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已有通信管道的光缆气送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9893发布日期:2019-04-02 23:4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已有通信管道的光缆气送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通信管道的光缆安装,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已有通信管道的光缆气送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就目前而言,硅芯管广泛被用作于高速公路通信以及运营商干线建设的通信管道,由于通信线路上人井的距离较长,通常在其中只能安装一条光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业对通信线路容量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为了提升通信管道的光纤容量,在已有光缆的管道,通常采用把原有的光缆抽出,重新放入更大芯数光缆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很多干线网络都在被重点用户使用,换缆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事,重新利用新管道放光缆再割接的方式又被通信管道资源和高额费用所制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已有通信管道的光缆气送安装装置,为已有通信管道中光缆的继续安装提供了条件,并实现了原有光缆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已有通信管道的光缆气送安装装置,包括气送敷设管道、光缆保护管道、通信管道固定结构、原有光缆保护结构和气送设备连接结构;

所述气送敷设管道的第一端和光缆保护管道的第一端同时与光缆固定结构连通,所述气送敷设管道的第二端与气送设备连接结构连通,所述光缆保护管道与原有光缆保护结构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光缆气送安装装置还包括密封箱;所述气送敷设管道和光缆保护管道设置于密封箱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管道固定结构包括第一中空连接管,所述第一中空连接管的第一端同时与气送敷设管道的第一端和光缆保护管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中空连接管的第二端贯穿密封箱左侧壁并作为原有光缆管道的连接固定端口;所述第一中空连接管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弹性密封圈。所述原有光缆保护结构包括第二中空连接管和开设于密封箱右侧壁上的光缆固定口,所述第二中空连接管的一端与光缆保护管道的第二端连通,第二中空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光缆固定口连通。所述气送设备连接结构包括第三中空连接管和开设于密封箱右侧壁上的气送设备连接口;所述第三中空连接管的一端与气送敷设管道的第二端连通,第三中空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气送设备连接口连通;所述气送设备连接口内设置有第二弹性密封圈;所述光缆固定口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堵头,所述弹性密封堵头中心开设有供原有光缆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箱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带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下壳体带有开口向上的凹槽;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凹槽边缘均设置有密封条;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螺钉装配固定,并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凹槽形成密封箱内的容置腔室,所述气送敷设管道和光缆保护管道位于容置腔室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已有通信管道中采用气送方式继续进行光缆安装,并在安装过程中对通信管道的原有光缆进行保护,提高了已有通信管道的利用率,降低了通信管道的扩容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密封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送敷设管道,2-光缆保护管道,3-密封箱,4-第一中空连接管,5-第二中空连接管,6-光缆固定口,7-第三中空连接管,8-气送设备连接口,9-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已有通信管道的光缆气送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送敷设管道1、光缆保护管道2、通信管道固定结构、原有光缆保护结构和气送设备连接结构;

所述气送敷设管道1的第一端和光缆保护管道2的第一端同时与光缆固定结构连通,所述气送敷设管道1的第二端与气送设备连接结构连通,所述光缆保护管道2与原有光缆保护结构连通。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光缆气送安装装置还包括密封箱3;所述气送敷设管道1和光缆保护管道2设置于密封箱3内部。

所述通信管道固定结构包括第一中空连接管4,所述第一中空连接管4的第一端同时与气送敷设管道1的第一端和光缆保护管道2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中空连接管4的第二端贯穿密封箱3左侧壁并作为原有光缆管道的连接固定端口;所述第一中空连接管4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弹性密封圈。

所述原有光缆保护结构包括第二中空连接管5和开设于密封箱3右侧壁上的光缆固定口6,所述第二中空连接管5的一端与光缆保护管道2的第二端连通,第二中空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光缆固定口6连通。

所述气送设备连接结构包括第三中空连接管7和开设于密封箱3右侧壁上的气送设备连接口8;所述第三中空连接管7的一端与气送敷设管道1的第二端连通,第三中空连接管7的另一端与气送设备连接口8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箱3的横截面为五边形,密封箱3的右侧壁包含第一右侧壁和第二右侧壁,所述光缆固定口6设置于密封箱3的第一右侧壁上,气送设备连接口8设置于密封箱的第二右侧壁上,在该实施例中,密封箱3的第一右侧壁和第二右侧壁,即与密封箱3左侧壁相对(没有接触)的两个侧壁。

所述气送设备连接口8内设置有第二弹性密封圈;所述光缆固定口6内设置有弹性密封堵头,所述弹性密封堵头中心开设有供原有光缆穿过的通孔。

所述密封箱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带有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下壳体带有开口向上的凹槽,除凹槽开口方向外,上壳体和下壳体结构完全相同,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螺钉装配固定,并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凹槽形成密封箱内的容置腔室,所述气送敷设管道1和光缆保护管道2位于容置腔室内。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凹槽边缘均设置有密封条9,如图1所示,以下壳体为例,可见密封条9的具体位置。上下壳体装配完成后,通过凹槽边缘的密封条,将上下盒体凹槽形成的容置腔室密封,使得整个密封箱3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进行光缆气送安装时,首先将已有通信管道连接到第一中空连接管4中,并通过第一中空连接管4内壁的第一弹性密封圈将已有通信管道与第一中空连接管4之间进行密封;然后将通信管道中的原光缆依次穿过光缆保护管道2和光缆固定口6的弹性密封堵头中心延伸到密封盒外,由弹性密封堵头对穿过的光缆进行密封和固定;再将光缆气送设备的引接硅芯管连接到气送设备连接口8口中,由第二弹性密封圈将引接硅芯管和气送设备连接口8进行密封;此时光缆气送设备即可通过气送敷设管道1和第一总控连接管4,将新光缆气送安装到已有通信管道中。故本实用新型能够为已有通信管道中光缆的继续安装提供条件,又由于在安装前,可以将原有光缆沿光缆保护管道2进行固定,故避免了原有光缆对新敷设光缆作业造成干扰,同时气送作业过程中气流会对管道内原有光缆形成气体拖拽力,以及新敷设光缆与原有光缆之间的摩擦对原有光缆形成拖拽力,故将原有光缆通过密封堵头进行密封固定后,能够有效避免拖拽力对其带来的破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