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0587发布日期:2019-07-06 12:0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智能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用户对日常的生活用品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关于耳机类型日益增多,层出不穷,主要有头戴式、颈戴式以及耳挂式耳机等类型。

头戴式主要是靠与头部与耳整体贴合实现固定,颈戴式主要式固定在颈部,耳挂式耳机则是依靠耳廓轮廓实现定位,以上三种方式缺陷是当佩戴者在戴耳机的同时若需要戴眼镜。例如近视者需要佩戴近视眼镜,或者在户外需要佩戴太阳眼镜,又或者,在VR体验时需要佩戴VR眼镜,若同时佩戴眼镜和耳机就会造成对耳朵部分的压力,同时使眼镜变形,从而引起不舒适的感觉,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问题或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智能眼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眼镜,包括:

耳机;

眼镜本体;

镜腿,所述镜腿的一端连接在眼镜本体上,另一端末端形成有容纳所述耳机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具有开口,所述耳机通过所述开口收纳在容置腔中。

进一步的,在所述耳机与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之间设有密封层;

及/或,

所述耳机内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容置腔的腔壁上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以将所述耳机固定在所述容置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眼镜还包括:

自动卷线器,固定设置于所述镜腿内,所述自动卷线器包括转轮;

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所述耳机,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轮固定连接;

所述自动卷线器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线缠绕于所述转轮上,以使所述连接线的线身缩回至所述镜腿内。

进一步的,所述镜腿内设有供电电源,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电连并固定在所述转轮上。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卷线器还包括: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底盖和转轴,所述底盖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轮套设于所述转轴上;

卷簧,所述卷簧位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卷簧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卷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转轮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件和驱动件;

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镜腿内,所述固定件用于夹持所述线身;

所述驱动件的一端伸出所述镜腿,所述驱动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固定件接触,以驱动所述固定件释放对所述线身的作用力,以使所述线身能够在自动卷线器的作用下缩回至所述镜腿中。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上还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防止所述驱动件从所述镜腿中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线身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远离,以释放所述线身。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驱动件驱动的固定件具有弹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刚性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固定部和弹性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件配合以夹持所述线身,所述弹性部一端与所述镜腿的侧壁连接,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所述驱动件用于向所述固定部施加按压力,所述固定部在被所述驱动件按压过程中,所述弹性部不断被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线身的线槽,所述线槽的横截面尺寸与所述线身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镜腿上设置有封板,所述封板与所述镜腿末端端面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封板与所述镜腿的壁面围成所述容置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通过在眼镜的镜腿中设置耳机,结构简单,眼镜与耳机结合,能够实现试听一体化的目的,并且耳机设置于镜腿的端部,不占用镜腿的侧部的任何位置,不会对用户头部产生压力,同时用户在佩戴时由于在镜腿末端设有耳机,耳机能对眼镜起到重量平衡的作用,因为一般智能眼镜本体比较重,对用户的鼻梁压迫比较重,将耳机设在镜腿远离本体的端部,可以减轻对鼻梁的压迫,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的耳机被拉出镜腿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腿及镜腿内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卷线器和按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和驱动件对耳机线的作用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腿的末端与耳机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眼镜本体; 11-镜框; 12-镜片;

111-左镜框; 112-右镜框; 121-左镜片;

122-右镜片; 13-镜腿; 13a-第一壳体;

13b-第二壳体; 131-左镜腿; 132-右镜腿;

133-封板; 20-自动卷线器; 21-转轮;

22-固定座; 221-底盖; 222-转轴;

2221-卡槽; 23-卷簧; 24-顶盖;

30-供电电源; 40-耳机; 40a-连接线;

50-PCB板; 60-固定件; 61-第一固定件;

62-第二固定件; 621-固定部; 622-弹性部;

70-驱动件; 71-限位部; A-容置槽;

B-腔体; M-线槽; X-密封层;

Q1-第一磁性件; Q2-第二磁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此外,“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连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及/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的耳机被拉出镜腿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腿及镜腿内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一般的,眼镜可以包括眼镜本体10和镜腿13,眼镜本体10可以包括镜框11和镜片12,请参照附图1-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眼镜,包括:眼镜本体10、镜腿13和耳机40;镜腿13的一端连接在眼镜本体10上,另一端末端形成有容纳耳机40的容置腔A,容置腔A具有开口,耳机40通过开口收纳在容置腔A中。

本实施例中的眼镜可以是应用于近视眼镜、老花镜、太阳镜、VR/AR眼镜等,只要是需要佩戴于人眼处的眼镜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不一一例举。耳机40可以为普通耳机或者蓝牙耳机。

本实施例优选的为蓝牙耳机,当耳机40为普通耳机时,眼镜本体10可以为VR/AR眼镜,眼镜本体10内部可以设置播放器或者多媒体设备,以供耳机40播放音频。

具体的,镜框11可以包括左镜框111和右镜框112,镜片12包括左镜片121和右镜片122,镜腿13包括左镜腿131和右镜腿132,左镜片121安装于左镜框111中,右镜片122安装于右镜框112中,左镜腿131连接于左镜框111的一侧,右镜腿132连接于右镜框112的一侧。

一般的,在镜腿13的内部可以形成有腔体B。腔体B可以与容置腔A 连通或不连通,本实施例不做限定。镜腿13可以包括第一壳体13a和第二壳体13b,第一壳体13a与第二壳体13b可以扣合形成腔体B,优选的,第一壳体13a与第二壳体13b可以可拆卸地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通过在眼镜的镜腿中设置耳机,结构简单,眼镜与耳机结合,能够实现试听一体化的目的,并且耳机设置于镜腿的末端,不占用镜腿的侧部的任何位置,不会对用户头部产生压力,同时用户在佩戴时由于在镜腿末端设有耳机,耳机能对眼镜起到重量平衡的作用,因为一般智能眼镜本体比较重,对用户的鼻梁压迫比较重,将耳机设在镜腿远离本体的端部,可以减轻对鼻梁的压迫,提高用户体验。

进一步的,在耳机40与容置腔A的腔壁之间可以设有密封层X。具体的,密封层X可以为硅胶层,或者其他能够起到密封作用的柔性材料。密封层X能够防止液体进入到镜腿13中,而损坏镜腿13中的电子器件,进而有效保证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及/或,耳机40内可以设有第一磁性件Q1,容置腔A的腔壁上可以设有第二磁性件Q2,第一磁性件Q1与第二磁性件Q2相互吸引以将耳机40固定在容置腔A中。若基于上述具有密封层X的方式,第一磁性件Q1与第二磁性件Q2之间的磁力可以挤压密封层X,从而进一步提高密封层X的密封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智能眼镜还包括:自动卷线器20、连接线40a。

自动卷线器20固定设置于镜腿13内,具体可设置在镜腿13的腔体B 内,在实施例中的自动卷线器20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何自动卷线器,自动卷线器能够自转以将固定于自动卷线器上的线材缠绕到自动卷线器上,自动卷线器20包括转轮21,转轮21可以在镜腿13内转动。

连接线40a的一端连接耳机40,连接线40a的另一端与转轮21固定连接。自动卷线器用于驱动连接线40a缠绕于转轮21上,以使连接线40a的线身缩回至镜腿13内。

镜腿13内可以设有供电电源30,耳机40可以为有线耳机,对应的,连接线40a的另一端可以与供电电源30电连并固定在转轮21上。或者,耳机 40为蓝牙耳机,对应的,连接线40a为非供电连接线。

供电电源30固定设置于镜腿13内,具体可设置在腔体B中在本实施例中,供电电源30用于向耳机提供电源,供电电源30可以是固定在镜腿13 内的电池,具体的,PCB板50可以点胶在镜腿13的侧壁上,电池可以设置在PCB板50上。

连接线40a可以一端连接耳机40,连接线40a的另一端可以固定于转轮 21上,自动卷线器20用于驱动连接线40a缠绕于转轮21上,以使连接线40a 的线身缩回至镜腿13中。具体的,对于有线耳机,连接线40a的另一端可以与转轮21固定的同时,与供电电源30直接电连接,例如可以与供电电源30 焊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镜腿13的第一壳体13a与第二壳体13b可以可拆卸地连接,由此,可以便于自动卷线器20、供电电源30等进行维修或更换,以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的智能眼镜中的耳机可以在自动卷线器的作用下缩回至镜腿内,操作方便,耳机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耳机线抽拉出一定长度,在不使用时,通过自动卷线器上的结构收纳至镜腿13中,以保证耳机固定在镜腿的末端。使佩戴者体验较好,舒适度高,方便携带。

基于上述实施例,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卷线器和按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自动卷线器20还包括:固定座22和卷簧 23。

固定座22可以包括底盖221和转轴222,底盖221与转轴222固定连接,转轮21可以套设于转轴222上。具体的,在底盖221上可以开设有转轴222 穿入孔223,转轴穿入孔223与转轴222可以间隙配合,转轴222可以穿过转轴穿入孔223并从底盖221上伸出,转轴222可以与底盖22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此不做限定,只要转轴222相对于固定座22无相对运动即可。转轮21可以绕转轴222周向转动,但不可上下移动。

卷簧23可以位于固定座22上,且卷簧2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22上,卷簧23的另一端固定在转轮21上。具体的,卷簧23的一端可以固定在固定座22的底盖221上,也可以固定的固定座22的转轴222上,具体的,在转轴222的侧壁上可以沿轴向开设有卡槽2221,卷簧23的一端部可以卡入卡槽2221中,以固定在转轴222上。卷簧23的另一端与转轮21固定连接,卷簧23可以带动转轮21转动。

另外,自动卷线器20还可以包括顶盖24,顶盖24可以与底盖221可拆卸地连接,以将转轮21和卷簧23封闭在顶盖24与底盖221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本实施例的自动卷线器20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由于连接线40a与转轮 21固定连接,当向外拉连接线40a时,带动转轮21转动,而由于转轮与卷簧23固定连接,卷簧23能够随转轮21的转动而被反向缠绕产生扭转力,一旦放开连接线40a,在连接线40a没有被固定的情况下,连接线40a能够在自动卷线器20的扭转力作用下,缩回至镜腿13中的自动卷线器20中。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以实现耳机40可以锁定在拉伸的任意位置,并可在任意位置解锁缩回。具体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和驱动件对耳机线的作用原理图。如图1-图3、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智能眼镜还包括:固定件60和驱动件70。

其中,固定件60可以固定设置在镜腿13内,固定件60用于夹持线身。驱动件70的一端可以伸出镜腿13外,驱动件70的另一端用于与固定件60 接触,以驱动固定件60释放对线身的作用力。具体的,驱动件70可以在镜腿13的侧面伸出,以便于用户操作。通过固定件60对线身进行固定,使得耳机40被拉长后能够在任意位置固定,而当用户驱动驱动件70则可释放固定件60对线身的作用力,耳机40的连接线40a可以继续被拉长,或者,可以在自动卷线器20的作用下缩回至镜腿13内。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60上可以设有用于容纳线身的线槽M,线槽M的横截面尺寸与线身的横截面尺寸相匹配。线身在被固定件60固定的状态下,连接线40a的线身被容纳在线槽M内,线槽M的设计能够避免固定件60在对线身施加作用力时,线身被压变形,甚至压坏进而影响耳机40的使用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70可以穿过第一壳体13a或第二壳体13b伸出镜腿13,驱动件70上还可以设有限位部71,限位部71用于防止驱动件70从镜腿13内脱出。限位部71可以为驱动件70上的凸起,凸起抵靠在驱动件 70在第一壳体13a或第二壳体13b上穿过的通孔位置处,进而阻碍驱动件70 脱出。

进一步的,固定件60可以包括:第一固定件61和第二固定件62,线身被夹持在第一固定件61与第二固定件62之间,驱动件70用于驱动第一固定件61与第二固定件62相对远离,以释放线身。第一固定件61和第二固定件 62可以连接在一起,也可以不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只要第一固定件61与第二固定件62能够提供夹紧力,并且,驱动件70能够驱动第一固定件61与第二固定件62相对远离即可。

具体的,驱动件70用于驱动第一固定件61和第二固定件62中的至少一个,驱动件70驱动的固定件具有弹性。其中驱动件70驱动的固定件为第一固定件61和/或第二固定件62,但至少驱动件70所驱动的固定件应该具有弹性。

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件61可以为刚性件,第一固定件61可以与镜腿 13热熔固定,第二固定件62可以包括固定部621和弹性部622,固定部621 用于与第一固定件61配合以夹持线身,弹性部622一端与镜腿13的侧壁(腔体B的腔壁)连接,弹性部622的另一端与固定部621连接。驱动件70用于向固定部621施加按压力,固定部621在被驱动件70按压过程中,弹性部622不断被压缩。

固定部621可以为弹片,或者刚性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固定部621 为弹片。第一固定件61和固定部621上可以均开设有圆弧槽,两个圆弧槽配合可以形成线槽M。弹性部622可以为螺旋弹簧,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弹性部622还可以为其他可以伸缩的弹性件,例如弹性橡胶件等,在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线身在被第一固定件61和第二固定件62固定的状态下,弹性部622可以处于部分压缩状态,以能够更好地向线身提供夹紧力,防止线身在线槽M内移动,实现锁止,而当驱动件70向固定部621施加作用力时,驱动件70与固定部621直接接触,弹性部622能够继续被压缩,当需要线材收回时按下驱动件70,固定部621与第一固定件61实现分离,线身处于自由状态,线身在自动卷线器20的卷簧23的反转力作用下实现收纳。即实现耳机40可以在任意位置自动锁止,按下驱动件70即可实现耳机40自动收纳至镜腿13中。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腿的末端与耳机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镜腿13的末端可以设置有封板133,封板133与镜腿13末端端面之间具有间距,封板133与镜腿13的侧壁面围成上述的容置腔A。容置腔 A位于封板133的一侧,腔体B可以位于封板133的另一侧,在封板133上可以开设有用于供连接线40a穿过的通孔。具体的,封板133与镜腿13侧壁形成上述的容置腔A,耳机40在被收纳在容置腔A内,能够使得耳机40更能被稳定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能够具有视听一体化功能,并且,耳机40可以在任意位置自动锁止,按下驱动件70即可自动收纳至镜腿13中,并且,在耳机40收纳的状态下,具有密封防水的功能,相关电子器件不易被损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