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控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41325发布日期:2019-09-11 23:2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控制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电致变色玻璃逐渐被应用到建筑上。在电场驱动下,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可以发生可逆的变化。安装在室内环境中的电致变色玻璃可以根据光照情况,动态地调节透光率,从而保证室内环境具有舒适的光线。然而,相关技术中,电致变色玻璃无法准确地将透光率调节到适宜的数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控制系统,可以准确地将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调节到适宜的数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光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

检测获取到的所述光强是否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

若否,则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以调节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光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获取到的所述光强是否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

发送模块,用于若否,则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以调节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包括电子设备及电致变色玻璃,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和电压调节模块;

所述电子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并检测获取到的所述光强是否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若否,则通过所述第一传输模块发送调节指令至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

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从所述电子设备处接收所述调节指令,并根据所述调节指令通过所述电压调节模块调节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以调节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内。

本实施例中,可以由电子设备的环境光传感器来获取当前环境的光强,并在检测出当前环境的光强不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时,由该电子设备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从而使得该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预设光强范围内。由于电子设备一般被用户随身携带,因此通过电子设备自有的环境光传感器可以准确地获取到用户周围环境的光强。因此,根据电子设备获取到的环境光强来控制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可以将所处环境的光强准确地调节到适宜的数值。即,本实施例可以准确地将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调节到适宜的数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致变色单元通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至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示,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申请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申请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如反射率、透光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电致变色在外观上表现为材料的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可以称为电致变色材料。

请参阅图1,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的电致变色单元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两层导电层,以及位于两个导电层之间的变色层、电解质层、离子存储层。

其中,导电层可以是透明导电层,具备优异的导电性和较好的光学透过性。透明导电层可以是氧化铟锡(ito)、氧化锡(sno2)和氧化锡锑(ato)。

变色层是电致变色单元的核心层,也是变色反应的发生层。变色层的材料按照类型可分为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电致变色材料。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可以是三氧化钨(wo3)或者氧化镍(nio)。有机电致变色材料主要有聚噻吩类及其衍生物、紫罗精类、四硫富瓦烯、金属酞菁类化合物等。

无机电致变色材料多为过渡金属氧化物或其衍生物。过渡金属电子层不稳定,有未成对的单电子存在。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一般都有颜色,且基态与激发态能量差较小,在一定的条件下价态发生可逆转变,形成混合价态离子共存状态。随离子价态和浓度的变化,颜色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具备电致变色能力的原因。

有机电致变色材料包括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材料。导电聚合物变色的原理主要是其掺杂过程,掺杂的实质是离子等在高分子链中的迁入与迁出行为,同时伴随着电子的得失,因此导电聚合物的掺杂过程是一个氧化还原可逆过程。在掺杂的过程中引发了分子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跃迁,包括极子能级、孤子能级、双极子能级、电子的不同能级跃迁,使光谱发生不同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控制电压来决定掺杂程度,从而导致可见光区的吸收不同,显示出颜色的变化,就发生了电致变色现象。

电解质层由特殊的导电材料组成,如包含有高氯酸锂、高氯酸纳等的溶液的液态电解质材料,或者也可以是固态电解质材料。

离子存储层在电致变色单元中起到存储电荷的作用,即在变色层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存储相应的反离子,从而保证整个电致变色单元的电荷平衡。

如图2所示,当在两个透明导电层之间加上一定的电压时,电致变色单元的变色层的材料在电压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发生颜色变化。

例如,当施加在电致变色单元的两个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电压由0v变为1v时,该电致变色单元可以由透明色变为红色。当施加在两个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电压由0v变为1.2v时,该电致变色单元可以由透明色变为黑色。当施加在两个透明导电层之间的电压由1.2v变为0v时,该电致变色单元可以由黑色变回为透明色,等等。

由上可知,电致变色材料具有透明态和着色态。其中,透明态可以是电致变色材料在未通电时的形态,着色态可以是电致变色材料在通电时的形态。在未通电的透明态下,电致变色材料可以透过光线。而在通电的着色态下,电致变色材料可以阻挡光线通过。在未通电时,电致变色单元中的导电层、变色层、电解质层和离子存储层可以均为透明态。即,在未通电时,电致变色单元整体可以成透明态。

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制成的电致变色玻璃在电场驱动下,其透光率可以发生可逆的变化。电致变色玻璃是一种新型的功能玻璃。电致变色玻璃在智能窗的应用开发研究方面开展得非常活跃,这种由基础玻璃和电致变色系统组成的装置利用电致变色材料在电场作用下而引起的透光(或吸收)性能的可调性,可实现由人的意愿调节光照度的目的,同时,电致变色系统通过选择性地吸收或反射外界热辐射和阻止内部热扩散,可减少办公大楼和居民住宅等建筑物在夏季保持凉爽和冬季保持温暖而必须耗费的大量能源。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诸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的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该控制方法的流程可以包括:

101、通过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电致变色玻璃逐渐被应用到建筑上。在电场驱动下,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可以发生可逆的变化。安装在室内环境中的电致变色玻璃可以根据光照情况,动态地调节透光率,从而保证室内环境具有舒适的光线。然而,相关技术中,电致变色玻璃无法准确地将透光率调节到适宜的数值。

比如,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在窗体上安装光感应设备的方式来获取室内光照情况,根据光感应设备感知到的光照的强弱来调低或调高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从而使室内获取合适的光照。然而,光感应设备安装在窗体上,窗体附近的光照环境和室内用户进行活动的区域的光照环境有较大差别。这导致电致变色玻璃无法准确地将透光率调节到适宜用户的数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比如,在用户携带电子设备进入一安装有电致变色玻璃的室内环境后,该电子设备可以先通过其环境光传感器来获取当前环境的光强。

102、检测获取到的光强是否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

比如,在通过电子设备的环境光传感器获取到当前环境的光强后,该电子设备可以检测该获取到的光强是否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预设光强范围可以是使用户感受舒适的光照强度范围。

若检测出获取到的环境光强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那么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其它操作。

若检测出获取到的环境光强不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那么进入103中。

103、若检测出获取到的光强不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则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该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以调节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预设光强范围内。

比如,电子设备检测出获取到的所处环境的光强不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那么该电子设备可以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其中,该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以使该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预设光强范围内。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可以由电子设备的环境光传感器来获取当前环境的光强,并在检测出当前环境的光强不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时,由该电子设备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从而使得该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预设光强范围内。由于电子设备一般被用户随身携带,因此通过电子设备自有的环境光传感器可以准确地获取到用户周围环境的光强。因此,根据电子设备获取到的环境光强来控制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可以将所处环境的光强准确地调节到适宜的数值。即,本实施例可以准确地将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调节到适宜的数值。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使用电子设备已有的环境光传感器来获取环境光强度,而不需要在电致变色玻璃上安装光感应开关,因此本实施例还可以节省电致变色玻璃的成本。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除了环境光传感器,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一数据传输模块,如记为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电致变色玻璃也可以包括一数据传输模块,如记为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并且该电致变色玻璃还可以包括一电压调节模块。该电压调节模块可以和电致变色玻璃的电压端连接,用于调节施加在该电致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从而通过电压调节来改变该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在检测出其所处环境的光强不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时,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

在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从电子设备处接收到调节指令后,电致变色玻璃可以根据该调节指令,并利用其电压调节模块调节施加在该电致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从而调节该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以调节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预设光强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以及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可以是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即,电子设备和电致变色单元之间可以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调节指令。例如,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可以均是蓝牙无线传输模块或者红外无线传输模块。当然,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也可以是采用其他无线数据传输方式的硬件模块,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电子设备和电致变色玻璃之间可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即可。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和电致变色玻璃之间还可以采用有线数据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采用有线数据传输方式进行调节指令的传输。

比如,施加在电致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越高,该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越高。若电子设备通过其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该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值为200勒克斯。预设光强范围为320至400勒克斯。那么,电子设备可以检测到当前环境的光强低于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下限值。此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其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该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电致变色玻璃调高其透光率。在接收到该调节指令后,电致变色玻璃可以根据该调节指令,利用电压调节模块增大施加在电致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从而增大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在电致变色玻璃增大其透光率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继续获取所处环境的光强,并检测该环境的光强是否已经进入预设光强范围。例如,当检测到所处环境的光强的数值进入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发送另一则停止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该停止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停止调节透光率。该电致变色玻璃在接收到该停止调节指令后可以不再增加施加在该电致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从而使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保持在预设光强范围内。

又如,若电子设备通过其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该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值为500勒克斯。预设光强范围为320至400勒克斯。那么,电子设备可以检测到当前环境的光强大于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上限值。此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其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该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电致变色玻璃调低其透光率。在接收到该调节指令后,电致变色玻璃可以根据该调节指令,利用电压调节模块减小施加在电致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从而降低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在电致变色玻璃降低其透光率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继续获取所处环境的光强,并检测该环境的光强是否已经进入预设光强范围。例如,当检测到所处环境的光强的数值进入预设光强范围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发送另一则停止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该停止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停止调节透光率。该电致变色玻璃在接收到该停止调节指令后可以不再降低施加在该电致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从而使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保持在预设光强范围内。

请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该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具有环境光传感器。该控制方法的流程可以包括:

201、电子设备获取第一光强值。

202、电子设备获取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该第一系数小于该第二系数。

203、电子设备将第一光强值与第一系数相乘,得到第二光强值,并将该第一光强值与第二系数相乘,得到第三光强值。

204、电子设备确定预设光强范围,该预设光强范围以第二光强值作为区间下限值,第三光强值作为区间上限值。

比如,201、202、203、204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可以先获取一个光强值,例如为第一光强值。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光强值可以是在用户感觉舒适的状态下由电子设备获取的光强值。例如,用户可以主动对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进行调节,从而使室内获取对应的光照。当用户感觉到舒适的光照环境时,可以触发电子设备读取此时环境光传感器的输出值,并将此时读取到的环境光传感器输出的光强值确定为第一光强值。

在获取到第一光强值之后,电子设备可以获取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其中该第一系数可以小于该第二系数。例如,第一系数为70%,第二系数为130%。或者,第一系数为80%,第二系数为120%,等等。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还可以是其它数值,此处举例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在获取到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一光强值与第一系数相乘,得到第二光强值,并将该第一光强值与第二系数相乘,得到第三光强值。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将第二光强值作为区间下限值,并将第三光强值作为区间上限值,从而确定出一个区间范围,以及将该区间范围确定为预设光强范围。

例如,第一光强值为400勒克斯(lux),第一系数为80%,第二系数为120%,那么第二光强值为320勒克斯,第三光强值为480勒克斯。那么,预设光强范围为[320,480]。

可以理解的是,流程201至204为电子设备预先确定出预设光强范围的流程。

205、通过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电子设备以第一频率获取所处环境的光强。

比如,用户携带电子设备进入了一安装有电致变色玻璃的室内环境后,该电子设备可以先通过其环境光传感器以第一频率来获取当前环境的环境光强度值。

206、电子设备检测获取到的光强是否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

比如,在通过电子设备的环境光传感器获取到当前环境的环境光强度值后,该电子设备可以检测该获取到的环境光强度值是否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例如,该预设光强范围可以是使用户感受舒适的光照强度范围,如320勒克斯至480勒克斯。

若检测出获取到的环境光强度值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那么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其它操作,而不需对室内的光照强度进行调节。

若检测出获取到的环境光强度值不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那么进入207中。

207、若获取到的光强不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则电子设备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并以第二频率获取所处环境的光强,以及当检测到该环境的光强位于该预设光强范围内时发送停止调节指令至该电致变色玻璃,其中第二频率高于第一频率,该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以调节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预设光强范围内,该停止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停止调节透光率。

比如,电子设备检测出当前获取到的环境光强度值不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那么该电子设备可以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其中,该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以使该电子设备所处的室内环境的环境光强度位于预设光强范围内。其中,在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以使电致变色玻璃对透光率进行调节后,电子设备可以第二频率获取室内环境的环境光强度,并在检测到室内环境的环境光强度位于预设光强范围内时发送停止调节指令至该电致变色玻璃。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致变色玻璃可以设置在室内环境的光线入口处,如窗户的位置。

也即,在电子设备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以使该电致变色玻璃对自身的透光率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环境光传感器以第二频率获取室内的环境光强度。若检测到室内的环境光强度尚未进入预设光强范围,那么电致变色玻璃可以继续对自身的透光率进行调节,直至电子设备检测到室内的环境光强度进入了预设光强范围内,这时电子设备可以发送停止调节指令给电致变色玻璃,该停止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电致变色玻璃停止调节透光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以在检测到室内环境的环境光强度位于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时停止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例如,预设光强范围为320勒克斯至480勒克斯,该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为400勒克斯。那么,电子设备在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后,可以第二频率获取室内环境的环境光强度,以及当检测到该室内环境的环境光强度为400勒克斯时发送停止调节指令至该电致变色玻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频率可以慢于第二频率。例如,第一频率可以为每5分钟获取一次环境光强度,第二频率可以为每2秒钟获取一次环境光强度。即,电子设备可以每5分钟对室内环境的环境光强度进行一次监测。这种监测频率不宜过高或者过低。若第一频率过高,则电子设备会被频繁地唤醒,从而增加设备的电量消耗。若第一频率过低,则电子设备无法准确地捕捉室内环境的光线变化。第二频率不宜过低,否则电子设备将无法准确地获取到室内环境的光强变化,进而导致电子设备无法准确地控制电致变色玻璃对透光率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在执行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该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的流程时,可以执行:

若获取到的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低于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下限值,则电子设备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该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调高透光率。

比如,预设光强范围为320勒克斯至480勒克斯。那么,若在205中获取到的当前环境光强度值低于320勒克斯,那么表示室内当前的环境光强度太低,此时电子设备可以发送用于指示电致变色玻璃调高透光率的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在执行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该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的流程时,可以执行:

若获取到的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高于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上限值,则电子设备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该调节指令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调低透光率。

比如,预设光强范围为320勒克斯至480勒克斯。那么,若在205中获取到的当前环境光强度值高于480勒克斯,那么表示室内当前的环境光强度太高,此时电子设备可以发送用于指示电致变色玻璃调低透光率的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如下流程:

电子设备确定当前活动信息;

根据预先设置的活动信息与光强范围的对应关系,电子设备获取与该当前活动信息对应的光强范围,并将该对应的光强范围确定为预设光强范围。

例如,在通过环境光传感器获取到室内当前的环境光强度值之后,电子设备可以确定用户当前在从事的活动,得到用户的当前活动信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前活动信息可以是诸如阅读、观看视频、睡觉、工作等活动信息。

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活动信息与光强范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当前活动信息对应的光强范围。例如,电子设备预先设置的与阅读活动对应的光强范围为a,与观看视频对应的光强范围为b,与睡觉对应的光强范围为c,与工作对应的光强范围为d。例如,电子设备确定出的用户的当前活动信息为阅读,那么电子设备可以获取与阅读活动对应的光强范围a,并将该光强范围a确定为预设光强范围。

之后,电子设备可以检测通过环境光传感器获取到的环境光强度值是否位于预设光强范围a内,若否,则电子设备可以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用于指示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

在本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通过环境光传感器获取室内环境的环境光强度值时,该电子设备需位于用户附近并且环境光传感器未被遮挡。比如,环境光传感器与接近传感器位于终端的同一侧且相邻设置,那么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接近传感器来检测电子设备前方是否有物体遮挡,若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无物体遮挡,则可以认为环境光传感器未被遮挡。若接近传感器检测出有物体遮挡,则可以认为环境光传感器被遮挡。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确定预设光强范围。比如,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控制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在电致变色玻璃对透光率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当用户感觉室内环境的光照偏暗时,该用户可以触发电子设备通过环境光传感器获取此时的环境光强度,例如记为l1。在电致变色玻璃对透光率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当用户感觉室内环境的光照偏亮时,该用户可以触发电子设备通过环境光传感器获取此时的环境光强度,例如记为l2。那么,电子设备可以将l1至l2这一光强范围确定为预设光强范围。

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用户还可以自行设定预设光强范围。或者,电子设备可以预先设定几种工作模式的光强范围供用户选择。该光强范围可以在5勒克斯至500勒克斯之间。例如,室内一般的活动模式的光强范围为50至200勒克斯之间,阅读模式的光强范围为200至400勒克斯之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环境光传感器可以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监控模式和调控模式。在监控模式下,电子设备的环境光传感器可以第一频率监测室内的光强。如果室内的光强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则环境光传感器可以继续工作于监控模式。如果室内的光强不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则环境光传感器进入调控模式。在该调控模式下,环境光传感器可以第二频率获取室内的光强。如果室内当前的光强小于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下限值,则电子设备可以发送调节指令给电致变色玻璃,指示电致变色玻璃调高透光率。在电致变色玻璃对透光率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电子设备的环境光传感器可以继续以第二频率获取室内光强,并在检测到室内的光强达到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时,由电子设备发送停止调节指令给电致变色玻璃,该停止调节指令用于指示电致变色玻璃停止调节透光率。如果室内当前的光强大于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上限值,则电子设备可以发送调节指令给电致变色玻璃,指示电致变色玻璃调低透光率。在电致变色玻璃对透光率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电子设备的环境光传感器可以继续以第二频率获取室内光强,并在检测到室内的光强达到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时,由电子设备发送停止调节指令给电致变色玻璃,该停止调节指令用于指示电致变色玻璃停止调节透光率。

请参阅图5至图6,图5至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例如,用户携带电子设备302进入了房间,其中在该房间的窗户处安装有电致变色玻璃301。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该电致变色玻璃包括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和电压调节模块。之后,用户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桌上,并坐下来阅读书本。此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其环境光传感器获取该房间内当前的环境光强度值,并检测获取到的该环境光强度值是否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

如果电子设备检测到该房间内当前的环境光强度值不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那么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检测该环境光强度值是小于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下限值还是大于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上限值。

如果检测到该环境光强度值小于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下限值,那么电子设备可以发送调节指令给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该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调高透光率。在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到调节指令后,电致变色玻璃可以利用其电压调节模块增大施加在电致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从而调高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在电致变色玻璃调高透光率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环境光传感器继续获取房间内的光强值,并在检测到房间内的光强值达到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时,发送停止调节指令给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该停止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电致变色玻璃停止调节透光率。此时,电致变色玻璃可以利用电压调节模块保持施加在电致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从而保持透光率。

如果检测到该环境光强度值大于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上限值,那么电子设备可以发送调节指令给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该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调低透光率。在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模块接收到调节指令后,电致变色玻璃可以利用其电压调节模块减小施加在电致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从而调低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在电致变色玻璃调低透光率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环境光传感器继续获取房间内的光强值,并在检测到房间内的光强值达到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时,发送停止调节指令给电致变色玻璃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该停止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电致变色玻璃停止调节透光率。此时,电致变色玻璃可以利用电压调节模块保持施加在电致变色玻璃两端的电压,从而保持透光率。

如果电子设备检测到该房间内当前的环境光强度值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那么电子设备可以继续对该房间内的光强进行监控,而暂时不需要对电致变色玻璃的透光率进行调节。

上述流程可以如图6中的流程211至219所示。

请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控制装置3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301,检测模块302,发送模块303。

获取模块301,用于通过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

检测模块302,用于检测获取到的所述光强是否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

发送模块303,用于若否,则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以调节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303可以用于:

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以调节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至所述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301可以用于:通过所述环境光传感器,以第一频率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

那么,所述发送模块303可以用于: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并以第二频率获取所述环境的光强,以及当检测到所述环境的光强位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内时发送停止调节指令至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所述停止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停止调节透光率;其中,所述第二频率高于所述第一频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301还可以用于:

获取第一光强值;

获取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所述第一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系数;

将所述第一光强值与所述第一系数相乘,得到第二光强值;

将所述第一光强值与所述第二系数相乘,得到第三光强值;

确定预设光强范围,所述预设光强范围以所述第二光强值作为区间下限值,以所述第三光强值作为区间上限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301还可以用于:

确定当前活动信息;

根据预先设置的活动信息与光强范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活动信息对应的光强范围,并将所述对应的光强范围确定为所述预设光强范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303可以用于:

若获取到的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低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下限值,则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高透光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303可以用于:

若获取到的所述电子设备出所处环境的光强高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上限值,则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低透光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中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中的流程。

例如,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请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401、存储器402、处理器403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电子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环境光传感器401可以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光强值。

存储器402可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402存储的应用程序中包含有可执行代码。应用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处理器40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处理器403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403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代码加载到存储器402中,并由处理器403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

通过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

检测获取到的所述光强是否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

若否,则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以调节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内。

请参阅图9,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501、存储器502、处理器503、输入单元504、输出单元505等部件。

环境光传感器501可以用于获取当前环境的光强值。

存储器502可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502存储的应用程序中包含有可执行代码。应用程序可以组成各种功能模块。处理器503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处理器503是电子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应用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502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电子设备进行整体监控。

输入单元504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字符信息或用户特征信息(比如指纹),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

输出单元505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电子设备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输出单元可包括显示面板。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503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应用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代码加载到存储器502中,并由处理器503来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中的应用程序,从而执行:

通过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

检测获取到的所述光强是否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

若否,则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以调节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3执行所述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以调节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内时,可以执行: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以调节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至所述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3执行通过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获取环境光强度值时,可以执行:通过所述环境光传感器,以第一频率获取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

那么,处理器503执行所述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时,可以用于: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并以第二频率获取所述环境的光强,以及当检测到所述环境的光强位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内时发送停止调节指令至所述电致变色玻璃,所述停止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停止调节透光率;其中,所述第二频率高于所述第一频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3还可以执行:获取第一光强值;获取第一系数和第二系数,所述第一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系数;将所述第一光强值与所述第一系数相乘,得到第二光强值;将所述第一光强值与所述第二系数相乘,得到第三光强值;确定预设光强范围,所述预设光强范围以所述第二光强值作为区间下限值,以所述第三光强值作为区间上限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3还可以执行:确定当前活动信息;根据预先设置的活动信息与光强范围的对应关系,获取与所述当前活动信息对应的光强范围,并将所述对应的光强范围确定为所述预设光强范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3执行所述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时,可以执行:若获取到的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低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下限值,则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高透光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03执行所述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节透光率时,可以执行:若获取到的所述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光强高于所述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上限值,则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所述调节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调低透光率。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系统600,该控制系统600可以包括电子设备610及电致变色玻璃620。该电子设备610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611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612。该电致变色玻璃620包括第二数据传输模块621和电压调节模块622。

其中,电子设备610用于通过其环境光传感器611获取该电子设备610所处环境的光强,并检测获取到的该光强是否处于预设光强范围内。若否,则电子设备610可以通过其第一传输模块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620,该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620调节透光率。

电致变色玻璃620可以用于通过第二数据传输模块621从电子设备610处接收调节指令,并根据该调节指令通过电压调节模块622调节该电致变色玻璃620的透光率,以调节该电子设备610所处环境的光强位于预设光强范围内。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数据传输模块612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621可以均为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例如,第一数据传输模块612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621可以均为蓝牙数据传输模块或红外无线传输模块等。比如,施加在电致变色玻璃620两端的电压越高,该电致变色玻璃620的透光率越高。若电子设备610通过其环境光传感器611检测到的该电子设备610所处环境的光强值为200勒克斯。预设光强范围为320至400勒克斯。那么,电子设备610可以检测到当前环境的光强低于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下限值。此时,电子设备610可以通过其第一数据传输模块612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620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621,该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电致变色玻璃620调高其透光率。在接收到该调节指令后,电致变色玻璃620可以根据该调节指令,利用电压调节模块622增大施加在电致变色玻璃620两端的电压,从而增大电致变色玻璃620的透光率。在电致变色玻璃620增大其透光率的过程中,电子设备610可以按照第二频率获取所处环境的光强,并检测该环境的光强是否已经进入预设光强范围。例如,当检测到所处环境的光强的数值为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时,电子设备610可以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612发送另一则停止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620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621,该停止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620停止调节透光率。该电致变色玻璃620在接收到该停止调节指令后可以不再增加施加在该电致变色玻璃620两端的电压,从而使电子设备610所处环境的光强保持在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如360勒克斯。

又如,若电子设备610通过其环境光传感器611检测到的该电子设备610所处环境的光强值为500勒克斯。预设光强范围为320至400勒克斯。那么,电子设备610可以检测到当前环境的光强大于预设光强范围的区间上限值。此时,电子设备610可以通过其第一数据传输模块612发送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620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621,该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电致变色玻璃620调低其透光率。在接收到该调节指令后,电致变色玻璃620可以根据该调节指令,利用电压调节模块622减小施加在电致变色玻璃620两端的电压,从而降低电致变色玻璃620的透光率。在电致变色玻璃620降低其透光率的过程中,电子设备610可以按照第二频率获取所处环境的光强,并检测该环境的光强是否已经进入预设光强范围。例如,当检测到所处环境的光强的数值为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时,电子设备610可以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612发送另一则停止调节指令至电致变色玻璃620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621,该停止调节指令可以用于指示该电致变色玻璃620停止调节透光率。该电致变色玻璃620在接收到该停止调节指令后可以不再降低施加在该电致变色玻璃620两端的电压,从而使电子设备610所处环境的光强保持在预设光强范围的中位值,如360勒克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控制方法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控制装置与上文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在所述控制装置上可以运行所述控制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所述控制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所述控制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accessmemory)等。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控制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和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