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组件及包含该驱动组件的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8765发布日期:2018-09-18 22:0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图像形成中的处理盒,以及用于该处理盒上的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处理盒是一种能可拆卸地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主机中的盒,且该盒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包括有一个电子照相感光组件和至少诸如充电器,显影器,清洁器等等之类的处理器的一个。由于处理盒相对于设备主机是可拆卸地安装的,因此便于设备的保养。采用电子照相成像方式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是这样工作的:通过图像形成装置的光对充电器均匀充电的电子照相感光组件进行有选择的曝光来形成静电潜像,该潜像由显影器用调色剂显影成调色剂像,所形成的调色剂像由转印器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

一般地,处理盒的感光组件上设置有动力接收装置,该动力接收装置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机器驱动装置啮合,以带动感光组件作旋转运动,驱动整个处理盒工作。然而感光组件需要随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中,因此要求处理盒从图像形成装置取出时,动力接收装置与机器驱动装置脱离啮合,以保证处理盒被顺利地从图像形成装置取出;在处理盒安装进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打印作业时,要求动力接收装置与机器驱动装置实现啮合,保证感光组件顺利接收驱动力。

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开号TW201633019A,公开了一种处理,包括可驱动感光鼓旋转的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具有轮毂和与轮毂之间通过可变形的连接部连接的耦合部,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驱动头,该驱动头周向布置有可与上述耦合部啮合的凹部,在将处理盒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中时,上述驱动头的前端直接挤压耦合部使得连接部变形并越过耦合部使得耦合部最终与凹部啮合实现驱动力的传递。但是,上述驱动组件,由于仅仅依靠一个薄的可变形的连接部来连接轮毂和耦合部,这使得耦合部在将驱动力传递至轮毂时可能会损坏连接部而导致不能传递驱动力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耦合部在将驱动力传递至轮毂时可能会损坏连接部而导致不能传递驱动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驱动组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具有驱动头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驱动头具有凹口和前端柱体,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动力接收部,可与所述驱动头啮合以接收驱动力;

圆筒部,可接收来自所述动力接收部的驱动力;

安装在所述圆筒部上的底盖,所述动力接收部安装在所述底盖上;

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动力接收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凹口啮合的啮合部,所述啮合部可在所述圆筒部的径向方向上移动,所述弹性部保持所述啮合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径向方向上处于径向更内侧的位置。

所述弹性部具有与所述动力接收部抵接的弹性抵接部,所述弹性抵接部与所述动力接收部在所述径向方向上的外侧表面抵接。

所述弹性部安装在所述底盖上。

所述底盖上设置有可供所述弹性抵接部穿过的避空孔。

所述动力接收部上设置有支撑突起,所述底盖上设置有可容纳所述支撑突起的容纳孔,所述支撑突起可在所述容纳孔内旋转。

所述弹性部构造为一端与所述动力接收部接触的扭簧。

所述弹性件构造为一端与所述动力接收部接触的弓形弹片。

一种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驱动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组件和处理盒,采用了可活动安装的耦合爪,该耦合爪部不会存在局部薄料的结构。解决了耦合部在将驱动力传递至轮毂时可能会损坏连接部而导致不能传递驱动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中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中的驱动组件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中的驱动组件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进行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实施例2中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处理盒的实施例3中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的处理盒A包括框架1、感光鼓2和驱动组件10。框架1具有可容纳显影剂的容纳部(图中未示出),感光鼓2可旋转的被框架1支撑。驱动组件10设置在框架1的一侧,其可接收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中驱动力并驱动感光鼓2旋转。

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组件10包含圆筒部11、动力接收部12、底盖13以及弹性部14。圆筒部11与感光鼓2的内侧面过盈配合以传递驱动力至感光鼓。弹性部14包括有基底部14a、从基底部14a的边缘折角延伸的弹性抵接部14b以及设置在基底部14a上的安装孔部14c。底盖13上设置有可供弹性抵接部14b穿过的避空孔13b、可插入安装孔部14c中用于固定弹性部14的安装柱13c。动力接收部12靠近底盖13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突起12a,在底盖13上设置有容纳孔13d,支撑突起12a安装在容纳孔13d中并在容纳孔13d中可旋转。圆筒部11靠近底盖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突起11a,底盖13上设置有与该固定突起11a配合的结合孔13a,固定突起11a插入结合孔13a中以将圆筒部固定在底盖13上。

如图4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中设置有输出驱动力的驱动头50,驱动头50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凹口50a,在驱动头50的前端设置有前端抵接部50b。为了方便说明,以下所称径向方向都为圆筒部11的径向方向,驱动组件10中弹性抵接部14b抵接动力接收部12的外侧表面12c,具体的是抵接在动力接收部12在径向方向上靠外的外侧表面12c,当处理盒没有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时,弹性抵接部14b抵接外侧表面12c并保持动力接收部12的啮合部12b处于一个径向靠内侧的位置。当用户安装处理盒A至图像形成装置中时,动力接收部12靠近驱动头50的一端与前端抵接部50b抵接并使得动力接收部12绕自身的支撑突起12a克服弹性抵接部14b的弹力向径向外侧旋转,随后动力接收部12的啮合部12b移动至与驱动头50的凹口50a平齐的位置,当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头50旋转时,啮合部12b将会在弹性抵接部14b的弹性力下卡入凹口50a中以接收驱动头50的驱动力,动力接收部12接收的驱动力再通过圆筒部11传递至感光鼓以带动感光鼓旋转。当拆卸处理盒时,动力接收部12靠近底盖的一侧与驱动头50的底端抵接以克服弹性抵接部14b的弹性力向径向外侧移动从而与凹口50a脱离啮合,处理盒得以顺畅拆卸。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2中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接收部1201处结构不同,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部件不再单独说明。本实施例中,动力接收部1201与底盖13之间设置有扭簧1401,扭簧1401的一个自由端1401a与圆筒部11的内侧面抵接,另一个自由端1401b与动力接收部1201的脚部1201a抵接,如此,动力接收部1201可旋转的被定位在底盖13上。当安装处理盒至图像形成装置中时,动力接收部1201的啮合部与驱动头50的前端抵接部抵接并沿径向方向向外旋转完成安装,当拆卸时克服扭簧1401的弹性力沿径向方向向外旋转完成拆卸。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3中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动力接收部1202处结构不同,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部件不再单独说明。本实施例中,动力接收部1202与底盖13之间设置有弹片1402,弹片1402卡在圆筒部11的内侧面和动力接收部1202的径向外侧面之间,具体的弹片1402构造为弓形弹性片,如此,动力接收部可移动的安装在底盖13上。当安装处理盒至图像形成装置中时,动力接收部1202的啮合部与驱动头50的前端抵接部抵接并沿径向方向向外滑动完成安装,当拆卸时克服弹片1402的弹性力沿径向方向向外旋转完成拆卸。

在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具体的将弹性部的一端与动力接收部接触,另一端与圆筒部的内侧面接触,可旋转的,弹性部的另一端也可以与底盖接触,例如可在底盖上的对应位置设置突起,即可将弹性部的另一端与该突起接触以保持动力接收部的啮合部处于一个径向靠内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组件和处理盒,耦合爪的结构简单,灵活度高,且不会出存在局部薄料的情况,机械性能强,解决了耦合部在将驱动力传递至轮毂时可能会损坏连接部而导致不能传递驱动力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