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及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配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4847发布日期:2018-11-02 20:48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及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配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及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配箱。



背景技术:

在广播电视的有线系统中,电视信号的传输改为光纤传输,同时,为了提高用户视频信号的实时性和流畅性,入户的光纤采用双芯皮纤,将视频信号与网络信号分离传输,进一步提高了对光纤分纤箱的结构要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421089U(公开日为2017年08月18日)提供了一种FTTH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纤箱,其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与箱体连接;还包括:翻转板,翻转板与箱体通过枢轴连接,翻转板的上侧面上设有若干个光分路器,位于翻转板下侧的箱体内设有尾纤;尾纤的一段靠近枢轴,并与枢轴的轴线方向平行,其端部由翻转板下方翻向翻转板上方且与光分路器连接,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光纤熔接盒连接尾纤和入户光纤。

但是,为了降低成本,部分网络供应商采用了蝶形双芯皮纤作为入户光纤。为适应现有的熔接设备要求,熔接前,蝶形双芯皮纤的端部需要裸露出较长长度的光纤,如果使用现有的光纤熔接盒进行连接,那么将有一段光纤裸露在外,该段光纤缺少防护容易受到破坏,并且受到箱体体积的限制,也无法通过增加光纤熔接盒的长度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适用于蝶形双芯皮纤的连接结构及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配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及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配箱,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光纤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单芯尾纤;第二单芯尾纤;双芯皮纤,双芯皮纤的端部具有裸露的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第一光纤与第一单芯尾纤通过第一熔纤管热熔连接,第二光纤与第二单芯尾纤通过第二熔纤管热熔连接;以及柔性的连接套,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一熔纤管和第二熔纤管设置在连接套内。

优选地,连接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一密封件的一端与第一、第二单芯尾纤的外皮密封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套的第一端部密封连接;第二密封件的一端与双芯皮纤的外皮密封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套的第二端部密封连接。

优选地,连接套为透明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配箱,其特征在于,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配箱包括:箱体;和上述任意一项的光纤连接结构。

优选地,箱体内还设有:翻转板,翻转板与箱体枢轴连接,翻转板上设置有光分路器,第一、第二单芯尾纤与光分路器连接。

优选地,箱体内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支架底板和多个隔板,隔板设于支架底板的一侧表面且延伸一段,相邻的两个隔板之间形成分隔槽,连接套设于分隔槽内。

优选地,隔板为弧形,隔板的弯曲方向与连接套相适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结构能够适用于蝶形双芯皮纤的热熔连接,连接套能够起到防护其内部裸露的第一、第二光纤的作用,并且,柔性的连接套能够根据箱体的形状发生一定的弯曲,在不增大箱体体积的情况下,实现了蝶形双芯皮纤与单芯尾纤的热熔连接。另外,箱体内的支撑架能够为连接套起到支撑、导向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配箱的前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配箱的箱体内部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光纤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配箱中的支撑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20-箱盖,30-翻转板,31-光分路器,40-单芯尾纤,41-第一单芯尾纤,42-第二单芯尾纤,50-连接套,60-支撑架,61-支架底板,62-隔板,63-分隔槽,70-双芯皮纤,71-第一光纤,72-第二光纤,81-第一熔纤管,82-第二熔纤管,91-第一密封件,92-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综合信息楼道接入分配箱,其包括箱体10、箱盖20和翻转板30;其中,箱盖20与箱体10枢轴连接,翻转板30与箱体10枢轴连接,翻转板30的上侧设有两个光分路器31,其中一个光分路器31用于电视信号的分路;另一光分路器31用于网络信号的分路。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箱体10内设有单芯尾纤40和双芯皮纤70,所述单芯尾纤40为两根,即第一单芯尾纤41和第二单芯尾纤42,其中,第一、第二单芯尾纤41、42的一端与分别与上述的一个光分路器31连接,第一、第二单芯尾纤41、42的另一端分别与双芯皮纤70的裸露的光纤热熔连接,双芯皮纤70为入户光纤,双芯皮纤70采用蝶形双芯皮纤。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光纤连接结构包括两根上述的单芯尾纤40、双芯皮纤70以及柔性的连接套50。所述单芯尾纤40包括第一单芯尾纤41和第二单芯尾纤42;所述双芯皮纤70的端部具有裸露的第一光纤71和第二光纤72,所述第一光纤71与所述第一单芯尾纤41通过第一熔纤管81热熔连接,所述第二光纤72与所述第二单芯尾纤42通过第二熔纤管82热熔连接;所述第一、第二光纤71、72以及第一、第二热熔管81、82设置在所述连接套50内。

上述的光纤连接结构能够适用于蝶形双芯皮纤的热熔连接,连接套50能够起到防护其内部裸露的第一、第二光纤71、72的作用,并且,柔性的连接套50能够根据箱体10的形状发生一定的弯曲,在不增大箱体10体积的情况下,实现了蝶形双芯皮纤的热熔连接。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5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件91和第二密封件92,所述第一密封件9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第二单芯尾纤71、72的外皮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50的端部密封连接,用于密封连接套50和第一、第二单芯尾纤41、42之间的环形空腔;所述第二密封件92的一端与所述双芯皮纤70的外皮密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套50的端部密封连接,用于密封连接套50和双芯皮纤70之间的环形空腔。

上述的第一、第二密封件91、92例如可以采用密封胶带缠绕而成,也可以为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套50为透明材质,操作人员能够看到连接套50内裸露的光纤,便于判断光纤是否受到破坏。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10内设有支撑架60,所述支撑架60包括支架底板61和多个隔板62,所述隔板62设于所述支架底板61的一侧表面且延伸一段,相邻的两个隔板62之间形成分隔槽63,所述连接套50设于所述分隔槽63内。支撑架60能够起到支撑连接套50,为连接套50导向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单个分隔槽63内可以设置一根或者多根连接套50,对此不作特别地限定

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隔板62为弧形,所述隔板62的弯曲方向与所述连接套50相适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结构能够适用于蝶形双芯皮纤的热熔连接,连接套50能够起到防护其内部裸露的第一、第二光纤71、72的作用,并且,柔性的连接套50能够根据箱体10的形状发生一定的弯曲,在不增大箱体10体积的情况下,实现了蝶形双芯皮纤的热熔连接。另外,箱体10内的支撑架60能够为连接套50起到支撑、导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