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926发布日期:2019-07-10 09:12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背景技术:

平面显示器应用的液晶模组多采用TFT-LCD技术,TFT-LCD即为非主动式发光显示,通常由白光背光模组提供均匀的系统亮度,再透过彩色滤光片获得丰富的色彩显示。光学件中光学膜片的复合膜兼有扩散和增亮的效果;扩散板在一些新型产品中也做了微结构以兼有扩散和增亮的功能。复合膜和新型扩散板等光学件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一体化,在实际应用中也能满足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设计和生产要求。而当光源位于导光板底部,从导光板不同位置射出的光线在导光板中的传播距离不同,光能损失也不同,从而造成从导光板各位置射出的光亮度不均。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包括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导光板,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反射片,所述导光板的上端设置有增亮层,所述增亮层由扩散片一、集光镜片、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扩散片二和复合膜组成,所述扩散片一位于所述增亮层的底部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所述增亮层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与所述扩散片一之间设置有集光镜片,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的上端设置有扩散片二,所述扩散片二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增亮层的顶端设置有复合膜,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均由反射型偏振层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由长边和短边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组件由线路板和若干LED光源颗粒组成,所述LED 光源颗粒均安装于所述线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型偏振层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层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位于所述反射型偏振层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中不同位置处的反射型偏振层的层数不同,因此其不同位置处的增亮能力也不同,从而其能够调节透过其的光线的亮度均匀性,通过光源组件中的LED光源颗粒,使得背光源的亮度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了背光源的出光均匀度和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的导光板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的增亮层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的反射型偏振增亮片示意图。

图中:

1、光源组件;2、导光板;3、反射片;4、增亮层;5、扩散片一;6、集光镜片;7、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8、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9、扩散片二;10、复合膜;11、反射型偏振层;12、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13、线路板;14、LED光源颗粒;15、粘结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型偏振增亮片。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射型偏振增亮片及具有该增亮片的背光源,包括光源组件1,所述光源组件1的上方设置有导光板2,所述光源组件1与所述导光板2之间设置反射片3,所述导光板2的上端设置有增亮层4,所述增亮层4由扩散片一5、集光镜片6、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扩散片二9和复合膜10组成,所述扩散片一5位于所述增亮层4的底部与所述导光板2连接,所述增亮层4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与所述扩散片一5之间设置有集光镜片6,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的上端设置有扩散片二9,所述扩散片二9的上端且位于所述增亮层4的顶端设置有复合膜10,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 7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均由反射型偏振层11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12组成。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 8中不同位置处的反射型偏振层的层数不同,因此其不同位置处的增亮能力也不同,从而其能够调节透过其的光线的亮度均匀性,通过光源组件1中的LED 光源颗粒14,使得背光源的亮度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了背光源的出光均匀度和亮度。

实施例二:

如图1-4所示,所述导光板2由长边和短边组成。所述光源组件1由线路板13和若干LED光源颗粒14组成,所述LED光源颗粒14均安装于所述线路板13上。所述反射型偏振层11和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12 之间均通过粘结层15连接。所述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保护层12位于所述反射型偏振层11的两端。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7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因此可在导光板2上射出光线亮度较高的区域获得较低的增亮能力,而在导光板2上射出光线亮度较低的区域获得较高的增亮能力,从而弥补由导光板2本身造成的亮度不均现象,使背光源的亮度均匀,LED光源颗粒14采用高功率芯片,在背光模组同等助率要求下,可以减少LED光源颗粒14的使用数量,从而拉大LED颗粒之间的距离,同时避免了热量积聚效应。将光源组件1中的LED光源颗粒14之间的封装距离达到5cm以上,在同类尺寸背光模组中大大地减少了LED颗粒使用数量,节约了背光模组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一 7和反射型偏振增亮片二8中不同位置处的反射型偏振层的层数不同,因此其不同位置处的增亮能力也不同,从而其能够调节透过其的光线的亮度均匀性,通过光源组件1中的LED光源颗粒14,使得背光源的亮度更加均匀,进一步提升了背光源的出光均匀度和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