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系统和移动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0917发布日期:2019-09-06 23:3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显示系统和移动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一般而言涉及一种显示系统和移动体,特别涉及一种在对象空间中投影出虚像的显示系统以及具备显示系统的移动体。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5-31924号公报(日本专利第613176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平视显示器装置,使透过了防尘罩的显示光在前窗玻璃或挡风玻璃(combiner)发生反射,并以能够从车辆的驾驶席将显示信息视觉确认为虚像的方式进行显示。在日本特开2015-31924号公报中,防尘罩以轧制方式制造,具备透光性。通过调整防尘罩所使用的树脂性薄片的轧制方向与由反射镜反射的显示器的虚像中的长边方向轴之间所成的角度,来调整虚像的亮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日本特开2015-31924号公报中,虚像的亮度与轧制方向同长边方向轴之间所成的角度相关联地以90度周期变动。因此,虚像的亮度容易与树脂性薄片(光透射部件)的外形加工时的形状偏差、安装时的显示器(显示部)同树脂性薄片的位置偏差(特别是角度偏差)相对应地大幅变动。

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与光透射部件的外形加工时的形状偏差、安装时的显示部同光透射部件的位置偏差相对应的虚像的亮度的变动的显示系统和移动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显示系统具备显示部、投影部以及光透射部件。所述显示部构成为显示图像。所述投影部构成为将构成所述图像的光朝向反射部件进行反射来在所述反射部件上投影出所述图像,从而在对象空间中投影出虚像。所述光透射部件为板状。所述光透射部件处于所述反射部件与所述投影部之间。所述光透射部件与从所述投影部去向所述反射部件的光的光轴以不正交的方式交叉。所述光透射部件具有大于面内相位差的厚度方向相位差。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移动体具备移动体主体和上述显示系统。所述移动体主体具有所述反射部件。所述显示系统被搭载于所述移动体主体。

发明的效果

本公开的方式起到如下效果:能够减少与光透射部件的外形加工时的形状偏差、安装时的显示部同光透射部件的位置偏差相对应的虚像的亮度的变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具备上述显示系统的移动体(汽车)的概念图。

图3是示出使用了上述显示系统的情况下的用户的视野的概念图。

图4是上述显示系统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由透过上述显示系统的光透射部件后被反射部件反射的光形成的虚像的亮度的变化的图表。

图6是示出上述显示系统的光透射部件的相位差的角度相关性的图表。

图7是示出上述显示系统的光透射部件的相位差的角度相关性的图表。

图8是示出上述显示系统的光透射部件的相位差的角度相关性的图表。

附图标记说明

10:显示系统;110:显示部;120:投影部;130:光透射部件;140:偏振部件;150:红外线吸收部件;160:壳体;161:开口部;100:汽车(移动体);100a:车体(移动体主体);101:前窗玻璃(反射部件);310:虚像;400:对象空间;L10:光轴;Ax:慢轴;Ay:快轴。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

1.1概要

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系统10。显示系统10具备显示部110、投影部120以及光透射部件130。显示部110构成为显示图像。投影部120构成为将构成图像的光朝向反射部件(前窗玻璃)101进行反射来在反射部件101上投影出图像,从而在对象空间400中投影出虚像310。光透射部件130为板状。光透射部件130处于反射部件101与投影部120之间。光透射部件130与从投影部120去向反射部件101的光的光轴L10以不正交的方式交叉。光透射部件130具有大于面内相位差的厚度方向相位差。

在显示系统10中,由于光透射部件130具有大于面内相位差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因此穿过光透射部件130的光相比于受到由光透射部件130的面内相位差产生的影响而言,更容易受到由光透射部件130的厚度方向相位差产生的影响。在此,如果由光透射部件130的面内相位差产生的影响为主导性的,则虚像310的亮度与光透射部件130绕厚度轴Az(参照图1)的旋转对应地以约90度的周期变动。另一方面,如果由光透射部件130的厚度方向相位差产生的影响为主导性的,则虚像310的亮度与光透射部件130绕厚度轴Az的旋转对应地以约180度的周期变动。因此,相比于光透射部件130的面内相位差为厚度方向相位差以上的情况而言,能够减少与光透射部件130的外形加工时的形状偏差相对应的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所谓形状偏差,例如能够举出光透射部件130的慢轴Ax及快轴Ay(参照图1)的实际的方向相对于所期望的方向发生偏差。这样的形状偏差可能会在通过冲切来从进行了轧制而具有面内相位差的树脂薄片形成光透射部件130的情况下引起。另外,因安装时的显示部110与光透射部件130的位置偏差(光透射部件130绕厚度轴Az的旋转)引起的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会减少。像这样,根据显示系统10,能够减少与光透射部件130的外形加工时的形状偏差、安装时的显示部110同光透射部件130的位置偏差相对应的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

1.2结构

图2示出了作为移动体的汽车100。汽车100具备作为移动体主体的车体100a以及搭载于车体100a的显示系统10。显示系统10在汽车100中被用作平视显示器(HUD:Head-Up Display)。特别是,显示系统10为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HUD。因而,显示系统10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将虚像310叠加于用户200的视场的前方的风景来进行显示。

显示系统10以将图像从下方投影到汽车100的车体(移动体主体)100a的前窗玻璃101的方式设置于汽车100的车厢内。在图2的例子中,在前窗玻璃101的下方的仪表板102内配置有显示系统10。当从显示系统10向前窗玻璃101投影图像时,由作为反射部件的前窗玻璃101反射出的图像被用户200(驾驶员)视觉确认。

根据显示系统10,用户200透过前窗玻璃101视觉确认被投影到在汽车100的前方(车外)设定的对象空间400的虚像310。此处所说的“虚像”是指在从显示系统10射出的光在前窗玻璃101等反射物处发散时由该发散光如实际存在物体那样所成的像。因此,驾驶汽车100的用户200能够如图3所示的那样以将利用显示系统10投影的虚像310叠加于在汽车100的前方扩展的实际空间的方式观察该虚像310。因而,根据显示系统10,例如能够将车速信息、导航信息、行人信息、前方车辆信息、行车道偏离信息以及车辆状况信息等各种驾驶辅助信息显示为虚像310来使用户200视觉确认。在图3中,虚像310为导航信息,作为一例,显示出表示车道变更的箭头。由此,用户200只通过从使视线朝向前窗玻璃101的前方的状态稍微移动视线,就能够在视觉上获取驾驶辅助信息。

在显示系统10中,对象空间400中形成的虚像310形成在显示系统10的与光轴500交叉的虚拟面50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光轴500在汽车100的前方的对象空间400中沿着汽车100的前方的路面600。而且,形成虚像310的虚拟面501大致垂直于路面600。例如,在路面600为水平面的情况下,虚像310沿着铅垂面显示。此外,形成虚像310的虚拟面501也可以相对于光轴500倾斜。虚拟面501相对于光轴500倾斜的角度没有特别限定。

下面,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显示系统10。如图4所示,显示系统10具备显示部110、投影部120以及光透射部件130。另外,显示系统10具备偏振部件140和红外线吸收部件150。

显示部110构成为显示图像。特别是,显示部110用于显示在对象空间400中被投影为虚像310的图像。如图1所示,显示部110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面110a。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110a是显示部110的一个面中的长方形的区域。从显示系统10的小型化的观点出发,显示面110a优选为显示部110的一个面的大致整个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110为液晶显示器。显示部110具有液晶面板以及被作为液晶面板的背光灯来使用的面光源。液晶面板通过使来自配置在液晶面板的后侧的面光源的光选择性地透过,来在显示部110的显示面110a形成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面板使来自面光源的光中的规定方向的分量透过来在显示面110a形成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规定方向的分量是长方形的液晶面板的长边方向的分量。也就是说,液晶面板只使在液晶面板自身的长边方向上振动的直线偏振光透过。这样的液晶面板一般来说具备液晶层、将液晶层夹在中间的一对取向膜、用于对液晶层施加电压的一对透明电极、用于规定各像素的颜色的滤色器以及偏振板等。这样的液晶面板的构造可以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投影部120用于在对象空间400中投影出与图像(在显示部110的显示面110a显示的图像)对应的虚像310。投影部120构成为将构成显示部110的图像的光朝向反射部件(前窗玻璃)101进行反射来在反射部件101上投影出图像,从而在对象空间400中投影出虚像310。如图1所示,投影部120具备第一光学部件121和第二光学部件122。换言之,投影部120是包括第一光学部件121和第二光学部件122的光学系统。

第一光学部件121是将来自显示部110的光朝向第二光学部件122进行反射的镜子。如图1所示,第一光学部件121具有将构成图像的光进行反射的第一反射面121a。第一反射面121a的尺寸大于显示面110a的尺寸。第一光学部件121相对于显示部110以使显示部110的显示面110a的图像无缺失地映现于第一反射面121a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面121a为凸面。由此,来自在显示部110的显示面110a显示的图像的出射光的发散角被放大后向第二光学部件122入射。也就是说,构成图像的光被第一反射面121a发散后向第二反射面122a入射。此外,第一反射面121a也可以为球面或非球面(自由曲面)。特别是,第一反射面121a也可以是被设计为对图像的失真进行校正的非球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射面121a为第一光学部件121的一个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区域。也就是说,第一反射面121a为第一光学部件121的一个面中的实际反射构成图像的光的区域(有效区域)。优选的是,第一光学部件121的大小被设定为即使用户200的视点的位置在假设的范围(例如眼观察区(eyebox))内移动也能够将虚像310无缺失地进行显示。

第二光学部件122是将来自第一光学部件121的光朝向前窗玻璃101进行反射的镜子。第二光学部件122通过将在显示部110的显示面110a形成的(显示的)图像投影到前窗玻璃101,来在对象空间400中投影出虚像310。如图1所示,第二光学部件122具有第二反射面122a,该第二反射面122a将在第一反射面121a发生了反射的光进行反射来在对象空间400中投影出虚像310。第二反射面122a的尺寸大于第一反射面121a的尺寸。第二光学部件122相对于第一光学部件121以使显示部110的显示面110a的图像无缺失地映现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反射面122a为凹面。此外,第二反射面122a也可以为球面或非球面(自由曲面)。特别是,第二反射面122a也可以是被设计为对图像的失真进行校正的非球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反射面122a为第二光学部件122的一个面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区域。也就是说,第二反射面122a为第二光学部件122的一个面中的实际反射构成图像的光的区域(有效区域)。优选的是,第二光学部件122的大小被设定为即使用户200的视点的位置在假设的范围(例如眼观察区)内移动也能够将虚像310无缺失地进行显示。

光透射部件130为板状。光透射部件130具有使光双折射的性质。也就是说,如图1所示,光透射部件130具有在光透射部件130的表面内正交的轴即慢轴Ax和快轴Ay。并且,光透射部件130具有与慢轴Ax及快轴Ay正交的厚度轴Az。另外,光透射部件130具有大于面内相位差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像这样,光透射部件130具有大于面内相位差的厚度方向相位差,因此认为穿过光透射部件130的光相比于受到由光透射部件130的面内相位差产生的影响而言,更容易受到由光透射部件130的厚度方向相位差产生的影响。在此,如果由光透射部件130的面内相位差产生的影响为主导性的,则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为约90°周期,但是如果由光透射部件130的厚度方向相位差产生的影响为主导性的,则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为约180°周期。因此,相比于光透射部件130的面内相位差为厚度方向相位差以上的情况而言,能够减少因光透射部件130的位置偏差(光透射部件130绕厚度轴Az的旋转)引起的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

在此,在光透射部件130中,将慢轴Ax的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将快轴Ay的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将厚度轴Az的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将光透射部件130的厚度设为d。在该情况下,面内相位差被赋值为(Nx-Ny)×d。厚度方向相位差被赋值为{(Nx+Ny)/2-Nz}×d。在本实施方式中,以面内相位差和厚度方向相位差进一步满足下面的条件(1)~(3)的方式来设定光透射部件130的折射率Nx、Ny、Nz。即,条件(1)是:面内相位差小于构成显示部110的图像的光的波长的四分之一。条件(2)是:厚度方向相位差大于构成显示部110的图像的光的波长的四分之一。条件(3)是:厚度方向相位差为面内相位差的3倍以上。通过满足各条件(1)~(3),能够使厚度方向相位差的影响大于面内相位差的影响,从而能够期待与光透射部件130的位置偏差相对应的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进一步减少。

作为这样的光透射部件130的例子,能够举出通过透光性树脂(例如,聚碳酸酯)的轧制而形成的树脂薄片。作为一例,Nx为1.59028,Ny为1.59021,Nz为1.58951,d为425[μm]。另外,构成显示部110的图像的光的波长被设为以550[nm]为中心的波长域。

光透射部件130处于反射部件101与投影部120之间。另外,光透射部件130被配置为与从投影部120去向反射部件101的光的光轴L10以不正交的方式交叉。换言之,光轴L10不平行于光透射部件130的厚度轴Az。进一步换言之,从投影部120去向反射部件101的光向光透射部件130入射的入射角不为0。

偏振部件140为板状。如图4所示,偏振部件140处于投影部120与光透射部件130之间。特别是,偏振部件140处于光透射部件130的靠第二光学部件122侧的面上。偏振部件140具有吸收透过光透射部件130后去向投影部120的外部光的一部分光的性质。由此,能够保护显示部110免受热损伤。偏振部件140例如为将椭圆偏振光变换为直线偏振光的偏振片。偏振部件140以使向反射部件101入射的光的量最大的方式使光(来自投影部120的光)发生偏振。换言之,偏振部件140的透射轴被设定为使透过光透射部件130后向反射部件101入射的光的量最大的分量透过。由此,能够保护显示部110免受热损伤,并且能够抑制虚像310的亮度的降低。

红外线吸收部件150为板状。如图4所示,红外线吸收部件150处于反射部件101与光透射部件130之间。特别是,红外线吸收部件150被配置在光透射部件130的与偏振部件140相反的一侧。红外线吸收部件150具有使可见光透过并吸收红外线的性质。由此,能够保护显示部110免受热损伤。红外线吸收部件150由吸收红外线的一个以上的层构成。此外,优选的是,红外线吸收部件150不对光的偏振产生影响。

并且,显示系统10具备壳体160。如图4所示,壳体160收容显示部110、投影部120、光透射部件130、红外线吸收部件150以及偏振部件140。壳体160具有用于使从投影部120朝向反射部件101反射的光穿过的开口部161。光透射部件130、偏振部件140以及红外线吸收部件150被配置为覆盖开口部161。特别是,光透射部件130、偏振部件140以及红外线吸收部件150以重叠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60被配置在仪表板102内。

1.3效果

参照图5~图8来说明光透射部件130的光学性质。

图5是示出由透过光透射部件130后在反射部件101发生了反射的光形成的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化的图表。图5的图表的横轴表示与光透射部件130的厚度轴Az正交的面内的慢轴Ax同光轴L10之间的角度[°]。也就是说,在角度为0度的情况下,光轴L10与慢轴Ax一致,在角度为90°的情况下,光轴L10与快轴Ay一致。图5的图表的纵轴表示由透过光透射部件130后在反射部件101发生了反射的光形成的虚像310的亮度。在图5中,G11表示在反射部件101发生反射的光的所有分量的亮度,G12表示在反射部件101发生反射的光的p分量(与水平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偏振分量)的亮度。如根据图5明确的那样,无论在G11还是在G12,光的亮度都以180度周期变动。根据图5的图表确认出,光透射部件130通过具有大于面内相位差的厚度方向相位差,而使厚度方向相位差的影响大于面内相位差的影响。因而,相比于光透射部件130的面内相位差为厚度方向相位差以上的情况而言,能够减少因光透射部件130的位置偏差(光透射部件130绕厚度轴Az的旋转)引起的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

图6~图8是示出光透射部件的相位差的角度相关性的图表。图6~图8的纵轴表示由光透射部件130产生的相位差[nm]。在图6~图8的各图中,横轴表示与从投影部120去向光透射部件130的光的入射角对应的角度[°]。在此,G21表示光的入射角在由光透射部件130的快轴Ay和厚度轴Az定义的入射面内变化的情况。也就是说,在G21,入射角为绕慢轴Ax的角度。在该情况下,在与光透射部件130的厚度轴Az正交的面内,光的光轴L10与快轴Ay一致。G22表示光的入射角在由光透射部件130的慢轴Ax和厚度轴Az定义的入射面内变化的情况。也就是说,在G22,入射角为绕快轴Ay的角度。在该情况下,在与光透射部件130的厚度轴Az正交的面内,光的光轴L10与慢轴Ax一致。此外,在图6~图8中,面内相位差为70[nm]。在图6中,厚度方向相位差为面内相位差的1.5倍。在图7中,厚度方向相位差为面内相位差的3倍。在图8中,厚度方向相位差为面内相位差的4.5倍。如根据图6~图8的G21明确的那样,厚度方向相位差越大于面内相位差,则与绕慢轴Ax的入射角的增加相对应的相位差的増加的程度越大。如根据图6~图8的G22明确的那样,厚度方向相位差越大于面内相位差,则与绕快轴Ay的入射角的增加相对应的相位差的减少的程度越大。特别是,根据图6~图8的G22,如果厚度方向相位差为面内相位差的3倍以上,则能够将光透射部件130的相位差设定为面内相位差的一半以下。由此,能够扩大光透射部件130的相位差的选择范围。

2.变形例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关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的目的,则能够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变更。下面举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例如,关于显示部110,也可以构成为液晶面板不使其长边方向的光的分量透过,而是使短边方向、15°、22°、30°、45°、60°等倾斜方向的光的分量透过。另外,在显示部110中,显示面110a也可以未必一定为长方形。

例如,关于投影部120,能够变更第一光学部件121及第二光学部件122的形状。例如,在第一光学部件121中重要的是第一反射面121a的形状,其它部位的形状可以比较自由地设定。同样,在第二光学部件122中重要的是第二反射面122a的形状,其它部位的形状可以比较自由地设定。另外,第一反射面121a及第二反射面122a的形状能够根据显示面110a来适当地设定。

例如,光透射部件130的配置方法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光透射部件130中,慢轴Ax沿着从投影部120去向反射部件101的光的光轴(L10)。在该情况下,如根据图5的G11可知的那样,透过光透射部件130后在反射部件101发生反射的光的所有分量的亮度取峰值。因而,能够进行适合于用裸眼进行的视觉确认的虚像310的显示。另一方面,在光透射部件130中,也可以是快轴Ay沿着从投影部120去向反射部件101的光的光轴(L10)。在该情况下,如根据图5的G12可知的那样,透过光透射部件130后在反射部件101发生反射的光的p分量的亮度取峰值。一般而言,太阳镜等偏振镜大多使p分量透过并将s分量(水平方向的偏振分量)阻断。因而,能够进行适合于利用太阳镜等偏振镜进行的视觉确认的虚像310的显示。另外,在光透射部件130中,慢轴Ax及快轴Ay与从投影部120去向反射部件101的光的光轴(L10)可以以45°交叉,在该情况下,能够降低裸眼时的虚像310的亮度与使用偏振镜时的虚像310的亮度之差。

例如,光透射部件130可以不由一片树脂薄片构成,而是由重叠的多片树脂薄片构成。也就是说,光透射部件130可以是单层构造,也可以是多层构造。光透射部件130的材料不限定于聚碳酸酯,也可以是丙烯酸系的其它公知的透光性树脂材料。

例如,光透射部件130不需要必须满足条件(1)~(3)中的全部条件,至少为厚度方向相位差大于面内相位差即可。也就是说,只要光透射部件130的折射率Nx、Ny、Nz满足(Nx+Ny)/2-Nz>Nx-Ny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光透射部件130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光透射部件130不需要必须为矩形的板状,也可以是圆形、除矩形以外的多边形的板状。并且,光透射部件130也可以不是平坦的,而是弯曲的。作为一例,光透射部件130也可以以使朝向壳体160的外侧的面为凹面的方式弯曲。由此,能够降低透过了前窗玻璃101的太阳光线在光透射部件130发生反射后向眼观察区入射的可能性。另外,关于光透射部件130,不需要必须使厚度均匀。通过适当地调整光透射部件130的形状,能够赋予使可能由投影部120产生的像差降低等光学功能。

例如,也可以对光透射部件130进行表面处理。可以通过表面处理来形成例如用于反射红外线的膜、用于减少可见光的反射的膜、用于保护光透射部件130的表面的膜等。

例如,偏振部件140不是必需的。

例如,红外线吸收部件150也可以被配置在投影部120与光透射部件130之间、投影部120与偏振部件140之间、光透射部件130与偏振部件140之间。另外,红外线吸收部件150不是必需的。此外,也可以使光透射部件130内含有具有与红外线吸收部件150同等的吸收红外线的功能的添加剂。也就是说,光透射部件130也可以兼作为红外线吸收部件150。

例如,显示系统10不限于在汽车100的行进方向的前方设定的对象空间400中投影出虚像310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向汽车100的行进方向的侧方、后方或上方等投影出虚像310。另外,投影部120可以包括用于形成中间像的中继(relay)光学系统,也可以不包括中继光学系统。

例如,显示系统10不限定于汽车100中使用的平视显示器,还能够应用于例如自行车、电车、飞机、建筑机械以及船舶等除汽车100以外的移动体。并且,显示系统10不限于在移动体中使用,例如还可以在娱乐设施中使用。

3.方式

如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明确的那样,本公开包括下面的第1方式至第16方式。下面,仅为了明示与实施方式的对应关系而以带括号的方式添加了附图标记。

第1方式的显示系统(10)具备显示部(110)、投影部(120)以及光透射部件(130)。所述显示部(110)构成为显示图像。所述投影部(120)构成为将构成所述图像的光朝向反射部件(101)进行反射来在所述反射部件(101)上投影出所述图像,从而在对象空间(400)中投影出虚像(310)。所述光透射部件(130)为板状。所述光透射部件(130)处于所述反射部件(101)与所述投影部(120)之间。所述光透射部件(130)与从所述投影部(120)去向所述反射部件(101)的光的光轴(L10)以不正交的方式交叉。所述光透射部件(130)具有大于面内相位差的厚度方向相位差。根据第1方式,能够减少与光透射部件(130)的外形加工时的形状偏差、安装时的显示部(110)同光透射部件(130)的位置偏差相对应的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

第2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1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2方式中,所述面内相位差小于构成所述显示部(110)的所述图像的光的波长的四分之一。根据第2方式,能够使厚度方向相位差的影响大于面内相位差的影响,从而能够期待与光透射部件(130)的位置偏差相对应的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的进一步减少。

第3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1方式或第2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3方式中,所述厚度方向相位差大于构成所述显示部(110)的所述图像的光的波长的四分之一。根据第3方式,能够使厚度方向相位差的影响大于面内相位差的影响,从而能够期待与光透射部件(130)的位置偏差相对应的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的进一步减少。

第4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1方式至第3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4方式中,所述厚度方向相位差为所述面内相位差的3倍以上。根据第4方式,能够使厚度方向相位差的影响大于面内相位差的影响,从而能够期待与光透射部件(130)的位置偏差相对应的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的进一步减少。

第5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1方式至第4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5方式中,所述显示系统(10)还具备偏振部件(140),该偏振部件(140)处于所述投影部(120)与所述光透射部件(130)之间,用于吸收透过所述光透射部件(130)后去向所述投影部(120)的外部光的一部分光。根据第5方式,能够保护显示部(110)免受热损伤。

第6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5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6方式中,所述偏振部件(140)以使向所述反射部件(101)入射的光的量最大的方式使来自所述投影部(120)的光发生偏振。根据第6方式,能够保护显示部(110)免受热损伤,并且能够抑制虚像(310)的亮度的降低。

第7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1方式至第6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7方式中,所述显示系统(10)还具备红外线吸收部件(150),该红外线吸收部件(150)处于所述反射部件(101)与所述投影部(120)之间,用于吸收红外线。根据第7方式,能够保护显示部(110)免受热损伤。

第8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7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8方式中,所述红外线吸收部件(150)不对光的偏振产生影响。根据第8方式,能够保护显示部(110)免受热损伤。

第9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1方式至第8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9方式中,所述显示系统(10)还具备收容所述显示部(110)和所述投影部(120)的壳体(160)。所述壳体(160)具有用于使从所述投影部(120)朝向所述反射部件(101)反射的所述光穿过的开口部(161)。所述光透射部件(130)覆盖所述开口部(161)。根据第9方式,能够将光透射部件(130)用作覆盖显示部(110)和投影部(120)的罩。

第10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9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10方式中,所述显示系统(10)还具备:偏振部件(140),其吸收透过所述光透射部件(130)后去向所述投影部(120)的外部光的一部分光;以及红外线吸收部件(150),其用于吸收红外线。所述偏振部件(140)和所述红外线吸收部件(150)被配置为覆盖所述开口部(161)。根据第10方式,能够将偏振部件(140)和红外线吸收部件(150)用作覆盖显示部(110)和投影部(120)的罩。

第11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10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11方式中,所述光透射部件(130)、所述偏振部件(140)以及所述红外线吸收部件(150)以重叠的方式配置。所述偏振部件(140)处于所述投影部(120)与所述光透射部件(130)之间。所述红外线吸收部件(150)处于所述光透射部件(130)的与所述偏振部件(140)相反的一侧。根据第11方式,能够将光透射部件(130)、偏振部件(140)以及红外线吸收部件(150)用作覆盖显示部(110)和投影部(120)的罩。

第12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1方式至第11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12方式中,所述光透射部件(130)是弯曲的。根据第12方式,能够降低朝向对虚像(310)进行视觉确认的用户反射来自对象空间(400)的光的可能性。

第13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12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13方式中,所述光透射部件(130)以使朝向所述反射部件(101)侧的面为凹面的方式弯曲。根据第13方式,能够降低朝向对虚像(310)进行视觉确认的用户反射来自对象空间(400)的光的可能性。

第14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1方式至第13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14方式中,所述光透射部件(130)具有快轴(Ay)和慢轴(Ax)。所述慢轴(Ax)沿着所述光轴(L10)。根据第14方式,能够进行适合于用裸眼进行的视觉确认的虚像(310)的显示。

第15方式的显示系统(10)能够通过与第1方式至第13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组合来实现。在第15方式中,所述光透射部件(130)具有快轴(Ay)和慢轴(Ax)。所述快轴(Ay)沿着所述光轴(L10)。根据第15方式,能够进行适合于利用太阳镜等偏振镜进行的视觉确认的虚像(310)的显示。

第16方式的移动体(100)具备第1方式至第15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显示系统(10)以及具有所述反射部件(101)的移动体主体(100a)。所述显示系统(10)被搭载于所述移动体主体(100a)。根据第16方式,能够减少与光透射部件(130)的外形加工时的形状偏差、安装时的显示部(110)同光透射部件(130)的位置偏差相对应的虚像(310)的亮度的变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