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3052发布日期:2018-12-11 23:1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是一种光传导工具,为了使光纤能够连接至各类电子装置,让其传输的信息能够被该等电子装置所用,所以必须要有连接器作为光纤与电子装置的中介,以达成连接的目的。一般光纤连接器由母座适配器(adapter)与公头光纤连接器相搭配,母座适配器(adapter)设置于电子装置,公头光纤连接器插置于母座适配器时,便可构成其连接关系,藉以达到卡固与资料传输的目的。

现有机柜中组装数量庞大的跳接线,且线材彼此间的间距过小,再调换其中一条线材时,手无法正常按压到公头光纤连接器上的弹性臂,无法让弹性臂脱离母座适配器的扣接,造成拔取线材困难,甚至毁坏整条线材以及其他线材,且布线的数量受空间影响会减少布线数量。

此外,部分公头光纤连接器的产品上带有拉柄结构,但各拉柄结构长度单一,或长或短无可调整性,适用性较低,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结构的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对接壳体、拉杆及套筒;对接壳体包括本体及弹臂,弹臂自本体外部朝外斜伸;拉杆包括连动弹臂的杆体以及自杆体后端朝外延伸的杆件,杆件两侧分别设置有突块;及套筒套接于杆件外,套筒壁面上的不同位置处包括多个第一卡槽及多个第二卡槽;当套筒位于杆件上的第一位置时,各突块卡入各第一卡槽而调整套筒前端移动至杆件前端而缩短,当套筒位于杆件上的第二位置时,各突块卡入各第二卡槽而调整套筒前端移动至杆件后端而伸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多个对接壳体,弹臂包括多个卡合凸块及滑槽,各卡合凸块分别自弹臂两侧朝外突出,滑槽形成于弹臂侧面,杆体设置有插入滑槽的滑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套筒内壁面包括多个沟槽,各沟槽自套筒前端延伸至各第一卡槽及各第二卡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卡槽对称设置于套筒上,各第一卡槽包括形成于各沟槽路径上的第一限位槽及自第一限位槽侧边延伸的第一扣接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扣接槽内侧设置有第一转向槽,各突块卡合于各第一转向槽内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卡槽对称设置于套筒上,各第二卡槽包括形成于沟槽路径上的第二限位槽及自第二限位槽侧边延伸的第二扣接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二扣接槽内侧设置有第二转向槽,各突块卡合于各第二转向槽内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外壳,外壳前端两侧结合对接壳体,外壳后端结合尾套。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外壳表面设置有扣接块,杆体包括供扣接块卡入的轨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多个芯管组件,各芯管组件分别设置于各对接壳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滑槽为弧线形凹槽。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对接壳体及拉杆,对接壳体包括本体及弹臂,弹臂自本体外部朝外斜伸,弹臂侧面包括滑槽;拉杆包括连动弹臂的杆体,杆体设置有插入滑槽的滑块,当拉动拉杆水平移动时,杆体的滑块由位于滑槽的初始位置移动至滑槽的末端位置,连动弹臂末端朝向对接壳体表面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滑槽为弧线形凹槽,弧线形凹槽一端相邻对接壳体,弧线形凹槽另一端形成于弹臂末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光纤连接器还包括外壳,外壳前端两侧结合对接壳体,外壳表面设置有扣接块,杆体包括供扣接块卡入的轨槽而限位杆体水平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扣接块两侧设置有卡合凸块,轨槽内侧面设置有扣合卡合凸块的卡合槽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轨槽开口处形成有导斜面,卡合凸块上形成有导引导斜面的导角。

由拉柄上套接套筒,形成两段式的长度调节,具有可伸缩功能,增加不同拉柄长度需求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机柜门间距,在机柜门间解决调换光纤传输线材时,以拉动套筒的便利性,防止无法或者很困难拔取光纤传输线材的问题,以及解决不同机柜门间距需要不同长度拉柄问题,可提升布置光纤传输线材的数量,且对于同机柜门间距采用同一种拉柄与套筒使用上相对方便,提高布线密度与拔取跳线的方便性。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拉杆与套筒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拉杆与套筒的分解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对接壳体与内部零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与适配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套筒位于第一位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套筒位于第二位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弹臂向下摆动的侧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光纤连接器

1对接壳体

11本体

111开口

112容置空间

14弹臂

141卡合凸块

143滑槽

1431一端

1432另一端

3拉杆

31杆体

311滑块

313轨槽

3131卡合槽孔

3132导斜面

33杆件

331突块

4套筒

41第一卡槽

411第一限位槽

413第一扣接槽

414第一转向槽

43第二卡槽

431第二限位槽

433第二扣接槽

434第二转向槽

45沟槽

46挡块

5外壳

53扣接块

531卡合凸块

532导角

7芯管组件

71插针

73芯管

75弹簧

76套管

8尾套

9适配器

91扣接部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o1初始位置

o2末端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是本发明的光纤连接器100的实施例,图1为外观示意图、图2为分解示意图、图3为拉杆3与套筒4的分解示意图(一)、图4为拉杆3与套筒4的分解示意图(二)、图5为对接壳体1与内部零件的分解示意图。图3的套筒4为剖视表面内部构造。

参照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使用两个对接壳体1,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一个或三个以上对接壳体1,在此,两个对接壳体1使用一个拉杆3结构,但非以此为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三个以上对接壳体1仅使用一个拉杆3结构。

参照图1至图5,光纤连接器100包含多个对接壳体1、拉杆3及套筒4,各对接壳体1包含本体11、开口111及容置空间112,各本体11相互并排,各本体11为长方体结构,各容置空间112形成于各本体11内部,各开口111形成于各本体11一端而连通于各容置空间112。并且,多个对接壳体1包括间隔区域,间隔区域形成于各本体11之间,各本体11相互并排并保留缝隙。

参照图1至图5,各对接壳体1包含弹臂14,各该弹臂14前端自各该本体11外部一侧朝外斜伸,各该弹臂14后端位于各该本体11外部另一侧,各弹臂14后端与各本体11外部表面之间形成一高度距离,各该弹臂14包括多个卡合凸块141及滑槽143,各该卡合凸块141分别自该弹臂14两侧朝外突出,各卡合凸块141自各弹臂14中段部位的两侧朝外突出,用以扣合光纤适配器9的扣接部91(如图7所示),各滑槽143形成于各本体11相对侧面。

参照图6至图8,图6为安装至适配器9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套筒4位于第一位置p1的侧视示意图、图8为套筒4位于第二位置p2的侧视示意图,上述各弹臂14为具有回复力的组件,在光纤连接器100插入光纤适配器9外壳5内时,会因为各弹臂14的回复力将光纤连接器100卡固于光纤适配器9外壳5内的扣接部91。

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100包括多个芯管73组件7,各芯管73组件7分别设置于各对接壳体1内,各芯管73组件7设置于各对接壳体1的各容置空间112,各芯管73组件7包括插针71,各插针71位于各开口111。在此,各芯管73组件7包括芯管73、弹簧75及套管76,芯管73为陶瓷材质,芯管73用以包覆光纤线,并使光纤线切齐于芯孔,插针71位于芯管73一端,套管76一端套接芯管73另一端,套管76另一端连接传输线材,套管76装置于对接壳体1后端固,弹簧75套接于芯管73另一端,弹簧75并置入于套管76内,弹簧75一端抵持芯管73,弹簧75另一端抵持套管76,弹簧75用以使芯管73具有缓冲的效果。

参阅图1至图5,拉杆3为长条型板件,拉杆3延伸至传输线材上方,拉杆3包括位于各弹臂14之间的杆体31,以及自杆体31后端朝外延伸的杆件33,杆体31为长方型拉柄,杆体31两侧分别设置有插入各滑槽143的滑块311,杆件33两侧分别设置有突块331。

参阅图1至图5,套筒4为长条型圆管,套筒4套接于杆件33外,套筒4壁面上的不同位置处包括多个第一卡槽41及多个第二卡槽43,当套筒4位于杆件33上的第一位置p1时,各突块331卡入各第一卡槽41而调整套筒4前端移动至杆件33前端而缩短,缩短即是套筒4与杆件33重叠,当套筒4位于杆件33上的第二位置p2时,各突块331卡入各第二卡槽43而调整套筒4前端移动至杆件33后端而伸长,伸长即是套筒4移动而套筒4与杆件33两者总长度拉长。

参阅图1至图5,套筒4内壁面包括多个沟槽45,各沟槽45自套筒4前端延伸至各第一卡槽41及各第二卡槽43,杆件33插入套筒4时,杆件33上的突块331置入沟槽45,可供使用者调整套筒4位置后,使突块331扣接第一卡槽41或第二卡槽43定位。

参阅图3,套筒4与杆件33安装时,杆件33的突块331滑入套筒4的沟槽45,沟槽45内包括有相邻第二卡槽43位置处的挡块46,突块331越过挡块46扣到第二卡槽43内时,挡块46具有止挡突块331的作用,避免套筒4与杆件33相分离。

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卡槽41对称设置于套筒4的两壁面上,各第一卡槽41包括形成于各沟槽45路径上的第一限位槽411及自第一限位槽411侧边延伸的第一扣接槽413,各第一限位槽411与第一扣接槽413为贯穿套筒4壁面,各该第一扣接槽413内侧设置有第一转向槽414,各突块331卡合于各第一转向槽414内定位,第一转向槽414位于第一扣接槽413一端,第一限位槽411位于第一扣接槽413另一端,第一转向槽414、第一限位槽411与第一扣接槽413概呈工字型外观。

当杆件33的突块331卡入第一卡槽41时,稍作移动套筒4,使突块331由第一限位槽411滑入至第一扣接槽413,再施予作用力,使突块331卡入第一扣接槽413内侧的第一转向槽414定位,而第一转向槽414内侧的转角处具有斜角结构,便于突块331置入或是滑出;当套筒4的突块331欲卡入第二卡槽43时,杆件33的突块331从第一卡槽41欲卡入第二卡槽43,突块331由第一扣接槽413移至第一限位槽411后,施予作用力,突块331移至沟槽45并滑入到第二卡槽43。

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各第二卡槽43对称设置于套筒4的两壁面上,各第二卡槽43包括形成于各沟槽45路径上的第二限位槽431及自第二限位槽431侧边延伸的第二扣接槽433,各第二限位槽431与第二扣接槽433为贯穿套筒4壁面,各该第二扣接槽433内侧设置有第二转向槽434,各突块331卡合于各第二转向槽434内定位,第二转向槽434位于第二扣接槽433一端,第二限位槽431位于第二扣接槽433另一端,第二转向槽434、第二限位槽431与第二扣接槽433概呈工字型外观。

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100包括外壳5,外壳5前端两侧结合各对接壳体1,外壳5后端结合尾套8,尾套8套设于传输线材外披。外壳5表面设置有扣接块53,杆体31包括供该扣接块53卡入的轨槽313。也就是,杆体31包括供扣接块53卡入的轨槽313而限位杆体31水平移动。

参阅图2、图6至图9,图9为弹臂向下摆动的侧视示意图,弹臂14上的滑槽143为弧线形凹槽,拉杆3未拉动时,杆体31的滑块311位于滑槽143的初始位置o1,弹臂14为向上摆至原位;当拉动拉杆3时,杆体31的滑块311在滑槽143内移动至滑槽143未端位置o2,外壳5表面的扣接块53限位杆体31的轨槽313,杆体31水平移动,滑块311移动该弹臂14向下摆动,使弹臂14上的卡合凸块141脱离适配器9的扣接部91。也就是,当拉动拉杆3水平移动时,杆体31的滑块311由位于滑槽143的初始位置o1移动至滑槽143的末端位置o2,因弹臂14前端自本体11外部一侧朝外斜伸,滑块311移动至滑槽143的末端位置o2而连动弹臂14末端朝向对接壳体1表面摆动。

参阅图2、图6至图9,滑槽143为弧线形凹槽,弧线形凹槽一端1431相邻对接壳体1,弧线形凹槽另一端1432形成于弹臂14末端。

参阅图2、图6至图9,扣接块53两侧设置有卡合凸块531,轨槽313内侧面设置有扣合卡合凸块531的卡合槽孔3131。轨槽313开口处形成有导斜面3132,卡合凸块531上形成有导引导斜面3132的导角532。

由拉柄上套接套筒,形成两段式的长度调节,具有可伸缩功能,增加不同拉柄长度需求的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机柜门间距,在机柜门间解决调换光纤传输线材时,以拉动套筒的便利性,防止无法或者很困难拔取光纤传输线材的问题,以及解决不同机柜门间距需要不同长度拉柄问题,可提升布置光纤传输线材的数量,且对于同机柜门间距采用同一种拉柄与套筒使用上相对方便,提高布线密度与拔取跳线的方便性。

通过上述的详细说明,即可充分显示本发明的目的及功效上均具有实施的进步性,极具产业的利用性价值。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用以限定本发明所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