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538发布日期:2019-07-10 09:0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讯领域相关产品的加工或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光纤及光缆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单插芯需要外套一个金属套管进行保护,以防止单插芯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被损坏。目前,单插芯和金属套管的组装采用人工直接压接的方式进行组装,具体过程为:将单插芯放入金属套管后,工人直接按压单插芯斜面处,通过压力使得单插芯与金属套管组装在一起。这种直接压接组装的方式,在压接时需要直接压接在已经研磨好端面的单插芯表面,因此,很容易压伤端面,一旦端面被压伤,单插芯就会被报废。

因此,针对现有的直接压接的组装方式存在容易损伤插芯的问题,急需提供一种能够在组装过程中减少损伤插芯的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直接压接的组装方式存在容易损伤插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在组装过程中减少损伤插芯的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该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通过组装治具中的压芯按压插芯以及台阶,使得压接过程中插芯受力不会过大,从而避免发生损伤插芯表面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包括:上盖,用于作为进行压接的第一部分;底座,与所述上盖匹配,用于作为进行压接的第二部分;所述底座包括上压部和下压部,所述下压部上设置有开口;所述上压部与所述上盖匹配,所述开口用于放置金属套管;压芯,设置与所述上盖的中心,用于压接插芯。

优选地,所述下压部的底端部位的直径大于所述设置有开口的部位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上压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下压部的直径,所述上压部和所述下压部的连接处形成台阶。

优选地,所述底座除所述开口区域径向贯穿。

优选地,所述开口关于所述底座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盖包括前端面和上盖主体,所述前端面的直径小于所述上盖主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金属套管的内表面具有台阶,所述台阶的上部区域的第一直径大于所述台阶的下部区域的第二直径;所述插芯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直径匹配。

优选地,所述插芯的端面为斜面和平面的组合。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及组装方法通过组装治具中的压芯按压插芯以及台阶,使得压接过程中插芯受力不会过大,从而避免发生损伤插芯表面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的左视图。

附图中标注说明:

100、组装治具 20、上盖 10、底座

11、上压部 13、下压部 12、开口

131、底端部位 133、具有开口部位 132、台阶

23、前端面 21、上盖主体 30、压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的三维视图:分别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在该实施例中,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100包括:用于作为进行压接的第一部分的上盖20,与上盖20匹配且用于作为进行压接的第二部分的底座10,以及设置于上盖20的中心且用于压接插芯的压芯30。其中,底座10包括上压部11和下压部13,下压部13上设置有开口12;上压部11与上盖10匹配,开口12用于放置金属套管。

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上盖20和底座10的外形大致呈圆柱形。底座10的上压部11的直径小于下压部13的直径,从而在上压部11和下压部13的连接处形成台阶。下压部13上所设置的开口12关于底座1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底座10除开口12的区域都径向贯穿,即底座10的径向除了两面固定支架外,其余全是空处。底座10除开口12的区域都径向贯穿,有效地辅助插芯与金属套管组装后的成型件取出。进一步地,下压部13的底端部位131的直径大于设置有开口12的部位133的直径,从而形成另一个台阶132。下压部13的底端部位131的直径大于设置有开口12的部位133的直径,更加有利于插芯与金属套管组装后的成型件取出。

继续参考图1和图3所示,上盖20作为进行压接的第一部分,与底座10匹配,大致呈圆柱形。在该实施例中,上盖20包前端面23和上盖主体21。其中,前端面23的直径略小于上盖主体21的直径,呈倒角过渡。压芯30设置于上盖20的中心位置。在该实施例中,中心位置为上盖20的圆心位置。

采用图1至图3所示的组装治具100组装插芯和金属套管的具体过程为:将金属套管置入组装治具的底座上的开口内。在该实施例中,金属套管的内表面具有台阶,所述台阶的上部区域的第一直径大于所述台阶的下部区域的第二直径。插芯的直径与第一直径匹配。当通过压芯按压插芯时,压芯最终抵持在台阶处,插芯的端面最终与台阶表面齐平。将插芯置入金属套管,置入过程中,所述插芯的端面朝上放置。在该实施例中,插芯的端面为斜面和平面的组合面。插芯的端面制作时,先将插芯研磨成斜面,再在斜面的基础上将部分插芯研磨成平面,此时不破坏插芯中间的光纤。当压芯与插芯接触时,由于插芯端面为斜面和平面的组合,从而压芯与插芯的接触部分面积较大,进而使得压芯对插芯的作用力小,不容易损坏插芯及内部的光纤。在该实施例中,插芯端面的研磨具体过程为:插芯端面研磨时,将插芯放置在8度研磨夹具上面,先把整个表面磨平,达到使用要求;然后再把磨好端面的插芯放置在0度研磨夹具上面,再把插芯找平后,把研磨机的速度调至慢速,轻轻研磨3下,把斜面磨至1/3处水平;最后用端检仪观察端面是否合格,不合格则重复上述研磨步骤。此处,插芯8度斜面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变化,如5度、10度等。在插芯上方插入压芯,通过上盖按压压芯,使得插芯和金属套管组装在一起而形成成型件。

优选地,组装完成后,将成型件从组装治具中取出并放置在基台的平板上,所述平板上设置与成型件匹配的孔洞,所述成型件放置在所述孔洞内。优选地,所述孔洞的内表面具有台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单插芯及金属套管组装治具通过组装治具中的压芯按压插芯以及台阶,使得压接过程中插芯受力不会过大,从而避免发生损伤插芯表面的现象。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先将插芯端面研磨成8度,再把插芯研磨出一个小平面;再把插芯压接进金属套管中;压接完毕后,用端检仪检查插芯端面是否完好,若完好则完成一个组装,否则,则为不合格报废。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