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二维和三维之间切换的手动三维旋转单筒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628发布日期:2019-07-10 09:10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在二维和三维之间切换的手动三维旋转单筒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旋转单筒显微镜,尤其是一种可在二维和三维之间切换的手动三维旋转单筒显微镜。



背景技术:

常见的三维旋转单筒显微镜是在普通单筒显微镜的物镜下端设计一个旋转部件,旋转部件多为电机驱动,旋转部件外周的反射镜可围绕观测样品360旋转,由观测样品侧面反射的光线经过反射镜的反射,进入到成像放大系统,形成连续的三维实时动态图像,观测者可以从图像中三维多角度观察物体的各个侧面;这种由电机驱动旋转部件的设计对电机及其驱动电路要求较高,增加了较大成本;而且该类显微镜主要是为了观测样品物体侧面的情况,功能比较单一,无法当普通的单筒显微镜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二维和三维之间切换的手动三维旋转单筒显微镜;在三维模式时,手动旋转显微镜的旋转部件,可以围绕观测样品360旋转,形成连续的三维实时动态图像,达到与电机驱动的三维旋转单筒显微镜相同的观测效果;在转换成二维模式后,与普通的单筒显微镜使用上无差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单筒显微镜主体1的下方设计有主体连接件2,主体连接件2起到连接旋转部件和单筒显微镜主体1的作用;主体连接件2的下端内径加工出螺纹,与旋转支撑件4上端外径进行螺纹连接;旋转支撑件4上端用来支撑旋转连接件3,旋转连接件3可以进行360度旋转;旋转连接件3下端外径加工有螺纹与燕尾槽转换板6进行螺纹连接,因而燕尾槽转换板6可以360度旋转;为防止反松,用胶水将旋转连接件3与燕尾槽转换板6的螺纹连接处进行涂胶;燕尾槽转换板6的两侧加工有与燕尾槽基板13相配合的燕尾槽,燕尾槽基板13可以相对于燕尾槽转换板6左右滑动;这样,旋转连接件3、燕尾槽转换板6、燕尾槽基板13、第一反射镜7、第一反射镜安装座8、第二反射镜10、第二反射镜安装座11共同组成了旋转部件,旋转部件整体可以以单筒显微镜主体中轴线16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燕尾槽基板13上开有两个孔第一孔 15和第二孔 14,分别对应三维、二维模式,燕尾槽基板13的左右两端还设计了第一限位钉5和第二限位钉12,图1中,燕尾槽基板13相对于燕尾槽转换板6向右滑动,此时第一限位钉5发生作用,单筒显微镜主体中轴线16与第一孔15的轴线重合;入射光线从观测样品9的侧面反射后到达第二反射镜10,经第二反射镜10反射后到达第一反射镜7,再经第一反射镜7反射后,经过第一孔15进入到单筒显微镜主体1;此时转动旋转部件即可观察到观测样品9的不同侧面;图1的示例中,把燕尾槽基板13向左推动可得到图2的示例,此时第二限位钉12发生作用,单筒显微镜主体中轴线16与第二孔14的轴线重合;入射光线从观测样品9的上平面反射后经过第二孔14进入到单筒显微镜主体1,此时与普通单筒显微镜的使用上无差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结果是,该可在二维和三维之间切换的手动三维旋转单筒显微镜,在三维模式时,手动旋转显微镜的旋转部件,就可以围绕观测样品360旋转,形成连续的三维实时动态图像,达到与电机驱动的三维旋转单筒显微镜相同的观测效果;在转换成二维模式后,旋转部件的光学零部件不起作用,此时与普通单筒显微镜的使用上无差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在二维和三维之间切换的手动三维旋转单筒显微镜的三维模式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在二维和三维之间切换的手动三维旋转单筒显微镜的二维模式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在二维和三维之间切换的手动三维旋转单筒显微镜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单筒显微镜主体,2主体连接件,3旋转连接件,4旋转支撑件,5第一限位钉, 6燕尾槽转换板,7第一反射镜,8第一反射镜安装座,9观测样品,10第二反射镜,11第二反射镜安装座,12第二限位钉,13燕尾槽基板,14 第二孔,15第一孔,16单筒显微镜主体中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在单筒显微镜主体1的下方设计有主体连接件2,主体连接件2起到连接旋转部件和单筒显微镜主体1的作用;主体连接件2的下端内径加工出螺纹,与旋转支撑件4上端外径进行螺纹连接;旋转支撑件4上端用来支撑旋转连接件3,旋转连接件3可以进行360度旋转;旋转连接件3下端外径加工有螺纹与燕尾槽转换板6进行螺纹连接,因而燕尾槽转换板6可以360度旋转;为防止反松,用胶水将旋转连接件3与燕尾槽转换板6的螺纹连接处进行涂胶;燕尾槽转换板6的两侧加工有与燕尾槽基板13相配合的燕尾槽,燕尾槽基板13可以相对于燕尾槽转换板6左右滑动;这样,旋转连接件3、燕尾槽转换板6、燕尾槽基板13、第一反射镜7、第一反射镜安装座8、第二反射镜10、第二反射镜安装座11共同组成了旋转部件,旋转部件整体可以以单筒显微镜主体中轴线16为旋转中心进行旋转;燕尾槽基板13上开有两个孔第一孔 15和第二孔 14,分别对应三维、二维模式,燕尾槽基板13的左右两端还设计了第一限位钉5和第二限位钉12,图1中,燕尾槽基板13相对于燕尾槽转换板6向右滑动,此时第一限位钉5发生作用,单筒显微镜主体中轴线16与第一孔15的轴线重合;入射光线从观测样品9的侧面反射后到达第二反射镜10,经第二反射镜10反射后到达第一反射镜7,再经第一反射镜7反射后,经过第一孔15进入到单筒显微镜主体1;此时转动旋转部件即可观察到观测样品9的不同侧面;图1的示例中,把燕尾槽基板13向左推动可得到图2的示例,此时第二限位钉12发生作用,单筒显微镜主体中轴线16与第二孔的轴线重合;入射光线从观测样品9的上平面反射后经过第二孔14进入到单筒显微镜主体1,此时与普通单筒显微镜的使用上无差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等同设计,均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