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演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3961发布日期:2018-10-19 18:44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演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全息投影演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演艺投影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全息投影技术越来越受到导演的青睐,在剧目中运用的越来越多,但是在有限的剧场空间里,随着剧情发展的需要,全息膜投影设备占据了剧场有限的空间,目前的全息投影设备有的采用悬挂升降的方式,使全息台在剧场有限的空间里实现上场、下场,但是在空间垂直升降的方式,存在与舞台设备在上下空间存在干涉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全息膜投影设备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平移,可以转向的全息投影演艺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全息投影演艺装置,包括主舞台钢架,主舞台钢架上设为表演舞台,表演舞台上架设有全息投影膜及全息膜支架,全息投影膜与表演舞台呈一定角度倾斜,表演舞台的全息膜投影区域内设置有全息影像输出设备;主舞台钢架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撑盘,支撑盘下方依次设置有水平回转支撑装置及移动轮组,水平回转支撑装置上设有伸出的第一摆臂,移动轮组包括行走轮及行走轮座,移动轮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包括电机组件、推杆组件及固定座,推杆组件的活动端与第一摆臂铰接。水平回转支撑装置和移动轮组之间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的推杆组件的驱动下,由第一摆臂带动移动轮组在水平方向实现转向。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轮组上设置有传动机组。传动机组驱动行走轮转动从而带动其上的整个主舞台钢架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回转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法兰盘和推力轴承,第一法兰盘上设置有圆环,推力轴承安装于圆环内,所述支撑盘上设置有与水平回转支撑装置相配合的台阶圆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摆臂设于第一法兰盘上,或者位于第一法兰盘下方还设有第二法兰盘,第一摆臂设于第二法兰盘上。

作为优选,相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电动推杆呈相向排列,且在两者的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撑杆,用于支撑电动推杆。

作为优选,所述主舞台钢架底部侧边也依次设有支撑盘、水平回转支撑装置及移动轮组,位于侧边的水平回转支撑装置上设置有第二摆臂,与其相邻的位于四角的水平回转支撑装置上也设置有第二摆臂,且两者的第二摆臂通过中间连杆铰接。在第一摆臂带动位于四角的移动轮组转向的同时,在两个第二摆臂及中间连杆的作用下,位于侧边的移动轮组同角度同步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连杆的其中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调节螺杆。当两个第二摆臂角度不一致时,通过调节螺杆使得两个第二摆臂角度一致,调节螺杆通过较短的连杆与第二摆臂铰接。

作为优选,位于四角的所述水平回转支撑装置上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呈90°夹角,相应的推杆组件和中间连杆呈90°夹角。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推杆组件的主舞台钢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使推杆组件保持水平。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电机减速器驱动移动轮组带动表演舞台进行行走,可实现全息膜演艺装置在剧场上的上场与下场,为剧情的丰富表演提供空间;利用电动推杆的驱动方式实现移动轮组的转向,可以适应剧场的舞台空间的布置,不受其它演艺装置布局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主舞台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水平回转支撑装置、移动轮组及电动推杆的一种结构关系图;

图8为本发明中水平回转支撑装置、移动轮组及电动推杆的另一种结构关系图;

图9为本发明中电动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水平回转支撑装置与主动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爆炸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中水平回转支撑装置与从动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主舞台钢架;2、表演舞台;3、全息投影膜;4、全息膜支架;5、主动轮组;5.1、行走轮;5.2、行走轮座;5.3、传动轮组;6、从动轮组;6.1、行走轮;6.2、行走轮座;7、电动推杆;7.1、电机组件;7.2、推杆组件;7.3、固定座;8、水平回转支撑装置;8.1、第一摆臂;8.2、第一法兰盘;8.3、圆环;8.4、推力轴承;8.5、第二法兰盘;8.6、第二摆臂;9、支撑盘;9.1、台阶圆环;10、撑杆;11、中间连杆;12、调节螺杆;13、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全息投影演艺装置,包括主舞台钢架1,主舞台钢架上设为表演舞台2,表演舞台上架设有全息投影膜3及全息膜支架4,全息投影膜与表演舞台呈一定角度倾斜。结合图5-6所示,主舞台钢架底部四角及侧边设置有支撑盘9,支撑盘下方依次设置有水平回转支撑装置8及移动轮组。

结合图7-14所示,移动轮组包括四个主动轮组5及两个从动轮组6,主动轮组5位于主舞台钢架底部四角,其包括行走轮5.1、行走轮座5.2及传动轮组5.3,从动轮组6位于主舞台钢架底部侧边,其包括行走轮6.1及行走轮座6.2。水平回转支撑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推力轴承8.4、第一法兰盘8.2和第二法兰盘8.5,第一法兰盘上设置有圆环8.3,推力轴承安装于圆环内,支撑盘上设置有与水平回转支撑装置相配合的台阶圆环9.1,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通过螺栓与行走轮座固定连接。

其中,主动轮组5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7,电动推杆包括电机组件7.1、推杆组件7.2及固定座7.3,位于主动轮组上方的第一法兰盘设置有伸出的第一摆臂8.1和第二摆臂8.6,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呈90°夹角,位于从动轮组上方的第一法兰盘设置有伸出的第二摆臂,推杆组件的活动端与第一摆臂铰接,位于从动轮组上方的第二摆臂与其中一个位于主动轮组上方的第二摆臂通过中间连杆11铰接,且中间连杆的其中一侧或两侧设置有调节螺杆12。

此外,电动推杆两两一组呈相向排列,且在两者的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撑杆10,且位于推杆组件的主舞台钢架底部设置有支撑架13。

在上述结构中,随着主舞台钢架的加长,底部侧边的从动轮组可增加到四个,数量与主动轮组相同,分别形成连接配合。

本发明的全息投影演艺装置可以平移和转向,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推杆水平方向直线驱动,电动推杆的推杆组件推动第一摆臂在水平面内摆动,带动主动轮组转向,最大转向角度为90度,同时,在两个第二摆臂及中间连杆的作用下,从动轮组同角度同步转动,而传动轮组带动行走轮转动行走,驱动整个表演舞台行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可以用于类似的产品上,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全息投影演艺装置,包括主舞台钢架,主舞台钢架上设为表演舞台,表演舞台上架设有全息投影膜及全息膜支架,全息投影膜与表演舞台呈一定角度倾斜;主舞台钢架底部四角设置有支撑盘,支撑盘下方依次设置有水平回转支撑装置及移动轮组,水平回转支撑装置上设有伸出的第一摆臂,移动轮组包括行走轮及行走轮座,移动轮组一侧设置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包括电机组件、推杆组件及固定座,推杆组件的活动端与第一摆臂铰接。本发明采用电机减速器驱动移动轮组带动表演舞台,可实现全息膜演艺装置在剧场上的上下场,为剧情的丰富表演提供空间;利用电动推杆实现移动轮组的转向,可以适应剧场的舞台空间的布置,不受其它演艺装置布局的限制。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灿;胡建强;高魁杰;陈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佳合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4
技术公布日:2018.10.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