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反膜系滤光板和其在抗刹车灯眩目方面的应用及滤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4122发布日期:2019-05-28 21:3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红反膜系滤光板和其在抗刹车灯眩目方面的应用及滤光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专用膜系滤光板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红反膜系滤光板和其在抗刹车灯眩目方面的应用及滤光器。



背景技术:

根据公安部最新发布的信息,仅全国家庭小型客车保有量已达到1.87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达4.07亿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与日俱增,车辆尾部的刹车灯目前已经普遍采用亮度高、寿命长的led光源。刹车灯一般安装于车辆尾部两侧,采用穿透力较强的红色光源,用于警示后车司机,告知前车已经采取制动措施,防止后车追尾。进入夜间,环境光变暗,由于led光源亮度太高,导致刹车灯极其眩目,某些车型急刹时还会出现爆闪,其亮度甚至不亚于远光灯,灯厂设计目的自然是为了对后车起到更强的警示作用,然而从环保和医学角度上来说,刹车灯眩目现象所带来的问题是一种彩光污染,这种眩目的红色强光对后车司机的眼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对经常开夜车的职业司机更有可能会造成视觉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损伤,对此国内外的科学杂志均有相关报道。然而如何解决刹车灯眩目给驾驶人员带来健康甚至安全隐患问题,目前尚未发现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或实例。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称作防眩滤光器的产品,其滤光板是一片黄色有机玻璃,从光学原理上无法解释其对红光具有抑制作用,而实测结果也证实其对抑制红光没有作用。此外,有部分司机在不堪忍受刹车灯眩目时会佩戴白天使用的墨镜作为权宜之计,但无疑这是一种绝不可取的危险行为,因为墨镜使用的暗色镜片系为降低白昼强光照射设计,其在可见光波段范围的透过率呈水平下降,参看图6,实际通过暗色镜片观察,红色强光虽也受到抑制,但本已不足的夜间环境光变得严重不足,安全风险大幅提高。新技术新材料所带来的新问题,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新课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红反膜系滤光板和其在抗刹车灯眩目方面的应用及滤光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红反膜系滤光板,包括透明基板,所述基板为pc或pmma,pc或pmma基板上依次设有第一层tio2薄膜、第二层sio2薄膜、第三层tio2薄膜、第四层sio2薄膜、第五层tio2薄膜、第六层sio2薄膜、第七层tio2薄膜、第八层sio2薄膜、第九层tio2薄膜、第十层sio2薄膜、第十一层tio2薄膜、第十二层sio2薄膜、第十三层sio2薄膜,镀膜工艺要求为,光源:白光,基底:pc或pmma,角度:0.0(deg),入射介质:空气,出射介质:pc或pmma,参考:690.0nm,探测器:ideal。其中第一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3.79±10%nm,第二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0.31±10%nm,第三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80.43±10%nm,第四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54.38±10%nm,第五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12.12±10%nm,第六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67.33±10%nm,第七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0.63±10%nm,第八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3.72±10%nm,第九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7.42±10%nm,第十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62.63±10%nm,第十一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23.38±10%nm,第十二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55.33±10%nm,第十三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0.64±10%nm。

或者所述基板为cr-39,cr-39基板上依次设有第一层mgf2薄膜、第二层tio2薄膜、第三层mgf2薄膜、第四层tio2薄膜、第五层mgf2薄膜、第六层tio2薄膜、第七层mgf2薄膜、第八层tio2薄膜、第九层mgf2薄膜、第十层tio2薄膜、第十一层mgf2薄膜,镀膜工艺要求为,光源:白光,基底:cr-39,角度:0.0(deg),入射介质:空气,出射介质:cr-39,参考:680.0nm,探测器:ideal,偏振:ave-,第一面:front。其中第一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23.19±10%nm,第二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10%nm,第三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10%nm,第四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10%nm,第五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10%nm,第六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10%nm,第七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10%nm,第八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10%nm,第九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10%nm,第十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10%nm,第十一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23.19±10%nm。

作为优选,所述pc或pmma基板上,第一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3.79±5%nm,第二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0.31±5%nm,第三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80.43±5%nm,第四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54.38±5%nm,第五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12.12±5%nm,第六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67.33±5%nm,第七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0.63±5%nm,第八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3.72±5%nm,第九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7.42±5%nm,第十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62.63±5%nm,第十一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23.38±5%nm,第十二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55.33±5%nm,第十三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0.64±5%nm;

所述cr-39基板上,第一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23.19±5%nm,第二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5%nm,第三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5%nm,第四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5%nm,第五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5%nm,第六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5%nm,第七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5%nm,第八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5%nm,第九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5%nm,第十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5%nm,第十一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23.19±5%nm。

作为优选,所述pc或pmma基板上,第一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3.79nm,第二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0.31nm,第三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80.43nm,第四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54.38nm,第五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12.12nm,第六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67.33nm,第七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0.63nm,第八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3.72nm,第九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7.42nm,第十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62.63nm,第十一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23.38nm,第十二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55.33nm,第十三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0.64nm;

所述cr-39基板上,第一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23.19nm,第二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nm,第三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nm,第四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nm,第五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nm,第六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nm,第七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nm,第八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nm,第九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nm,第十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nm,第十一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23.19nm。

一种上述红反膜系滤光板在抗刹车灯眩目方面的应用。

一种具有上述红反膜系滤光板的抗刹车灯眩目滤光器,所述滤光器为护目镜,护目镜的镜片包括所述的红反膜系滤光板。

一种具有上述红反膜系滤光板的抗刹车灯眩目滤光器,所述滤光器为夹持在汽车的遮光板上的车载装置,其中红反膜系滤光板的上边缘设有条框,条框的中部设有基座,基座上设有支杆,支杆的端部设有夹勾,夹勾勾置并夹持汽车的遮光板,籍此将所述车载装置夹持在汽车的遮光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杆的上端设有轴座,支杆的上端经由转轴设置在轴座上,所述夹勾的基部设置在轴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杆为伸缩杆。

本发明所选膜系材料的特点:⑴tio2,白色固体或粉末状两性氧化物,分子量为79.9,受紫外光照射时经光催化反应,与表面吸附的水氧化产生氢氧自由基团(oh-ooh),与空气中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超氧离子(o2-)变成co2和h2o自行挥发消除,有利于膜系表面清洁。⑵sio2,无色透明晶体,化学稳定性好,蒸发状态好,不易出现崩点,按使用要求分紫外光、红外光、可见光用几种。⑶mgf2,无色四方晶体粉末,纯度高,可提高膜系透过率,避免出现崩点。

本发明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设置在主驾位和副驾位的视场前方,佩戴在眼部或者夹持在遮光板上,考虑到在意外撞击情况下,滤光板基板所使用的材料需对主驾位和副驾位人员致伤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显然具有易碎裂致伤特性的无机矿物质玻璃不宜采用,而从材料的轻便、柔韧、透光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pc、pmma、cr-39是最为合适的。pc、pmma、cr-39三种材料都非耐高温,镀膜时不宜采用高温蒸发的电阻加热或电子束蒸发源工艺,适宜采用ida冷镀工艺,即便在连续工作状态下,镀膜温度仍可控制在80℃以内,符合滤光板所选基板材料的低温要求,同时ida冷镀工艺还具有一系列技术优势,比如波长漂移相对较为稳定,填充密度相对较高,红外波段水气吸收较少,膜层结合力、耐摩擦性、机械强度及表面光洁度都比较好,膜应力控制良好,生产效率较高。

本发明的红反膜系滤光板采用真空离子源辅助沉积(ida)工艺,优选膜系组合及膜系设计精准控制,选择性地将可见光波段中610nm~720nm的红光反射并使其透过率降低到20%左右,人眼感觉舒适,基本不影响环境光亮度,利于行车安全。

本发明的滤光器佩戴在眼部或者夹持在汽车的遮光板上,使用方便;车载装置中支杆的上端经由转轴设置在轴座上,可以翻折红反膜系滤光板,收纳和使用都很方便,支杆设置为伸缩杆,可以上下调整滤光板,以适应不同人群。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红反膜系滤光板的第一种膜系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红反膜系滤光板的第二种膜系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滤光器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滤光器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滤光器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墨镜暗色镜片的一种光谱图;

图7是本发明红反膜系滤光板的一种光谱图。

图中,1-基板,2-第一层tio2薄膜,3-第二层sio2薄膜,4-第三层tio2薄膜,5-第四层sio2薄膜,6-第五层tio2薄膜,7-第六层sio2薄膜,8-第七层tio2薄膜,9-第八层sio2薄膜,10-第九层tio2薄膜,11-第十层sio2薄膜,12-第十一层tio2薄膜,13-第十二层sio2薄膜,14-第十三层sio2薄膜,15-第一层mgf2薄膜,16-第二层tio2薄膜,17-第三层mgf2薄膜,18-第四层tio2薄膜,19-第五层mgf2薄膜,20-第六层tio2薄膜,21-第七层mgf2薄膜,22-第八层tio2薄膜,23-第九层mgf2薄膜,24-第十层tio2薄膜,25-第十一层mgf2薄膜,26-红反膜系滤光板,27-条框,28-基座,29-支杆,30-轴座,31-转轴,32-夹勾,33-遮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参看图1,本发明红反膜系滤光板的第一种膜系设计结构示意图中,透明基板为pc或pmma,pc或pmma基板上依次设有第一层tio2薄膜、第二层sio2薄膜、第三层tio2薄膜、第四层sio2薄膜、第五层tio2薄膜、第六层sio2薄膜、第七层tio2薄膜、第八层sio2薄膜、第九层tio2薄膜、第十层sio2薄膜、第十一层tio2薄膜、第十二层sio2薄膜、第十三层sio2薄膜,镀膜工艺要求为,光源:白光,基底:pc或pmma,角度:0.0(deg),入射介质:空气,出射介质:pc或pmma,参考:690.0nm,探测器:ideal。其中第一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3.79±10%nm,第二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0.31±10%nm,第三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80.43±10%nm,第四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54.38±10%nm,第五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12.12±10%nm,第六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67.33±10%nm,第七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0.63±10%nm,第八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3.72±10%nm,第九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7.42±10%nm,第十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62.63±10%nm,第十一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23.38±10%nm,第十二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55.33±10%nm,第十三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0.64±10%nm;优选地,所述pc或pmma基板上,第一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3.79±5%nm,第二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0.31±5%nm,第三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80.43±5%nm,第四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54.38±5%nm,第五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12.12±5%nm,第六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67.33±5%nm,第七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0.63±5%nm,第八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3.72±5%nm,第九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7.42±5%nm,第十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62.63±5%nm,第十一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23.38±5%nm,第十二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55.33±5%nm,第十三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0.64±5%nm;最佳地,所述pc或pmma基板上,第一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3.79nm,第二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0.31nm,第三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80.43nm,第四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54.38nm,第五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12.12nm,第六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67.33nm,第七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0.63nm,第八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3.72nm,第九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7.42nm,第十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62.63nm,第十一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23.38nm,第十二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55.33nm,第十三层s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80.64nm。

一种上述红反膜系滤光板在抗刹车灯眩目方面的应用,具有上述红反膜系滤光板的抗刹车灯眩目滤光器为护目镜,护目镜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护目镜的镜片包括所述的红反膜系滤光板;或者参看图3-图5,具有上述红反膜系滤光板的抗刹车灯眩目滤光器为夹持在汽车的遮光板上的车载装置,其中红反膜系滤光板的上边缘设有条框,条框的中部设有基座,基座上设有支杆,支杆的端部设有夹勾,夹勾勾置并夹持汽车的遮光板,籍此将所述车载装置夹持在汽车的遮光板上,所述支杆的上端设有轴座,支杆的上端经由转轴设置在轴座上,所述夹勾设置在轴座上,所述支杆为伸缩杆。

本发明的红反膜系滤光板采用真空离子源辅助沉积(ida)工艺,优选膜系组合及膜系设计精准控制,选择性地将可见光波段中610nm~720nm的红光反射并使其透过率降低到20%左右,参看图7,人眼感觉舒适,基本不影响环境光亮度,利于行车安全。

本发明的滤光器佩戴在眼部或者夹持在汽车的遮光板上,使用方便;车载装置中支杆的上端经由转轴设置在轴座上,可以翻折红反膜系滤光板,收纳和使用都很方便,支杆设置为伸缩杆,可以上下调整滤光板,以适应不同人群。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实施例2:参看图2,本发明红反膜系滤光板的第二种膜系设计结构示意图中,透明基板为cr-39,cr-39基板上依次设有第一层mgf2薄膜、第二层tio2薄膜、第三层mgf2薄膜、第四层tio2薄膜、第五层mgf2薄膜、第六层tio2薄膜、第七层mgf2薄膜、第八层tio2薄膜、第九层mgf2薄膜、第十层tio2薄膜、第十一层mgf2薄膜,镀膜工艺要求为,光源:白光,基底:cr-39,角度:0.0(deg),入射介质:空气,出射介质:cr-39,参考:680.0nm,探测器:ideal,偏振:ave-,第一面:front。其中第一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23.19±10%nm,第二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10%nm,第三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10%nm,第四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10%nm,第五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10%nm,第六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10%nm,第七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10%nm,第八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10%nm,第九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10%nm,第十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10%nm,第十一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23.19±10%nm;优选地,所述cr-39基板上,第一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23.19±5%nm,第二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5%nm,第三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5%nm,第四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5%nm,第五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5%nm,第六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5%nm,第七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5%nm,第八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5%nm,第九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5%nm,第十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5%nm,第十一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23.19±5%nm;最佳地,所述cr-39基板上,第一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23.19nm,第二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nm,第三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nm,第四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nm,第五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nm,第六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nm,第七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nm,第八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nm,第九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369.57nm,第十层tio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230.60nm,第十一层mgf2薄膜的物理厚度为123.19nm。其余参考实施例1。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