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K大光圈500w行车记录仪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0215发布日期:2019-04-09 22:00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2K大光圈500w行车记录仪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器材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2K大光圈500w行车记录仪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镜头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无线传输技术的出现,高像素图像的长距离无线传输成为可能,在数码成像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种技术给了各种传统领域一个新的发展契机。随着时代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渐发现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对电子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也可在家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作为家用监控使用。而行车记录仪的镜头对于一个行车记录仪的使用效果至关重要,目前现有的运用在行车记录仪的镜头,存在光圈小,畸变大的问题,导致用户使用很不满意。技术实现要素: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2K大光圈500w行车记录仪镜头,从而解决了目前现有行车记录仪镜头存在光圈小,畸变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2K大光圈500w行车记录仪镜头,包括镜头外壳和设置在镜头外壳内的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第三透镜元件、光阑、第四透镜元件、第五透镜元件、第六透镜元件与盖子和镜筒;所述第一透镜元件焦距为-6.215482mm的并弯月型镜片;所述第二透镜元件焦距为-8.67799mm的双凹型镜片;所述第三透镜元件焦距为+5.651387mm的双凸型镜片;所述光阑为管控光圈大小的直径;所述第四透镜元件焦距为-7.564161mm的双凹型镜片;所述第五透镜元件焦距为+6.653531mm的双凸型镜片;所述第六透镜元件焦距为8.031145mm的平凸型镜片;所述第六透镜元件一侧设有滤光片;所述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第三透镜元件、第四透镜元件、第五透镜元件、第六透镜元件均为玻璃透镜元件。优选的,所述第一透镜元件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Nd≥1.51680,Vd≥64.20,其中Nd表示第一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一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优选的,所述第二透镜元件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Nd≥1.51818,Vd≥58.95,其中Nd表示第二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二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优选的,所述第三透镜元件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Nd≥1.92268,Vd≥20.88,其中Nd表示第三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二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优选的,所述第四透镜元件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Nd≥1.92268,Vd≥20.88,其中Nd表示第四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二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优选的,所述第五透镜元件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Nd≥1.74400,Vd≥44.90,其中Nd表示第五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二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优选的,所述第六透镜元件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Nd≥1.62041,Vd≥60.34,其中Nd表示第六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二透镜元件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优选的,所述第一透镜元件物方侧最外点至成像面的距离要满足下述:光学总长=17.25±0.5mm。优选的,所述镜头外壳为全金属镜头外壳。优选的,镜片组成总高为11.83±0.3mm;镜头成品总高为12.83±0.3mm;机构总高为17.00±0.5mm;机械后焦为4.42±0.1mm;光学后焦为5.42±0.1mm。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6片玻璃镜片,即可有效校正光学系统中的像差,达到令人满意的光学特性和较宽的总视场角与光圈,对角140°,同时边缘相对亮度达到99%,光学畸变<25%,光学总长为17.25mm,光圈1.8且耐100度以上高温,并且杂散光少,能够实现500万像素级别的镜头要求,可以满足镜头的特殊应用要求。目前现有相同规格镜头只能做到2.0光圈,高度均在21.5mm左右,边缘照度在65%左右,而本实用新型镜头相对现有相同规格镜头高度小,高度矮,边缘量度高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物方处于最左侧位置,像方处于最右侧位置);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尺寸示意图(物方处于最左侧位置,像方处于最右侧位置);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像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色差曲线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像散曲线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畸变曲线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MTF曲线图;图中标记:1-镜头外壳,L1-第一透镜元件,L2-第二透镜元件,L3-第三透镜元件,L4-第四透镜元件,L5-第五透镜元件,L6-第六透镜元件,2-光阑,3-滤光片,S1-镜头外径尺寸,S2-镜片组成总高,S3-镜头成品总高,S4-光学总长,S5-机构总高,S6-机械后焦,S7-光学后焦。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如图1-7所示,一种2K大光圈500w行车记录仪镜头,包括镜头外壳1和设置在镜头外壳1内的由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元件L1、第二透镜元件L2、第三透镜元件L3、光阑2、第四透镜元件L4、第五透镜元件L5、第六透镜元件L6与盖子和镜筒;所述第一透镜元件L1焦距为-6.215482mm的并弯月型镜片;所述第二透镜元件L2焦距为-8.67799mm的双凹型镜片;所述第三透镜元件L3焦距为+5.651387mm的双凸型镜片;所述光阑2为管控光圈大小的直径;所述第四透镜元件L4焦距为-7.564161mm的双凹型镜片;所述第五透镜元件L5焦距为+6.653531mm的双凸型镜片;所述第六透镜元件L6焦距为8.031145mm的平凸型镜片;所述第六透镜元件L6一侧设有滤光片3。所述第一透镜元件L1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Nd≥1.51680,Vd≥64.20,其中Nd表示第一透镜元件L1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一透镜元件L1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所述第二透镜元件L2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Nd≥1.51818,Vd≥58.95,其中Nd表示第二透镜元件L2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二透镜元件L2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所述第三透镜元件L3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Nd≥1.92268,Vd≥20.88,其中Nd表示第三透镜元件L3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二透镜元件L2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所述第四透镜元件L4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Nd≥1.92268,Vd≥20.88,其中Nd表示第四透镜元件L4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二透镜元件L2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所述第五透镜元件L5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Nd≥1.74400,Vd≥44.90,其中Nd表示第五透镜元件L5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二透镜元件L2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所述第六透镜元件L6满足下面的条件公式:Nd≥1.62041,Vd≥60.34,其中Nd表示第六透镜元件L6材料的d光折射率,Vd表示第二透镜元件L2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所述第一透镜元件L1物方侧最外点至成像面的距离要满足下述:光学总长S4=17.25±0.5mm。所述第一透镜元件L1、第二透镜元件L2、第三透镜元件L3、第四透镜元件L4、第五透镜元件L5、第六透镜元件L6均为玻璃透镜元件;所述镜头外壳1为全金属镜头外壳1。镜头外径尺寸S1为Φ14.00±0.1;镜片组成总高S2为11.83±0.3mm;镜头成品总高S3为12.83±0.3mm;机构总高S5为17.00±0.5mm;机械后焦S6为4.42±0.1mm;光学后焦S7为5.42±0.1mm。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该镜头的整体焦距值为F=2.5,光圈值为F/NO=1.8,视场角为2ω=130°,光学总长S4TTL为17.25mm,并由物方侧开始,将各个镜面依次编号,第一透镜元件L1的镜面曲率半径为R1、R2,第二透镜元件L2的镜面曲率半径为R3、R4,第三透镜元件L3的镜面曲率半径为R5、R6、光阑2面为2,第四透镜元件L4的镜面曲率半径为R7、R8,第五透镜元件L5的镜面曲率半径为R8、R9,第六透镜元件L6的镜面曲率半径为R10、R11,滤色片。本实用新型F=2.5mm,F/NO=1.8,2ω=130°,TTL=17.25mm。本实用新型光学系统参数表见表1:面序号曲率半径r中心厚度d折射率Nd阿贝常数Vd物面无穷大无穷大第一透镜元件物面R118.860.501.5168064.20第一透镜元件像面R22.751.610918第二透镜元件物面R310.50.871.5181858.95第二透镜元件像面R42.895000.558025第三透镜元件物面R55.29003.241.9226820.88第三透镜元件像面R6无穷大0.24605光阑面无穷大0.218079第四透镜元件物面R7-10.68500.51.9226820.88第四透镜元件像面R84.00051.89001.7440044.90第五透镜元件物面R9-4.0000.10567第六透镜元件像面R107.8002.8001.6204160.34第六透镜元件物面R11-12.32000.2滤光片物面无穷大0.3滤光片像面无穷大4.5保护玻璃物面无穷大0.4保护玻璃镜面无穷大0.15265镜头成像面无穷大-图3至图6为相应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性能曲线图,其中图3为色差曲线图(可叫球差曲线图)也,由常用的F,d.C三色光的波长来表示,单位为mm。图4为像散曲线图,由常用的F,d.C三色光的波长来表示,单位为nm。图5为畸变曲线图,表示不同视场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单位为%。图6为MTF曲线图,代表了一个光学系统的综合解像水平。由图3-6可知,该镜头已将各种像差补正到足以实用的水平。在实际的光学性能测试过程中,光学规格为1.该镜头适用于芯片规格:1/2.7"AR0237orOV2710等...2.焦距(EFL):f=2.5mm3.光圈F/NO(Infinite):1.84.视场角度:对角130°水平110°垂直60°5.最大像面:φ6.7mm6.光学畸变:对角-25%7.相对照度:>99%8.主光线角度:1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