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9613发布日期:2019-04-13 01:05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光纤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遮光板的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一般SC规格的光纤连接器1,包含壳套11、供所述壳套11套设的插芯座12,及连接于所述插芯座12后端的尾套13(连接位置在所述壳套11内而未显示于图1)。所述插芯座12及所述尾套13是供光纤连接线(图未示)穿设,所述光纤连接线是通过所述尾套13而向前延伸至所述插芯座12的前端,通过由所述光纤连接线的前端所传递出的不可见光,可与其它光纤组件光学连接以达到传递光信号之功能。但所述光纤连接线所传出的不可见光在久视下会对人眼造成伤害,因此装设光纤的专业人员会避免注视所述插芯座12的前端来避免伤害,但随着使用光纤技术的装置逐渐普及,所述光纤连接器1也步入了一般家庭中,由于所述光纤连接器1在未连接时常显露于外,且一般人并未具备前述知识,加上不可见光无法被人眼辨识的特性容易使人久视而不自知,最终导致眼睛受到伤害的憾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遮光板的光纤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器包含主体单元及外壳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包括尾套,及连接于所述尾套前端的插芯座,所述外壳单元包括可前后移动地套设于所述插芯座上的滑套,及枢设于所述滑套上的遮光板,所述滑套可受操作而相对于所述插芯座沿前后方向在收合位置及接合位置间移动,当所述滑套位于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遮光板遮挡于所述插芯座前方,当所述滑套位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遮光板相对于所述滑套掀转,并允许所述插芯座的前端显露于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单元的遮光板具有沿左右方向插设于所述滑套上的枢轴部、枢设于所述枢轴部上的板体部,及套设于所述枢轴部上的扭簧部,当所述滑套位于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板体部遮挡于所述插芯座前方,当所述滑套位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插芯座推顶所述板体部,使所述板体部向外掀开而允许所述插芯座向前凸伸,且所述扭簧部受到扭转而积蓄使所述板体部复位的弹力位能。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壳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滑套内且两端分别顶抵所述插芯座及所述滑套的弹性件,当所述滑套由所述收合位置移动至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弹性件被沿前后方向压缩而积蓄使所述滑套复位的弹力位能。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主体单元的插芯座具有连接所述尾套的内座体部、插设于所述内座体部前端的芯管部,及套设于所述内座体部及所述芯管部上且设置于所述滑套内的外座体部,所述外座体部供所述滑套可前后滑移地套设。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插芯座的内座体部的后端显露于所述外座体部外,所述外壳单元的弹性件的前端顶抵所述滑套且后端顶抵所述内座体部。

较佳地,前述光纤连接器,其中所述滑套界定出第一开口,及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后方的第二开口,当所述滑套位于所述收合位置时,所述遮光板遮挡于所述第二开口前方,当所述滑套位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外座体部向前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且所述芯管部向前穿伸出所述第一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在于:所述遮光板采用可启闭式设计,当所述插芯座未与其它光纤装置连接时,所述滑套位于所述收合位置,从而使所述遮光板遮挡于所述插芯座前方,如此便可遮挡不可见光以避免人眼直视而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立体图,说明一般的光纤连接器;

图2是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的实施例;

图3是立体分解图,说明图2组件分解后的态样;

图4是侧视剖面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滑套位于收合位置的态样;

图5是俯视剖面图,说明图2的俯视剖面态样;及

图6是侧视剖面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滑套位于接合位置的态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器2的实施例,包含一个主体单元3,及一个套设于所述主体单元3上的外壳单元4。所述主体单元3包括一个包覆一条光纤连接线A的尾套31,及一个连接于所述尾套31前端的插芯座32。参阅图3、图4,及图5,所述插芯座32是供所述光纤连接线A穿伸置入,并具有一个连接所述尾套31的内座体部321、一个插设于所述内座体部321的前端并用于供所述光纤连接线A前端伸入的芯管部322,及一个套设于所述内座体部321及所述芯管部322上以固定所述芯管部322的外座体部323。

所述外壳单元4包括一个可前后移动地套设于所述插芯座32的外座体部323上的滑套41、一个枢设于所述滑套41上且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遮光板42,及一个设置于所述滑套41内的弹性件43。所述滑套41界定出一个位于前方的第一开口411,及一个位于所述第一开口411后方而邻近所述插芯座32的第二开口4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芯座32的芯管部322前端会由所述第二开口412部略微穿出。所述遮光板42具有一个沿左右方向插设固定于所述滑套41上的枢轴部421、一个枢设于所述枢轴部421上且朝斜前方向下延伸的板体部422,及一个套设于所述枢轴部421上的扭簧部4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扭簧部423为一个套设于所述枢轴部421上的扭力弹簧,且所述扭簧部423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滑套41及所述板体部422上。所述弹性件43为一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弹簧,且后端及前端分别顶抵所述内座体部321及所述滑套41内壁。

使用者可沿前后方向拉动所述滑套41,使所述滑套41相对于所述插芯座32在一个收合位置及一个接合位置间移动。当用户未施力且所述光纤连接器2未与其它装置连接时,所述滑套41位于所述收合位置,此时所述遮光板42是倾斜向下地遮挡于所述插芯座32的芯管部322前方,且沿前后方向将所述第二开口412遮蔽,因此使用者通过所述第一开口411向后看,仅会看到所述遮光板42而不会看到所述芯管部322。

参阅图3、图5,及图6,当使用者向后拉动所述滑套41时,可使所述滑套41移动至所述接合位置,在前述过程中所述芯管部322会相对于所述外壳单元4向前移动,并向前推顶所述遮光板42,使所述遮光板42向上掀开且所述芯管部322通过所述第二开口412而朝所述第一开口411移动,所述扭簧部423受到扭转以积蓄使所述板体部422复位的弹力位能,所述弹性件43也受到压缩而积蓄使所述滑套41复位的弹力位能。当所述滑套41位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遮光板42约略平行水平面,所述外座体部323通过所述第二开口412,所述芯管部322则向前穿伸出所述第一开口411而显露于外,此时所述光纤连接器2呈可进行光学连接之状态,由于所述芯管部322前端两侧一般会有供其它装置扣接的设计,故在与其它装置接合后,可固定所述芯管部322以避免在使用者停止施力后所述插芯座32向后缩回。

所述遮光板42可在未使用时屏蔽所述芯管部322内的光纤连接线A所发出的不可见光,从而避免一般使用者在未警觉的状况下久视而造成伤害,而在需要接合时,可通过控制所述滑套41使所述插芯座32向前伸出以进行光学连接,易于操作且不需另外使用工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遮光板42可启闭的设计,能在未使用所述光纤连接器2时,以所述遮光板42遮蔽所述插芯座32,从而屏蔽所述插芯座32内的光纤连接线A所发出的不可见光,进而保护使用者的眼睛,避免意外发生,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