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0465发布日期:2019-02-12 21:27阅读:1589来源:国知局
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摄像头已称为移动终端的标准配置,几乎每台移动终端均配置有摄像头。摄像头的清晰度,又称为解析力或分辨率,是体现摄像头质量的重要参数。因此,移动终端的测试阶段需要对摄像头进行相应测试。

解析力的测试方式包括空间频率响应(Spatial Frequency Response,SFR)、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和电视行TVline三种。TVline作为其中最直观的一种测试方式,以ISO12233作为解析的标准。TVline测试图卡的读TV line区域中TVline线对为水平和垂直方向延伸分布,同一位置的读数区域,数值越高越靠近中心视场,数值越低越靠近视场边缘。

但由于不同摄像头清晰度要求不同,测试清晰度时距离要求不同等客观原因,导致容易出现供应商、终端清晰度测试对应性不好,终端测试工具繁杂,不易统一管控等问题,可见目前摄像头测试的归一化管控难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可以降低摄像头解析力测试的归一化管控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包括:

中央对焦区、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

所述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所述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以所述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弧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所述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以所述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弧状分布,包括:

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所述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以所述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形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所述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以所述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弧状分布,包括:

所述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所述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以所述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弧状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包括:多段连续的第一子径向解像力条,所述第一子切向解像力条由水平解像力条分解而成,每个所述第一子切向解像力条指向所述中央对焦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包括:多段连续的第一子切向解像力条,所述第一子切向解像力条由垂直解像力条分解而成,每个所述第一子切向解像力条方向与所述圆弧所在圆形的一个切线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所述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以所述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弧状分布,包括:

所述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所述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以所述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在预设圆形轨迹上呈圆弧状分布,所述预设圆形轨迹为以所述中央对焦区中心点和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的四个顶点以及预设比例确定的圆形,所述预设比例小于1。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二视场切向解像力条;

所述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所述第二视场切向解像力条以所述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弧状分布,所述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的第一平均解像力大于所述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的第二平均解像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所述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所在圆弧对应的第一半径,小于所述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所述第二视场切向解像力条所在圆弧对应的第二半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二视场切向解像力条对应的解像力区间相同,所述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对应的解像力区间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所述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对应至少两个解像力区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设置了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并以圆弧状分布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使得同一圆周上包含多个解像力,在测量不同规格的摄像头时,无需调整摄像头位置即可在圆弧上检测到不同解析力对应的解像力区间段即可完成解析力测试,提高解析力测试的归一性,提高供应商、终端清晰度测试对应性,降低测试工具复杂度,简化归一化管控难度,提高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摄像头测试领域中解析力又称解像力、分辨率、分析力、分解力、分辨力、分辨本领、鉴别本领或鉴别率。解析力的测试方式包括空间频率响应(Spatial Frequency Response,SFR)、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和电视行TVline三种。TVline作为其中最直观的一种测试方式,以ISO12233作为解析的标准。TVline测试图卡的读TV line区域中TVline线对为水平和垂直方向延伸分布,同一位置的读数区域,数值越高越靠近中心视场,数值越低越靠近视场边缘。ISO12233使用的标准解析力测试图卡,可选为ISO12233 4X chart,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垂直解像力条(VerticalRes)、对比指示条(ContrastIndicator)、对角线解像力条(DiagonalRes)、中央对焦区(CenterFocusingArea)以及水平解像力条(HorizontalRes)。其中,垂直解像力条(VerticalRes)用于检测可目测镜头对垂直影像的解像力。对比指示条(ContrastIndicator)用于显示并检测在空间频率不同下的对比状况。对角线解像力条(DiagonalRes)为45度倾斜的对角线解像力条。中央对焦区(CenterFocusingArea)为两种不同频率的同心圆,用于协助对焦。水平解像力条(HorizontalRes)用于检测可目测镜头对水平影像的解像力。

示例性的,1300w(万)像素解析力对应的规格为中心2000相机可视分辨率(Line Widths per Picture Height,LW/PH),分别位于垂直解像力条中标识20的位置1-1和水平解像力条中标识20的位置1-2。1600w(万)像素解析力对应的规格为,中心2400相机可视分辨率,分别位于垂直解像力条中标识24的位置1-3和水平解像力条中标识24的位置1-4。测试时,摄像头根据中央对焦区进行对焦后,焦点位于中央对焦区的圆心。以该圆心为零点,以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的顶点为1F,生成0.3F所在的同心圆A、0.6F所在的同心圆B和0.8F所在的同心圆C。当对校中心固定时,1300W管控区域为水平方向0.3F(视场)/垂直区域为0.35F(视场),1600W管控区域为水平方向0.25F(视场)/垂直区域为0.3F(视场)。可见,存在同一摄像头中心水平和垂直区域管控位置不同,不同摄像头中心垂直和中心水平位置也均不同的问题,即同一位置出现测试区域偏差。因此需要调整摄像头位置,但移动摄像头的测试位置将增大测试成本。

ISO12233使用的标准解析力测试图卡的读tv line的区域都是从水平和垂直方向延伸,导致在同一位置的读数区域中,数值越高越靠近中心视场,数值越低越靠近边缘视场。供应商的摄像头解析力出货时的测试区域和终端管控解析力的区域是对应的,镜头厂出货时的镜头mtf测试位置和摄像头解析力测试管控区域也是对应的。此时,摄像头厂在摄像头出货时测试解析力的区域要做对应调整,进而导致镜头厂出货时测试解析力的区域也要对应调整。由于每款摄像头和镜头的管控区域均不同,导致模组厂和镜头厂从设备到区域管控等均无法做到归一化。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将ISO12233采用的测试图卡中的垂直解像力条和水平解像力条调整为以中央对焦区为圆形的圆弧状,在一个圆弧上或圆周上进行一个或多个区间的解析力测试,避免垂直解像力条和水平解像力条上相同管控区域对应不同的视场范围的问题。实现在一个视场范围(即管控区域)内,如0.3F,对不同解析力的摄像头进行测试的效果,对于不同解析力的摄像头无需移动摄像头进行测试。实现对终端内部,不同摄像头的测试图卡统一共用。为各测试部门(如SQA/产线/QE实验室)节省图卡购买成本和测试空间(此图卡需要空间摆放)。对外部供应商,镜头厂可以始终固定测试视场(如中心只测0.3F),摄像头模组厂也可以有效对应终端不同模组解析力的测试区域和规格,和镜头厂的出货mtf测试也能有效对接,不会存在因镜头厂/模组厂/终端同一位置有测试区域偏差的问题。如此,即能有效地统一摄像头的测试图卡,又能改善使供应商、终端测试解析力的对应性,降低归一化管控难度,提高归一化管控效果。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的结构示意图,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用于对不同解析力的摄像头或镜头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可以固定测试现场的墙体或幕布上,测试现场还包括用于固定摄像头,或配置有摄像头的移动终端的支架,支架与墙体或幕布之间的距离固定。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包括:中央对焦区、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以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弧状分布。

中央对焦区包括两种不同分布频率的TVline,两种不同分布频率的TVline分别形成半圆形状,二者两端相互连接,具有相同的圆心。测试时,被测摄像头基于中央对焦区进行对焦。

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可以相邻设置在一段优弧上,也可以分别位于两端不相邻的劣弧上。圆弧上可以分别设置一条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一条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可选的,圆弧上还可以分别设置至少两条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至少两条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此时,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间隔排布。示例性的,当设置有两条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两条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时,在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上依为次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a1-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b1-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a2-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b2。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以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弧状分布,包括: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以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形状分布。

此时,圆弧为圆形,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首尾相接,当设置有多个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时,间隔设置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或者多个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可以对应同一个解像力区间。或者,为每个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或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设置一个解像力区间,实现N个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对应N个解像力区间,N为大于1的整数。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以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弧状分布,包括: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以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弧状对称分布。

当圆弧为圆形时,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以圆形为对称点对称设置。当圆弧为优弧或劣弧时,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以圆弧中点镜像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以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弧状分布,包括: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以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在预设圆形轨迹上呈圆弧状分布,预设圆形轨迹为以中央对焦区中心点和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的四个顶点以及预设比例确定的圆形,预设比例小于1。

其中,预设比例可以为0.3、0.6或0.8以中央对焦区为零点,以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的顶点为1F。在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的对角线上确定0.3F、0.6F以及0.8F三个参考点。基于每个参考点以中央对焦区为圆心,构造0.3F对应的同心圆A、0.6F对应的同心圆B和0.8F对应的同心圆C。将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设置在0.3F对应的同心圆A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ISO12233采用的测试图卡中的垂直解像力条和水平解像力条进行形变处理,将其直线型状调整为弧线形状,得到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或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还可以由多个较小的子解像力条(第一子径向解像力条或第一子切向解像力条)组成。示例性的,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包括:多段连续的第一子径向解像力条,第一子切向解像力条由水平解像力条分解而成,每个第一子切向解像力条指向中央对焦区。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包括:多段连续的第一子切向解像力条,第一子切向解像力条由垂直解像力条分解而成,每个第一子切向解像力条方向与圆弧所在圆形的一个切线方向相同。

摄像头在进行测试时,其视场为圆形区域,根据视场可识别视场的径向方向和视场的切向方向,进而能够更加快速的实现解析力检测。

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可以对应相同的解像力区间。示例性的,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对应的解像力区间为10W~40W。由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中摄像头的分辨率通常不低于10W,因此可以在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上只设置一个解像力区间。

但是,当移动终端中配置了其他解像力区间的摄像头时,需要扩大可检测的解像力区间。进一步的,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对应至少两个解像力区间。

示例性的,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有2条,分别对应的解像力区间10W~40W和14W~20W。同时,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有2条,分别对应的解像力区间10W~40W和14W~20W。

此时,可以在0.6F同心圆上设置多条解像力条。或者在0.3F同心圆上通过缩小每个解像力条的显示比例,以提高0.3F同心圆上显示的解像力条的刷领。进而实现在摄像头位置不变的同时,对更多解像力区间进行检测。

如图2所示,可以将ISO12233采用的测试图卡中的10W~40W对应的垂直解像力条和水平解像力条设置为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此时,4W~20W对应的垂直解像力条和水平解像力条未被转换为圆弧形解像力条。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二视场切向解像力条。其中,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二视场切向解像力条以中央对焦区为圆心,呈圆弧状分布,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的第一平均解像力大于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的第二平均解像力。

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二视场切向解像力条对应4W~20W的测试图样。

进一步的,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所在圆弧对应的第一半径,小于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二视场切向解像力条所在圆弧对应的第二半径。

可以在0.6F同心圆B上设置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二视场切向解像力条。也可以在0.3F和0.6F之间,如0.45F对应的同心圆上设置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二视场切向解像力条。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二视场切向解像力条的设置方式与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相同,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描述的设置方案。

进一步的,第二视场径向解像力条和第二视场切向解像力条对应的解像力区间相同,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对应的解像力区间相同。

当同一个同心圆或者圆弧上设置相同解像力区间的图样时,摄像头可以在对焦中央对焦区后,通过调整焦距获取不同范围的检测区间,进而实现对不同同心圆或圆弧上设置的相同解像力区间进行识别,完成多个解像力区间的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设置了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并以圆弧状分布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相对于设置垂直解像力条和水平解像力条时出现相同解像力标识位于不同解像力区间,造成对于不同像素的摄像头需要调整测试位置,本申请提供的摄像头解析力测试图卡,以圆弧状设置第一视场径向解像力条2-1和第一视场切向解像力条2-2,进而在摄像头的圆形视场中,能够沿着圆形视场的镜像方向和切向方向识别不同解像力的标识。实现在一个圆弧或圆周上包含多个解像力测试标识,在测量不同解析力的摄像头时,无需调整摄像头位置即可在圆弧上检测到不同解析力对应的解像力区间段,进而完成解析力测试,提高解析力测试的稳定性。实现对终端内部,不同摄像头的测试图卡统一共用。为各测试部门(如:软件质量保证SQA、产线和质量工程QE实验室)节省图卡购买成本和测试空间(此图卡需要空间摆放)。对外部供应商,镜头厂可以始终固定测试视场(如中心只测0.3F),摄像头模组厂也可以有效对应终端不同模组解析力的测试区域和规格,和镜头厂的出货mtf测试也能有效对接,不会存在因镜头厂/模组厂/终端同一位置有测试区域偏差的问题。如此,即能有效地统一摄像头的测试图卡,又能改善使供应商、终端测试解析力的对应性,降低归一化管控难度,提高归一化管控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