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收发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5623发布日期:2019-03-30 09:19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光收发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波分复用/解复用功能的光收发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的升级和对通信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现有通信系统面临着容量和能耗两大挑战。由于并行光学模块能在更小的空间、更低的能耗占用下提供更大的带宽,所以关于其研究也日益增多。

通常波分复用/解复用功能的光模块包含光学平台和波分复用/解复用光组件,结构上两者相对独立,但是这样设计不利于并行模块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化、高度集成的光收发模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收发模块,包括接收端与发射端,发射端包括光学平台、激光器、第一耦合透镜、波分复用器以及发射端集成隔离器的耦合光纤或连接器,激光器、第一耦合透镜以及波分复用器依次设置在光学平台上;激光器发射光经过第一耦合透镜进入波分复用器入射端,波分复用器出射端出射光直接与发射端集成隔离器的耦合光纤或连接器耦合。

采用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将激光器、第一耦合透镜以及波分复用器设置在一个光学平台上,这样光收发模块结构可以做的比较小型化,而且高度集成,同时,结构稳定性更好。

作为优选,它还包括硅基板,硅基板设置在光学平台上,并且激光器与第一耦合透镜均设置在硅基板上。将激光器与第一耦合透镜设置在一块硅基板上,这样整体稳定性较强。

作为优选,它还包括第二耦合透镜,且激光器、第一耦合透镜、波分复用器以及第二耦合透镜依次设置在光学平台上;激光器发射光经过第一耦合透镜进入波分复用器入射端,波分复用器出射端出射光经过第二耦合透镜汇聚到发射端集成隔离器的耦合光纤或连接器。设置一个第二耦合透镜,这样波分复用器出射的光就不需要与发射端集成隔离器的耦合光纤或连接器进行耦合,这样光收发模块整体生产安装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收发模块中发射端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光收发模块中发射端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光收发模块中接收端的侧面剖视图。

如图所示:1、光学平台;2、激光器;3、第一耦合透镜;4、波分复用器;5、发射端集成隔离器的耦合光纤或连接器;6、硅基板;7、第二耦合透镜;8、接收端光纤;9、波分解复用器;10、光电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一种光收发模块,包括发射端与接收端,

其中发射端包括光学平台1、激光器2、第一耦合透镜3、波分复用器4以及发射端集成隔离器的耦合光纤或连接器,激光器2、第一耦合透镜3以及波分复用器4依次设置在光学平台1上;激光器发射光经过第一耦合透镜进入波分复用器入射端,波分复用器出射端出射光直接与发射端集成隔离器的耦合光纤或连接器耦合,并且波分复用器输出波导需要做匹配发射端集成隔离器的耦合光纤或连接器设计。

接收端,包含出射端的波导被研磨成40~45度角的波分解复用器9和光电二极管10,模块接收端收到的光经过接收端光纤8耦合进波分复用器9的入射端,光从波分复用器9到出射端,出射时发生全反射,光路产生90度转折,到达光电二极管10表面。

具体实施例二,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具体实施例二还包括硅基板6,并且硅基板6是设置在光学平台1上,而且激光器2与第一耦合透镜3均设置在硅基板6上。

具体实施例三,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具体实施例三还包括第二耦合透镜7,并且第二耦合透镜7设置在波分复用器4与发射端集成隔离器的耦合光纤或连接器5之间,同时第二耦合透镜7也设置在光学平台1上,这样激光器发射光经过第一耦合透镜进入波分复用器入射端,波分复用器出射端出射光经过第二耦合透镜汇聚到发射端集成隔离器的耦合光纤或连接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波分复用/解复用功能的光收发模块。包括接收端与发射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包括光学平台(1)、激光器(2)、第一耦合透镜(3)、波分复用器(4)以及发射端集成隔离器的耦合光纤或连接器(5),所述激光器(2)、第一耦合透镜(3)以及波分复用器(4)依次设置在光学平台(1)上;激光器发射光经过第一耦合透镜进入波分复用器入射端,波分复用器出射端出射光直接与发射端集成隔离器的耦合光纤或连接器耦合。这种光收发模块更加小型化且高度集成。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洪;蔡昭宏;李鑫;王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环球广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6
技术公布日:2019.0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