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灰组件及光学聚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4123发布日期:2019-01-13 16:1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除灰组件及光学聚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灰组件及光学聚焦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加工领域中,由于原材料长时间移动过程中或者装配误差会致使位置发生偏移,而为了保证产品加工质量,许多加工设备都需要对加工原材料的位置进行精准定位。目前行业中采用较多的定位方式是单点红外对射检测或者多点阵列式对射检测,即红外发射器射出红外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输给红外接收器。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相对恶略等因素,导致长时间使用后,凸透镜的表面会沉积较多的灰尘,灰尘会遮挡红外光线的出射及入射量,从而影响装置的使用性能与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除灰组件及光学聚焦装置,能通过高压气体有效清除凸透镜表面沉积的灰尘,避免遮挡光线的出射及入射量,确保使用性能与检测精度。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除灰组件,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开设有用于与外部供气设备连通的进气孔;

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孔接通的第一过气孔;

锁定环,所述锁定环设置于所述基座上并位于所述安装环的上方,且所述锁定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气孔接通的第二过气孔;及

螺环,所述螺环套接于所述安装环的内侧、用于固定用以改变光线路径的光学器件,且所述螺环开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过气孔接通,所述排气孔的出气口用于与所述光学器件的外表面相对。

当长期工作导致装设在螺环上用以改变光线路径的光学器件的表面沉积较多灰尘时,首先可通过开设在基座上的进气孔与外部供气设备接通,之后开启供气设备,此时高压气流通过进气孔通入与进气孔接通的第一过气孔内;紧接着,高压气流依照路径继续通入开设在锁定环上的第二过气孔中,最终由与第二过气孔接通的排气孔喷出;由于排气孔的出气口是与光学器件的外表面直接相对的,因而喷射出的高压气流能够对沉积于光学器件外表面上的灰尘进行吹扫,进而达到良好的清除效果,由此来避免遮挡光线的出射及入射量,确保使用性能与检测精度。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的孔壁为平面,或所述进气孔的孔壁设有螺纹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环还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过气孔下方的第一环形导流槽,所述第一过气孔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导流槽与所述第二过气孔接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环还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过气孔上方的第二环形导流槽,所述第二环形导流槽与所述第二过气孔以及所述排气孔均接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环开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过气孔,两个所述第二过气孔与所述第一环形导流槽以及所述第二环形导流槽均接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八个所述排气孔、并以环形阵列结构布设于所述光学器件的外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环的内环壁设有卡扣部,所述卡扣部用于将所述光学器件扣压固定在所述基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环的外环壁设有第一螺纹结构,所述安装环的内环壁设有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适配旋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环的内环壁设有第三螺纹结构,所述第三螺纹结构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适配旋接。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学聚焦装置,其包括光学器件、光发射器或光接收器、电路板和如上所述的除灰组件,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光学器件设置于所述除尘组件上,所述光发射器或所述光接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并相对地布设于所述光学器件的出光部或入光部的下方。该光学聚焦装通过安装使用除灰组件,使得长期工作之后,能够有效清除光学器件表面沉积的灰尘,避免遮挡光线的出射及入射量,确保使用性能与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除灰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聚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除灰组件,100、基座,110、进气孔,200、安装环,210、第一过气孔,220、第二螺纹结构,300、锁定环,310、第二过气孔,320、第一环形导流槽,330、第二环形导流槽,340、第三螺纹结构,400、螺环,410、排气孔,420、卡扣部,430、第一螺纹结构,500、光学器件,600、光发射器或光接收器,700、电路板,800、供气设备,20、光学聚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展示的一种实施例的除灰组件10,包括:基座100,所述基座100开设有用于与外部供气设备800连通的进气孔110;安装环200,所述安装环200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并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孔110接通的第一过气孔210;锁定环300,所述锁定环300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并位于所述安装环200的上方,且所述锁定环300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过气孔210接通的第二过气孔310;及螺环400,所述螺环400套接于所述安装环200的内侧、用于固定用以改变光线路径的光学器件500,且所述螺环400开设有排气孔410,所述排气孔410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过气孔310接通,所述排气孔410的出气口用于与所述光学器件500的外表面相对。

当长期工作导致装设在螺环400上用以改变光线路径的光学器件500的表面沉积较多灰尘时,首先可通过开设在基座100上的进气孔110与外部供气设备接通,之后开启供气设备,此时高压气流通过进气孔110通入与进气孔110接通的第一过气孔210内;紧接着,高压气流依照路径继续通入开设在锁定环300上的第二过气孔310中,最终由与第二过气孔310接通的排气孔410喷出,由于排气孔410的出气口是与光学器件500的外表面直接相对的,因而喷射出的高压气流能够对沉积于光学器件500外表面上的灰尘进行吹扫,进而达到良好的清除效果,由此来避免遮挡光线的出射及入射量,确保使用性能与检测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理解本申请技术方案,上述光学器件500可选是凸透镜,用于透射光线并改变其传播路径,当然了,在其它实施例中,光学器件500也可以是其它部件,可在现有技术中实现。此外,上述安装环200、锁定环300、螺环400以及光学器件500为装联固定的关系,即螺环400用于将光学器件500固定在基座100上,安装环200用于将螺环400和光学器件500固定,而锁定环300用于最终将安装环200、螺环400以及光学器件500锁固在基座100上,整个除灰组件10的连接方式简单,组成结构紧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具体地,所述螺环400的内环壁设有卡扣部420,所述卡扣部420用于将所述光学器件500扣压固定在所述基座100上。其中,卡扣部420为沿内环壁的周向设置的一圈斜面,安装时该斜面可以扣压在凸透镜的外边沿上部,进而通过压紧力实现凸透镜的安装固定,该装联结构简单,装拆方便,且易于实施。

当然了,作为可替代实施方式,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螺纹连接、铆接、焊接、粘接等方式实现凸透镜与螺环400的装配固定;卡扣部还可以是卡槽、凸条等。

请继续参阅图1,进一步地,所述螺环400的外环壁设有第一螺纹结构430,所述安装环200的内环壁设有第二螺纹结构220,所述第一螺纹结构430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220适配旋接。如此,由于安装环200是预先固定在基座100上的,因而通过第一螺纹结构430与第二螺纹结构220的旋接,使得螺环400能够与安装环200装联固定,进而可以将凸透镜可靠固定在基座100上,使除灰组件10的结构稳定、紧凑。

更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环300的内环壁设有第三螺纹结构340,所述第三螺纹结构340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430适配旋接。因而通过第三螺纹结构340与第一螺纹结构430的上部分旋接,在实现两者装联固定的同时,还能够将安装环200、螺环400以及光学器件500固定在基座100内壁上,实现除灰组件10各主体职能部件的装联固定,且该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装拆方便,便于后期的维修、更换与保养。

请继续参阅图1,考虑到凸透镜为圆形构造,若仅开设一个排气口出风来吹扫表面的沉积灰尘时,会极易存在清理死角,影响灰尘清除效果。基于此,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除灰组件包括八个所述排气孔410、并以环形阵列结构布设于所述光学器件500的外周。如此,八个排气孔410的出气口均匀相对凸透镜的沿环向的各个位置,并可同时喷射出高压气体,由此可以确保灰尘清除彻底、完全,避免遗留清除死角。

当然了,根据凸透镜(光学器件500)的形状、尺寸与构造,排气孔410的设置数量以及方式也可作适应性调整,也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只要能够达到彻底清灰的效果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110的孔壁为平面,或所述进气孔110的孔壁设有螺纹结构。因而当进气孔110的孔壁设计为平面时,可与供气设备的连接头直接插接,装联方式简单,易于操作;亦或者可在进气孔110的孔壁上设计螺纹结构,进而可与连接头的外螺纹适配旋接,使得连接强度更高、气密性更好,保证气体供送可靠。

请继续参阅图1,此外,为了达到更好的灰尘清除效果,这就要求从排气孔410喷射出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流动速度,即气体的喷吹压力较大;而供气压力过大,又会导致除灰组件10工作时发生颤动,影响结构稳定性与气密性,基于此,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环300还开设有位于所述第二过气孔310下方的第一环形导流槽320,所述第一过气孔210通过所述第一环形导流槽320与所述第二过气孔310接通。因而,由进气孔110送入的高压气体会首先流入第一环形导流槽320内,通过环形导流槽壁的阻挡作用实现第一重缓冲,利于适当降低气流移动速度,避免从排气孔410喷出时产生噪音。

进一步地,根据供送气体的压力大小,还可灵活选择在锁定环300上开设位于所述第二过气孔310上方的第二环形导流槽330,所述第二环形导流槽330与所述第二过气孔310以及所述排气孔410均接通。如此,高压气流经由第一环形导流槽320和第二过气孔310后,可继续流入第二环形导流槽330内,通过该环形导流槽壁的二次阻挡作用实现第二重缓冲减速,利于进一步适当降低气流移动速度,确保除灰效果的同时避免结构发生颤振,发生噪音,影响结构稳定性。

另外,为了使高压气流能够快速流通,避免发生阻滞现象,在进一步地实施例中,所述锁定环300开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过气孔310,两个所述第二过气孔310与所述第一环形导流槽320以及所述第二环形导流槽330均接通。因而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过气孔310,使得高压气流能够更加快速、顺畅的由第一环形导流槽320流入第二环形导流槽330内,确保气体供送响应速度快,清灰效能高。

如图2所示,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学聚焦装置20,其包括光学器件500、光发射器或光接收器600、电路板700和如上所述的除灰组件10,所述电路板700设置于所述基座100上,所述光学器件500设置于所述除尘组件上,所述光发射器或所述光接收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电路板700上、并相对地布设于所述光学器件500的出光部或入光部的下方。该光学聚焦装通过安装使用除灰组件10,使得长期工作之后,能够有效清除光学器件500表面沉积的灰尘,避免遮挡光线的出射及入射量,确保使用性能与检测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