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防护性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4230发布日期:2019-09-20 20:56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防护性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强防护性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纤快速连接器是光纤通信领域实现光纤到户最关键的光无源器件之一,目前国外所采用的光纤快速连接器均为预埋光纤式结构,预埋光纤式结构是指在器件内部预埋一段光纤,且该光纤前端研磨抛光,后端通过V型槽与要连接的光纤对接,为减少连接损耗,常在V型槽内盛有光纤匹配膏。

为便于光纤对接,不可避免的需要将光纤快速连接器的外壳结构的若干部位设计为活动式,而活动式虽然对安装起到了便捷性的作用,但是确降低了整体防护性,对于外部诸如水珠或其他腐蚀性液体的防护性很低,容易进入到光纤快速连接器内部而影响光纤的正常使用,同时,因光纤与光纤快速连接器壳体之间需要紧密配合,导致光纤快速连接器对于小物品的碰撞的承受力很低,稍一碰撞便会影响到内部光纤,造成对接处松动或者其他影响信号传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强防护性快速连接器,其通过在连接器外壳上额外设置防护结构,消除外部水珠、腐蚀性液体以及小物品的碰撞对光纤快速连接器的影响,提高安全性,提升防护强度,提升信号传输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强防护性快速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上设置有若干一号连接件,所述一号连接件包括一号支撑柱、一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和一号磁铁,所述一号支撑柱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上,同时,在所述一号支撑柱上开设有通孔,所述一号连接杆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柱上,所述二号连接杆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接杆上,所述一号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二号连接杆上;

所述一号连接件配合连接有防护结构;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两端开口中间贯通的空心壳体、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内壁上的二号连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外壁上的清洁结构;

所述二号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内壁上的三号连接杆、设置在所述三号连接杆上的四号连接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四号连接杆上且与所述一号磁铁磁性相吸的二号磁铁,所述四号连接杆与所述通孔相匹配;

所述清洁结构包括二号支撑柱、一号支撑杆、三号磁铁、弹簧、一号橡胶凸块、滑块、二号支撑杆、铁块和二号橡胶凸块,所述二号支撑柱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外侧顶面上,所述一号支撑杆和所述弹簧均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柱上,所述三号磁铁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杆外端端部处,所述一号橡胶凸块与所述弹簧相连,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空心壳体外壁上,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清洁海绵块,所述二号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滑块顶面上,所述铁块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杆上端端部处,所述二号橡胶凸块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杆侧壁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二号支撑杆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杆上的五号连接杆、设置在所述五号连接杆上的三号支撑杆以及设置在所述三号支撑杆下端端部的钢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二号支撑柱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柱上的支撑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的橡胶圆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器外壳上额外设置防护结构,消除外部水珠、腐蚀性液体以及小物品的碰撞对光纤快速连接器的影响,提高安全性,提升防护强度,提升信号传输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外壳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心壳体与连接器外壳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图3,一种强防护性快速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1,所述连接器外壳1上设置有若干一号连接件,所述一号连接件包括一号支撑柱21、一号连接杆22、二号连接杆23和一号磁铁24,所述一号支撑柱21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外壳1上,同时,在所述一号支撑柱21上开设有通孔211,所述一号连接杆22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柱21上,所述二号连接杆23固定设置在所述一号连接杆22上,所述一号磁铁24固定设置在所述二号连接杆23上。

所述一号连接件配合连接有防护结构。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两端开口中间贯通的空心壳体3、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3内壁上的二号连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3外壁上的清洁结构。

所述二号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3内壁上的三号连接杆41、设置在所述三号连接杆41上的四号连接杆42以及设置在所述四号连接杆42上且与所述一号磁铁24磁性相吸的二号磁铁43,所述四号连接杆42与所述通孔211相匹配。

所述清洁结构包括二号支撑柱51、一号支撑杆52、三号磁铁53、弹簧54、一号橡胶凸块55、滑块56、二号支撑杆57、铁块58和二号橡胶凸块59,所述二号支撑柱51设置在所述空心壳体3外侧顶面上,所述一号支撑杆52和所述弹簧54均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柱51上,所述三号磁铁53设置在所述一号支撑杆52外端端部处,所述一号橡胶凸块55与所述弹簧54相连,所述滑块56滑动连接在所述空心壳体3外壁上,所述滑块56上设置有清洁海绵块561,所述二号支撑杆57设置在所述滑块56顶面上,所述铁块58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杆57上端端部处,所述二号橡胶凸块59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杆57侧壁上。

所述二号支撑杆57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杆57上的五号连接杆61、设置在所述五号连接杆61上的三号支撑杆62以及设置在所述三号支撑杆62下端端部的钢球63。

所述二号支撑柱51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二号支撑柱51上的支撑块7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块71上的橡胶圆球72。

四号连接杆穿过通孔后,一号磁铁与二号磁铁配合吸引,使得空心壳体与连接器外壳配合连接。

而在不需要清洁时,铁块被三号磁铁吸引,清洁结构整体保持静止状态;在需要清洁时,将二号支撑杆往弹簧方向推,弹簧收缩,在松开二号支撑杆后,通过弹簧的弹力将二号支撑杆相关结构外推,沿着滑块与空心壳体的滑动连接路线滑移,通过清洁海绵块清洁空心壳体外壁。

通过磁铁与铁块的配合,以及定位块与通孔的配合来保证半圆形上壳体和半圆形下壳体安装到位,而在顶杆带动下压块往下移动时,将杠杆一端往下压,使得杠杆另一端往上抬,推开清洁球,铁块与三号磁铁分离,从而使得清洁球处于活动状态,可以沿着滑块与半圆形下壳体的滑动连接点而自由滑动,并通过清洁球清洁半圆形下壳体。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