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293发布日期:2019-10-13 02:40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护目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目镜,特别是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护目镜。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业现场中,施工者需要佩戴护目镜以保护眼睛,这种护目镜起到保护眼睛免受在各种作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光线和有害物质伤害的作用。

通常施工者在佩戴护目镜进行作业过程中,精神集中,眼部容易产生疲劳,而含有较多空气负离子的空气会作用于副交感神经,具有使身体放松的作用,能让疲劳血液中的乳酸含量迅速恢复正常,使血沉减慢,氧耗量减少,促进恢复和防止疲劳,加快神经反应,提高免疫力可以增进思索和提高工作效率,可见,负离子在作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市面上还没有一种可以有效通过负离子进行缓解眼部疲劳的护目镜,改善眼部周围的微循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通过负离子缓解眼部疲劳的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护目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护目镜,其中:包括镜框和设于镜框上的镜片,所述镜片前后设有可释放负离子的膜层,所述膜层为负离子发生液干涸后形成的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镜框内侧的边缘设有凸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边的外侧设有外通气孔,内侧设有内通气孔,所述外通气孔和内通气孔之间设有横置的流动通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负离子发生液通过超声波震动均匀分布在护目镜上,干涸后在镜片或护目镜上形成薄膜,附着牢固,不易脱落,抑制细菌滋生,镜片透明度好,不影响视线,护目镜上长效释放的负离子有助于眼部缓解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案例一:

参考图1和图2,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护目镜,包括镜框1和设于镜框1上的镜片2,所述镜片前后设有可释放负离子的膜层,所述膜层为负离子发生液干涸后形成的薄膜4。

所述薄膜包括以下步骤形成:通过PVA胶粉10份兑入90份去离子水中,用均质机均质搅拌30分钟,得到PVA胶水,在PVA胶水中加入总重量2%的负离子添加剂,均质搅拌30分钟得到负离子发生液,将负离子发生液倒入超声波池中,放入镜片30秒后取出,置于40度干燥箱烘干,使负离子发生液在镜片的前后形成薄膜,所述薄膜在使用过程中能释放负离子,不影响视线,有助于眼部欢姐疲劳。

所述负离子添加剂采用1000目以下相应重量百分比的物质组分:94.9%托玛琳石粉、1%二氧化硅、1%三氧化二铝、1%三氧化二铁、1%三氧化二硼、1%氧化镁、0.1%纳米银离子,搅拌制成混合粉料,取该混合粉料的总重量的10%,加90%去离子去,倒入纳米球磨机球磨2小时,再用抽滤机,加2000目滤网,过滤,所得水液为负离子添加剂。

所述的镜框1内侧的边缘设有凸边3,所述凸边3根据人眼部周围特征设计,在佩戴时与人脸表面紧密接触,使镜框内侧、镜片2与人眼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所述镜片2上的负离子发生液均匀分布形成薄膜4,抑制细菌滋生,释放的负离子有助于眼部缓解疲劳,镜框内侧空间内空气清新,提高视线。所述镜片外侧的薄膜同样在人脸呼吸处释放负离子,改善呼吸的空气同时提高吸入肺部的负离子含量。

所述凸边的外侧设有外通气孔5,内侧设有内通气孔6,所述外通气孔和内通气孔之间设有横置的流动通道7,护目镜与人脸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外界存在温差会在镜片上产生雾气,遮挡作业人员的视线,同时也会使眼部长时间处于不透气的缺氧环境下,所述外通气孔、流动通道和内通气孔可以有效导通内外的气流,防止镜片产生雾气,同时流动通道采用横置设计而不是直接贯穿外通气孔与内通气孔,起到一定防尘作用。

实施案例二:

一种可释放负离子的护目镜,包括镜框和设于镜框上的镜片,所述镜片前后设有可释放负离子的第一膜层,所述镜框外表面设有第二膜层,所述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为负离子发生液干涸后形成的薄膜。

在实施案例一的基础上,采用配置完成负离子发生液放入超声波池中,把包括镜框和镜片的成品护目镜放入超声波池中,启动30秒后取出,置于30℃干燥箱烘干,得到带有外表面设有薄膜的护目镜,所述负离子发生液均与分布在护目镜上,干涸后成膜,附着牢固,不易脱落,抑制细菌滋生,镜片透明度好,不影响视线,护目镜上长效释放的负离子有助于作业人员的眼部缓解疲劳。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