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5954发布日期:2018-11-27 22:2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

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普板存在结构单一,视频范围小,且实用性差的问题,在实际的穿戴视频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精良,视频范围广,且实用性强的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秉持多年该行业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并对现有技术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结构精良,视频范围广,且实用性强的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构单一,视频范围小,且实用性差的问题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

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包括:后置摄像头、支架、侧座、开关、本体、转轴、夜视镜片、夜视灯、鼻托、前置摄像头、侧座二、调节器、弹力带、备用电源、变色镜片、视距调节、扬声器、摄像开关、充电口和后侧座;所述开关设置在本体的上部一端,且开关与本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侧座及侧座二设置在本体的两端中间,且侧座及侧座二与本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架设置在侧座的前部内端,且支架与侧座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架的一侧内部安装有后置摄像头,且支架与后置摄像头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本体的下部两端安装有夜视镜片及变色镜片,且本体通过转轴与夜视镜片及变色镜片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本体的前部中间开设有夜视灯,且本体与夜视灯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本体的下部中间设置有鼻托,且本体与鼻托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侧座二安装在本体的左侧中间,且侧座二与本体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侧座二的前部中间设置有前置摄像头,且侧座二与前置摄像头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侧座二的一侧中间开设有视距调节及摄像开关,且侧座二与视距调节及摄像开关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扬声器及充电口安装在本体的左侧下端,且扬声器及充电口与本体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后侧座安装在本体的后部两端,且后侧座与本体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弹力带开设在后侧座的内部后端,且弹力带与后侧座通过贯通相连接;所述弹力带设置在调节器的外部,且弹力带与调节器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器设置在后侧座的两端内侧,且调节器与后侧座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备用电源设置在本体的后部内端,且备用电源与本体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所述后置摄像头及支架为调节式结构设置,且支架闭合时与本体的前表面持平。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所述夜视镜片为微光夜视结构设置,且夜视镜片侧视呈弧形状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所述变色镜片为亚克力树脂结构设置,且变色镜片用卤化银微晶体的光学玻璃制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所述后置摄像头及前置摄像头由PCB板、镜头、固定器、滤色片、DSP及传感器部件构成,且后置摄像头及前置摄像头为后视及前视结构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所述后侧座的两端中间均开设有供弹力带调节的圆弧形开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所述夜视灯内部镶嵌有呈环形阵列状的灯珠,且夜视灯后部开设有与本体相连接的螺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后置摄像头及支架为调节式结构设置,且支架闭合时与本体的前表面持平的设置,后置摄像头通过支架打开时,可以对后部进行摄像视频操作,后置摄像头关闭时与本体的前表面持平,能够实现对前方进行摄像视频操作;通过后置摄像头及前置摄像头由PCB板、镜头、固定器、滤色片、DSP及传感器部件构成,且后置摄像头及前置摄像头为后视及前视结构设置,拍摄景物通过镜头,将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传感器上,然后光学图像被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DSP加工处理,再被送到处理器中进行处理,最终转换成屏幕上能够看到的图像,实现了本体视频范围广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夜视镜片为微光夜视结构设置,且夜视镜片侧视呈弧形状设置,微光夜视技术又称像增强技术,是通过带像增强管的夜视镜,对夜晚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标像进行增强处理;通过变色镜片为亚克力树脂结构设置,且变色镜片用卤化银微晶体的光学玻璃制作,变色镜片用含卤化银微晶体的光学玻璃制作,根据光色互变可逆反应原理,在日光和紫外线照射下可迅速变暗,完全吸收紫外线,对可见光呈中性吸收;回到暗处,能快速恢复无色透明,实现了装置结构精良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夜视灯内部镶嵌有呈环形阵列状的灯珠,且夜视灯后部开设有与本体相连接的螺纹,夜视灯能够在夜间进行照明操作,使视频的图像达到一定的亮度及清晰度,夜视灯的可拆解结构设置,能够实现后续在进行灯珠更换时方便操作的优点;通过后侧座的两端中间均开设有供弹力带调节的圆弧形开槽的设置,能够实现装置在进行智能穿戴时,通过调节器并根据人的头部进行松紧度调节的效果,实现了装置实用性强的优点。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精良,视频范围广,且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本体及夜视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点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后置摄像头1、支架2、侧座3、开关4、本体5、转轴6、夜视镜片7、夜视灯8、鼻托9、前置摄像头10、侧座二11、调节器12、弹力带13、备用电源14、变色镜片15、视距调节16、扬声器17、摄像开关18、充电口19、后侧座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包括:后置摄像头1、支架2、侧座3、开关4、本体5、转轴6、夜视镜片7、夜视灯8、鼻托9、前置摄像头10、侧座二11、调节器12、弹力带13、备用电源14、变色镜片15、视距调节16、扬声器17、摄像开关18、充电口19和后侧座20;开关4设置在本体5的上部一端,且开关4与本体5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侧座3及侧座二11设置在本体5的两端中间,且侧座3及侧座二11与本体5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支架2设置在侧座3的前部内端,且支架2与侧座3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支架2的一侧内部安装有后置摄像头1,且支架2与后置摄像头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本体5的下部两端安装有夜视镜片7及变色镜片15,且本体5通过转轴6与夜视镜片7及变色镜片15通过贯通相连接;本体5的前部中间开设有夜视灯8,且本体5与夜视灯8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本体5的下部中间设置有鼻托9,且本体5与鼻托9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侧座二11安装在本体5的左侧中间,且侧座二11与本体5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侧座二11的前部中间设置有前置摄像头10,且侧座二11与前置摄像头10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侧座二11的一侧中间开设有视距调节16及摄像开关18,且侧座二11与视距调节16及摄像开关18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扬声器17及充电口19安装在本体5的左侧下端,且扬声器17及充电口19与本体5通过贯通相连接;后侧座20安装在本体5的后部两端,且后侧座20与本体5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弹力带13开设在后侧座20的内部后端,且弹力带13与后侧座20通过贯通相连接;弹力带13设置在调节器12的外部,且弹力带13与调节器1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调节器12设置在后侧座20的两端内侧,且调节器12与后侧座20通过旋接方式相连接;备用电源14设置在本体5的后部内端,且备用电源14与本体5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

具体的,后置摄像头1及支架2为调节式结构设置,且支架2闭合时与本体5的前表面持平,后置摄像头通过支架打开时,可以对后部进行摄像视频操作,后置摄像头关闭时与本体的前表面持平,能够实现对前方进行摄像视频操作。

具体的,夜视镜片7为微光夜视结构设置,且夜视镜片7侧视呈弧形状设置,微光夜视技术又称像增强技术,是通过带像增强管的夜视镜,对夜晚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标像进行增强处理。

具体的,变色镜片15为亚克力树脂结构设置,且变色镜片15用卤化银微晶体的光学玻璃制作,变色镜片用含卤化银微晶体的光学玻璃制作,根据光色互变可逆反应原理,在日光和紫外线照射下可迅速变暗,完全吸收紫外线,对可见光呈中性吸收;回到暗处,能快速恢复无色透明,实现了装置结构精良的效果。

具体的,后置摄像头1及前置摄像头10由PCB板、镜头、固定器、滤色片、DSP及传感器部件构成,且后置摄像头1及前置摄像头10为后视及前视结构设置,拍摄景物通过镜头,将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传感器上,然后光学图像被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DSP加工处理,再被送到处理器中进行处理,最终转换成屏幕上能够看到的图像,实现了本体视频范围广的优点。

具体的,后侧座20的两端中间均开设有供弹力带13调节的圆弧形开槽,能够实现装置在进行智能穿戴时,通过调节器并根据人的头部进行松紧度调节的效果,实现了装置实用性强的优点。

具体的,夜视灯8内部镶嵌有呈环形阵列状的灯珠,且夜视灯8后部开设有与本体5相连接的螺纹,夜视灯能够在夜间进行照明操作,使视频的图像达到一定的亮度及清晰度,夜视灯的可拆解结构设置,能够实现后续在进行灯珠更换时方便操作的优点。

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

使用该装置时,首先保证装置的电量充足,电量过低时,通过充电口19对装置进行220V电源充电,或者通过备用电源14对装置进行电能供给,穿戴时将调节器12松开,将装置戴至头部,使弹力带13与头后部持平,待调节至穿戴舒适度合适时,将调节器12拧紧锁定,按下摄像开关18,后置摄像头1及前置摄像头10同时进行摄像视频操作,并通过视距调节16进行摄像的距离调节,需要进行后部摄像视频操作时,将后置摄像头1通过支架2打开,使后置摄像头1朝向正后方,注,后置摄像头1的打开角度设置为可调,白天摄像视频时,将夜视镜片7通过转轴6调节至本体5的前部上端,阳光强烈时,通过变色镜片15在日光和紫外线照射下可迅速变暗,完全吸收紫外线,对可见光呈中性吸收;回到暗处,能快速恢复无色透明,夜间视频摄像时,打开开关4,夜视灯8亮起,进行夜间视频摄像操作即可。

综上所述:该一种智能可穿戴视频设备,通过后置摄像头及支架为调节式结构设置,且支架闭合时与本体的前表面持平的设置,后置摄像头通过支架打开时,可以对后部进行摄像视频操作,后置摄像头关闭时与本体的前表面持平,能够实现对前方进行摄像视频操作;通过后置摄像头及前置摄像头由PCB板、镜头、固定器、滤色片、DSP及传感器部件构成,且后置摄像头及前置摄像头为后视及前视结构设置,拍摄景物通过镜头,将生成的光学图像投射到传感器上,然后光学图像被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再经过模数转换变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DSP加工处理,再被送到处理器中进行处理,最终转换成屏幕上能够看到的图像,实现了本体视频范围广的优点;通过夜视镜片为微光夜视结构设置,且夜视镜片侧视呈弧形状设置,微光夜视技术又称像增强技术,是通过带像增强管的夜视镜,对夜晚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标像进行增强处理;通过变色镜片为亚克力树脂结构设置,且变色镜片用卤化银微晶体的光学玻璃制作,变色镜片用含卤化银微晶体的光学玻璃制作,根据光色互变可逆反应原理,在日光和紫外线照射下可迅速变暗,完全吸收紫外线,对可见光呈中性吸收;回到暗处,能快速恢复无色透明,实现了装置结构精良的效果;通过夜视灯内部镶嵌有呈环形阵列状的灯珠,且夜视灯后部开设有与本体相连接的螺纹,夜视灯能够在夜间进行照明操作,使视频的图像达到一定的亮度及清晰度,夜视灯的可拆解结构设置,能够实现后续在进行灯珠更换时方便操作的优点;通过后侧座的两端中间均开设有供弹力带调节的圆弧形开槽的设置,能够实现装置在进行智能穿戴时,通过调节器并根据人的头部进行松紧度调节的效果,实现了装置实用性强的优点;解决了上述中出现的结构单一,视频范围小,且实用性差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