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亮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960发布日期:2019-07-10 09:13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亮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高亮复合膜。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重要功能即在供应均匀的面光源以供液晶显示面板使用,传统液晶显示背光源模组中主要由光源、导光板,导光板出光面之上依次设置有下扩散膜,垂直增亮膜,水平增亮膜、上扩散膜,光线通过该导光板出光面发出的光线通过扩散膜的匀光作用和增亮膜的聚光作用,达到光能分布均匀,光线聚集的光学效果。但是这种结构的背光模组使用的光学膜片较多,装配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且这种结构的背光模组厚度大,不符合现在背光源轻薄化的发展趋势。部分背光源为了节约成本采用下扩散膜,增亮膜,上扩散膜,虽减少了光学膜片,但是光源利用效率降低,使得产品亮度降低,而且背光源均匀度也降低,现有的复合膜功能性较弱,光线聚集效果差,满足不了精细化要求,抗刮伤性能不佳。

目前,现有的复合膜,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亮复合膜,解决了现有的复合膜功能性较弱,光线聚集效果差,满足不了精细化要求和抗刮伤性能不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高亮复合膜,包括第一聚光透明基层和第二聚光透明基层,所述第一聚光透明基层和第二聚光透明基层的之间设置有粘合层,所述第一聚光透明基层的底侧和第二聚光透明基层的顶侧均开设有等间距布置的定位卡槽;

所述粘合层的内部安装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定位卡槽卡接,所述连接块的中部开设有穿孔,所述粘合层贯穿穿孔的内部,所述第一聚光透明基层由第一涂料层和第一光学层组成;

所述第一涂料层和第一光学层的之间设置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棱镜单元,两个所述第一棱镜单元的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棱镜单元,所述第二聚光透明基层由第二涂料层和第二光学层组成,所述第二涂料层和第二光学层的之间设置有均匀排布的第三棱镜单元;

所述第一光学层和第二光学层的内部均安装有等间距布置的光扩散粒子,所述第一聚光透明基层的顶部设置有防划伤层,所述防划伤层的内部填充有均匀排布的柔性防划伤粒子,所述防划伤层的顶部安装有耐磨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聚光透明基层位于第二聚光透明基层的上方;

所述粘合层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聚光透明基层和第二聚光透明基层。

可选的,多个所述连接块呈等间距布置,所述连接块呈工字形,所述连接块与定位卡槽配合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涂料层位于第一光学层的上方;

所述第一棱镜单元为圆弧波峰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单元的圆弧弧度为 35-55°,所述第一棱镜单元的圆弧半径为6-9μm。

可选的,所述第二棱镜单元(的高度为6-19μm,所述第二棱镜单元的顶角为96-116°,所述第二棱镜单元和第三棱镜单元均为尖型波峰棱镜,所述第三棱镜单元的高度为35-75μm,所述第二棱镜单元的顶角为97-117°。

可选的,所述光扩散粒子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

所述柔性防划伤粒子为密胺树脂粒子。

可选的,所述防划伤层为丙烯酸树脂层,所述防划伤层的底部与第一聚光透明基层固定连接;

所述耐磨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所述耐磨层的底部与防划伤层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亮复合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高亮复合膜,一方面通过设置连接块,提高了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增强了复合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棱镜单元、第二棱镜单元和第三棱镜单元,增强了复合膜的功能性,改善了反光效率,第一棱镜单元、第二棱镜单元和第三棱镜单元对光进行逐级收敛。

(2)、该新型高亮复合膜,一方面通过设置光扩散粒子,起到了光扩散的作用,使背光模组的光源光线均匀化且亮度提升,减少了背光模组使用的光学膜片的数量,简化了装配工艺,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设置防划伤层和柔性防划伤粒子,解决了传统增亮扩散膜对导光板划伤问题,保证了抗刮伤效果、增亮效果与遮盖效果的统一,满足了高精细化的要求,其次通过设置耐磨层,色散小,清晰度较高,防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聚光透明基层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聚光透明基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聚光透明基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聚光透明基层1、第二聚光透明基层2、粘合层3、定位卡槽 4、连接块5、穿孔6、第一涂料层7、第一光学层8、第一棱镜单元9、第二棱镜单元10、第二涂料层11、第二光学层12、第三棱镜单元13、光扩散粒子14、防划伤层15、柔性防划伤粒子16、耐磨层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亮复合膜,包括第一聚光透明基层1和第二聚光透明基层2,第一聚光透明基层1和第二聚光透明基层2的之间设置有粘合层3,第一聚光透明基层1的底侧和第二聚光透明基层2的顶侧均开设有等间距布置的定位卡槽4;

粘合层3的内部安装有多个连接块5,连接块5与定位卡槽4卡接,连接块5的中部开设有穿孔6,粘合层3贯穿穿孔6的内部,第一聚光透明基层1 由第一涂料层7和第一光学层8组成;

第一涂料层7和第一光学层8的之间设置有均匀布置的第一棱镜单元9,两个第一棱镜单元9的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二棱镜单元10,第二聚光透明基层 2由第二涂料层11和第二光学层12组成,第二涂料层11和第二光学层12的之间设置有均匀排布的第三棱镜单元13;

第一光学层8和第二光学层12的内部均安装有等间距布置的光扩散粒子 14,第一聚光透明基层1的顶部设置有防划伤层15,防划伤层15的内部填充有均匀排布的柔性防划伤粒子16,防划伤层15的顶部安装有耐磨层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一聚光透明基层1位于第二聚光透明基层2的上方;

粘合层3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聚光透明基层1和第二聚光透明基层 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多个连接块5呈等间距布置,连接块5呈工字形,连接块5与定位卡槽4 配合设置,通过设置连接块5,提高了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增强了复合膜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一涂料层7位于第一光学层8的上方;

第一棱镜单元9为圆弧波峰棱镜,第一棱镜单元9的圆弧弧度为 35-55°,第一棱镜单元9的圆弧半径为6-9μ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第二棱镜单元10的高度为6-19μm,第二棱镜单元10的顶角为96-116°,第二棱镜单元10和第三棱镜单元13均为尖型波峰棱镜,第三棱镜单元13的高度为35-75μm,第二棱镜单元10的顶角为97-117°,通过设置第一棱镜单元9、第二棱镜单元10和第三棱镜单元13,增强了复合膜的功能性,改善了反光效率,第一棱镜单元9、第二棱镜单元10和第三棱镜单元13对光进行逐级收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光扩散粒子14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通过设置光扩散粒子14,起到了光扩散的作用,使背光模组的光源光线均匀化且亮度提升,减少了背光模组使用的光学膜片的数量,简化了装配工艺,降低了成本;

柔性防划伤粒子16为密胺树脂粒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防划伤层15为丙烯酸树脂层,防划伤层15的底部与第一聚光透明基层1 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划伤层15和柔性防划伤粒子16,解决了传统增亮扩散膜对导光板划伤问题,保证了抗刮伤效果、增亮效果与遮盖效果的统一,满足了高精细化的要求;

耐磨层17为聚氨酯丙烯酸酯,耐磨层17的底部与防划伤层1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耐磨层17,色散小,清晰度较高,防护效果好。

综上所述,该新型高亮复合膜,在使用的情况下,一方面通过设置光扩散粒子14,起到了光扩散的作用,使背光模组的光源光线均匀化且亮度提升,减少了背光模组使用的光学膜片的数量,简化了装配工艺,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设置防划伤层15和柔性防划伤粒子16,解决了传统增亮扩散膜对导光板划伤问题,保证了抗刮伤效果、增亮效果与遮盖效果的统一,满足了高精细化的要求,其次通过设置耐磨层17,色散小,清晰度较高,防护效果好,此外通过设置连接块5,提高了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增强了复合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第一棱镜单元9、第二棱镜单元10和第三棱镜单元13,增强了复合膜的功能性,改善了反光效率,第一棱镜单元9、第二棱镜单元10和第三棱镜单元13对光进行逐级收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