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滤光功能的镜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5421发布日期:2018-12-18 21:05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滤光功能的镜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滤光功能的镜筒结构。



背景技术:

杂光是通过光学系统投射到像平面上不参与成像的有害的光。当光源的光射入镜头经过一系列的镜片、镜筒内壁、隔圈和压环,在镜头内部会产生各种光的折射和反射,一部分光会产生杂光。而镜头的杂光会降低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淹没对比度很低的图像或者图像的细节,直接降低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使像面照度亮暗不均。因此,镜头的杂散光的分析与控制对成像十分重要。

传统的镜头消除杂光的方法,一般采用镜筒内壁涂上黑色消光涂层,此工艺操作复杂,不易操作,且增加镜筒成本。其次是内壁设计成螺纹面,虽工艺简单,但消光效果差。此外,给镜片镀多层膜消除杂光,只能解决部分镜片产生的杂光,无法解决镜筒内壁反射的杂光问题。

在公开号为CN201984195U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调式高精度消杂光的光阑,包括连接组件以及光阑片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三连接柱以及第二连接柱,光阑片组件包括光阑片,第一连接柱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二连接柱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螺钉,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三连接柱上设置有第三螺钉,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钉相适配,第二螺纹孔与第三螺钉相适应,光阑片包括圆环形工作板,工作板上圆周均布有安装孔安装孔,第二螺钉通过安装孔连接于第一螺纹孔中,第二螺纹孔通过安装孔与第三螺钉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阑制造工艺复杂、应用具有局限性、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精度容易保证,适用于复杂、大型的消杂光光阑。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可消杂光的光阑,用以解决杂光对成像的影响,但是,该光阑只适用于复杂、大型的消杂光光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滤光功能的镜筒结构,该结构通过在镜筒的内壁增加T型结构的隔圈,能够有效消除镜筒内壁杂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滤光功能的镜筒结构,该结构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易于安装,实用效果好,可以有效解决镜筒内壁反射杂光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滤光功能的镜筒结构,包括有镜筒,所述镜筒内部设置有复数个隔圈,所述每个隔圈的结构均为T型结构,所述每个隔圈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径尺寸小于隔圈的内径尺寸,所述连接环与其对应的隔圈组合后形成光线通过的通道。在本实用新型当中,该结构通过在镜筒的内壁增加T型结构的隔圈,能够有效消除镜筒内壁杂光,而且该结构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易于安装,实用效果好,可以有效解决镜筒内壁反射杂光的优点,该连接环的内径尺寸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计,用以消除杂光。

进一步,所述隔圈的数量为4个,所述连接环的数量为5个。在本实用新型当中,当光源的光线进入隔圈,通过隔圈反射部分杂光,再由连接环阻挡部分杂光,通过多个隔圈与连接环的相互配合,使通过该镜筒的杂光明显降低。

进一步,所述隔圈包括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一体成型后,二者呈T型,且形成光线通过的通道,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内径尺寸小于第二连接柱的内径尺寸。在本实用新型当中,第二连接柱的内径尺寸明显大于第一连接柱,使光线在第二连接柱被反射,减少杂光的通过。

更进一步,所述连接环的内径尺寸小于第一连接柱的内径尺寸。在本实用新型当中,连接环的内径尺寸相对较小,方便过滤杂光。

更进一步,所述每个隔圈上均设置有内凹槽,所述每个连接环上均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内凹槽的一侧,且与内凹槽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当中,光线由第一连接柱进入后,经过第二连接柱处的内凹槽,一部分光线被反射,经过连接环处的凸台,再过滤部分光线,使通过该镜筒的杂光明细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滤光功能的镜筒结构,该结构通过在镜筒的内壁增加T型结构的隔圈,再配合连接环,连接环的内径尺寸小于隔圈的内径尺寸。光线在经过镜筒时,一些边缘的光和与镜筒内壁所呈角度太大的光线会经过T型结构的隔圈内壁的T型两侧和连接环的反射,重新调整光线的光路,使光线能够集中从连接环上通过,进而能够有效消除镜筒内壁杂光,而且该结构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易于安装,实用效果好,可以有效解决镜筒内壁反射杂光的优点,该连接环的内径尺寸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计,用以消除杂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隔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实现的一种具有滤光功能的镜筒结构,包括有镜筒1,镜筒1内部设置有复数个隔圈2,每个隔圈2的结构均为T型结构,每个隔圈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一连接环3,连接环3的内径尺寸小于隔圈2的内径尺寸,连接环3与其对应的隔圈2组合后形成光线通过的通道。在本实用新型当中,该结构通过在镜筒的内壁增加T型结构的隔圈,能够有效消除镜筒内壁杂光,而且该结构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易于安装,实用效果好,可以有效解决镜筒内壁反射杂光的优点,该连接环的内径尺寸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计,用以消除杂光。

在本实施例中,隔圈2的数量为4个,连接环3的数量为5个。在本实用新型当中,当光源的光线进入隔圈,通过隔圈反射部分杂光,再由连接环阻挡部分杂光,通过多个隔圈与连接环的相互配合,使通过该镜筒的杂光明显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隔圈2包括有第一连接柱21和第二连接柱22,所述第一连接柱21和第二连接柱22一体成型后,二者呈T型,且形成光线通过的通道,第一连接柱21的内径尺寸小于第二连接柱22的内径尺寸。在本实用新型当中,第二连接柱的内径尺寸明显大于第一连接柱,使光线在第二连接柱被反射,减少杂光的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环3的内径尺寸小于第一连接柱21的内径尺寸。在本实用新型当中,连接环的内径尺寸相对较小,方便过滤杂光。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隔圈2上均设置有内凹槽23,每个连接环3上均设置有凸台31,凸台31设置在内凹槽23的一侧,且与内凹槽23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当中,光线由第一连接柱进入后,经过第二连接柱处的内凹槽,一部分光线被反射,经过连接环处的凸台,再过滤部分光线,使通过该镜筒的杂光明细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光学仿真(tracepro)软件,对增加T型隔圈结构的镜筒与普通镜筒进行这个光学系统的光线追迹,分析其杂光分布,结果表明,杂光明显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对增加T型隔圈结构的镜筒与普通镜筒进行样品镜头实验测试,结果验证了tracepro软件杂光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表明增加T型隔圈结构的镜筒具有滤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滤光功能的镜筒结构,该结构通过在镜筒的内壁增加T型结构的隔圈,再配合连接环,连接环的内径尺寸小于隔圈的内径尺寸。光线在经过镜筒时,一些边缘的光和与镜筒臂所呈角度太大的光线会经过T型结构的隔圈内壁的T型两侧和连接环的反射,重新调整光线的光路,使光线能够集中从连接环上通过,进而能够有效消除镜筒内壁杂光,而且该结构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加工成本低,易于安装,实用效果好,可以有效解决镜筒内壁反射杂光的优点,该连接环的内径尺寸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设计,用以消除杂光。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