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5799发布日期:2019-09-21 01:0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指纹识别被广泛地应用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指纹是人体与生俱来独一无二并可与他人相区别的不变特征,它由指端皮肤表面上的一系列脊和谷组成,这些脊和谷的组成细节通常包括脊的分叉、脊的末端、拱形、帐篷式的拱形、左旋、右旋、螺旋或双旋等细节,这些细节决定了指纹图案的唯一性。

目前,通常将指纹识别技术与显示技术相结合,以使显示面板不仅具有显示功能,还能够进行指纹识别,从而丰富了显示面板的功能,同时提高了显示装置内信息的安全性能。进一步地,将光学指纹识别技术与显示技术相结合,可使指纹识别区域位于显示区,克服了将指纹识别区域设置在非显示区导致的显示面板的屏占比较低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将指纹识别区域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时导致的用于体验较差的问题。

光学式指纹识别应用于液晶显示技术一个重要难点在于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内指纹识别区域需要设置光感单元,这样不可避免的会使得该显示面板内指纹识别区域的穿透率降低,从而导致液晶显示器不能满足产品的显示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非指纹识别区和指纹识别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背光区和第二背光区,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背光区与所述非指纹识别区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背光区与所述指纹识别区相对设置;

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背光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控制模块,当检测到所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不均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调节所述交叠区域的灰阶电压来调整所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显示模组,包括步骤:

提供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指纹识别区和非指纹识别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背光区和第二背光区,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背光区与所述非指纹识别区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背光区与所述指纹识别区相对设置;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背光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控制模块;

当检测到所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不均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调节所述交叠区域的灰阶电压来调整所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非指纹识别区和指纹识别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背光区和第二背光区,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背光区与所述非指纹识别区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背光区与所述指纹识别区相对设置;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背光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控制模块,当检测到所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不均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调节所述交叠区域的灰阶电压来调整所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本发明通过非指纹识别区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设置交叠区域,再通过控制模块调节所述交叠区域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不但能够提高指纹识别区的穿透率,还不影响显示模组的整体显示。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调节灰阶电压的伽马曲线图;

图5是图2的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的显示模组中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的显示模组中背光模组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又一种A-A向剖面图;

图9是指纹识别单元驱动电路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2中A-A向又一种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00包括显示区01和围绕显示区01的非显示区02,显示面板00包括指纹识别区03和非指纹识别区04,在指纹识别区03内设有光感单元06,由于光感单元06是设置在非开口区同时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那么指纹识别区03的开口就要相应的减小,而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区03和非指纹识别区04内的像素05开口面积又是相同的,则同时降低了指纹识别区与非指纹识别区的开口率,从而降低了显示面板00整体的开口率,即降低了整个显示面板00的穿透率,最终影响了显示面板00的整体显示效果,不能满足产品的显示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关于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实施例,下文将详述。

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剖面图。图3中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区AA以及包围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显示模组100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P和背光模组BLU,显示面板P包括非指纹识别区1和指纹识别区2,背光模组BLU包括第一背光区3和第二背光区4,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X上第一背光区3与非指纹识别区1相对设置,第二背光区4与指纹识别区2相对设置;非指纹识别区1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4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5;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控制模块6,当检测到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不均时,控制模块6通过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

由图3可知,第二背光区4并不是与指纹识别区2的大小相同的,即,在平行于显示面板P所在的平面方向上,第二背光区4的面积要大于指纹识别区2的面积,这是因为为了背光贴合精度考虑,如果第二背光区4小于或等于指纹识别区2的面积,在背光贴合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时,在指纹识别区2和非指纹识别区1相邻的区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明暗区分界限,所以将第二背光区4比相对应的指纹识别区2设置大些,对于交叠区域5内的亮度不均情况通过控制模块6来调节显示亮度。

可选的,显示面板P为液晶显示面板,或者也可以为其他需要背光组件20提供光源的显示面板,本申请对此并不进行限定。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包括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设置于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示出),液晶层内设有液晶分子,彩膜基板上包括黑矩阵和彩膜层,背光模组P提供的光源。

控制模块6可设置在非显示区BB的下边框区域,如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模块6通过走线与显示面板P内的像素电连接,这里未示出。

对于背光模组BLU可以采用侧入式背光源也可以采用直下式背光源,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检测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是否存在不均的方法可以采用外部检测设备,也可以在显示面板P内单独设置检测单元,这里不做具体限定。这里所说的检测到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不均可以是检测到交叠区域5内局部位置有显示亮度不均的情况,也可以是交叠区域5整体的显示亮度与全部显示区AA相比存在显示亮度不均,如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大于非交叠区域的亮度,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图2中指纹识别区2仅为示意,实际上指纹识别区2可以为1/4屏,还可以为半屏。也就是指纹识别区2与显示区AA至少部分重叠,当指纹识别区2为1/4屏或半屏时,指纹识别区2与显示区AA部分重叠,通过指纹识别区2即可实现显示面板P的局部的指纹识别功能,减少指纹识别区2内光感单元的布线,利于制作。此外指纹识别区2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圆形,只要满足非指纹识别区1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4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5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中非指纹识别区1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4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5,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控制模块6,当检测到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不均时,控制模块6通过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由于非指纹识别区1与的第二背光区4存在交叠区域5,也就是平行于显示面板P所在的平面方向上第二背光区4的区域的面积要大于指纹识别区2的面积,此时第二背光区4内的背光亮度可以大于第一背光区3的背光亮度,指纹识别区2内的像素开口率可以小于非指纹识别区1的像素开口率,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6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不但能够满足透过率的要求,还能够实现显示亮度的均匀性,不影响显示模组的整体显示。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6通过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包括:

计算亮度不均因子x,包括:x=LA/LB,其中LA为所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LB为除所述交叠区域以外的部分的亮度;

计算亮度调节因子a,包括:a=1/x;

将亮度调节因子输入到一伽马曲线中,亮度调节因子作为伽马曲线的纵坐标,相应得到的横坐标为调整后的灰阶电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伽马曲线为伽马2.2曲线。当然本发明中的伽马曲线的伽马值还可以设定为其它值,本发明中仅以伽马2.2曲线为例。

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模块调节灰阶电压的伽马曲线图。举例说明控制模块6通过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所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

当显示模组显示灰阶L255时,通过外部检测设备或者显示面板内自带的检测单元检测出交叠区域5内局部位置的亮度不均,且亮度高出亮度均为的位置20%,则计算出的亮度不均因子x=1.2,再计算亮度调节因子a=1/1.2=0.83,根据伽马曲线2.2,亮度调节因子a作为伽马曲线2.2的纵坐标,从图4中可知灰阶L255的亮度调节因子0.83对应的灰阶是L235,即得到调整后的在显示L255白画面时实际的电压是L235灰阶电压。

本发明中控制模块6通过上述方法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能够使得显示模组的显示画面亮度更均匀。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5,图5是图2的显示模组中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中指纹识别区2的像素开口率小于非指纹识别区1的像素开口率。

图5中的显示面板P包括显示区AA和包围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显示区AA内包括像素7,像素7包括子像素R、G、B,显示区AA包括指纹识别区2和非指纹识别区1,在指纹识别区2内还包括光感单元8,从图5中可以看出指纹识别区2的像素开口率小于非指纹识别区1的像素开口率。

可以理解的是图5中的显示面板P是显示模组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模组BLU,背光模组BLU包括第一背光区3和第二背光区4,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X上第一背光区3与非指纹识别区1相对设置,第二背光区4与指纹识别区2相对设置;非指纹识别区1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4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5;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控制模块6,当检测到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不均时,控制模块6通过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

由于非指纹识别区1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4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5;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控制模块6,当检测到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不均时,控制模块6通过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指纹识别区2的像素开口率设置的小于非指纹识别区1的像素开口率,能够提高显示区AA的透过率,而且能够实现显示亮度的均匀性,不影响显示模组100的整体显示。

结合图2、图3、图5和图6,图6是图2的显示模组中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中第一背光区3的背光亮度为L1,第二背光区4的背光亮度为L2,其中,L1<L2;第一背光区3的出光经过非指纹识别区1的穿透率为T1,第二背光区4的出光经过指纹识别区2的穿透率为T2,其中,T1>T2;且T1×L1=T2×L2。

参考图2、图5和图6,图3中显示模组100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P和背光模组BLU,显示面板P包括非指纹识别区1和指纹识别区2,背光模组BLU包括第一背光区3和第二背光区4,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X上第一背光区3与非指纹识别区1相对设置,第二背光区4与指纹识别区2相对设置;非指纹识别区1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4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5;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控制模块6,当检测到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不均时,控制模块6通过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图5中指纹识别区2的像素开口率小于非指纹识别区1的像素开口率,图6中第一背光区3的背光亮度为L1,第二背光区4的背光亮度为L2,而L1<L2;第一背光区3的出光经过非指纹识别区1的穿透率为T1,第二背光区4的出光经过指纹识别区2的穿透率为T2,其中,T1>T2;且T1×L1=T2×L2。

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区和非指纹识别区的像素开口率是相同的,而本发明中将非指纹识别区的像素开口率可以保留为正常开口率,从而不影响非指纹识别区1的正常显示。

再者通过第一背光区3的背光亮度L1小于第二背光区4的背光亮度L2,第一背光区3的出光经过非指纹识别区1的穿透率为T1大于第二背光区4的出光经过指纹识别区2的穿透率为T2,由于非指纹识别区1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4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5,所以交叠区域5内的亮度为T1×L2,由于L1<L2,T1>T2,所以交叠区域5内的亮度是高于非交叠区域的,为了不影响正常显示,通过控制模块6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使其与非交叠区域内的显示亮度相同,最终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均匀。本发明不但能够满足透过率的要求,还能够实现显示亮度均匀,不影响显示模组的整体显示。

参照图7和图8,图7是图2的显示模组中背光模组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又一种A-A向剖面图。图8中显示面板P包括入光面In和出光面Out,入光面In和出光面Out相交;背光模组BLU包括第一发光组件91,第一发光组件91位于入光面In的一侧;图7中背光模组BLU包括导光板92,第一背光区3内导光板92的网点密度低于第二背光区4内导光板92的网点密度。

可选的,入光面In和出光面Out相垂直。此时背光模组BLU采用的是侧入式背光源。对于背光模组BLU的具体结构图中未示出,可选的包括沿X方向上设置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第一发光组件位于背光源的边缘,也就是第一发光组件位于入光面的一侧,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进入导光板后被吸收,借由导光板上的网点再扩散,破坏全反射造成的内部传播,使光从第一发光组件的正面均匀分布后射出,第一发光组件可选用冷阴极管荧光灯、发光二极管或电致发光体,这里不对第一发光组件的类型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非指纹识别区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为了背光贴合精度考虑,第二背光区4的面积要大于指纹识别区2的面积,如果第二背光区4小于或等于指纹识别区2的面积,在背光贴合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时,在指纹识别区2和非指纹识别区1相邻的区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明暗区分界限,所以将第二背光区4比相对应的指纹识别区2设置大些,对于交叠区域5内的亮度不均情况通过控制模块6来调节显示亮度,参照图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背光区4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比指纹识别区2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100~200um,在这个区间内不但可以满足背光贴合精度还能够容易实现对交叠区域5进行亮度调节。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背光区3内导光板92的网点密度低于第二背光区4内导光板92的网点密度使得第一背光区3的背光亮度L1小于第二背光区4的背光亮度L2,即L1<L2,第一背光区3的出光经过非指纹识别区1的穿透率为T1大于第二背光区4的出光经过指纹识别区2的穿透率为T2,由于非指纹识别区1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4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5,所以交叠区域5内的亮度为T1×L2,由于L1<L2,T1>T2,所以交叠区域5内的亮度是高于非交叠区域的,为了不影响正常显示,通过控制模块6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使其与非交叠区域内的显示亮度相同,最终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均匀。本发明不但能够满足透过率的要求,还能够实现显示亮度均匀,不影响显示模组的整体显示。

参照图9,图9是图2的显示模组中背光模组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9中背光模组BLU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发光组件93和第三发光组件94;第二发光组件93位于第一背光区3内,第三发光组件94位于第二背光区4内,其中,第二发光组件93的排布密度小于第三发光组件94的排布密度。

当然图9中采用直下式背光源的背光模组BLU具体结构未示出,可选的包括: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其中反射片上设置第二发光组件93和第三发光组件94,对于背光模组的结构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选的第二发光组件93和第三发光组件94均选用mini-LED,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选的,图9中采用直下式背光源的背光模组中不包括导光板。背光模组的具体设置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由于第二发光组件93的排布密度小于第三发光组件94的排布密度,使得第一背光区3的背光亮度L1小于第二背光区4的背光亮度L2,即L1<L2,第一背光区3的出光经过非指纹识别区1的穿透率为T1大于第二背光区4的出光经过指纹识别区2的穿透率为T2,由于非指纹识别区1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4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5,所以交叠区域5内的亮度为T1×L2,由于L1<L2,T1>T2,所以交叠区域5内的亮度是高于非交叠区域的,为了不影响正常显示,通过控制模块6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使其与非交叠区域内的显示亮度相同,最终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均匀。本发明不但能够满足透过率的要求,还能够实现显示亮度均匀,不影响显示模组的整体显示。

参照图10,图10是图2的显示模组中背光模组的又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中背光模组BLU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发光组件93和第三发光组件94;第二发光组件93位于第一背光区3内,第三发光组件94位于第二背光区4内,通入第二发光组件93的电流小于第三发光组件94的电流。

当然图10中采用直下式背光源的背光模组BLU具体结构未示出,可选的包括: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的反射片、导光板、扩散片、下棱镜片和上棱镜片,其中反射片上设置第二发光组件93和第三发光组件94,对于背光模组的结构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选的第二发光组件93和第三发光组件94均选用mini-LED,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可选的,图10中采用直下式背光源的背光模组中不包括导光板。背光模组的具体设置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图10中直下式背光源中的第二发光组件93和第三发光组件94可单独控制其亮度。

由于第二发光组件93的电流小于第三发光组件94的电流,使得第一背光区3的背光亮度L1小于第二背光区4的背光亮度L2,即L1<L2,第一背光区3的出光经过非指纹识别区1的穿透率为T1大于第二背光区4的出光经过指纹识别区2的穿透率为T2,由于非指纹识别区1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4在显示面板P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5,所以交叠区域5内的亮度为T1×L2,由于L1<L2,T1>T2,所以交叠区域5内的亮度是高于非交叠区域的,为了不影响正常显示,通过控制模块6调节交叠区域5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5的显示亮度使其与非交叠区域内的显示亮度相同,最终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均匀。

本发明不但能够满足透过率的要求,还能够实现显示亮度均匀,不影响显示模组的整体显示。

基于同一发明思想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显示模组,参照图11,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11中的驱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包括指纹识别区和非指纹识别区,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背光区和第二背光区,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背光区与非指纹识别区相对设置,第二背光区与指纹识别区相对设置;非指纹识别区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显示模组还包括控制模块;

步骤S2:当检测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不均时,控制模块通过调节交叠区域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模组的结构可采用图2至图10中任一所述的结构,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于控制模块通过调节所述交叠区域的灰阶电压来调整所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具体方法如下:

计算亮度不均因子x,包括:x=LA/LB,其中LA为所述交叠区域的亮度,LB为除所述交叠区域以外的部分处的亮度;

计算亮度调节因子a,包括:a=1/x;

将所述亮度调节因子输入到一伽马曲线中,所述亮度调节因子作为伽马曲线的纵坐标,相应得到的横坐标即为调整后的灰阶电压。

可选的伽马曲线可采用伽马2.2曲线。对于控制模块通过调节所述交叠区域的灰阶电压来调整所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的具体方法在上述实施例已经详述,这里不再对计算过程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调节交叠区域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不但能够满足透过率的要求,还能够实现显示亮度的均匀性,不影响显示模组的整体显示。

基于同一发明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参照图12,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如图12所示,该显示装置200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摄像头等电子元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任何具有柔性的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医疗设备、工控设备、触摸交互终端等。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非指纹识别区和指纹识别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第一背光区和第二背光区,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背光区与所述非指纹识别区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背光区与所述指纹识别区相对设置;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背光区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控制模块,当检测到所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不均时,所述控制模块通过调节所述交叠区域的灰阶电压来调整所述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本发明通过非指纹识别区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背光区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设置交叠区域,再通过控制模块调节所述交叠区域的灰阶电压来调整交叠区域的显示亮度,不但能够提高指纹识别区的穿透率,还不影响显示模组的整体显示。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