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8374发布日期:2019-07-27 11:0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导光而言,以前的产品越大越好,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满足导光设计的要求,但是现在产品越来越小型化,不同出光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产品极易出现窜光的不良现象,影响产品的用户体验。由于空间的限制以及对产品的要求,使得导光设计的难度越来越大。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导光结构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不同出光面之间的距离较小导致容易出现窜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光结构,该导光结构包括多个导光部和遮光件,所述导光部有底端和顶端,所述遮光件置于多个导光部之间以间隔多个导光部;光线从导光部的底端进入后从顶端出光,间隔设置于导光部的遮光件阻挡光线在导光部之间窜光。优选地,所述多个导光部的顶端通过出光板连接为一体。优选地,所述遮光件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部之间的中间遮光件,所述中间遮光件包括竖向遮光部、以及设于所述竖向遮光部的顶端的弯折遮光部,所述弯折遮光部自所述竖向遮光部的顶端向一邻近的所述导光部弯折形成。优选地,所述多个导光部包括外围导光部以及内侧导光部;所述外围导光部呈环状设置;所述内侧导光部呈柱状设置,且位于所述外围导光部的内侧。优选地,所述遮光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围导光部和所述内侧导光部之间且呈环形设置的中间遮光件,所述中间遮光件包括竖向遮光部,以及设于所述竖向遮光部的顶端的弯折遮光部,所述弯折遮光部自所述竖向遮光部的顶端朝内侧且向所述出光板的方向弯折形成。优选地,所述弯折遮光部与所述出光板底面抵接,所述竖向遮光部与所述出光板顶面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0.2~0.8mm。优选地,所述弯折遮光部与所述出光板底面抵接,所述弯折遮光部与所述出光板顶面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为0.15~0.5mm;和/或,所述弯折遮光部具有朝向所述出光板的外侧面,所述外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0~80°;和/或,所述弯折遮光部的厚度为0.5~1mm。优选地,所述内侧导光部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内侧导光部位于所述外围导光部的内侧;所述遮光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内侧导光部之间的内侧遮光件,所述内侧遮光件的两端与所述中间遮光件的内侧连接为一体。优选地,所述遮光件的材质为黑色橡胶;或者所述遮光件的表面设有黑色遮光层。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导光结构和多个发光元件;每一所述入光部相对设置有所述发光元件。本实用新型在相邻导光部之间设有遮光件,使得灯光射到遮光件上被吸收或被遮挡,无法继续传播至相邻出光面,可较好地避免光线射入相邻导光部中从出光面射出,防止出现窜光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结构一实施例中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光结构的立体剖切示意图;图3为图1中导光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1中遮光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底板和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导光部211竖向遮光部101底端212弯折遮光部102顶端22内侧遮光件103出光面221凸条11外围导光部3出光板12内侧导光部4底板2遮光件41固定部21中间遮光件5发光元件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括导光结构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音响、手机、遥控装置、计算机等等,只要具有所述导光结构的电子设备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电子设备。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在所述导光结构上,图1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光结构的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该导光结构包括多个导光部10和遮光件2,所述导光部10有底端101和顶端102,所述遮光件2置于多个导光部10之间以间隔多个导光部10;光线从导光部10的底端101进入后从顶端102出光,间隔设置于导光部10的遮光件2阻挡光线在导光部10之间窜光。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就导光而言,以前的产品越大越好,有足够的空间可以满足导光设计的要求,但是现在产品越来越小型化,不同出光面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产品极易出现窜光的不良现象,影响产品的用户体验。由于空间的限制以及对产品的要求,使得导光设计的难度越来越大。本实用新型在相邻导光部10之间设有遮光件2,光线从导光部10的底端101射入,射到遮光件2上的光线被吸收或被遮挡,使得光线只能从导光部10的顶端102射出,可较好地避免光线从相邻导光部10的顶端102射出,防止出现窜光现象。所述导光部10的底端作为入光端,为此,需要在导光部10的底端101的下方设有发光元件5,如图2所示,所述导光部10的顶端102作为出光端,通常会对所述导光部10顶端的出光面103做特别设计,以提升出光效果,例如在出光面103设有粗化结构,该粗化结构可为咬花加工或喷砂加工所形成的雾面,也可以是其他方式形成的凹凸结构,如此,有利于灯光的漫反射。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多个导光部10的顶端102通过出光板3连接为一体,即出光板3位于遮光件2的上方。出光板3可与导光部10的材质相同,也可与导光部10的材质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出光板3与导光部10为相同材质,且为一体成型,以方便制造。所述遮光件2设在所述多个导光部10之间,具体结构形状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遮光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遮光件2包括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导光部10之间的中间遮光件21,所述中间遮光件21包括竖向遮光部211、以及设于所述竖向遮光部211的顶端的弯折遮光部212,其中,所述弯折遮光部212朝一邻近的所述导光部10弯折形成,所述弯折遮光部212的内侧阻挡上述邻近的导光部10朝外散射光线,而所述弯折遮光部212的外侧面阻挡外侧的所述导光部10朝内散射光线,使得内外两侧导光部212在顶端增强隔离效果。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弯折遮光部212与所述出光板3底面抵接,如此,避免在所述中间遮光件21与所述出光板3之间预留间隙,而使得相邻的所述导光部10导出的光线透过所述间隙进行窜光。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所述竖向遮光部211与所述出光板3的顶面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b为0.2~0.8mm,也就是竖向遮光部211上方出光板3的厚度,如此使得所述出光板3处在相邻的导光部10之间区域的厚度较小,进而可减弱在该区域发生漫反射,从而减少在出光板3形成窜光。进一步地,在竖向遮光部211的顶端设有弯折遮光部212,所述弯折遮光部212与所述出光板3顶面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a为0.15~0.5mm,可进一步减小所述出光板3处在相邻的导光部10之间区域的厚度,增加中间遮光件21的遮光高度,从而减弱出光板3对于相邻两个不同导光部10之间光线的传导,需要说明的是,中间遮光件21的遮光高度为中间遮光件21最低点与最高点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遮光部212具有朝向所述出光板3的外侧面2121,所述外侧面2121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若β为90°,则使弯折遮光部212上方的出光板3的整体厚度过薄,当产品表面受到外界应力作用时,弯折遮光部212上方的出光板3由于过薄导致变形而影响外观显示效果;若β过小,想要增加弯折遮光部212的遮光高度,需要增大弯折遮光部212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长度,而相邻导光部10之间的距离有限,因此,在本实施例中,β为70~80°,使得弯折遮光部212上方的出光板3的厚度呈渐薄设置,在保证提高遮光效果的同时,避免出光板3整体的厚度太薄使产品表面应力不同而导致外观不良。所述弯折遮光部212的厚度为c,c过大,对光效无帮助,浪费材料,c过小,无法保证遮光效果,故,在本实施例中,c为0.5~1mm,效果更佳。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多个导光部10包括外围导光部11以及内侧导光部12;所述外围导光部11呈环状设置;所述内侧导光部12呈柱状设置,且位于所述外围导光部11的内侧。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遮光件21呈环形设置,且位于所述外围导光部11和所述内侧导光部12之间,并且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遮光部212自所述竖向遮光部211的顶端朝内侧且向所述出光板3的方向弯折。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导光部12设置为多个,所述多个内侧导光部12位于所述外围导光部11的内侧;所述遮光件2还包括设于所述相邻的两个所述内侧导光部12之间的内侧遮光件22,所述内侧遮光件22的两端与所述中间遮光件21的内侧连接为一体。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外围导光部11内侧设有两个内侧导光部12,两个内侧导光部12之间设有内侧遮光件22,所述内侧遮光件22上部凸设有凸条221,由于内侧导光部12之间的距离较大,内侧遮光件22上部凸设有凸条221,可增加两个内侧导光部12顶面的出光面103之间灯光传导的距离,避免出现窜光的不良现象。所述遮光件2的材质为黑色橡胶,或者所述遮光件2的表面设有黑色遮光层,对射到遮光件2上的灯光有很好的吸收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导光结构还具有位于遮光件2和导光部10底部的底板4,底板4的材质为黑色橡胶,或底板4包括涂设在其表面的黑色物质层。底板4上凸设有多个固定部41,可设于导光部10的下方,用于导光部10固定于底板4上。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