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9542发布日期:2019-05-24 21:3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存储了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将在像载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之后,对纸张进行加热/加压,从而使图像定影在纸张上。

已知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使用被实施了凹凸加工的纸张(压纹纸等)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情况下,纸张的凹部因离像载体上的调色剂的距离远,所以在转印时调色剂难以到达,转印性差。

因此,为了改善对于纸张的凹部的转印性,提出了如下技术:根据原稿图像的浓度和纸张表面的凹凸状态,生成能够形成与表面平坦的纸张时的浓淡度图案的平均浓度相同或者大致相同的浓淡度图案的像素数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1-257727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日本特开2011-257727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作为对调色剂向纸张的凹部的转印性产生贡献的因素,没有考虑调色剂本身的状态。

因此,在根据使用环境或使用历史,调色剂带电量等调色剂的状态发生变动的情况下,难以良好地维持向纸张的凹部的转印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对表面具有凹凸的纸张始终实现良好的转印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反映了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基于图像形成用数据在像载体上形成调色剂像,并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表面具有凹凸的纸张上形成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控制部,检测与形成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的带电量有关的参数值,并根据检测出的参数值,设定调色剂像的点(dot)的大小,生成所设定的大小的点的所述图像形成用数据。

附图说明

本发明应通过以下所示的详细说明和附图而完整地理解。但是,这些不应限定本发明。其中: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2是图像形成部的概略结构图。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部中的写入单元的周边的图。

图4a是表示网屏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4b是表示网屏图案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设定信息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y、m、c的调色剂的带电量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6的带电量检测处理的图。

图9是表示k的调色剂的带电量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带电量维持处理的图。

图11是表示设定信息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图示例。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g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g例如具备图像形成部10、供纸部20、操作部31、显示部32、通信部33、图像生成部34、存储器控制部35、图像存储器36、图像处理部37、控制部38以及存储部39。

图2是图像形成部10的概略结构图。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部10具备与y(黄)、m(品红)、c(青)、k(黑)的各个颜色对应的4个写入单元10y、10m、10c、10k、中间转印带(像载体)17、二次转印辊18、定影部19和浓度传感器s1。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部10中的写入单元10k的周边的图。

由于各写入单元10y、10m、10c、10k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此以写入单元10k为代表进行说明,省略写入单元10y、10m、10c的说明。

如图3所示,写入单元10k具备感光鼓(像载体)11k、带电部12k、曝光部13k、显影部14k、一次转印辊15k以及清洁部16k。

带电部12k通过带电高压电源h1而被施加规定的电压,使感光鼓11k均匀带电。

曝光部13k由激光光源、多面反射镜、透镜等构成,基于各个颜色(在此为k)的图像数据通过激光波束对感光鼓11k的表面进行扫描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部14k在感光鼓11k上的静电潜像上附着各个颜色(在此为k)的调色剂,进行显影。

在显影部14k中使用的调色剂包括调色剂颗粒和用于使该调色剂颗粒带电的载像体(carrier)。调色剂颗粒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调色剂颗粒,且能够使用使粘合剂树脂中含有着色剂或根据需要含有电荷控制剂、脱模剂等而对用于调整调色剂颗粒的带电性或流动性等的外部添加剂进行处理的调色剂颗粒。外部添加剂使用例如二氧化硅或二氧化钛这样的微粒子的金属氧化物。载像体能够使用各种公知的载像体,能够使用粘合剂型载像体或涂布(coat)型载像体等。

显影部14k具备由可旋转的显影套筒和产生固定的磁场的磁辊构成的显影辊141。显影套筒从显影偏置电源h2被施加在交流电压上重叠了直流电压的电压。

此外,在显影时流过显影辊141和感光鼓11k之间的显影电流被显影电流检测部件h21测量。显影电流是在显影时调色剂从显影辊141的表面向感光鼓11k移动时产生的。由于显影电流与移动的调色剂的每单位时间的总电荷量成比例,所以通过测量显影电流就能够测量所显影的调色剂的总电荷量。

一次转印辊15k将中间转印带17从背面(与调色剂像的形成面相反侧的面)朝向感光鼓11k施力。一次转印辊15k被转印高压电源h3施加规定的恒压或者恒流。在感光鼓11k上形成的调色剂像通过被施加了恒压或者恒流的一次转印辊15k的静电作用,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上(一次转印)。

清洁部16k去除在转印后的感光鼓11k的外周表面上残留的调色剂。

如上所述,在中间转印带17上,通过写入单元10y、10m、10c、10k,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像以重合的方式形成,从而形成彩色调色剂像。

中间转印带17是环状带,被多个辊(驱动辊、张力辊、从动辊)架设,被沿着图1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驱动。

该中间转印带17例如能够使用在由聚酰亚胺(pi)或聚苯硫醚(pps)等树脂构成的基材层上形成了由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橡胶(nbr)或氯丁橡胶(cr)等橡胶构成的弹性层的弹性带等。

另外,中间转印带17只要具有期望的转印性即可,材质或厚度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材质或厚度。

返回到图2,二次转印辊18使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7上的彩色调色剂像统一转印到从供纸部20提供的纸张的一个面上(二次转印)。

定影部19使转印到纸张上的调色剂通过加热/加压而定影在纸张上。

浓度传感器s1例如是反射型的光传感器。

浓度传感器s1配置于在中间转印带17的旋转方向上比最下游侧的感光鼓11k更靠下游侧且比二次转印辊18的捏合位置更靠上游侧的位置。

例如,在中间转印带17上形成了y、m、c、k的各个颜色的调色剂的色标图像时,浓度传感器s1测量该色标图像的光学反射浓度。

供纸部20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g的下部,具备可装卸的供纸盒21。容纳在供纸盒21中的纸张从其最上部的纸张开始逐张地通过供纸辊22向搬送路径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纸张,除了表面平坦的普通纸之外,还能够对表面具有凹凸的纸张(以下,称为“压纹纸p1”)进行图像形成。

供纸盒21具有当存在纸张的表面形状(凹凸等)和凹凸时检测其深度的检测传感器s2,若在供纸盒21中容纳有压纹纸p1,则能够对其进行检测。

返回到图1,操作部31具备与操作键、显示部32构成为一体的触摸面板等,并将与它们的操作相应的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38。

用户能够通过操作部31进行任务的设定、处理内容的变更等输入操作。

此外,用户能够通过操作部31,对在任务中要形成图像的纸张的种类等进行选择操作。具体而言,预先注册的纸张的种类的一览表存储在存储部39中,并使显示部32显示该一览表,从而能够从其中进行选择。

显示部32例如具备lcd(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等,根据控制部38的指示来显示各种画面等。

通信部33根据控制部38的指示,与网络上的计算机例如用户终端、服务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等进行通信。通信部33例如从用户终端接收以pdl(页面描述语言(pagedescriptionlanguage))来描述的数据。

图像生成部34对通信部33接收到的以pdl来描述的数据进行光栅处理,按y、m、c以及k的每个颜色生成按每个像素具有浓淡度值的位图格式的图像数据。浓淡度值是在0~100%的范围内表示图像的浓淡的等级的信号值。

此外,图像生成部34具备扫描仪,能够通过该扫描仪读取由用户所设置的原稿,生成r(红)、g(绿)以及b(蓝)的各个颜色的图像数据。图像生成部34对各个颜色r、g以及b的图像数据进行颜色变换处理,生成各个颜色c、m、y以及k的图像数据。

存储器控制部35将由图像生成部34所生成的图像数据写入图像存储器36中,进行保存。此外,存储器控制部35从图像存储器36读取图像数据并输出到图像处理部37。

作为图像存储器36,能够使用例如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m))等。

图像处理部37对从图像存储器36读取的c、m、y以及k的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形成所需的各种图像处理,生成图像形成用的图像数据。被生成的图像数据作为图像形成用数据而被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0。

具体而言,图像处理部37具有网屏处理部37a和网屏图案存储部(第一存储部)37b,执行用于变换图像的像素值的网屏处理。另外,在图1中,表示在网屏处理时主要发挥作用的图像处理部37的结构部分。

网屏处理部37a在控制部38的控制下使用在网屏图案存储部37b中存储的多个网屏图案sp之中所选择的网屏图案sp,对图像数据实施网屏处理。

网屏图案存储部37b存储不同的多个网屏图案sp。

网屏图案sp是具有规定数量的图像点的矩阵,多个网屏图案sp具有互不相同的大小的点。

图4a以及图4b是表示在网屏图案存储部37b中存储的网屏图案sp的一例的图。

图4a是被设定为在通常的图像形成时使用的标准的网屏图案sp1,图4b是点的大小比网屏图案sp1次之的网屏图案sp2。

在该例中,网屏图案sp由4×4的正方形(16个图像点)构成。

在此,网屏图案sp的点是被生成的调色剂像的最小点。即,根据使用的网屏图案sp,被生成的调色剂像的最小点的大小发生变化。

此外,多个网屏图案sp中的全部网屏图案sp的内部的调色剂量相同。即,在按每个网屏图案sp将与内部的全部的点对应的调色剂量相加的情况下,其值相同。

因此,例如,在将点小的网屏图案sp1和点大的网屏图案sp2进行了比较的情况下,在网屏图案sp2中,点间的距离比网屏图案sp1宽,但各点的纵、横、高度的尺寸(a、b、c)比网屏图案sp1的点的纵、横、高度的尺寸(a、b、c)大。

控制部38具备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unit))、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等。控制部38读取在存储部39中存储的程序并执行,从而控制图像形成装置g的各部。

例如,控制部38使图像生成部34生成位图格式的图像数据,并使图像处理部37对该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控制部38基于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数据,通过图像形成部10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存储部39存储控制部38可读取的程序、文件等。

作为存储部39,能够使用硬盘、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等存储介质。

例如,在存储部39中,存储有在执行后述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时使用的换算表t1。换算表t1是预先描述了光学反射浓度和调色剂附着量的对应关系的表,通过参照该表,能够将由浓度传感器s1所测量的光学反射浓度值换算为调色剂附着量。

此外,在存储部44中,存储有在执行后述的网屏图案设定处理时使用的设定信息t2。

图5是表示设定信息t2的一例的图。

如图5所示,设定信息t2是预先描述了调色剂带电量和网屏图案sp的对应关系的信息。在设定信息t2中,以随着调色剂带电量的值(绝对值)变大则点的大小阶段性地变大的方式关联了网屏图案sp。

在网屏图案设定处理中,通过参照该设定信息t2,能够选择与通过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而检测出的调色剂带电量对应的网屏图案sp。

[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g的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g中,执行对于压纹纸p1的图像形成处理,此时,基于用于图像形成的调色剂(在显影部14y等中容纳的调色剂)的带电量来控制要形成的调色剂像的点的大小,从而良好地维持转印性。

图6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g对于压纹纸p1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流程图。

该图像形成处理根据来自用户的任务的执行指令,通过控制部38和在存储部39中存储的程序的协作来执行。

首先,若接收到任务的执行指令,则控制部38取得与该任务有关的任务信息(步骤s11)。

在任务信息中,包括表示在该任务中形成图像的纸张的张数的张数信息等。

接着,控制部38判断进行图像形成的纸张是否为压纹纸p1(步骤s12)。

具体而言,在任务的执行指令之前,用户通过操作部31选择操作了压纹纸p1作为在任务中形成图像的纸张的种类的情况下,控制部38根据与对于操作部31的选择操作相应的指示信号,判断为形成图像的纸张是压纹纸p1。

并且,在不是压纹纸p1的情况下(步骤s12:否),控制部38转移到后述的步骤s15。

另一方面,在是压纹纸p1的情况下(步骤s12:是),控制部38执行用于检测y、m、c以及k的各调色剂的带电量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步骤s13)。

在此,参照图7、图8说明对于y、m以及c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另外,由于对于y、m以及c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相同,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说明c的调色剂的处理,关于y以及m的调色剂的处理省略说明。

如图7所示,首先,控制部38通过图像形成部10的写入单元10c,在感光鼓11c上形成c的调色剂的色标图像(步骤s131)。

另外,色标图像的图像数据预先存储在存储部39中。

在该色标图像的显影时,通过显影电流检测部件h21进行感光鼓11c和显影辊141之间的显影电流的测量。由于显影电流与移动的调色剂的每单位时间的总电荷量成比例,所以通过测量显影电流就能够测量所显影的调色剂的总电荷量。

接着,控制部38进行在感光鼓11c上形成的色标图像向中间转印带17的一次转印(步骤s132)。

此时,从转印高压电源h3向与容纳了对调色剂带电量进行测量的调色剂的显影部14c对应的一次转印辊15c的输出值变得比通常的图像形成时更高。例如,若转印高压电源h3的输出为恒流输出,则与通常的图像形成时的输出值45μa相比,其输出值成为58μa。以下说明其理由。

图8是表示了对于不同的转印电流的一次转印率以及再转印率的曲线图。

一次转印率是指,通过一次转印辊15c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7上的调色剂的附着量相对于从显影部14c显影在感光鼓11c上的调色剂的附着量之比。

再转印率是指,通过了该一次转印辊15c的转印位置时返回到感光鼓11c的调色剂的附着量相对于在中间转印带17的旋转方向上游侧(例如,感光鼓11m的位置)形成的中间转印带17上的调色剂的附着量之比。

在图8中,w1是只考虑了一次转印的适当区域,w2是还考虑了再转印率的适当区域。

如图8所示,在通常的图像形成处理中,输出到一次转印辊15c的转印电流需要考虑到一次转印率和再转印率而被设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中,由于能够不考虑这些平衡而分别设定,所以步骤s132中的向一次转印辊15c的输出值能够只考虑一次转印率而进行优化,所以比通常的图像形成时更高。

返回到图7,接着,控制部38以在色标图像通过一次转印辊15k的转印位置时减少向感光鼓11k返回的方式,将向一次转印辊15k的输出值进行优化(步骤s133)。

这也是与上述步骤s132相同的想法。由于该优化能够只考虑再转印率而进行,所以转印的输出值比通常的图像形成时降低。例如,与通常的图像形成时的输出值45μa相比,其输出值成为10μa。

接着,控制部38通过浓度传感器s1而测量中间转印带17上的色标图像的光学反射浓度(步骤s134)。

在此测量出的光学反射浓度通过换算表t1而被换算为调色剂附着量。

接着,控制部38根据基于在步骤s131中测量出的显影电流值的调色剂的总电荷量和基于在步骤s134中测量出的色标图像的光学反射浓度值计算出的调色剂附着量,计算调色剂的每单位附着量的带电量(步骤s135)。

虽然已在上面叙述,对于y、m以及c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相同,关于y、m的调色剂也执行同样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计算出带电量。

接着,参照图9说明对于k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

如图9所示,在k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中,由于没有下游侧的一次转印,所以除了没有相当于图6的步骤s133的控制之外,执行与图7的步骤s131、s132、s134、s135同样的控制。

返回到图6,控制部38基于通过上述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而检测出的调色剂带电量,执行用于设定网屏图案sp的网屏图案设定处理(步骤s14)。

具体而言,控制部38参照设定信息t2,选择与通过上述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而检测出的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带电量对应的网屏图案sp,并设定为在各个颜色中使用的网屏图案sp。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设定在通常的图像形成处理中使用的网屏图案sp(图4a的标准的网屏图案sp1)。

并且,若是预先确定的通常调色剂带电量的范围,则控制部38选择标准的网屏图案sp1。

另一方面,在调色剂带电量有变动的情况下,即,在脱离了预先确定的通常调色剂带电量的范围的情况下,控制部38基于设定信息t2,选择与其调色剂带电量对应的网屏图案sp,并进行设定变更。

这样对各个颜色进行设定的网屏图案sp与各个颜色的调色剂带电量(在步骤s13中检测出的值)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部39中。并且,在同一的纸张连续走纸的期间,使用被设定的网屏图案sp。

接着,控制部38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步骤s15)。

具体而言,控制部38从网屏图案存储部37b取得通过各个颜色的上述网屏图案设定处理而被设定的网屏图案sp,并通过网屏图案处理部37a对各个颜色的图像数据实施网屏处理,生成图像形成用的图像数据。然后,基于生成的图像形成用数据,形成调色剂像,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在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通过调色剂带电量而被设定网屏图案sp。调色剂带电量表示对于在调色剂上施加的电场的响应性,有带电量的值(绝对值)越高则调色剂越容易飞散的趋势。另一方面,在带电量高的情况下,中间转印带17和调色剂间的静电附着力变大,妨碍调色剂向纸张转印的方向的力起作用。因此,尤其,在压纹纸p1的凹部,在该凹部和调色剂之间产生空隙,其距离越大则对调色剂起作用的电场越小。若为了使调色剂飞散而加大施加电压以加大电场,则下次会在压纹纸p1和中间转印带17之间产生放电,其结果,成为调色剂不能向中间转印带17转印的状况。

即,在因调色剂的劣化等而带电量的值变高的情况下,存在调色剂难以向压纹纸p1的凹部飞散的情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网屏图案sp根据调色剂带电量而被设定,所以在调色剂劣化的情况下(在带电量变高的情况下),设定点大的网屏图案sp。大的点由于其高度也高,在转印到纸张时与纸张的表面的距离变短,调色剂受到的电场力变大,所以调色剂容易飞散。因此,转印性提高。

因此,在调色剂带电量根据使用环境或使用历史而变动的情况下,通过对网屏图案sp进行设定变更,能够良好地维持向压纹纸p1的凹部的转印性。

接着,控制部38判断是否结束了在本次的任务中设定的张数的全部图像形成(步骤s16),在已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6:是),结束本处理。

另一方面,在没有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6:否),控制部38判断是否为对于压纹纸p1的图像形成处理中的调整定时(步骤s17),在不是调整定时的情况下(步骤s17:否),返回到上述步骤s15重复以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是调整定时的情况下(步骤s17:是),控制部38执行带电量维持处理(步骤s18)。

在此,调整定时是指,例如,从开始本次任务的图像形成之后,累积图像形成张数达到规定张数的定时,或者累积图像形成时间经过了规定时间的定时等。

在对同一纸张连续地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使用所设定的网屏图案sp连续地进行图像形成,但若在其中途达到上述调整定时,则以维持与所设定的网屏图案sp对应的调色剂带电量的方式,执行该带电量维持处理。

具体而言,例如,如图10所示,控制部38执行与上述步骤s13同样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当超过在上述步骤s13中检测出的值的情况下,执行降低调色剂带电量的控制,使得落入对在上述步骤s13中检测出的调色剂带电量所设定的容许范围(规定值)内。降低调色剂带电量的控制是指,例如,对显影部供给新的调色剂(带电量低的调色剂)的控制。此外,也可以进行增加新的调色剂的供给量、增加供给定时等的控制。此外,除了供给新的调色剂之外,还可以同时吐出旧的调色剂。

上述的例子都是通过刷新(refresh)调色剂来降低调色剂带电量,但也可以通过除此以外的方法来降低调色剂带电量。

此外,控制部38执行与上述步骤s13同样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当低于在上述步骤s13中检测出的值的情况下,执行提高调色剂带电量的控制,使得落入对在上述步骤s13中检测出的调色剂带电量所设定的容许范围(规定值)内。提高调色剂带电量的控制是指,例如,通过加快显影部内的搅拌速度、增加搅拌次数等来增加调色剂和载像体的接触的控制。此外,也可以进行减少新的调色剂的供给量、减少供给定时等的控制。此外,也可以通过除此以外的方法来提高调色剂带电量。

[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基于图像形成用数据在中间转印带17上形成调色剂像,并将该调色剂像转印到压纹纸p1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g中,控制部38检测用于形成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的带电量,并根据检测出的调色剂带电量值,设定调色剂像的点的大小,通过图像处理部37生成所设定的大小的点的图像形成用数据。

因此,通过根据调色剂带电量来设定点的大小,能够根据调色剂带电量来变更调色剂的飞散容易程度。

因此,能够始终对压纹纸p1实现良好的转印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存储点的大小阶段性地不同的多个网屏图案sp的网屏图案存储部37b,控制部38根据检测出的调色剂带电量值,从多个网屏图案sp之中选择某一个,从而设定调色剂像的点的大小。

因此,通过网屏图案sp的选择,能够进行设定变更为与调色剂带电量相应的大小的点的控制。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若检测出的调色剂带电量越高(绝对值越大),则控制部38将调色剂像的点设得越大。

因此,调色剂带电量越高则调色剂像的点越大,能够使调色剂容易分散,能够始终维持稳定的转印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执行对同一种类的压纹纸p1连续地进行图像形成的连续图像形成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38连续地生成所设定的大小的点的图像形成用数据。

因此,在连续图像形成处理中,会维持一次设定的点的大小,所以例如能够省略在每次变更网屏图案时都会发生的图像稳定化控制,因此能够抑制生产率降低的情况。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存储检测出的调色剂带电量的存储部39,若在执行连续图像形成处理的过程中达到规定定时,则控制部38再次检测调色剂带电量,将存储的调色剂带电量和再次检测出的调色剂带电量进行比较,且进行调整,使得再次检测出的调色剂带电量落入对存储的调色剂带电量所设定的规定范围内。

因此,在连续图像形成处理中,不变更网屏图案sp就能够维持稳定的转印性。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具备用户对纸张种类进行选择操作的操作部31,控制部38根据与对于操作部31的选择操作相应的指示信号,判断为要进行图像形成的纸张为压纹纸p1。

因此,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来设定纸张的种类。

另外,能够应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说明了检测调色剂带电量而选择点的大小(网屏图案)的结构,但只要是与调色剂带电量有关的参数,则能够代替调色剂带电量来使用。

与调色剂带电量有关的参数例如可举出与使用状态有关的值(图像的覆盖范围、图像图案、图像形成张数、图像形成时间等)、与环境条件有关的值(温度、湿度等)等。作为一例,在对压纹纸p1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能够对基于到目前为止的各个颜色的平均覆盖范围以及图像形成张数和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而进行换算后的值执行设定网屏图案等的控制。或者,也能够预先设置表,对换算后的值执行适当的控制。

即,根据换算后的值,设想调色剂带电量,且在其值高的情况下,以点变大的方式进行控制。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说明了从预先存储的不同的多个网屏图案s中,根据调色剂带电量来选择一个网屏图案sp的结构,但也可以在检测出调色剂带电量时,根据该调色剂带电量的值来运算而求出调色剂像的点的大小,并设定为该运算出的点的大小。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将调色剂带电量和网屏图案sp相关联的设定信息t2而设定了网屏图案sp,但也可以如图11所示,使用对调色剂带电量和压纹纸p1的凹部的深度的组合相关联了网屏图案sp的设定信息t3而设定网屏图案。这样,能够实现更加良好的转印性。

此时,例如,控制部38在步骤s12中判断是否为压纹纸p1之后,若是压纹纸p1,则通过检测传感器s2来取得压纹纸p1的凹部的深度即可。并且,在步骤s13的调色剂带电量检测处理后,根据检测出的调色剂带电量和压纹纸p1的凹部的深度来设定调色剂像的点的大小。

或者,压纹纸p1的凹部的深度也可以在用户通过操作部31来注册纸张的种类时,与纸张的种类相关联地进行注册。

此时,例如,控制部38在步骤s12中判断是否为压纹纸p1时,取得与用户通过操作部31作为在任务中形成图像的纸张的种类而进行了选择操作的纸张的种类相关联的凹部的深度的值即可。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与用户的选择操作相应的指示信号来判断是否为压纹纸p1,但也可以基于检测传感器s2的检测结果来判断为是压纹纸p1。

此外,调色剂带电量的检测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方法。

此外,在根据用户的操作而在压纹纸p1上进行图像形成的情况下,还能够设定为不进行如上所述的网屏图案设定处理。此外,还能够根据用户的操作来指定网屏图案。

在2017年11月16日向日本特许厅提出的特愿2017-220579号的全部公开内容全部引用到本申请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