色的指示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出现色差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一种常见的投影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光源部分10p和一显像部分20p。所述光源部分10p包括由一红光源111p、一绿光源112p以及一蓝光源113p所组成的一rgb光源11p,和至少一光学透镜。这里,取一种具有三只光学透镜的实施例作为举例,分别定义为第一透镜121p、第二透镜122p以及一第三透镜123p。所述显像机构20p进一步地包括一数字微镜器件21p(dmd)和一投射透镜组22p。所述数字微镜器件21p接收所述光源机构10p的所述rgb光源11p发出的光源,所述光源机构10p的所述rgb光源11p发出的光源将所述数字微镜器件21p照明。所述数字微镜器件21p上显示的画面经由所述投射透镜组22p最后投出影像。也就是说,所述光源机构10p中所述rgb光源11p所发出的光线的质量就决定了最后显像的效果。特别是,三色光源的能量搭配比例,也就是所述红光源111p、所述绿光源112p以及所述蓝光源113p各自发出的光线能量和配比,会直接地对显像造成影响。在另外的一些投影系统的实施方式中会加入检测的lightsensor芯片,检测投影系统中的rgb三色光的能量配比,进行实时反馈调控所述rgb光源11p的出光,保证投影系统的投影图像色温的稳定性。但是,lightsensor芯片放置的位置与接收的光线能量对整个投影系统的性能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一般地,为了组装方便和成本考虑,lightsensor芯片被放置在有效光路中。但会出现阻拦有效光问题,降低dlp投影系统光效。或者在dlp投影系统的光路外放置lightsensor芯片,接收到dlp投影系统杂散光,进而检测所述rgb光源11p的状态进行反馈调节。常规lightsensor芯片接收的光线是通过所述rgb光源11p中镜片的反光,目前常见的解决方案是将lightsensor芯片放置在dlp投影系统中壳体上镜片反光最亮的位置,或者在dlp投影系统中反光镜背后。但因杂散光能量较弱,需要高敏感的感光探测芯片。通过接收所述rgb光源11p和所述光学透镜的中镜片的反光的光线,能量往往斜入射到lightsensor芯片表面,lightsensor芯片表面反馈电信号较弱,需要较敏感的lightsensor芯片。那么这些都会提高成本,而且反馈调节精度较低。而且,所述数字微镜器件21p处于off状态下的光容易通过所述光学透镜的镜片打到感光芯片表面,导致投影系统的对比度下降。

一种有效的色彩调节控制的投影显像设备是十分必要的,低成本但是提供高质量的汽车显像会迎合市场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实时反馈并调节光源的亮度和色温,稳定输出的显像效果,保证汽车使用显像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利用有效光路所溢出的部分进行检测,从而得到最接近显像的有效光路的数据,保证控制的精度和有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检测投影的有效光路的非显像部分,在不影响显像的情况下获得最直接的数据源,为控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前提。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根据反馈数据,矫正光源的发光方式,实时地保证输出显像效果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基于输出的效果对光源进行控制,避免温度对于光源的影响,使得输出的影响出现色差而导致显示错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反馈控制系统,保证输出显像的一致性,使得显示或者提示为稳定的,进而保障行驶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在采集反馈数据的同时,保证正常显像所需要的光线能量,不会降低正常显像质量,避免额外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利用全反射原理、光线反射原理或者光线溢出散射原理将溢出光线采集,在保证组装方便的情况下,进而得到可靠采集的反馈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利用反射原理将溢出光线采集,在保证组装方便的情况下,进而得到可靠采集的反馈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可靠采集的反馈数据,根据不同的需要可进一步地提供控制精度,使得显像的可靠性提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可靠采集的反馈数据,无需高灵敏度的检测芯片也可以实行高精度的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可靠采集的反馈数据,通过基准数据库或者映射数据库,实时地匹配并判断光线色彩是否需要调整,甚至调整的具体方式和参数值,提高控制的有效性和精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不受工作温度或者外界干扰的影响,适合为汽车行驶提供安全稳定的显示环境。

依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包括:

一光源机构和一显像机构,其中所述光源机构被可控制地为所述显像机构提供显像光线,使得所述显像机构稳定地输出一定色彩配比的影像,其中所述光源机构通过射向所述显像机构的有效光路中的反馈数据而被控制,其中所述光源机构根据一个预定基准被控制而发出色彩稳定的光线,使得所述显像机构的投射效果被维持于一预设水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源机构通过射向所述显像机构的有效光路的溢出光线的反馈数据而被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源机构通过射向所述显像机构的有效光路的非显像部分光线的反馈数据而被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光源机构进一步地包括一三色光源、一中继系统以及一调控系统,其中所述三色光源被所述调控系统控制工作而发出光线,其中所述中继系统将所述三色光源发出的光线聚集并传导至所述显像机构,其中所述调控系统从所述中继系统采集反馈数据进而对所述三色光源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色光源具有至少三个光源,其中所述三色光源的至少两个光源分别地被所述调控系统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三色光源工作而发出光线,所述中继系统将光线汇集至所述显像机构供使用,而所述调控系统从所述中继系统中获取反馈光线数据并根据反馈控制所述三色光源的工作状态,从而保持所述三色光源的输出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控系统包括一采光器、一反馈器以及一执行器,其中所述采光器被置于所述中继系统中的有效光路的溢出光线而采集反馈数据,其中所述反馈器对反馈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是否调整以及如何调整光线的效果,其中所述执行器根据所述反馈器对所述三色光源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反馈器被预先地设定一定的校正关系,通过与预设的关系进行比较,得到控制的方向和执行结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采光器进一步地包括一感光芯片,其中所述感光芯片被置于所述三色光源向所述显像机构射出光的有效光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相对垂直于所述感光芯片的表面地接收光线而采集反馈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采光器进一步包括一导光件,其中所述导光件被置于所述中继系统的所述透镜组,将经过所述透镜组的有效光线导射入所述感光芯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光件利用光线全反射原理,使得溢出光线从所述透镜组引导至所述感光芯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中继系统包括一透镜组,其中所述导光件被置于所述透镜组中的透镜边缘,将透镜边缘的溢出光线引导至所述感光芯片进行采集反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透镜组进一步地包括一第一透镜和一第二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透镜为方形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圆形透镜,使得在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存在四角形的溢出光线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为圆形,使得在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存在环形的溢出光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光芯片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其中所述导光件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使得所述导光件将所述第二透镜没有传导的有效光线导入所述感光芯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光芯片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光件被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出光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感光芯片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入光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光件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入光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光件被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入光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光件为一导光柱状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色光源包括一第一光源、一第二光源以及一第三光源,其中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以及所述第三光源呈c形环绕地摆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色光源进一步地包括一滤光件,通过所述滤光件进而向所述中继系统发出有效光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调控系统分别对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以及所述第三光源进行控制工作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以及所述第三光源中的至少两个被所述调控系统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以及所述第三光源呈l形环绕地摆放,向一出射方向汇集光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以及所述第三光源呈一形地摆放,向一中心直线汇集光线。

依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感测光线;

b.匹配所感测光线;以及

c.根据匹配结果,输出调节光线的控制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a中进一步地包括步骤:

a1.确定三色光源正常工作;和

a2.若三色光源正常工作,则感测三色光源射出的有效光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步骤b中进一步包括步骤:

b1.获取一光线色彩数据库;

b2.匹配所感测光线与所述光线色彩数据库,进而得到与光线色彩数据库的差距;以及

b3.判断匹配得到的差距并得到调节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常见的投影系统剖面示意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2b和2c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的有效光路示意图。

图3a至3d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4a至4d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5a至5d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所述色彩调节控制系统适用于应用一投影仪器中,具体的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包括一光源机构10和一显像机构20,其中所述光源机构10被可控制地为所述显像机构20提供显像光线,使得所述显像机构20稳定地输出一定光效的影像。更多地,通过采集所述光源机构10向所述显像机构20发出的光线并反馈,实时地控制所述光源机构10的发光程度,保证输出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所述光源机构10根据一定的基准被控制于发出色彩配比稳定的光线,使得所述显像机构20的投射效果被维持于一定的水平,并不会因为温度或者外界的干扰对输出光线的效果产生波动。那么,所述显像机构20可以提供高稳定性的影像,特别适用于需要高稳定性的应用场合,例如汽车投影环境中的平视显示器(headupdisplay)。

更多地,控制所述光源机构10的采集反馈数据源于射向所述显像机构20的有效光路。也就是说,采集的反馈数据为接近于所述显像机构20所使用的光线,从反馈数据源头提供控制的可靠性和精度。通过反馈的数据,实时地调整所述光源机构10的工作方式,改变所输出光线的能量配比,进而得到稳定的色彩光线。更具体地,对所述光源机构10的亮度和色温进行实时的调整,稳定向所述显像机构20发射的光线,保证没有较大的输出色差。值得一提的是,检测投影中有效光路的非显像部分,在不影响显像的情况下获得最直接的数据源。也就是说,采集的反馈数据为有效光路中没有被所述显像机构20接收的部分。因为所述显像机构20并不可能完全地收取全部的有效光线,更多的是使用有效光路的中心部分。那么,边缘的溢出光线就可以被采集并反馈,参与到控制所述光源机构10的控制中,为控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前提。通过使用可靠的反馈数据,无需高成本的检测器材就可以实现一定精度的控制,间接地降低整体成本。通过可靠采集的反馈数据,通过基准数据库或者映射数据库,实时地匹配并判断所述光源机构10是否需要调整,甚至调整的具体方式和参数值,提高控制的有效性和精度。因此,所述光源机构10可以不受工作温度或者外界干扰的影响,为所述显像机构20提供稳定的输出光源,适合为汽车行驶提供安全稳定的显示环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采集反馈数据的数据源可以一个或者多个。若有多个反馈数据源,优选地需要将多个采集源的数据进行拟合和处理,根据需要的输出情况做控制调整。当然,也可以从多个反馈数据源中选取一个或者几个进行控制操作。而且,根据不同位置所获得的反馈数据源,采用不同的算法或者综合性的控制方式。

本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a至图3d所示,所述光源机构10进一步地包括一三色光源11、一中继系统12以及一调控系统13,其中所述三色光源11被所述调控系统13控制工作而发出光线,其中所述中继系统12将所述三色光源11发出的光线聚集并传导至所述显像机构20,其中所述调控系统13从所述中继系统12采集反馈数据进而对所述三色光源11进行控制。更多地,所述三色光源11具有至少三个光源,而且其中至少两个光源分别地被所述调控系统13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当所述三色光源11工作而发出光线,所述中继系统12将光线汇集至所述显像机构20供使用,而所述调控系统13从所述中继系统12中获取反馈光线数据并根据反馈控制所述三色光源11的工作状态,从而保持所述三色光源11的输出稳定。那么,当所述三色光源11受到工作温度的影响,而发出的光线的色彩可能有变化,但是所述调控系统13会根据在所述中继系统12中的检测对所述三色光源11进行控制。尤其地,对于所述三色光源11发出的配比和亮度进行控制,使得在所述中继系统12中的输出保持一定的一致性。换句话说,所述中继系统12向所述显像机构20中的光线效果为所述调控系统13的输出和反馈部分,而所述三色光源11为所述调控系统13的控制执行部分。

更具体地,所述中继系统12为一种光学传导系统,优选地所述中继系统12为多个透镜或者透镜与滤光器件的组合。这里,为了方便说明,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中继系统12包括一透镜组120,其中所述透镜组120进一步地包括一第一透镜121和一第二透镜122。依次地,从所述三色光源11开始为所述第一透镜121和所述第二透镜122述透镜组120进一步地包括一第三透镜123,所述第三透镜123依次地被排列在所述第二透镜122的出光侧。也就是说,所述中继系统12采用一个由三个透镜而组成的光学系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所述透镜组120并不限定有三枚透镜而组成,本实施例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行方式的举例。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透镜121的入光的一侧为所述中继系统12的光源侧,而所述第三透镜123的出光的一侧为所述中继系统12的投射侧。所述中继系统12对所述三色光源11所发出的光线中的颜色配比和亮度可能会造成影响,但是并不会影响对所述三色光源11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从所述第一透镜121入光的光线均为所述三色光源11至所述显像机构20的有效光线如图2b和2c所示。被所述显像机构20所接收的光线仅为有效光线的部分。另外的部分并没有通过所述第二透镜122和所述第三透镜123,也就是并没有被传导至所述显像机构20。那么,没有被最后接收至所述显像机构20的光线部分被定义为溢出光线。通过对有效光路中的溢出光线的检测,可以矫正所述三色光源11的颜色配比和亮度,使得再次传导至所述显像机构20中的光线被调节。因此,对所述三色光源11发出的光线实行了闭环控制。

因为所述调控系统13从有效光路的溢出部分进行采集,并没有影响到正常所述显像机构20的接收,对于显像和投射是没有影响的。而且,也是因为从有效光路的溢出部分进行反馈采集,与最后收入所述显像机构20的光线成分和性质是最接近的。也就是说,控制所述光源机构10的采集反馈数据源于射向所述显像机构20的有效光路。所述调控机构13采集的反馈数据为接近于所述显像机构20所使用的光线,从反馈数据源头提高所述调控机构13控制的可靠性和精度。优选地,所述调控机构13实时地检测并调整所述光源机构10的工作方式,改变偏离设定的光线颜色配比或者亮度,进而得到稳定的输出光线。更具体地,所述调控机构13对所述光源机构10的亮度和色温进行实时的调整,稳定向所述显像机构20发射光线的成分,保证没有较大的输出色温波动。

为举例说明,优选地,如图2b和2c,所述中继系统12中所述第一透镜121为方形透镜,而所述第二透镜122为圆形透镜,那么在所述第一透镜121和所述第二透镜122之间存在四角的溢出光线,也就是图示中有效光线产生的光斑100和光斑200之间的部分。所述调控机构13对于溢出的光线进行采集并反馈。所述调控机构13采集的优选地采集所述第一透镜121和所述第二透镜122之间四角处溢出光线。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一透镜121上光斑100为方形,在所述第二透镜122上光斑200为圆形。这样,所述第二透镜122可以保证完整的传导光路,而所述调控系统13没有影响到正常所述显像机构20的接收,也保证了采集反馈的有效性。当然,其他可以想到的,所述第一透镜121和所述第二透镜122均为圆形,而所述第一透镜121的半径稍大于所述第二透镜122,使得在所述第一透镜121和所述第二透镜122之间存在环形的溢出光线。换句话说,所述调控系统13检测投影中有效光路的非显像部分,在不影响显像的情况下获得最直接的数据源。也就是说,采集的反馈数据为有效光路中没有被所述显像机构20接收的部分。边缘的溢出光线就可以被采集并反馈,参与到控制所述光源机构10的控制中,为控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反馈控制的前提。那么即使不采用高成本的检测器材也可以实现一定精度的控制,间接地降低整体成本。而所述调控系统13实时地匹配并判断所述光源机构10是否需要调整,甚至调整的具体方式和参数值,提高控制的有效性和精度。

更多地,所述三色光源11包括一第一光源111、一第二光源112以及一第三光源113。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111、所述第二光源112以及所述第三光源113呈c形环绕地摆放,向中心汇集光线。所述三色光源11进一步地包括一滤光件114,通过所述滤光件114进而向所述中继系统12发出有效光线。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滤光件114的个数并不限制。一种优选的情况,所述滤光件114包括三个滤光子件,具体地为两个相对尺寸较大的所述滤光子件,一个相对尺寸较小的滤光子件。优选地,所述滤光件114呈x形。优选地,这里将所述第一光源111作为红光光源,所述第二光源112作为绿光光源以及所述第三光源113作为蓝光光源,也就是rgb光源。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三色光源11具有更多的排序或者光源形式,但是并不影响本发明的技术实施和最终的效果。所述调控系统13分别对所述第一光源111、所述第二光源112以及所述第三光源113进行控制,从而控制发出的光线的效果,以及在所述中继系统12中有效光线的颜色配比和亮度。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111、所述第二光源112以及所述第三光源113均被分别地控制。在更多可行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光源111、所述第二光源112以及所述第三光源113中其中两个被控制,从而实现对光线配比的调整。

另外,所述调控系统13包括一采光器131、一反馈器132以及一执行器133,其中所述采光器131被置于所述中继系统12中的有效光路的溢出光线部分,而采集反馈数据,其中所述反馈器132对反馈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是否调整以及如何调整光线的效果,其中所述执行器133根据所述反馈器132对所述三色光源11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所述反馈器132被预先地设定一定的校正关系,通过与预设的关系进行比较,得到控制的方向和执行结果。优选地,所述反馈器132被预先地获取色温亮度与温度对应数据库或者光效与颜色配比对应数据库、映射关系等等。通过对所述采光器131反馈的数据与预定的对应数据关系可以得到差距,那么根据差距可以相应的实行控制结果,以调节所述三色光源11的发出光线效果。

如图3a至3d所示,所述采光器131进一步地包括一感光芯片1311,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三色光源11向所述显像机构20射出光的有效光路上。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相对垂直射入芯片表面地放置而采集反馈数据。那么,所述感光芯片1311表面反馈电信号较强,不需要较敏感的感光芯片也可以收取反馈数据,一定程度上降低硬件成本。而且,所述显像机构20中的杂散光很难进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的表面,降低了一些干扰,也保证了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另外,所述显像机构20进一步地包括一显像芯片21和一投射光学系统22,其中所述显像芯片21接收所述中继系统12传导而来的所述三色光源11发出的光线,并反射至所述投射光学系统22,使得最后投影显像。更多地,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激光系统12进一步地包括一光栏124,所述光栏124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和所述第二透镜122之间,对于有效光线进行一定程度的滤波,使得最后的显像具有更良好的效果。

更具体的说,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三色光源11向所述显像机构20的显像芯片21射出光的有效光路,也就是位于所述中继系统12。

如图3c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有效光路的溢出光线上。从所述三色光源11发出的有效光线,经过所述第一透镜121被进一步地传导至第二透镜122和所述第三透镜123,进而被所述显像芯片21接收并反射至所述投射光学系统22而投射显像。而所述感光芯片1311将反馈数据交至所述反馈器132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交至所述执行器133实行对所述三色光源11的控制调整,使得所述三色光源11发出的光线贴近于预定的光线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采光器11进一步包括一导光件1312,其中所述导光件1312被置于所述中继系统12的所述透镜组120,将经过所述透镜组120的有效光线导射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导光件1312将溢出光线相对垂直地导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那么,所述感光芯片1311可以可靠地获得有效光路上的光线数据,也就是获得了较为可靠的反馈数据。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光线全反射原理和光线溢出散射原理,将溢出光线从所述透镜组120引导至所述感光芯片1311。所述导光件1312优选地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中的透镜边缘,将透镜边缘的溢出光线引导至所述感光芯片1311进行采集反馈。也就是说,所述导光件1312将所述三色光源11中的没有被利用至所述显像芯片21的部分进行采集。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光件131将被导出的溢出光线被集中,那么所述感光芯片1311的采集效果也被提高。而且,通过相对垂直地射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的表面,使得采集的反馈数据信号较强,无需较为敏感的芯片类型,进而降低硬件成本。特别地,因为只有满足反射原理或者全反射原理的光线才能被所述导光件1312,那么所述显像芯片21所产生的杂光很难通过所述导光件1312被所述感光芯片1311所采集反馈。优选地,所述显像芯片21采用dmd芯片,那么在off状态下的反射光并不能直接的射入所述感光芯片21的表面,进而屏蔽杂散光对反馈控制的烦扰,使得所述感光芯片1311得到直接有效的数据,对于后续的反馈控制也是十分有益的。

更具体地,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可行的方案为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的中间,如图3a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光栏124和所述第二透镜122之间。所述导光件1312被置于所述光栏124与所述第二透镜122之间,所述导光件1312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将所述第二透镜122没有传导的有效光线导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那么所述采光器131即获得了有效的光线反馈数据,又没有影响所述透镜组120的正常传导。从整体的光路来看,从所述三色光源11发出的有效光线,经过所述第一透镜121和所述光栏124被进一步地传导至第二透镜122和所述第三透镜123,进而被所述导光件1312在所述光栏124后导出部分有效光线,所述显像芯片21正常接收所述透镜组120传来的有效光线并反射至所述投射光学系统22而投射显像。而所述感光芯片1311将反馈数据交至所述反馈器132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交至所述执行器133实行对所述三色光源11的控制调整,使得所述三色光源11发出的光线贴近于预定的光线效果。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被实施为平面反射镜。

另一种可行的方案为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的中间,如图3b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和所述光栏124之间。所述导光件1312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的出光侧,所述导光件1312利用光线全反射原理将所述第二透镜122没有传导的有效光线导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为一导光柱状透镜。更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被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透镜12的出光侧。所述导光件1312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透镜12的突起棱镜。对于组装过程提供一定的简便,没有过于复杂的额外安装。

另一种可行的方案为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的中间,如图3c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光栏124的出光侧。本方案中没有采用所述导光件1312,而是利用光线溢出散射原理将所述感光芯片1311定位于所述光栏124的一侧。优选地,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固定于一外壳30(图未示出)的内侧。

另一种可行的方案为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的中间,如图3d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所述导光件1312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的入光侧,所述导光件1312利用光线全反射原理将所述第二透镜122没有传导的有效光线导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为一导光柱状透镜。更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被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透镜12的入光侧。所述导光件1312为凸出于所述第一透镜12的突起棱镜。对于组装过程提供一定的简便,没有过于复杂的额外安装。

也就是说,一些可行的方案模式中,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的光源侧,另一些可行的方案模式中,所述感光芯片1311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的投射侧。所述感光芯片1311均可以获得有效光路中的溢出部分。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感光芯片1311的位置不同,对于所述反馈器132所采用的控制方式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所述反馈器132的具体控制分析方式需要根据所述感光芯片1311的位置而设定。那么所述反馈器132和所述执行器133实时根据反馈并调节光源的亮度和色温,稳定输出的显像效果,进而保证汽车使用显像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一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被阐述,如图4a至图4d,其中所述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包括一光源机构10a和一显像机构20a,其中所述光源机构10a的所述中继系统12a和所述显像机构20a的结构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所述色彩调节控制系统的所述中继系统12和所述显像机构20类似,本发明不再赘述。

所述光源机构10a的所述三色光源11a和所述调控系统13a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特别地,所述三色光源11a呈l字形地排列。所述三色光源11a包括一第一光源111a、一第二光源112a以及一第三光源113a。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111a、所述第二光源112a以及所述第三光源113a呈l形环绕地摆放,向一出射方向汇集光线。所述三色光源11a进一步地包括一第一滤光件1141a和一第二滤光件1142a,通过所述第一滤光件1141a和所述第二滤光件1142a进而向所述中继系统12a发出有效光线。所述第一滤光件1141a被置于所述第三光源113a的出射方向,所述第二滤光件1142a被置于所述第一光源111a的出射方向。所述第二光源112a的出射方向与所述第一滤光件1141a和所述第二滤光件1142a的出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说,所述第一滤光件1141a和所述第二滤光件1142a分别地将所述第三光源113a和所述第一光源111a的出射光线调整为同一直线上。优选地,这里将所述第一光源111a作为红光光源,所述第二光源112a作为绿光光源以及所述第三光源113a作为蓝光光源,也就是rgb光源。

更多地所述光源机构10a的所述采光器131a进一步地包括一感光芯片1311a和一导光件1312a,所述感光芯片1311a被置于所述三色光源11a向所述显像机构20a射出光的有效光路上。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感光芯片1311a被相对垂直射入芯片表面而采集反馈数据。那么,所述感光芯片1311a表面反馈电信号较强,不需要较敏感的感光芯片也可以收取反馈数据,一定程度上降低硬件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导光件1312a被置于所述中继系统12a的所述透镜组120a,将经过所述透镜组120a的有效光线导射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a。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导光件1312a将溢出光线相对垂直地导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a。那么,所述感光芯片1311a可以可靠地获得有效光路上的光线数据,也就是获得了较为可靠的反馈数据。所述导光件1312a将溢出光线从所述透镜组120a引导至所述感光芯片1311a。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a利用光线反射原理或者全反射原理。所述导光件1312a优选地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a中的透镜边缘,将透镜边缘的溢出光线引导至所述感光芯片1311a进行采集反馈。也就是说,所述导光件1312a将所述三色光源11a中的没有被利用至所述显像芯片21a的部分进行采集。而且,所述显像机构20a中的杂散光很难进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a的表面,降低了一些干扰,也保证了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地,所述采光器131a检测投影的有效光路的非显像部分,在不影响显像的情况下获得最直接的数据源,为控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前提。根据反馈数据,所述反馈器132a和所述执行器133a矫正光源的发光方式,实时地保证输出显像效果的一致性。

更具体地,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可行的方案为所述感光芯片1311a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a的中间,如图4a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a被置于所述光栏124a和所述第二透镜122a之间。所述导光件1312a被置于所述光栏124a与所述第二透镜122a之间,所述导光件1312a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将所述第二透镜122a没有传导的有效光线导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a。那么所述采光器131a即获得了有效的光线反馈数据,又没有影响所述透镜组120a的正常传导。从整体的光路来看,从所述三色光源11a发出的有效光线,经过所述第一透镜121a和所述光栏124a被进一步地传导至第二透镜122a和所述第三透镜123a,进而被所述导光件1312a在所述光栏124a后导出部分有效光线,所述显像芯片21a正常接收所述透镜组120a传来的有效光线并反射至所述投射光学系统22a而投射显像。而所述感光芯片1311a将反馈数据交至所述反馈器132a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交至所述执行器133a实行对所述三色光源11a的控制调整,使得所述三色光源11a发出的光线贴近于预定的光线效果。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a被实施为平面反射镜。

另一种可行的方案为所述感光芯片1311a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a的中间,如图4b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a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a和所述光栏124a之间。所述导光件1312a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a的出光侧,所述导光件1312a利用光线全反射原理将所述第二透镜122a没有传导的有效光线导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a。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a为一导光柱状透镜。更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a被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透镜12a的出光侧。对于组装过程提供一定的简便,没有过于复杂的额外安装。

另一种可行的方案为所述感光芯片1311a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a的中间,如图4c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a被置于所述光栏124a的出光侧。本方案中没有采用所述导光件1312a,而是利用光线溢出散射原理将所述感光芯片1311a定位于所述光栏124a的一侧。优选地,所述感光芯片1311a被固定于一外壳30(图未示出)的内侧。

另一种可行的方案为所述感光芯片1311a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a的中间,如图4d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a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a。所述导光件1312a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a的入光侧,所述导光件1312a利用光线全反射原理将所述第二透镜122a没有传导的有效光线导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a。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a为一导光柱状透镜。更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a被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透镜12a的入光侧。对于组装过程提供一定的简便,没有过于复杂的额外安装。

所述感光芯片1311a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a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有效光路的溢出光线上。从所述三色光源11a发出的有效光线,经过所述第一透镜121a被进一步地传导至第二透镜122a和所述第三透镜123a,进而被所述显像芯片21a接收并反射至所述投射光学系统22a而投射显像。而所述感光芯片1311a将反馈数据交至所述反馈器132a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交至所述执行器133a实行对所述三色光源11a的控制调整,使得所述三色光源11a发出的光线贴近于预定的光线效果。也就是说,利用有效光路所溢出的部分进行检测,从而得到最接近显像的有效光路的数据,保证控制的精度和有效。基于输出的效果对光源进行控制,避免温度对于光源的影响,使得输出的影响出现色差而导致显示错误。

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一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系统被阐述,如图5b至图5d,其中所述色彩调节控制系统包括一光源机构10b和一显像机构20b,其中所述光源机构10b的所述中继系统12b和所述显像机构20b的结构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所述色彩调节控制系统的所述中继系统12和所述显像机构20类似,本发明不再赘述。

所述光源机构10b的所述三色光源11b和所述调控系统13b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不同。特别地,所述三色光源11b呈一字形地排列。所述三色光源11b包括一第一光源111b、一第二光源112b以及一第三光源113b。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111b、所述第二光源112b以及所述第三光源113b呈一形地摆放,向一中心直线汇集光线。所述三色光源11b进一步地包括一第一滤光件1141b、一第二滤光件1142b和一第三滤光件1143b,通过所述第一滤光件1141b、所述第二滤光件1142b和所述第三滤光件1143b进而向所述中继系统12b发出有效光线。所述第一滤光件1141b被置于所述第三光源113b的出射方向,所述第二滤光件1142b被置于所述第一光源111b的出射方向,所述第三滤光件1143b被置于所述第二光源112b的出射方向,使得所述第一光源111b、所述第二光源112b以及所述第三光源113b的出射方向为一中心直线。

更多地所述光源机构10b的所述采光器131b进一步地包括一感光芯片1311b和一导光件1312b,所述感光芯片1311b被置于所述三色光源11b向所述显像机构20b射出光的有效光路上。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感光芯片1311b被相对垂直射入芯片表面而采集反馈数据。那么,所述感光芯片1311b表面反馈电信号较强,不需要较敏感的感光芯片也可以收取反馈数据,一定程度上降低硬件成本。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导光件1312b被置于所述中继系统12b的所述透镜组120b,将经过所述透镜组120b的有效光线导射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b。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导光件1312b将溢出光线相对垂直地导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b。那么,所述感光芯片1311b可以可靠地获得有效光路上的光线数据,也就是获得了较为可靠的反馈数据。所述导光件1312b将溢出光线从所述透镜组120b引导至所述感光芯片1311b。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b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全反射原理或者溢出散射原理。所述导光件1312b优选地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b中的透镜边缘,将透镜边缘的溢出光线引导至所述感光芯片1311b进行采集反馈。也就是说,所述导光件1312b将所述三色光源11b中的没有被利用至所述显像芯片21b的部分进行采集。而且,所述显像机构20b中的杂散光很难进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b的表面,降低了一些干扰,也保证了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与上述实施例相类似地,所述采光器131b检测投影的有效光路的非显像部分,在不影响显像的情况下获得最直接的数据源,为控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前提。根据反馈数据,所述反馈器132b和所述执行器133b矫正光源的发光方式,实时地保证输出显像效果的一致性。通过反馈控制系统,保证输出显像的一致性,使得显示或者提示为稳定的,对于汽车中的显示而言保障行驶安全。

更具体地,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可行的方案为所述感光芯片1311b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b的中间,如图5a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b被置于所述光栏124b和所述第二透镜122b之间。所述导光件1312b被置于所述光栏124b与所述第二透镜122b之间,所述导光件1312b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将所述第二透镜122b没有传导的有效光线导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b。那么所述采光器131b即获得了有效的光线反馈数据,又没有影响所述透镜组120b的正常传导。从整体的光路来看,从所述三色光源11b发出的有效光线,经过所述第一透镜121b和所述光栏124b被进一步地传导至第二透镜122b和所述第三透镜123b,进而被所述导光件1312b在所述光栏124b后导出部分有效光线,所述显像芯片21b正常接收所述透镜组120b传来的有效光线并反射至所述投射光学系统22b而投射显像。而所述感光芯片1311b将反馈数据交至所述反馈器132b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交至所述执行器133b实行对所述三色光源11b的控制调整,使得所述三色光源11b发出的光线贴近于预定的光线效果。通过可靠采集的反馈数据,根据不同的需要可进一步地提供控制精度,使得显像的可靠性提高。

另一种可行的方案为所述感光芯片1311b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b的中间,如图5b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b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b和所述光栏124b之间。所述导光件1312b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b的出光侧,所述导光件1312b利用光线全反射原理将所述第二透镜122b没有传导的有效光线导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b。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b为一导光柱状透镜。更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b被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透镜12b的出光侧。对于组装过程提供一定的简便,没有过于复杂的额外安装。通过可靠采集的反馈数据,无需高成本的检测芯片也可以实行高精度的控制。

另一种可行的方案为所述感光芯片1311b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b的中间,如图5c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b被置于所述光栏124b的出光侧。本方案中没有采用所述导光件1312b,而是利用光线溢出散射原理将所述感光芯片1311b定位于所述光栏124b的一侧。优选地,所述感光芯片1311b被固定于一外壳30(图未示出)的内侧。

另一种可行的方案为所述感光芯片1311b被置于所述透镜组120b的中间,如图5d所示,所述感光芯片1311b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b。所述导光件1312b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b的入光侧,所述导光件1312b利用光线全反射原理将所述第二透镜122b没有传导的有效光线导入所述感光芯片1311b。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b为一导光柱状透镜。更优选地,所述导光件1312b被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一透镜12b的入光侧。在采集反馈数据的同时,保证正常显像所需要的光线能量,不会降低正常显像质量,避免额外的不良影响。利用全反射原理将溢出光线采集,在保证组装方便的情况下,进而得到可靠采集的反馈数据。

所述感光芯片1311b被置于所述第一透镜121b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有效光路的溢出光线上。从所述三色光源11b发出的有效光线,经过所述第一透镜121b被进一步地传导至第二透镜122b和所述第三透镜123b,进而被所述显像芯片21b接收并反射至所述投射光学系统22b而投射显像。而所述感光芯片1311b将反馈数据交至所述反馈器132b进行分析,并将结果交至所述执行器133b实行对所述三色光源11b的控制调整,使得所述三色光源11b发出的光线贴近于预定的光线效果。也就是说,利用有效光路所溢出的部分进行检测,从而得到最接近显像的有效光路的数据,保证控制的精度和有效。基于输出的效果对光源进行控制,避免温度对于光源的影响,使得输出的影响出现色差而导致显示错误。通过可靠采集的反馈数据,通过基准数据库或者映射数据库,实时地匹配并判断光效是否需要调整,甚至调整的具体方式和参数值,提高控制的有效性和精度。不受工作温度或者外界干扰的影响,适合为汽车行驶提供安全稳定的显示环境。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供一用于投影显像的色彩调节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所述色彩调节控制方法进一步地包括步骤:

a.感测光线;

b.匹配所感测光线;以及

c.根据匹配结果,输出调节光线的控制方式。

具体地,对于投影显像过程中的光效波动,在有效光路上进行感测光线的数据采集。也就是说,首先从有效光路上获得反馈数据,提供控制精度和可靠性。优选地,从有效光路上的溢出光线部分进行反馈采集,避免对正常显像的影响。然后,对于反馈数据进行匹配分析,得到光效波动的具体情况。最后根据匹配分析的结果,调节光效的输出,使得光线的成分和性质是被控制的。那么投影成像的光线效果也被保持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就是所述控制方法的输出具有一致性。例如,若在有效光路中检测到光线,匹配得到红色成分缺少一定的亮度,那么控制红色的光源加强亮度,使得有效光路中的光线符合预定的性质。

更多地,步骤a中进一步地包括步骤:

a1.确定三色光源正常工作;和

a2.若三色光源正常工作,则感测三色光源射出的有效光线。

也就是说,首先地确认三色光源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有某一个甚至某两个光源不正常工作,便不能实行控制方法。因为有些控制条件下,不能调节光源的工作状态便不可能达到预定的输出光线性质。那么,首先确定被控制执行的光源是否可以被控制,避免进入死循环中。再确定了光源的工作正常之后,开始感测三色光源射出的有效光线。

更多地,步骤b中进一步包括步骤:

b1.获取一光效数据库;

b2.匹配所感测光线与所述光效数据库,进而得到与光效数据库的差距;以及

b3.判断匹配得到的差距并得到调节方式。

也就是说,首先地获得一光效数据库,作为控制方法的基准。优选地可以为色温亮度与温度对应数据库或者光效与颜色配比对应数据库、映射关系等等。接着根据匹配所感测光线与所述光效数据库中记录的情况,进而得到实际光线效果的差距。根据分析的差距,判断控制输出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在步骤b3中可以对微小的差距进行忽略处理,避免反复地频繁地控制光源,使得光源老化。当然,根据输出精度的需要,对于差距也可以实时全部处理,控制光源进行更加稳定的、一致性更好的输出效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