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1382发布日期:2018-09-18 18: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及其生产工艺,所述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包括基片(1)和光学膜,通过基片(1)和固定在外表的光学膜构成树脂镜片,所述光学膜包括外侧光学膜(2)和内侧光学膜(3),所述外侧光学膜(2)粘附在基片(1)外侧表面,所述内侧光学膜(3)粘附在基片(1)内侧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光学膜(2)或内侧光学膜(3),均分别包括加硬膜和真空膜,所述外侧光学膜(2)加硬膜固化在基片(1)外侧表面,所述内侧光学膜(3)加硬膜固化在基片(1)内侧表面,所述外侧光学膜(2)真空膜固定在外侧光学膜(2)加硬膜外侧,所述内侧光学膜(3)真空膜固定在内侧光学膜(3)加硬膜外侧,所述真空膜包括依次从内到外八层结构:第一层高折射率膜,第二层低折射率膜,第三层高折射率膜,第四层低折射率膜,第五层高折射率膜,第六层低折射率膜,第七层低折射率膜,第八层为氟化物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膜从内到外第一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8nm,第二层是二氧化硅,厚度为44nm,第三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27nm,第四层是二氧化硅,厚度13nm,第五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102nm,第六层为氧化铟锡,厚度为10nm,第七层为二氧化硅,厚度为62nm,第八层为氟化物,厚度为16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膜从内到外第一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8nm,第二层是二氧化硅,厚度为27nm,第三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27nm,第四层是二氧化硅,厚度11nm,第五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115nm,第六层为氧化铟锡,厚度为10nm,第七层为二氧化硅,厚度为63nm,第八层为氟化物,厚度为16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膜从内到外第一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7nm~9nm,第二层是二氧化硅,厚度为25nm~45nm,第三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25nm~29nm,第四层是二氧化硅,厚度10nm~15nm,第五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100nm~116nm,第六层为氧化铟锡,厚度为9nm~10nm,第七层为二氧化硅,厚度为60nm~65nm,第八层为氟化物,厚度为15nm~17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加硬

采用全自动加硬机器用加硬液对镜片基片(1)进行加硬处理;

②二次固化

通过烘箱对镜片进行二次固化,固化的温度为125℃,时间1.5小时~3小时,然后,烘箱70℃保温3小时~5小时;

③保温

将在40℃~50℃温度下保温备用;

④清洗

将进行离子源清洁镜片表面;

⑤镀膜

在真空镀膜机上,设定镀膜真空度为3.0×10-3pa,温度为35℃~45℃,在镜片的两侧逐层蒸镀真空膜,所述真空膜按镀膜先后顺序:第一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8nm,蒸镀速率0.45nm/s,第二层是二氧化硅,厚度为27nm 或44nm,蒸镀速率2.40nm/s,第三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27nm,蒸镀速率0.45nm/s,第四层是二氧化硅,厚度11nm 或13nm,蒸镀速率1.50nm/s,第五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102nm或115nm,蒸镀速率0.45nm/s,第六层为氧化铟锡,厚度为10nm,蒸镀速率0.08nm/s,第七层为二氧化硅,厚度为62nm或63nm,蒸镀速率2.40nm/s,第八层为氟化物,厚度为16nm,蒸镀速率0.20nm/s;

⑥检测

检测合格,主要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 目测 定 数 据黄色指数2.42%可见光透射比98.51%可见光反射比1.36%UV 1%吸收波段397nmUV 2%吸收波段397nm380nm透过率0.00%400nm透过率5.06%紫外透射比UVA(315-380nm)0.00%紫外透射比UVB(280-315nm)0.00%紫外透射比UV(280-380nm)0.00%波段透射比(415-455nm)72.21%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加硬

采用全自动加硬机器用加硬液对镜片基片(1)进行加硬处理;

②二次固化

通过烘箱对镜片进行二次固化,固化的温度为125℃,时间1.5小时~3小时,然后,烘箱70℃保温3小时~5小时;

③保温

将镜片在40℃~50℃温度下保温备用;

④清洗

将装盘镜片进行离子源清洁镜片表面;

⑤镀膜

在真空镀膜机上,设定镀膜真空度为3.0×10-3pa,温度为35℃~45℃,在镜片的两侧逐层蒸镀真空膜,所述真空膜按镀膜先后顺序:第一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7nm~9nm,蒸镀速率0.25nm/s~0.65nm/s,第二层是二氧化硅,厚度为25nm~45nm,蒸镀速率2.20nm/s~2.60nm/s,第三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25nm~29nm,蒸镀速率0.25nm/s~0.65nm/s,第四层是二氧化硅,厚度10nm~15nm,蒸镀速率1.00nm/s~2.00nm/s,第五层为二氧化锆,厚度为100nm~116nm,蒸镀速率0.25nm/s~0.65nm/s,第六层为氧化铟锡,厚度为9nm~10nm,蒸镀速率0.06nm/s~0.10nm/s,第七层为二氧化硅,厚度为60nm~65nm,蒸镀速率2.20nm/s~2.60nm/s,第八层为氟化物,厚度为15nm~17nm,蒸镀速率0.10nm/s~0.30nm/s;

⑥检测

检测合格,符合设计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5或6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片(1)为MR系列聚氨酯树脂材料,所述基片(1)折射率为1.60或1.6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镜片可见光透射比大于98.5%,紫外线透射比为0.0%。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硬液的折射率为1.60或1.67。

10.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 所述一种增透减反黄绿膜树脂镜片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膜第一层到第八层各层厚度误差分别在±5%范围内。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