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5796发布日期:2019-06-18 23:36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面板在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等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视、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终端设备。且,随着窄边框终端的兴起,以及扭曲向列(tn,twistednematic)的tft-lcd的价格低廉等优势,使得窄边框tn型tft-lcd被得到较多的发展。

相关技术中,窄边框tn型tft-lcd中,在显示面板中,靠近源极驱动器的一侧为面板的dp(数据绑定侧,datapad)侧,与dp侧相对的一侧为dpo侧,dpo侧容易产生较强的静电,导致驱动电路的信号无法控制有效显示区域(activearea,像素阵列所在的像素区),进而导致显示出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中,防静电击穿(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的能力较弱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一侧的显示区域,栅极驱动电路区域,位于显示区域一侧的驱动绑定区域,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远离所述驱动绑定区域一侧的第一连通区域;

所述第一连通区域设置有第一公共电极线,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域远离所述显示区域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公共电极线,以及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域设置有第三公共电极线,其中,

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电连接,且用于和驱动器件在所述驱动绑定区域电连接;

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包括靠近所述驱动绑定区域的第一端和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驱动器件连接,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绝缘。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件被配置为在输出显示驱动信号之前,向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加载设定时长的公共电极信号;

所述驱动器件还被配置为在所述阵列基板启动时长达到设定输出时长的情况下,对所述阵列基板进行显示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中形成有连通至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的第一过孔;

其中,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上的正投影到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第一端的距离,大于到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第二端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的第二端至少部分重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的第二端重叠。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厚度大于或等于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所述的阵列基板。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

所述对向基板包括第二连通区域,所述第二连通区域在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连通区域在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第二连通区域设置有第四公共电极,所述第四公共电极用于与所述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层,且所述第一绝缘层中形成有连通至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的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的第二端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第四公共电极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四公共电极电连接的导电柱,所述导电柱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柱外侧包裹有第三绝缘层。

进一步的,所述阵列基板的所述第一连通区域与所述对向基板的所述第二连通区域之间设置有能够导电的密封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中设置有多个连通至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电极;

其中,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密封胶直接接触的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为第一面积,所述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为第二面积,所述第一面积与所述第二面积的比值大于30%。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通区域内所述第四公共电极的外边缘与所述对向基板的边缘间的距离满足设定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公共电极的外边缘至所述对向基板的边缘间设置有所述密封胶。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基板中位于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线通过第二公共电极线与驱动绑定区域的驱动器件连接,栅极驱动电路区域内的第三公共电极线的一端与驱动器件连接,另一端靠近第一连通区域且与第一公共电极线绝缘,因为栅极驱动电路区域中的第三公共电极线与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线绝缘,即切断了阵列基板中第一连通区域进入栅极驱动电路区域的公共电极走线,使得静电不会大量流向栅极驱动电路区域,避免了esd击穿栅极驱动电路区域的跳孔的现象发生,提升阵列基板的抗栅极驱动特性。且虽然切断了阵列基板中第一连通区域进入栅极驱动电路区域的公共电极走线,但是第一连通区域仍然可以通过驱动绑定区域实现与第三公共电极线的连通,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在提升阵列基板的抗esd特性的基础上,也不会破坏阵列基板的基本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通区域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对向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对向基板边缘设计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对向基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该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衬底基板一侧的显示区域10,栅极驱动电路区域20,位于显示区域一侧的驱动绑定区域30,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远离所述驱动绑定区域30一侧的第一连通区域40;所述第一连通区域4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公共电极线401,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域20远离所述显示区域1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公共电极线201,以及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区域20靠近所述显示区域10一侧设置有第三公共电极线202,其中,所述第二公共电极线201分别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电连接,且用于和驱动器件在所述驱动绑定区域30电连接;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202包括靠近所述驱动绑定区域30的第一端2021和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区域40的第二端2022,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202的第一端2021用于与所述驱动器件连接,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202的第二端2022用于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201绝缘。

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区域10也可以称为aa(activearea,即像素阵列所在的像素区),在阵列基板工作时,显示区域10可以根据栅极驱动电路区域20的控制进行显示;栅极驱动电路区域20可以根据驱动绑定区域30中的驱动器件的驱动,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显示区域10的显示。

具体应用中,阵列基板中靠驱动绑定区域30的一侧为面板的dp侧,与dp侧相对的一侧为dpo侧,阵列基板中dpo侧的第一连通区域40中设置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用于与对向基板的第四公共电极连通(图1中未示出),从而保证第一公共电极线401与对向基板中的第四公共电极之间的电位相等;第二公共电极线201用于向第一公共电极线401传输公共电极信号,第三公共电极线202用于向栅极驱动电路区域20的栅极驱动电路传输公共电极信号。

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现有的阵列基板中采用激光切断等方式,将第三公共电极线202靠近第一连通区域40的一侧与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的连通位置切断,使得第三公共电极线202靠近第一连通区域40的一侧与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绝缘,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阵列基板可以兼容现有的阵列基板,在实验中,本发明实施例将经过上述激光切断的阵列基板进行多次测试,均没有静电击穿goa跳孔的现象发生;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在生产阵列基板时,将阵列基板中的第三公共电极线202靠近第一连通区域40的一侧与第一公共电极线401之间通过设置间隔距离、设置绝缘物等实现绝缘,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区域20中的第三公共电极线202与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绝缘,即切断了阵列基板中第一连通区域40进入栅极驱动电路区域20的公共电极走线,使得静电不会大量流向栅极驱动电路区域20,避免了esd击穿栅极驱动电路区域20导致跳孔的现象发生,提升阵列基板的抗esd特性。虽然切断了阵列基板中第一连通区域40进入栅极驱动电路区域20的公共电极走线,但是第一连通区域40仍然可以通过驱动绑定区域实现与第三公共电极线的连通,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公共电极线401可以依次通过第二公共电极线201、驱动绑定区域30中的驱动器件与第三公共电极线202连通,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在提升阵列基板的抗esd特性的基础上,也不会破坏阵列基板的基本性能。

本发明实施例在实验中发现,栅极驱动电路区域中的第三公共电极线202与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绝缘的设置方式应用在面积较小的显示装置时,因为该较小的显示装置中电极线走向较短,电传导速度很快,所以阵列基板中的电传导时间延迟对显示控制基本没有影响,显示控制不会发生延迟;但是,栅极驱动电路区域中的第三公共电极线202与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绝缘的设置方式应用在面积较大的显示装置时,电传导延迟在公共电极线中就较为明显,参照图1所示,因为第一公共电极线401与第三公共电极线202绝缘,使得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的公共电极信号不能直接传到第三公共电极线202,第三公共电极线202靠近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的一端需要等待dp侧驱动绑定区域30的公共电极信号沿着dp侧传到dpo侧的方向传导,在传导的过程会存在时间延迟,使得第三公共电极线202靠近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的一端(具体应用中可以对应为goa用于控制第一行像素显示的一端)延迟接收到公共电极信号,导致出现控制逻辑错误等现象,使得显示颜色不正常。

因此,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了适应面积较大的显示装置,所述驱动器件被配置为,根据沿所述dp侧到所述dpo侧的方向,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的电传导速度,确定公共电极信号的预先输出时长;在所述阵列基板启动时长达到所述预先输出时长的情况下,进行显示驱动。

具体应用中,第三公共电极线202的电传导速度可以根据第三公共电极线的具体材料、长度等综合确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确定出预先输出时长后,可以在阵列基板启动时长达到该预先输出时长的情况下,进行显示驱动,因为阵列基板启动时长达到该预先输出时长后,可以确保公共电极信号已经传导到第三公共电极线202靠近dpo的一端,可以认为整个阵列基板充电完成,然后再进行显示驱动,则显示驱动中不存在因为电传导延时导致的显示异常问题,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阵列基板可以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显示装置。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为了适应面积较大的显示装置,还可以配置为: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在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区域的一端覆盖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中形成有连通至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的第一过孔。

具体应用中,如图2所示,形成有第一过孔的第一绝缘层的位置在第三公共电极线在靠近第一连通区域40的一端,具体应用中,导电器件通过所述第一过孔可以将第三公共电极线与对向基板的第四公共电极连通,以通过对向基板的第四公共电极直接为第三公共电极线在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区域的一端传输公共电极信号,使得公共电极信号不需要沿着dp侧传到dpo侧的方向从驱动器件传导到第三公共电极线在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区域的一端,从而就避免了公共电极信号传输到第三公共电极线在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区域的一端时的延迟现象发生,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阵列基板可以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显示装置。

较佳的,在实际的设计中,可以将第一过孔的面积设置的稍大,使得所述第一过孔可以通过较多尺寸的导电器件,从而可以增大第一过孔中设置的导电器件的工艺余量,所述第一过孔的具体尺寸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设定。在一种具体实现中,参考图4,导电器件可以是导电柱204,导电柱204可以设置在阵列基板上,阵列基板上的导电柱穿过所述第一过孔后可以实现与对向基板的第四公共电极82的连通,所述导电柱的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部分外侧设置有第三绝缘层205;在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述导电柱也可以设置在对向基板上,所述阵列基板中的第一过孔中覆盖第五公共电极206,所述对向基板上的导电柱204通过所述第五公共电极206可以实现与阵列基板的第三公共电极线202的连通,所述导电柱的外侧设置有第三绝缘层205。

本实施例在实验中还发现,在窄边框的显示产品中,阵列基板的dpo侧与对向基板的dpo侧通常通过点胶(含au球)或者直线涂胶(含au球)的方式,实现阵列基板的第一连通区域与对向基板的第二连通区域的导通,但是因为现有的阵列基板的第一连通区域内的连接电极覆盖跳孔的面积通常较小,使得阵列基板的第一连通区域与对向基板的第二连通区域导通时,有效导通面积较小,进而会导致对向基板的vcom充电不足而出现显示发白等不良现象,且该现象在点胶实现方式中尤为明显。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厚度大于或等于

在所述第一连通区域,所述第二绝缘层中设置有多个连通至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电极;其中,

所述多个第二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落在所述连接电极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范围内的正投影面积为第一面积,所述多个第二过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为第二面积,所述第一面积与所述第二面积的比值大于30%。

具体应用中如图3所示,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基板中第一连通区域40的连接电极对第二过孔402的覆盖方式,具体的,连接电极与封框胶直接接触的区域可以如线框404所圈出的区域,连接电极区域可以如线框405所圈出的区域;在实验中,本实施例发现,所述连接电极与所述密封胶直接接触的区域404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为第一面积,所述连接电极区域405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为第二面积;在所述第一面积与所述第二面积的比值大于30%的情况下,能够有效提高对向基板的vcom充电效率而减少出现显示发白问题;同时增加连接电极与封框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静电的分散分布。

实际工艺中,可以在进行阵列基板制作时,在进行连接电极刻蚀(mask)的工艺时,增大第一连通区域的连接电极对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二过孔的覆盖率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对具体工艺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在实验中还发现,因为阵列基板的第一连通区域与对向基板的第二连通区域的连通关系,在第一连通区域还可以能存在静电,该静电可能会击穿第一连通区域的跳孔,导致电路损坏。

因此,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公共电极线上覆盖有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厚度大于

实验中,根据验证,当利用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沉积方法得到的第二绝缘层厚度增加到以上时候,esd测试改善效果明显,esd测试时第一电极连接线上方auball(导电金球)所携带的静电不会击穿第二绝缘层,保证vcom走线畅通。且由于tn型面板的tft(阵列)基板面只有一层导电电极,所以即使第二绝缘层厚度发生变化,也不会对阵列基板造成其他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基板中位于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线通过第二公共电极线与驱动绑定区域的驱动器件连接,栅极驱动电路区域内的第三公共电极线的一端与驱动器件连接,另一端靠近第一连通区域且与第一公共电极线绝缘,因为栅极驱动电路区域中的第三公共电极线与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线绝缘,即切断了阵列基板中第一连通区域进入栅极驱动电路区域的公共电极走线,使得静电不会大量流向栅极驱动电路区域,避免了esd击穿栅极驱动电路区域的跳孔的现象发生,提升阵列基板的抗esd特性。且虽然切断了阵列基板中第一连通区域进入栅极驱动电路区域的公共电极走线,但是第一连通区域仍然可以通过驱动绑定区域实现与第三公共电极线的连通,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在提升阵列基板的抗esd特性的基础上,也不会破坏阵列基板的基本性能。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阵列基板。

较佳的,该显示面板还包括,与该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参照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对向基板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所示的阵列基板示意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对向基板包括位于所述对向基板dpo侧的第二连通区域60,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区域60的第四公共电极601与所述第一连通区域40的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电连接。

具体应用中,第二连通区域60的第四公共电极601与第一连通区域40的第一公共电极线401可以通过含有auball的封装胶电连接,auball一般是在塑料材料外部包裹镍(ni)和金(au)层的技术,auball可以代替传统的导电银胶工艺,在导通对向基板公共电极与阵列基板公共电极的同时,减少工艺步骤,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的工艺实现中,可以在所述阵列基板dpo侧与所述对向基板dpo侧之间填充有用于导电的密封胶,且所述密封胶之间设置有导电金属,该导电金属可以是auball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在实验中发现,栅极驱动电路区域中的第三公共电极线202与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绝缘的设置方式应用在面积较小的显示装置时,因为该较小的显示装置中电极线走向较短,电传导速度很快,所以阵列基板中的电传导时间延迟对显示控制基本没有影响,显示控制不会发生延迟;但是,栅极驱动电路区域中的第三公共电极线202与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绝缘的设置方式应用在面积较大的显示装置时,电传导延迟在公共电极线中就较为明显,参照图1所示,因为第一公共电极线401与第三公共电极线202绝缘,使得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的公共电极信号不能直接传到第三公共电极线202,第三公共电极线202靠近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的一端需要等待dp侧驱动绑定区域30的公共电极信号沿着dp侧传到dpo侧的方向传导,在传导的过程会存在时间延迟,使得第三公共电极线202靠近第一公共电极线401的一端(具体应用中可以对应为栅极驱动电路用于控制第一行像素显示的一端)延迟接收到公共电极信号,导致出现控制逻辑错误等现象,使得显示颜色不正常。

因此,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式,若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202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层203,所述第一绝缘层中形成有连通至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的第一过孔,其中,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上的正投影到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第一端的距离,大于到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第二端的距离。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的第二端至少部分重叠。优选地,所述第一过孔在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的第二端重叠。则对应的,所述对向基板在位于所述第二连通区域60的第四公共电极上601形成有导电柱,参考图5,,所述导电柱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中覆盖的第五连接电极206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202导通。以通过对向基板的第四公共电极601直接为第三公共电极线202在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区域的一端传输公共电极信号,使得公共电极信号不需要沿着dp侧传到dpo侧的方向从驱动器件传导到第三公共电极线在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区域的一端,从而就避免了公共电极信号传输到第三公共电极线在靠近所述第一连通区域的一端时的延迟现象发生,使得本发明实施例的阵列基板可以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显示装置。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连通区域60内所述第四公共电极601的外边缘与所述对向基板的外边缘间的距离满足预设阈值。

具体的,如图7所示,第二连通区域60内的第四公共电极601的外边缘71与对向基板的外边缘70之间满足预设距离,也即第二连通区域60内的第四公共电极601的外边缘71与对向基板的外边缘70为非对齐边设计,可选地,所述非对齐边设计是指所述第四公共电极601的外边缘71与所述对向基板的外边缘70不重合,所述第四公共电极601的外边缘设置于所述对向基板的外边缘70以内。通过该非对齐边设计,且在非对齐的区域采用密封胶填充。在对盒后对向基板的第四公共电极设计边缘区域会被封框胶完全覆盖,使得外界静电能够被封框胶阻挡而不能直接接触到第四公共电极。因此,所述连接电极内缩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强抵抗esd能力,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封框胶的性能。可以理解,该非对齐边设计不仅可以用于tn型窄边框显示装置,在所有的tn型显示装置中都可以适用。

实际应用中,预设距离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设定,非对齐的边缘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图7的非对齐边设计中,第四公共电极601的外边缘71到对向基板的外边缘70之间有空隙,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四公共电极的外边缘填充有密封胶。

具体的,如图8所示,示出了一种非对齐边设计的对向基板的剖视图,具体可以包括:glass(玻璃)层80、pi(聚酰亚胺)配向层81、ito(氧化铟锡)材质的第四公共电极层82、bm(黑矩阵)层83、sealant(密封胶)层84、uvmask(紫外线遮罩)层85。根据图8可以看到,ito层82与对向基板的glass层80为非对齐边设计,且在非对齐的区域采用密封胶填充。在对盒后对向基板的第四公共电极设计边缘区域会被封框胶完全覆盖,使得外界静电能够被封框胶阻挡而不能直接接触到第四公共电极。因此,所述第四公共电极内缩设置一方面可以增强抵抗esd能力,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封框胶的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参考图4,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可以包括衬底基板50、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三连接电极线202,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电极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绝缘层203,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设置有导电柱204,所述导电柱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部分外侧包裹有第三绝缘层205,所述对向基板包括与所述导电柱204相连接的第四公共电极层82和glass(玻璃)层80;所述导电柱与对向基板中的第四公共电极层82能够实现电连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参考图5,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设置的对向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可以包括衬底基板50、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第三连接电极线202,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电极线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绝缘层203,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开有第一通孔,覆盖在所述第一通孔中的第五公共电极206,所述对向基板可以包括第四公共电极层82和glass(玻璃)层80,所述第五公共电极82远离所述glass(玻璃)层80的一侧设置有导电柱204,所述导电柱204外侧设置有第三绝缘层205,所述导电柱204通过第一通孔中设置的第五公共电极206与所述第三公共电极线相连接。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具体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手机、电脑、手环、电视等电子产品,本发明实施例对显示装置不做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中位于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线通过第二公共电极线与驱动绑定区域的驱动器件连接,栅极驱动电路区域内的第三公共电极线的一端与驱动器件连接,另一端靠近第一连通区域且与第一公共电极线绝缘,因为栅极驱动电路区域中的第三公共电极线与第一连通区域的第一公共电极线绝缘,即切断了阵列基板中第一连通区域进入栅极驱动电路区域的公共电极走线,使得静电不会大量流向栅极驱动电路区域,避免了esd击穿栅极驱动电路区域的跳孔的现象发生,提升阵列基板的抗esd特性。且虽然切断了阵列基板中第一连通区域进入栅极驱动电路区域的公共电极走线,但是第一连通区域仍然可以通过驱动绑定区域实现与第三公共电极线的连通,所以本发明实施例在提升阵列基板的抗esd特性的基础上,也不会破坏阵列基板的基本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