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的壳体结构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0177发布日期:2019-07-13 09:18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的壳体结构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壳体结构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是为不能自主发光的显示装置提供背光源的部件,背光模组主要由灯条发光,并经过导光板、膜片等散光结构转换为面光源,但是灯条、导光板、膜片等结构都需要壳体结构来支撑安装才能实现各自的功能。为了提高背光模组的强度,有的背光模组的下壳采用金属壳与胶壳组合在一起形成下壳,另外还需要在下壳上安装上框,但是现有的这种结构由于采用了金属壳、胶壳及上框,需要将各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各个部件均需要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复杂,导致部件的制作和安装也很复杂,不利于背光模组的批量化生产和产品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背光模组的壳体结构及背光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模组的壳体结构,包括下金属壳、下胶壳和上框,所述下胶壳安装在下金属壳内,所述上框固定在下金属壳上;所述下金属壳侧面设置有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下胶壳侧面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相适配的第三卡接部,所述下金属壳和下胶壳通过第一卡接部与第三卡接部的卡合固定连接;所述上框侧面设置有与第二卡接部相适配的第四卡接部,所述下金属壳与上框通过第二卡接部与第四卡接部的卡合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四卡接部均为卡孔结构或卡块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均为卡块结构或卡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金属壳设置有外凸的侧挡板,所述侧挡板侧部与下金属壳侧壁断开设置;所述上框侧壁夹设在侧挡板与下金属壳的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侧挡板上设置有螺接孔,所述下胶壳侧壁设置有螺孔,所述上框上设置有避让凹槽,所述侧挡板与下胶壳侧壁螺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下金属壳上还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安装凸台,所述下胶壳设置有向下凸出的柱体,所述柱体与安装凸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金属壳外侧壁上设置有顶起凸块,所述顶起凸块在下金属壳与上框安装时将上框顶紧。

一种包括前述壳体结构的背光模组,包括下金属壳、下胶壳、散光组件、侧入式灯条和上框;所述散光组件安装在下胶壳内,所述散光组件包括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下胶壳设置有与定位凸块相适配的定位凹槽,所述导光板通过定位凸块安装在下胶壳的定位凹槽内;所述下胶壳一侧边为开口结构,所述侧入式灯条固定在下金属壳内侧面上,并且发光面朝向开口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散光组件还包括散光膜和增光膜,所述散光膜和增光膜均设置有定位凸耳,所述下胶壳侧壁顶部设置有定位下凹部,所述散光膜和增光膜通过定位凸耳固定在下胶壳侧壁的定位下凹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散光组件还包括反光膜,所述反光膜安装在下胶壳底部;所述下胶壳内侧面上设置有压块,所述反光膜压固在压块下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金属壳内侧壁与侧入式灯条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定位结构,所述侧入式灯条通过定位结构定位安装在下金属壳内侧壁上。

本发明壳体结构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将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设置在一起,制作时可以一同完成,减少加工工序和加工时间,组装时可以在同一位置快速组装,保证组装过程的快速进行;另外还可以将卡孔冲出的材料用于冲压制作卡块,从而卡块有足够的厚度,可以加强卡块的强度,保证下金属壳与上框卡合的稳定性。

本发明背面模组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通过上述的壳体结构来组装制作背光模组,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组装的效率;通过导光板与下胶壳的定位安装结构,将散光组件中重量较大的导光板的固定与下壳结构上,保证导光板与侧入式灯条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背光模组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背光模组的壳体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背光模组的壳体结构的下金属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背光模组的壳体结构的下胶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背光模组的壳体结构的上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二中的背光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4,一种背光模组的壳体结构,用于安装背光模组的灯条及膜片结构,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背光模组。壳体结构包括下金属壳1、下胶壳2和上框3,所述下胶壳2安装在下金属壳1内,形成一个壳体结构强度较高的壳体结构。下金属壳1可以采用铁壳、铝壳等金属壳体,可以通过冲压成型。下胶壳2可以采用注塑形成的壳体结构。所述上框3固定在下金属壳1上,可以采用卡扣扣合、螺接等方式。上框3可以采用金属框、也可以采用胶框。

参阅图1~4,所述下金属壳1侧面设置有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卡接部11和第二卡接部12,即将第一卡接部11和第二卡接部12设置在同一个位置。所述下胶壳2侧面设置有与第一卡接部11相适配的第三卡接部21,所述下金属壳1和下胶壳2通过第一卡接部11与第三卡接部21的卡合固定连接;所述上框3侧面设置有与第二卡接部12相适配的第四卡接部31,所述下金属壳1与上框3通过第二卡接部12与第四卡接部31的卡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接部11和第四卡接部31可用采用卡孔结构,卡孔的形状可以根据卡块的形状匹配设置;所述第二卡接部12和第三卡接部21可以采用卡块结构,卡块结构最好设置为如图中圆台结构,圆台结构只设置轴向的一半即可。卡块与卡孔也可以调换位置,所述第一卡接部11和第四卡接部31可用采用卡块结构,所述第二卡接部12和第三卡接部21可以采用卡孔结构,卡孔与卡块一起构成一组卡扣结构,可以将下金属壳1与下胶壳2和上框3分别卡合。将第一卡接部11和第二卡接部12设置在一起,制作时可以一同完成,减少加工工序和加工时间,组装时可以在同一位置快速组装,保证组装过程的快速进行,例如冲压时可以同时冲压完成卡孔和卡块,形成第一卡接部11和第二卡接部12;另外还可以将卡孔冲出的材料用于冲压制作卡块,从而卡块有足够的厚度,可以加强卡块的强度,保证下金属壳1与上框3卡合的稳定性。

参阅图2,所述下金属壳1设置有外凸的侧挡板13,该侧挡板13相对下金属壳1的侧壁向外凸出,凸出的距离以上框3可以恰好夹设在侧挡板13与下金属壳1的侧壁之间为准。所述侧挡板13侧部与下金属壳1侧壁断开设置,具体可以通过冲压制作。将上框3侧壁夹设在侧挡板13与下金属壳1的侧壁之间,可以保证上框3在下金属壳1安装时内外两侧均有阻挡,既不会外扒也不会内扒,使得壳体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保证液晶模组的安装。

参阅图2,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侧挡板13上设置有螺接孔131,可以将螺接孔131预留做与终端框体螺接的螺孔,终端框体也对应做开孔,方便终端框体与下金属壳1通过螺接的方式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胶壳2侧壁设置有螺孔27,可以直接在下胶壳2的侧壁上制作螺孔,最好在下胶壳2侧壁上嵌入金属材质的螺母,利用螺母内的螺孔作为螺孔27,通过螺钉螺接时连接的更加可靠。螺接孔131与螺孔27配合使用,螺接孔131为螺钉穿过的作用,可以设置为内壁光滑的孔而不用设置为螺孔。所述上框3上设置有避让凹槽32。下金属壳1、下胶壳2和上框3安装时,通过螺钉(图中未出)从螺接孔131穿入,并穿过避让凹槽32,最后螺接于下胶壳2上,便可以将下金属壳1、下胶壳2和上框3的侧壁锁紧在一起,从而通过一个结构实现了下金属壳1、下胶壳2和上框3固定在一起,进一步简化壳体的各个部件的连接结构,简化背光模组的组装,提高组装的工作效率。

参阅图2和图3,所述下金属壳1上还设置有向下(背面)凸出的安装凸台14,可以设置为l形结构,通过冲压制作。所述下胶壳2设置有向下(背面)凸出的柱体22,可以与下胶壳2一体注塑成型。所述柱体22与安装凸台14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螺钉螺接在一起,也可以采用卡接等其他的连接方式。设置相连接的柱体22与安装凸台14,既可以进一步将下胶壳2固定在下金属壳1上,还可以利用柱体22与安装凸台14形成的凸出结构作为终端显示器的安装支撑柱,例如终端显示器作为壁挂电视使用时可以通过凸出结构与墙面支架固定连接。

参阅图1,所述下金属壳1外侧壁上设置有顶起凸块15,顶起凸块15可以设置为半球形,也可以设置为圆台形,均可以通过冲压成型。所述顶起凸块15在下金属壳1与上框3安装时将上框3顶紧,避免模组移动时下金属壳1与上框3发生摩擦产生掉屑,避免了掉屑对背光模组发光视觉效果的影响。

参阅图1~4,根据需要,可以在上框3上设置避让柱体22的避让位。下金属壳1与下胶壳2和上框3间的卡扣结构最好在壳体两个以上的边设置,侧挡板13最好也在下金属壳1两个以上的边设置,柱体22与安装凸台14最好设置三组以上,顶起凸块15最好在下金属壳1的每个外侧壁均设置,由此来进一步提高壳体结构安装的可靠。

实施例二

参阅图1~5,以实施例一为基础,利用实施例一中的壳体结构来安装侧入式灯条和散光组件制作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下金属壳1、下胶壳2、散光组件4、侧入式灯条5和上框3,下金属壳1与下胶壳2安装在一起组成下壳结构。所述散光组件4安装在下胶壳2内,被下胶壳2与上框3夹固固定。所述散光组件4包括导光板41,所述导光板41上设置有定位凸块411,所述下胶壳2设置有与定位凸块411相适配的定位凹槽23,所述导光板41通过定位凸块411安装在下胶壳2的定位凹槽23内,从而方便散光组件4中重量较大的导光板41固定于下壳结构上,保证导光板41与侧入式灯条5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保证背光模组的视觉效果。定位凹槽23与定位凸块411最好设置两组以上,并且设置在模组的不同边。

参阅图5,所述下胶壳2一侧边为开口结构24,其他三侧具有侧壁,所述侧入式灯条5固定在下金属壳1内侧面上,并且发光面朝向开口结构24,从而侧入式灯条5发光可以进入导光板41内。所述散光组件4还包括反光膜45,所述反光膜45安装在下胶壳2底部,导光板41设置在反光膜45上。反光膜45可以采用双面胶粘接固定,最好采用如下方式:所述下胶壳2内侧面上设置有压块26,所述反光膜45压固在压块26下面,压块26可以与下胶壳2一体注塑成型,采用压块固定反光膜,避免了粘胶、对位等动作,组装更方便,可以提高背光模组组装的工作效率。压块26最好在下胶壳2内的多边设置多组,使得反光膜45固定的更好。

参阅图5,所述散光组件4还包括散光膜42和增光膜43,散光膜42和增光膜43的数量和搭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采用散光膜42-增光膜43-散光膜42结构。各所述散光膜42和增光膜43均设置有定位凸耳44,相对应地所述下胶壳2侧壁顶部设置有定位下凹部25,所述散光膜42和增光膜43通过定位凸耳44固定在下胶壳2侧壁的定位下凹部25上。各个定位凸耳44最好错位设置,定位下凹部25最好设置为多级台阶状的结构,每级台阶分别粘接固定处于不同高度位置的散光膜42或增光膜43,由此可以使得膜片结构贴附的更加平整,背光模组发光的视觉效果更好。可以通过双面胶28粘接固定散光膜42和增光膜43。

参阅图5,侧入式灯条5通过导热双面胶51贴装,下金属壳1内侧壁与侧入式灯条5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定位结构,所述侧入式灯条5通过定位结构定位安装在下金属壳1内侧壁上,例如本实施例中分别在下金属壳1内侧壁与侧入式灯条5设置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来定位;也可以在下金属壳1上设置定位柱,在侧入式灯条5上设置定位孔来定位。设置定位结构可以实现背光模组的侧入式灯条5的快速定位安装,并且保证组装的精度。

参阅图5,上框3顶部内侧还设置有两条泡棉单面胶35和泡棉双面胶34,方便终端液晶模组的安装,另外还在背面模组顶部贴附有保护膜36,在终端液晶模组安装前对背面模组的膜片结构进行保护。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