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裸纤对接器以及非标式光纤活动对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3056发布日期:2018-12-11 23:1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裸纤对接器以及非标式光纤活动对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裸纤对接的裸纤对接器以及非标式光纤活动对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光纤跳线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光纤跳线主要起连接作用。现有的光纤跳线两端的连接头都是带插芯的连接头,通常为sc或者fc的连接头,面对用户端接入的裸纤光缆时,只能在裸纤的一端用熔接机熔接一截带标准连接头的裸纤,再将连接头与运营商预先铺设的连接头在适配器中对接。

面对裸纤光缆接入时,现有接入方式是在裸纤光缆熔接一截带标准接头的裸纤,接入方式存在以下短板和弊端:一方面,施工人员需要配备熔接机,熔接的成本较高,需要对熔接机操作相对较熟悉,对现场操作的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且在热缩管热缩时等待的时间较长;另一方面,由于sc、fc等连接头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研磨端面、多步测试等多个复杂的工序,通常这些工艺技术难度高,导致成品报废率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裸纤对接器以及非标式光纤活动对接结构,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裸纤对接方式存在熔接成本高、施工过程专业性技术要求高、现场操作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裸纤对接器,用于两段光缆之间的对接;包括预制成与第一光缆连接的座体、用于装设第二光缆的滑块、以及枢接于所述座体上的压合盖;在所述座体上形成有v槽,且所述第一光缆的端部剥皮形成的裸纤固定置于所述v槽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座体上,且所述第二光缆的端部剥皮形成的裸纤滑动置于所述v槽上;在所述压合盖上设置有在所述压合盖压合过程中可压合于所述v槽上的下压块;在所述压合盖与滑块之间形成有在所述压合盖翻起或压合过程中令所述滑块沿所述v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座体呈两阶的阶梯状;较高的第一阶梯的上端面呈平整端面,且所述v槽形成于第一阶梯的上端面;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较低的第二阶梯上,且所述滑块上形成的导向槽正对于所述v槽的端部。

优选的,在所述座体的侧面形成有沿所述v槽方向的滑槽;在所述滑块上形成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延伸臂。

优选的,所述延伸臂为两根;在两根所述延伸臂的端部闭合形成有横梁;在所述座体上的第二阶梯底面沿垂直于所述v槽的方向形成有限位槽;所述横梁嵌于所述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沿所述v槽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横梁沿所述v槽方向上的厚度大0mm~2mm。

优选的,所述下压块枢接于所述压合盖内,且能与所述v槽呈一平面内翻转;在所述下压块上与所述第一台阶接触的端面呈平整设置。

优选的,在所述座体上于第一阶梯的两侧分别形成枢轴;所述压合盖通过所述枢轴与所述座体枢接,并将所述座体和滑块盖合在内。

优选的,在所述滑块的两个延伸臂上于所述枢轴下方的位置分别形成有朝所述座体两侧外凸出的卡块;在所述压合盖上围绕所述枢轴连接处形成有两块延伸块;所述压合盖在翻转过程中,两块延伸块分别抵靠于所述卡块上,令所述滑块沿所述v槽方向滑动;所述卡块和延伸块构成所述驱动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座体的第一阶梯端部形成有用于固定第一光缆的固定部;在所述滑块和固定部上均开设有分别与所述v槽对接的导向槽;在所述滑块和/或所述固定部与所述v槽之间存在2°~6°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缆和第二光缆分别通过金属卡扣卡接于座体的固定部和滑块上。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非标式光纤活动对接结构,包括光纤、于所述光纤的一端预制的光纤连接器、以及于所述光纤的另一端设置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裸纤对接器。

优选的,所述光纤连接器为fc连接头或sc连接头。

由上可知,应用本发明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座体预制成与第一光缆连接,将需要对接的第二光缆剥皮形成的裸纤进行定长切割后,固定在滑块上,扣上压合盖即可完成用户端裸纤与预埋端裸纤间的完美对接。省去在不同类型的连接器时候需要的适配器;相较于热熔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使用现场机械式对接操作,对操作者的专业技术要求降低;通过导向槽的4°角微弯变型使光纤对接时候形成斜面,能有效地提升对接过程中的回波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非标式光纤活动对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裸纤对接器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裸纤对接器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裸纤对接器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座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座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滑块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滑块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压合盖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下压块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裸纤对接过程剖视图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裸纤对接过程剖视图二;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裸纤对接过程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面对裸纤光缆接入时,现有接入方式是在裸纤光缆熔接一截带标准接头的裸纤,施工人员需要配备熔接机,熔接的成本较高,需要对熔接机操作相对较熟悉,对现场操作的人员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且在热缩管热缩时等待的时间较长;而且,由于sc、fc等连接头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研磨端面、多步测试等多个复杂的工序,工艺技术难度高,导致成品报废率增加。

请参见图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标式光纤活动对接结构,用于两段光缆之间的对接。其中一段光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可预制成fc或sc等形状的连接头;另一端光缆则是用户端的预埋式裸纤。

针对上述结构的光缆对接,该非标式光纤活动对接结构包括光纤1、于所述光纤1的一端预制的光纤连接器2、以及于所述光纤1的另一端设置的裸纤对接器3。此处所述光纤1为两段光缆以外的光纤,用于实现两段光缆对接提供跳线功能;光纤连接器2则可以采用常规连接器的连接头,在工厂可按客户要求预制成fc或sc等形状的连接头;裸纤对接器3则使用的是预埋式裸纤对接结构,将用户端的光缆剥除完裸露下的裸纤进行定长切割后,可直接在裸纤对接器处完成对接操作。

请参见图2-4,为了实现上述裸纤对接操作,本实施例提供的裸纤对接器3包括座体100、滑块200和压合盖300。其中座体100预制成与第一光缆固定连接,此处所述第一光缆则为上述提供跳线功能的光纤,为了清楚阐明本技术方案以及对本技术方案的理解,以下将该光纤统称为第一光缆;滑块200滑动设置于座体100上,用于装设第二光缆;压合盖300则枢接于座体100上,可相对于座体100实现翻转盖合,将座体100和滑块200罩合在内。

具体的,

请参见图5-6,在座体100与第一光缆之间:在座体100上形成有v槽110以及用于固定第一光缆的固定部120。该步骤处理方式与上述光纤连接器一致,需要在工厂内进行预处理,第一光缆的一端完成常规连接器的装配后,另一端装配在座体100上。

在工厂装配时,第一光缆定长开剥切割好放在座体100上,第一光缆的皮线固定在座体100的固定部120上,具体可通过四脚金属卡扣卡接在固定部120上设置的卡槽121内,满足缆线的抗拉要求;第一光缆的端部剥皮形成的裸纤,则落在v槽110的中间位置。还可以在固定部120上盖合有尾盖130,对固定部120处设置的第一光缆提供保护。装配完即可完成第一光缆与座体100之间的连接固定,并且第一光缆的裸纤固定置于v槽110上。

请参见图7-8,在滑块200与第二光缆之间:滑块200则用于固定第二光缆,并且滑块200滑动设置于座体100上,使得第二光缆的端部剥皮形成的裸纤滑动置于v槽110上。参见座体100,在滑块200上同样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光缆的卡槽210,具体可通过四脚金属卡扣将第二光缆卡接在滑块200的卡槽210上,满足缆线的抗拉要求。并且在滑块200上还形成有与卡槽210连通的导向槽220,该导向槽220正对于v槽110的端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光缆为用户端的预埋式裸纤,为需要对接的裸纤,对于第二光缆的对接过程以下另做详细说明,此处仅对滑块200和压合盖300等与第二光缆存在技术关联的特征做详细说明。

在滑块200与座体100之间:为了实现滑块200与座体100之间的装配,座体100呈两阶的阶梯状。较高的第一阶梯140的上端面呈平整端面,且v槽110形成于第一阶梯140的上端面;滑块200则滑动设置于较低的第二阶梯150上。为了实现滑块200与座体100之间的相对滑动,在座体100的侧面形成有沿v槽110方向的滑槽160,在滑块200上形成有与滑槽160匹配的延伸臂230。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滑槽160与延伸臂230的数量相一致,可设置为两个,并且两个滑槽160分别设置于座体100的两侧。

请参见图9-10,在压合盖300与座体100之间:在座体100上于第一阶梯140的两侧分别形成枢轴101,压合盖300通过枢轴101与座体100枢接,并将座体100和滑块200盖合在内。

压合盖300在翻转压合在座体100上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v槽110上的第一光缆与第二光缆的对接,在压合盖300上设置有在压合盖300压合过程中可压合于v槽110上的下压块310,下压块310通过轴枢接于压合盖300内,且能与v槽110呈一平面内翻转,在下压块310上与第一阶梯140接触的端面呈平整设置。在对接过程中,v槽110处于水平放置,下压块310利用自身的重力下垂,始终与v槽110保持平行状态,压合盖300翻转至下压块310与v槽110上的裸纤接触时,下压块310在盖板内可绕轴小幅度转动,在进一步下压时,即使下压块310与裸纤之间存在相对移动,由于下压块310存在转动动作,避免了微观意义上的搓纤现象,确保下压块310在对裸纤进行压合固定过程中不会对裸纤造成损坏。

在压合盖300与滑块200之间:在压合盖300与滑块200之间形成有在压合盖300翻起或压合过程中令滑块200沿v槽110的长度方向移动的驱动结构。并且在压合盖300与座体100之间还设置有相互扣合的卡扣结构102,实现压合盖300与座体100之间的扣合固定。

在滑块200的两个延伸臂230上于枢轴101下方的位置分别形成有朝座体100两侧外凸出的卡块201,在压合盖300上围绕枢轴101连接处形成有两块延伸块301,卡块201和延伸块301构成驱动结构。压合盖300在翻转过程中,两块延伸块301分别抵靠于卡块201上,令滑块200沿v槽110方向滑动。

请参见图11-12,在现场操作时,打开压合盖300,压合盖300上的其中一块延伸块301顶在滑块200的卡块201上,滑块200则随着压合盖300的翻转完成顶出,此时下压块310与v槽110脱离,滑块200也与座体100脱离。

将目标光缆,即第二光缆定长开剥切割后,放入在滑块200的卡槽121上,通过金属扣将其固定。

再盖上压合盖300,压合盖300在转动时,压合盖300上的另一块延伸块301将顶住滑块200上的卡块201前移小段距离,由于第一光缆和第二光缆分别固定在座体100和滑块200上,卡块201与延伸块301配合即可对滑块200实现v槽110方向滑动,此时,切割好的第二光缆的裸纤将慢慢前移与预装的第一光缆的裸纤对接,当压合盖300到达座体100上的卡扣结构102时,完成压合盖300与座体100之间的固定,压合盖300将顶住下压块310,将v槽110中处于对接状态的裸光纤压紧完成对接操作。

上述操作过程为压纤过程,退纤过程则相反,退纤方式是通过打开压合盖300,压合盖300的延伸块301顶住滑块200的卡块201退移抽出光纤。

本实施例提供的裸纤对接器以及非标式光纤活动对接结构,直接与裸纤对接,省去在不同类型的连接器时候需要的适配器;使用现场机械式对接操作,对操作者的专业技术要求降低;省掉熔接机较昂贵的设备,相较于热熔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裸纤对接器,同样包括座体100、滑块200和压合盖300。其中座体100预制成与第一光缆固定连接,此处所述第一光缆则为上述提供跳线功能的光纤,为了清楚阐明本技术方案以及对本技术方案的理解,以下将该光纤统称为第一光缆;滑块200滑动设置于座体100上,用于装设第二光缆;压合盖300则枢接于座体100上,可相对于座体100实现翻转盖合,将座体100和滑块200罩合在内。

为了实现滑块200与座体100之间的相对滑动,在座体100的侧面形成有沿v槽110方向的滑槽160,在滑块200上形成有与滑槽160匹配的延伸臂230。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滑槽160与延伸臂230的数量相一致,可设置为两个,并且两个滑槽160分别设置于座体100的两侧。

请参见图7-8,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两根延伸臂230的端部闭合形成有横梁240,在座体100上的第二阶梯150底面沿垂直于v槽110的方向形成有限位槽103,横梁240嵌于限位槽103内。并且限位槽103沿v槽110方向上的宽度比横梁240沿v槽110方向上的厚度大0mm~2mm。

上述结构的滑块200伸出的闭合双延伸臂230套在座体100的背面上,在预留的0mm~2mm空间内滑动,装配时,滑块200的两延伸臂230通过向外微微变型,将滑块200两延伸臂230前端的横梁240定位在限位槽103预留的空间内,在实现滑块200与座体100之间滑动的基础上,还防止滑块200从座体100中抽出。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裸纤对接器,同样包括座体100、滑块200和压合盖300。其中座体100预制成与第一光缆固定连接,此处所述第一光缆则为上述提供跳线功能的光纤,为了清楚阐明本技术方案以及对本技术方案的理解,以下将该光纤统称为第一光缆;滑块200滑动设置于座体100上,用于装设第二光缆;压合盖300则枢接于座体100上,可相对于座体100实现翻转盖合,将座体100和滑块200罩合在内。

请参见图13,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不同的是,在座体100的第一阶梯140端部形成有用于固定第一光缆的固定部,在滑块200和固定部上均开设有分别与v槽110对接的导向槽,在滑块200和/或固定部与v槽110之间存在2°~6°的夹角。

具体可在滑块200和座体100的导向槽与v槽110之间存在4°的夹角,通过导向槽的4°夹角,可以将裸纤倾斜向下导入,这样更利于准确无误的让裸纤落在v槽110上,并且微观上光纤在4°角的弯折情况的应力可将光纤端面拉至成微微斜面,有效地提升对接过程中的回波损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裸纤对接器,同样包括座体100、滑块200和压合盖300。其中座体100预制成与第一光缆固定连接,此处所述第一光缆则为上述提供跳线功能的光纤,为了清楚阐明本技术方案以及对本技术方案的理解,以下将该光纤统称为第一光缆;滑块200滑动设置于座体100上,用于装设第二光缆;压合盖300则枢接于座体100上,可相对于座体100实现翻转盖合,将座体100和滑块200罩合在内。

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下压块310的中间掏空,该结构的下压块310防止浪费材料和注塑厚度太大,下压块310厚度太大时,冷凝时收缩导致下压块310表面不平整,无法压紧光纤。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