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塑形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1023发布日期:2019-05-03 19:19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角膜塑形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矫正眼睛视力的,特别涉及一种角膜塑形镜。
背景技术
: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Ortho-K))是通过特别设计的角膜塑形镜主动、有步骤、渐进、科学地改变角膜整体形态,以快速提高裸眼视力,控制青少年近视发展为目标的一门技术。现代角膜塑形镜采用“反转几何”设计原理,将角膜塑形镜的内表面形状设计成与角膜前表面几何形状相反,在镜片与角膜之间制造一些间隙,利用泪液的力学作用达到“矫形”效果。角膜塑形镜是硬性接触镜,佩戴后镜片内表面与角膜外表面之间夹着一层分布不均匀的泪液膜,泪液的流体力学效应将角膜中央的上皮细胞向中周部(外围)拉;同时,闭眼和眨眼时,眼睑的作用使得镜片中央对下方角膜施以一定的压力。这两种效应导致角膜中央曲率变平,中央上皮层变薄,中周部变厚,视物成像点向靠近视网膜方向移动。佩戴一段时间后,角膜前表面形状趋于跟角膜塑形镜后表面一致,当摘除角膜塑形镜,角膜仍然保持角膜塑形镜内表面的形状,从而使近视度数降低甚至消除。因为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角膜是需要氧的,角膜如果长期缺氧易导致角膜的相关并发症,故透氧问题是角膜塑形镜都需要解决一个关键问题。现有的在研发角膜塑形镜时,人们通常是在角膜塑形镜的原材料上进行突破,选择或发明各种具有高透氧率的镜片材料,但同时会降低材料的机械强度,使得角膜塑形镜易划伤,易破损。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角膜塑形镜,旨在解决角膜塑形镜透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角膜塑形镜,包括从中心向外依次相连的基弧区、反转弧区、适配弧区和边弧区,所述适配弧区贯设有透气孔;所述角膜塑形镜具有用以与角膜形成泪液膜的内表面,所述角膜塑形镜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透气孔连通的通气槽。优选地,沿着所述角膜塑形镜的周向,所述适配弧区设有多个所述透气孔,所述角膜塑形镜的内表面对应开设有多个所述通气槽。优选地,所述适配弧区的面积为S,所述适配弧区设有多个所述透气孔,所述多个透气孔的面积为S1,且0.5S≤S1≤0.6S;和/或,所述透气孔的孔径为0.3~0.8mm。优选地,所述通气槽包括自所述透气孔延伸至所述基弧区的内通段、及自所述透气孔延伸至所述边弧区的外通段。优选地,所述内通段位于所述反转弧区内的部分的槽宽相较于所述内通段其他部分的槽宽呈较小设置。优选地,从所述通气槽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上,所述内通段的槽宽呈逐渐变小设置。优选地,相较于所述适配弧区和所述边弧区,所述基弧区和所述反转弧区呈加厚设置。优选地,在所述角膜塑形镜设有所述通气槽的区域相较于其邻近区域呈加厚设置。优选地,所述角膜塑形镜设有多个依次相连且曲率半径不同的所述反转弧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氧气可以通过所述透气孔和所述通气槽进入所述角膜塑形镜和角膜之间,从而避免角膜缺氧的情况的出现,并且,所述透气孔是设于所述适配弧区,这样可以降低所述透气孔的设置对所述角膜塑形镜性能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膜塑形镜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角膜塑形镜4边弧区1基弧区5透气孔2反转弧区6通气槽3适配弧区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角膜塑形镜,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角膜塑形镜的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膜塑形镜100包括从中心向外依次相连的基弧区1、反转弧区2(可以通过在所述角膜塑形镜100设有多个依次相连且曲率半径不同的所述反转弧区2,来提升所述角膜塑形镜100的中央定位性能)、适配弧区3和边弧区4,所述适配弧区3贯设有透气孔5,所述角膜塑形镜100具有用以与角膜形成泪液膜的内表面,所述角膜塑形镜100的内表面开设有与所述透气孔5连通的通气槽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氧气可以通过所述透气孔5和所述通气槽6进入所述角膜塑形镜100和角膜之间,从而避免角膜缺氧的情况的出现,并且,所述透气孔5是设于所述适配弧区3(因为所述适配弧区3主要用以稳定所述角膜塑形镜100,当所述透气孔5的孔径为0.3~0.8mm时,所述角膜塑形镜100可以提供稳定的中央定位性能),这样可以降低所述透气孔5的设置对所述角膜塑形镜100性能的影响(所述基弧区1是与角膜的中央区域进行接触,用以压平角膜表面,所述反转弧区2较为陡峭,用以稳固所述基弧区1的压平效果,并保证一定的泪液储存量,故在所述基弧区1和所述反转弧区2设置所述透气孔5,易影响所述角膜塑形镜100的塑形功能,通常相较于所述适配弧区3和所述边弧区4,所述基弧区1和所述反转弧区2呈加厚设置)。为了有利于对整个角膜进行供氧,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沿着所述角膜塑形镜100的周向,所述适配弧区3设有多个所述透气孔5,所述角膜塑形镜100的内表面对应开设有多个所述通气槽6。当所述适配弧区3的面积为S,所述适配弧区3设有多个所述透气孔5,所述多个透气孔5的面积为S1,且0.5S≤S1≤0.6S时,这样不但对角膜的供氧效果较好,并且,所述角膜塑形镜100可以提供较为稳定的中央定位性能。氧气从所述透气孔5进入所述角膜塑形镜100和角膜之间,再通过所述通气槽6进行传递,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气槽6包括自所述透气孔5延伸至所述基弧区1的内通段、及自所述透气孔5延伸至所述边弧区4的外通段,这样有利于形成对整个角膜的供氧。进一步,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通段位于所述反转弧区2内的部分的槽宽相较于所述内通段其他部分的槽宽呈较小设置,这样可以避免所述反转弧区2与角膜之间的泪液的流失。同样的设置方式可以是从所述通气槽6的槽底至槽口的方向上,所述内通段的槽宽呈逐渐变小设置,还可以是所述内通段位于所述反转弧区2内的部分的内侧壁呈凹凸不平设置。为了降低所述通气槽6的设置对所述角膜塑形镜100的性能的影响,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角膜塑形镜100设有所述通气槽6的区域相较于其邻近区域呈加厚设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