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腿、镜架及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1204发布日期:2019-09-11 23:2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镜腿、镜架及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头戴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镜腿、镜架及眼镜。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增强现实技术的一项前沿应用,就是增强现实智能眼镜。以智能眼镜为载体,将多种虚拟技术信息与现实操作相结合,在培训、医疗、军事、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增强现实智能眼镜通常采用半包裹形态结构,其一般包括镜腿、显示屏、鼻托、电池模块和镜框,其总重量是比较大的,且在佩戴时通过镜腿本身的变形来提供佩戴夹持力。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增强现实智能眼镜佩戴时通过镜腿本身的变形来提供佩戴夹持力可能导致稳固性较差,从而不适宜运动幅度较大的使用场景,进而导致使用场景的适应性较为局限;并且,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佩戴兼容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腿、镜架及眼镜,其能够调节镜腿的夹持力和包裹性,确保在运动场景佩戴时的稳固性,增加了眼镜的使用场景,且能够提高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佩戴兼容性,所能适用的用户群体更为广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腿,所述镜腿包括:前腿部分和后腿部分,所述前腿部分的一端用于与镜架主体连接,所述前腿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腿部分的一端连接,使得在绕一轴线的外部旋转力大于一预定旋转力的作用下,所述后腿部分绕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前腿部分正向或反向旋转,并当旋转至多个旋转位置中任一旋转位置且所述外部旋转力小于所述预定旋转力时,所述后腿部分在该旋转位置相对于所述前腿部分在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方向上定位不动;其中,所述轴线是指通过所述前腿部分和所述后腿部分相连接的连接部分并沿所述镜腿的长度方向直线延伸的中心线。

将镜腿设置成包括前腿部分和后腿部分,后腿部分能够绕轴线相对前腿部分旋转,即能够调节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

在将应用该镜腿的镜架或眼镜佩戴时,在后腿部分绕轴线相对于前腿部分旋转至不同的旋转位置,能够使得后腿部分夹持于用户的头部的不同部位,能够调节后腿部分与用户的头部接触的区域以及侧后方区域夹持的位置,从而能够调节眼镜的夹持力和包裹性,这样可以在普通场景下将后腿部分调整至眼镜的夹持力和包裹性较小的旋转位置,确保用户在普通场景下佩戴的稳固性和舒适性需求,并且,可以在运动场景下将后腿部分调整至眼镜的夹持力和包裹性相对较大的旋转位置,从而能够平衡用户在运动场景下的佩戴的稳固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也就是说,应用该镜架的眼镜能够满足同一用户不同场景下的使用,增加了使用场景,即使用场景的适应性较为广泛。

同时,调节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从而调节后腿部分与用户的头部夹持的部位,这样能够确保不同头型和头围宽度的用户佩戴时的稳固性和舒适性需求,从而能够提高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佩戴兼容性,增加了用户群体,即所能适用的用户群体更为广泛。且该镜腿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腿部分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后腿部分的所述一端之间的连接,还使得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的外部移动力大于一预定移动力的作用下,所述后腿部分还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前腿部分前后移动,并当移动至多个移动位置中任一移动位置且所述外部移动力小于所述预定移动力时,所述后腿部分在该移动位置相对于所述前腿部分在所述轴线的方向上定位不动。

后腿部分还能够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相对于前腿部分前后移动,并当移动至一移动位置时能够相对于前腿部分在轴线的方向上定位不动。这样能够调节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在沿轴线的方向上的移动位置,从而能够调节后腿部分在轴线方向上相对于前腿部分的位置以及镜腿的长度。在佩戴应用该镜腿的镜架或眼镜时,能够满足眼睛到耳朵的距离不同的用户群体的调节使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佩戴兼容性,增加了用户群体,即所能适用的用户群体更为广泛。

并且,可以单独调节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在沿轴线的方向上的移动位置,以及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通过协同移动位置的调节和旋转位置的调节,可以使用户将眼镜的佩戴调整到一个最舒适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腿部分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后腿部分的所述一端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一镜腿姿态调节装置进行的;所述镜腿调节姿态调节装置包括:筒状体、杆状体和转接部件;所述筒状体相对于所述前腿部分固定或为一体,所述杆状体相对于所述后腿部分固定或为一体,或者,所述筒状体相对于所述后腿部分固定或为一体,所述杆状体相对于所述前腿部分固定或为一体;其中,所述转接部件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延伸,并套设于所述杆状体外,且所述转接部件相对于所述杆状体在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方向上固定;所述转接部件套设于所述筒状体内,所述杆状体和所述转接部件相对于所述筒状体可在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方向上正向或反向旋转,所述转接部件的外壁面设有向外突出的弹性卡凸,所述筒状体的内壁面设有沿所述轴线旋转的方向依次相邻的多个卡槽,所述多个卡槽用于所述杆状体在所述预定旋转力的作用下绕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筒状体旋转至相应的多个旋转位置时,可分别与所述弹性卡凸卡合定位不动。

杆状体能够联动转接部件一起相对于筒状体旋转至不同的多个旋转位置,与该多个旋转位置相对应的多个卡槽分别与弹性卡凸相卡合,从而能够确保转接部件在对应的旋转位置处与筒状体之间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定位不动,进而能够实现后腿部分在对应的旋转位置处与前腿部分之间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固定,即能够实现后腿部分与前腿部分之间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的多级调节,操作便捷、灵活可靠。并且,这样能够非常方便地实现杆状体相对筒状体在不同的多个旋转位置之间切换,并在对应的旋转位置能够实现可靠的定位,从而更好地保证在该位置状态下佩戴的稳固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额外设置一转接部件,并将转接部件设置成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相对杆状体固定,在杆状体相对于筒状体旋转时,其能够联动转接部件一起相对筒状体绕轴线旋转。当旋转至期望的旋转位置时,通过卡槽与弹性卡凸卡合实现转接部件与筒状体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固定,从而确保在该旋转位置的可靠定位。在多次调节使用的情况下产生磨损时,直接更换转接部件即可,使用成本较低。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多个卡槽与弹性卡凸可以直接设置于形成于后腿部分和前腿部分上。比如,可以将弹性卡凸设置于后腿部分,对应的多个卡槽设置于前腿部分;或者,可以将弹性卡凸设置于前腿部分,对应的多个卡槽设置于后腿部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多个卡槽与弹性卡凸可以形成于转接部件与杆状体,且将筒状体与转接部件之间设置成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相对固定,使杆状体能够绕轴线相对于转接部件和筒状体整体旋转。在杆状体相对于转接部件和筒状体旋转至期望的旋转位置时,多个卡槽与弹性卡凸的配合能够限制杆状体和转接部件之间在绕轴线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旋转,从而能够实现杆状体与筒状体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固定,从而确保在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在该旋转位置的可靠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腿部分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后腿部分的所述一端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一镜腿姿态调节装置进行的;所述镜腿调节姿态调节装置包括:筒状体、杆状体和转接部件;所述筒状体相对于所述前腿部分固定或为一体,所述杆状体相对于所述后腿部分固定或为一体,或者,所述筒状体相对于所述后腿部分固定或为一体,所述杆状体相对于所述前腿部分固定或为一体;其中,所述转接部件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延伸,并套设于所述杆状体外,且所述转接部件相对于所述杆状体在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方向上固定;

所述转接部件套设于所述筒状体内,所述杆状体和所述转接部件相对于所述筒状体可在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方向上正向或反向旋转,所述转接部件的外壁面设有向外突出的弹性卡凸,所述筒状体的内壁面设有沿所述轴线旋转的方向依次相邻的多个卡槽,所述多个卡槽用于所述杆状体在所述预定旋转力的作用下绕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筒状体旋转至相应的多个旋转位置时,可分别与所述弹性卡凸卡合定位不动;

所述转接部件相对于所述筒状体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固定,所述杆状体相对于所述筒状体和所述转接部件可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前后移动,所述转接部件的内壁面设有突出的弹性卡凸,所述杆状体的外壁面设有向内凹陷并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依次相邻的多个卡槽,位于所述杆状体上的所述多个卡槽用于所述杆状体在所述预定移动力的作用下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筒状体移动至相应的多个移动位置时,可分别与位于所述转接部件的内壁面上的所述弹性卡凸卡合定位不动。

杆状体能够联动转接部件一起相对于筒状体旋转至不同的多个旋转位置,与该多个旋转位置相对应的位于筒状体内壁面上的多个卡槽分别与位于转接部件外壁面上的弹性卡凸相卡合,从而能够确保转接部件在对应的旋转位置处与筒状体之间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定位不动,进而能够实现后腿部分在对应的旋转位置处与前腿部分之间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固定,即能够实现后腿部分与前腿部分之间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的多级调节,操作便捷、灵活可靠。并且,这样能够非常方便地实现杆状体相对筒状体在不同的多个旋转位置之间切换,并在对应的旋转位置能够实现可靠的定位,从而更好地保证在该位置状态下佩戴的稳固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杆状体相对于转接部件和筒状体移动至不同的多个移动位置,与该多个移动位置相对应的位于杆状体外壁面上的多个卡槽分别与位于转接部件内壁面上的弹性卡凸相卡合,从而能够确保转接部件在对应的移动位置处与杆状体之间在轴线方向上的相对固定,进而能够实现杆状体在对应的移动位置处与筒状体之间在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固定,即能够实现后腿部分与前腿部分之间在沿轴线方向上的移动位置的多级调节,操作便捷、灵活可靠。并且,可以更好地保证后腿部分能够保持在该移动位置状态下,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额外设置一转接部件,并将转接部件设置成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相对杆状体固定,在杆状体相对于筒状体旋转时,其能够联动转接部件一起相对筒状体绕轴线旋转。当旋转至期望的旋转位置时,通过位于筒状体内壁面上的卡槽与位于转接部件外壁面上的弹性卡凸卡合实现转接部件与筒状体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固定,从而确保在该旋转位置的可靠定位。在杆状体相对于筒状体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时,杆状体也能相对于转接部件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时。当移动至期望的移动位置时,通过位于杆状体外壁面上的卡槽与位于转接部件内壁面上的弹性卡凸卡合限制转接部件与杆状体在轴线方向上的相对固定,从而确保在该移动位置的可靠定位,从而更好地保证在该位置状态下佩戴的稳固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在多次调节使用的情况下产生磨损时,直接更换转接部件即可,使用成本较低。

另外,此处所说的弹性卡凸(包括位于转接部件外壁面上的弹性卡凸和位于转接部件内壁面上的弹性卡凸),是指的现有技术中用弹力来维持卡合关系的扣件,只要施加一个大于弹力的外力即可解除卡合关系。

通过实现旋转定位的位于筒状体内壁面上的多个卡槽与位于转接部件外壁面上的弹性卡凸的配合和实现移动定位的位于杆状体外壁面上的多个卡槽与位于转接部件内壁面上的弹性卡凸的配合的协同作用,能够更加可靠地实现镜腿的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的移动位置的单独调节和旋转位置的单独调节,从而能够将眼镜调整至最为舒适的位置。

在需要调节杆状体相对于筒状体在沿轴线方向上的移动位置时,施加给杆状体或筒状体在轴线方向上的一外部移动力,杆状体相对于转接部件和筒状体整体在轴线方向上移动,从而调节后腿部分和前腿部分之间在轴线方向上的移动位置。

在需要调节杆状体相对于筒状体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时,施加给杆状体或筒状体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一外部旋转力力,杆状体联动旋转相对于筒状体整体绕轴线旋转,从而调节后腿部分和前腿部分之间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

也就是说,采用上述结构的镜腿,能够更方便、可靠地单独调节移动位置和旋转位置,从而保证其协同作用,且能够避免移动位置调节和旋转位置调节之间产生相互干涉的作用,提高用户操作的可调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状体为所述前腿部分的包含所述另一端所在内的后段所形成的,所述杆状体为从所述后腿部分的一端以横向尺寸小于该一端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或者,所述筒状体为所述后腿部分的包含所述一端所在内的前段所形成的,所述杆状体为从所述前腿部分的另一端以横向尺寸小于该另一端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位于所述筒状体的内壁面上的所述多个卡槽分别与位于所述转接部件的外壁面上的所述弹性卡凸卡合所在的多个所述旋转位置中,位于首尾端的卡槽的其中一个卡槽与所述弹性卡凸卡合所在的首端旋转位置处,所述后腿部分与所述用户的头部的夹持力最小,另一个所述卡槽与所述弹性卡凸卡合所在的尾端旋转位置处,所述后腿部分与所述用户的头部的夹持力最大。

在杆状体相对于筒状体旋转至首端旋转位置时,后腿部分处于用户佩戴时通常使用状态的旋转位置处,在该位置处,应用该镜腿的镜架和眼镜的夹持力相对较小,通常适用于普通场景。在杆状体相对于筒状体旋转至尾端旋转位置时,应用该镜腿的镜架和眼镜的夹持力和包裹性最大,通常适用于运动幅度较大的运动场景。这样可以实现预设角度范围内的旋转角度调节,可以调节夹持力与包裹性,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佩戴时将眼镜调整到所期望的位置,操作更加灵活、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杆状体绕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筒状体旋转至所述首端旋转位置时,所述后腿部分可以仅夹持于所述用户的头部的耳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杆状体绕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筒状体旋转至首端外的其他旋转位置时,所述后腿部分可夹持于所述用户的头部的脑部的与所述其他旋转位置分别对应的不同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部件中与设置位于所述转接部件的外壁面上的所述弹性卡凸对应的内壁面具有凹陷部。这样能够使得转接部件的壁中与设置位于转接部件的外壁面上的弹性卡凸对应的部分易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受到一定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弹性卡凸能够产生弹性变形,进而能够从相卡合的一个卡槽滑出旋转至另一个卡槽内,确保用户调节后腿部分的旋转位置的可操作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凸设置于所述转接部件中沿所述转接部件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外壁面。这样使得弹性卡凸更容易产生弹性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部件中在靠近位于所述转接部件的外壁面上的所述弹性卡凸的壁上设置有镂空部,以形成有周向走向的桥形结构,所述弹性卡凸位于所述周向走向的桥形结构上。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设置弹性卡凸的周向走向的桥形结构上产生弹性变形的程度,进而进一步提高用户调节后腿部分的旋转位置的可操作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部件中与设置位于所述转接部件的内壁面上的所述弹性卡凸对应的外壁面上具有向内凹陷的凹部。这样能够提高转接部件的壁中与设置位于转接部件的内壁面上的弹性卡凸对应的部分易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受到一定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弹性卡凸能够产生弹性变形,进而能够从相卡合的一个卡槽滑出旋转至另一个卡槽内,确保用户调节后腿部分的移动位置的可操作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部件中在靠近位于所述转接部件的内壁面上的所述弹性卡凸的壁上采用镂空结构,以形成轴向走向的桥形结构,所述弹性卡凸位于所述轴向走向的桥形结构上。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设置弹性卡凸的轴向走向的桥形结构的弹性变形空间,使得在实现移动位置调节时更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杆状体的外壁面与所述转接部件的内壁面之间相配合的面采用防呆面,以限制所述转接部件与所述杆状体之间在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相对旋转,但所述转接部件与所述杆状体之间可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相对移动。防呆面能够更好地限制转接部件与杆状体之间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旋转运动。且能够确保杆状体与转接部件正确安装方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腿姿态调节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紧固件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杆状体的外壁面,并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限位紧固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转接部件,且所述限位紧固件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杆状体相对于所述转接部件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时,所述限位紧固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当所述杆状体滑动至所述限位紧固件与所述限位槽的端部相抵靠的位置时,所述杆状体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转接部件朝远离所述筒状体方向的移动运动被限制。这样可以保证在杆状体和筒状体在沿轴线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时限位紧固件并产生干涉作用,同时还能够避免后腿部分滑出前腿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紧固件在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方向上抵接于所述限位槽的两侧,以使所述杆状体相对于所述转接部件在绕所述轴线旋转的方向上固定。限位紧固件能够进一步限制转接部件与杆状体之间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旋转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状体还包括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突设于所述筒状体的内壁面的预定位置,在所述杆状体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筒状体朝向远离所述筒状体的方向移动至抵接所述限位凸台的位置时,所述杆状体相对于所述筒状体在所述轴线的方向上朝向远离所述筒状体的方向的移动运动被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状体中形成有阶跃变化的直径大于其他部分的腔室的阶跃腔室,所述转接部件位于所述阶跃腔室内,并能够在所述阶跃腔室内绕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筒状体旋转;所述阶跃腔室的两端的阶跃壁面能够限制所述筒状体与所述转接部件之间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相对移动。这样能够更加可靠地实现转接部件相对于筒状体在沿轴线的方向上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腿部分包括一体构成的沿所述后腿部分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直线段和弯曲段,所述直线段远离所述弯曲段的一端构成所述后腿部分的所述一端,所述弯曲段远离所述直线段的一端构成所述后腿部分的所述另一端,所述弯曲段用于与所述用户的头部夹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腿用于增强现实智能眼镜或虚拟现实智能眼镜的镜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镜腿,所述镜腿包括前腿部分和后腿部分,所述前腿部分的一端用于与镜架主体连接,所述前腿部分的另一端与所述后腿部分的一端连接,使得在沿一轴线的方向的外部移动力大于一预定移动力的作用下,所述后腿部分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前腿部分前后移动,并当移动至多个移动位置中任一移动位置且所述外部移动力小于所述预定移动力时,所述后腿部分在该移动位置相对于所述前腿部分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定位不动;其中,所述轴线是指通过所述前腿部分和所述后腿部分相连接的连接部分并沿所述镜腿的长度方向直线延伸的中心线。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将镜腿设置成包括前腿部分和后腿部分,可以非常方便地调节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在沿轴线的方向上的移动位置,使得后腿部分与前腿部分之间的距离能够被调节,在佩戴应用该镜腿的镜架或眼镜时,能够满足眼睛到耳朵的距离不同的用户群体的调节使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佩戴兼容性,增加了用户群体,即所能适用的用户群体更为广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腿部分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后腿部分的所述一端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一镜腿姿态调节装置进行的;所述镜腿调节姿态调节装置包括:筒状体、杆状体和转接部件;所述筒状体相对于所述前腿部分固定或为一体,所述杆状体相对于所述后腿部分固定或为一体,或者,所述筒状体相对于所述后腿部分固定或为一体,所述杆状体相对于所述前腿部分固定或为一体;其中,所述转接部件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延伸,并套设于所述杆状体外,且所述转接部件套设于所述筒状体内,并相对于所述筒状体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固定;

所述杆状体相对于所述筒状体和所述转接部件可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前后移动,所述转接部件的内壁面设有突出的弹性卡凸,所述杆状体的外壁面设有向内凹陷并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依次相邻的多个卡槽,所述多个卡槽用于所述杆状体在所述预定移动力的作用下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筒状体移动至相应的多个移动位置时,可分别与所述弹性卡凸卡合定位不动。

杆状体相对于转接部件和筒状体移动至不同的多个移动位置,与该多个移动位置相对应的位于杆状体外壁面上的多个卡槽分别与位于转接部件内壁面上的弹性卡凸相卡合,从而能够确保转接部件在对应的移动位置处与杆状体之间在轴线方向上的相对固定,进而能够实现杆状体在对应的移动位置处与筒状体之间在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固定,即能够实现后腿部分与前腿部分之间在沿轴线方向上的移动位置的多级调节,操作便捷、灵活可靠。并且,可以更好地保证后腿部分能够保持在该移动位置状态下,提高了使用可靠性。

额外设置一转接部件,在杆状体相对于筒状体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时,杆状体也能相对于转接部件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时。当移动至期望的移动位置时,通过位于杆状体外壁面上的卡槽与位于转接部件内壁面上的弹性卡凸卡合限制转接部件与杆状体在轴线方向上的相对固定,从而确保在该移动位置的可靠定位,从而更好地保证在该位置状态下佩戴的稳固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在多次调节使用的情况下产生磨损时,直接更换转接部件即可,使用成本较低。

另外,此处所说的弹性卡凸,是指的现有技术中用弹力来维持卡合关系的扣件,只要施加一个大于弹力的外力即可解除卡合关系。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多个卡槽与弹性卡凸可以直接设置于形成于后腿部分和前腿部分上。比如,可以将弹性卡凸设置于后腿部分,对应的多个卡槽设置于前腿部分;或者,可以将弹性卡凸设置于前腿部分,对应的多个卡槽设置于后腿部分。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多个卡槽与弹性卡凸可以设置于转接部件与筒状体之间,杆状体与转接部件之间在轴线方向上相对固定,杆状体和转接部件整体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于筒状体移动。当杆状体和转接部件整体相对于筒状体移动至期望的移动位置时,多个卡槽与弹性卡凸的配合能够限制杆状体和转接部件相对于筒状体移动,从而能够实现杆状体与筒状体在轴线方向上的相对固定,从而确保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在该移动位置的可靠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状体为所述前腿部分的包含所述另一端所在内的后段所形成的,所述杆状体为从所述后腿部分的一端以横向尺寸小于该一端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或者,所述筒状体为所述后腿部分的包含所述一端所在内的前段所形成的,所述杆状体为从所述前腿部分的另一端以横向尺寸小于该另一端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延伸形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部件中与设置弹性卡凸对应的外壁面具有向内凹陷的凹部。这样能够提高转接部件的壁中与设置位于转接部件的内壁面上的弹性卡凸对应的部分易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受到一定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弹性卡凸能够产生弹性变形,进而能够从相卡合的一个卡槽滑出旋转至另一个卡槽内,确保用户调节后腿部分的移动位置的可操作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接部件中在靠近所述弹性卡凸的壁上采用镂空结构,以形成轴向走向的桥形结构,所述弹性卡凸位于所述轴向走向的桥形结构上。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设置弹性卡凸的轴向走向的桥形结构的弹性变形空间,使得在实现移动位置调节时更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状体中形成有阶跃变化的直径大于其他部分的腔室的阶跃腔室,所述转接部件位于所述阶跃腔室内,并能够在所述阶跃腔室内绕所述轴线相对于所述筒状体旋转;所述阶跃腔室的两端的阶跃壁面能够限制所述筒状体与所述转接部件之间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相对移动。这样能够更加可靠地实现转接部件相对于筒状体在沿轴线的方向上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腿姿态调节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紧固件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杆状体的外壁面,并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延伸;所述限位紧固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转接部件,且所述限位紧固件延伸至所述限位槽内;在所述杆状体相对于所述转接部件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移动时,所述限位紧固件能够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当所述杆状体滑动至所述限位紧固件与所述限位槽的端部相抵靠的位置时,所述杆状体在沿所述轴线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转接部件朝远离所述筒状体方向的移动运动被限制。这样可以保证在杆状体和筒状体在沿轴线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时限位紧固件并产生干涉作用,同时还能够避免后腿部分滑出前腿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腿用于增强现实智能眼镜或虚拟现实智能眼镜的镜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镜架,所述镜架包括:镜架主体,所述镜架主体用于固定镜片;和至少一个镜腿,所述镜腿采用如以上任一种实施例或者可能的实施例提供的镜腿,所述镜腿的所述前腿部分的所述一端与所述镜架主体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眼镜,所述眼镜包括:如以上任一种实施例或者可能的实施例提供的镜架;镜片,所述镜片固定于所述镜架的所述镜架主体。

采用如以上任一种可能的实施例提供的镜架的眼镜,在佩戴时,能够调节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在绕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即能够调节后腿部分与用户的头部夹持的区域,从而能够调节眼镜的夹持力和包裹性,进而能够满足同一用户不同场景下的使用,增加了使用场景。同时,还能够确保不同头型和头围宽度的用户佩戴时的稳固性和舒适性需求,从而能够提高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佩戴兼容性,增加了用户群体。

在佩戴时,能够调节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在沿轴线的方向上的移动位置,从而能够调节后腿部分在轴线方向上相对于前腿部分的位置以及镜腿的长度,能够满足眼睛到耳朵的距离不同的用户群体的调节使用,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佩戴兼容性,增加了用户群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眼镜为增强现实智能眼镜或虚拟现实智能眼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处于旋转角度为0°和拉伸长度为0的位置;

图2a-2d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在佩戴时的不同视角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其中,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处于旋转角度为0°的旋转位置;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其中,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处于旋转角度为0°和拉伸长度为0的位置;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一),其中,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处于旋转角度为0°和拉伸长度为0的位置;

图6为图5中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的镜腿的另一视角状态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处于旋转角度为0°的旋转位置;

图9为图8中i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的镜腿的转接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5中沿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其中,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处于旋转角度为90°的旋转位置;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二),其中,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处于旋转角度为90°和拉伸长度为0的位置;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二),其中,后腿部分相对于前腿部分处于旋转角度为90°和拉伸长度为0的位置;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智能眼镜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智能眼镜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沿e-e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g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7中沿f-f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h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智能眼镜;

200:镜架;220:镜架主体;240:镜片;

300:镜腿;

400:镜腿姿态调节装置

500:前腿部分;510:一端;520:另一端;530:容纳腔室;540:阶跃腔室;550:阶跃壁面;560:筒状体;

600:后腿部分;610:一端;620:另一端;630:直线段;640:弯曲段;650:杆状体;

700:转接部件;710:凹部;720:镂空结构;730:凹陷部;740:镂空部;

800:移动定位组件;810:第一弹性卡凸;820:第一卡槽;

900:旋转定位组件;910:第二弹性卡凸;912:第二卡槽;

920:限位装置;922:限位紧固件;924:限位槽;926:限位凸台;928:凸缘;

930:阻尼部件;

950:预设旋转区域;952:首端旋转位置;954:尾端旋转位置;

960:智能眼镜的宽度方向;

970:智能眼镜的高度方向;

980:用户;982:头部;

o: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申请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申请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申请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申请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申请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申请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图2d,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眼镜100的示意性结构,图2a-图2d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100在佩戴时的不同视角状态下的示意图结构。当智能眼镜100佩戴在用户980的头部982时,用户980可以看到智能眼镜100的镜片240呈现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眼镜100为增强现实智能眼镜,可以在用户980观看现实世界场景的同时,为用户980显示虚拟图像,用户980还可以与虚拟图像进行交互来实现增强现实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以智能眼镜100为增强现实智能眼镜为例进行介绍,但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某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增强现实(ar)智能眼镜,还可以是其他智能眼镜,比如实现虚拟现实(vr)效果的智能眼镜或实现混合现实(mr)效果的智能眼镜。

如图1-图2d所示,智能眼镜100包括镜架200和镜片240。镜架包括镜架主体220和分别设置于镜架主体220两侧的两镜腿300。镜片240固定于镜架主体220。每一镜腿300均采用下述任一种实施例以及可能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镜腿300。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智能眼镜100包括一对镜腿,即两条镜腿为例来进行介绍,但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采用两条镜腿的智能眼镜,还可以是采用一条镜腿的镜架或智能眼镜,或是两条镜腿中一条镜腿采用本申请结构的镜架或智能眼镜。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智能眼镜,也可以是普通的眼镜。

另外,这对镜腿300采用对称的设计和构造。需要说明的是,两个镜腿300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以下结合图3-图15主要对智能眼镜100的镜架200中的一条镜腿300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作介绍。

图3-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100的不同视角状态下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镜腿300的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处于旋转角度为0°和拉伸长度为0的位置。图6-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眼镜100的部分剖视图以及部分放大图,主要示出了镜腿300的后腿部分600与前腿部分500连接区域的示意性结构。图13-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智能眼镜100的不同视角状态下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镜腿300的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处于旋转角度为90°和拉伸长度为0的位置。

如图3-图5所示,镜腿300采用两段式结构,其包括沿镜腿30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腿部分500和后腿部分600。前腿部分500的一端510连接于镜架主体220,后腿部分600的一端610连接于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如图3所示,镜腿300的前腿部分500即靠近并用于连接镜架主体220的那一段镜腿300,镜腿300的后腿部分600即靠近图3右侧的那一段镜腿300。前腿部分500的一端510为前腿部分500中靠近并用于连接镜架主体220的一端部,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为前腿部分500中远离镜架主体220并与连接后腿部分600的一端部。后腿部分600的一端610为后腿部分600中用于连接前腿部分500的一端部,后腿部分600的另一端620为后腿部分600中远离前腿部分500的一端部。

后腿部分600包括一体构成的沿后腿部分60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直线段630和弯曲段640,后腿部分600的一端610位于所述直线段630,后腿部分600的另一端620位于弯曲段640。所述弯曲段用于与所述用户的头部夹持。也就是说,直线段630远离弯曲段640的一端构成后腿部分600的一端610,弯曲段640远离直线段630的一端构成后腿部分600的所述另一端620。

镜腿300的前腿部分500和后腿部分600可以采用轻质材料制成,以尽可能减轻重量。例如但不限于,可采用塑料、铝合金、钛合金或碳纤维等等轻质材料,同时保持足够的强度。

如图6-图12所示,后腿部分600能够沿轴线o的方向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前后移动,以使后腿部分600能够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不同的多个移动位置之间切换。在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移动至期望的移动位置时,后腿部分600与前腿部分500之间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运动能够被限制,从而实现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定位。轴线o是指通过前腿部分500和后腿部分600相连接的连接部分,并沿镜腿的长度方向直线延伸的中心线。

在沿轴线的方向的外部移动力大于一预定移动力的作用下,后腿部分600在沿轴线o的方向相对前腿部分500前后移动,并当移动至多个移动位置中任一移动位置且外部移动力小于预定移动力时,后腿部分600在该移动位置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轴线o的方向上定位。从而使得后腿部分600能够相对前腿部分500在不同的多个移动位置之间切换,即能够调节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的移动位置,从而能够调节后腿部分600在轴线o方向上相对于前腿部分500的位置以及镜腿300的长度。在佩戴采用该镜腿300的智能眼镜100时,能够满足眼睛到耳朵的距离不同的用户群体的调节使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佩戴兼容性,增加了用户群体,即所能适用的用户群体更为广泛。

在后腿部分600沿轴线o的方向相对于前腿部分500移动到用户所期望的移动位置时,后腿部分600与前腿部分500之间在轴线o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能够被限制,即能够实现后腿部分600与前腿部分500之间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的相对定位,从而能够使得后腿部分600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相对于前腿部分500能够固定在所期望的移动位置,确保调节的可靠性。

后腿部分600沿轴线o的方向相对于前腿部分500移动至不同的移动位置,能够使得镜腿300的拉伸长度不同。如图7所示,当后腿部分600沿轴线o的方向相对于前腿部分500移动至首端移动位置时,镜腿300的拉伸长度为0,即拉伸长度处于最小的位置。当后腿部分600沿轴线o的方向相对于前腿部分500移动至尾端移动位置时,镜腿300的拉伸长度处于最大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与后腿部分600的一端的连接也可以设置成,使得在沿轴线的方向的外部移动力大于一预定移动力的作用下,后腿部分600能够沿轴线o的方向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首端移动位置至尾端移动位置之间前后移动,并当移动至首端移动位置至尾端移动位置之间的任意一个移动位置且外部移动力小于预定移动力时,后腿部分600能够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轴线o的方向上定位。这样可以实现任意移动位置的调节。另外,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与后腿部分600的一端的连接设置成,使得在绕轴线的外部旋转力大于预定旋转力的作用下,后腿部分600还能够绕该轴线o相对于前腿部分500正向或反向旋转,以使后腿部分600能够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不同的多个旋转位置之间切换,即能够调节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当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旋转至期望的旋转位置且外部旋转力小于预定旋转力时,后腿部分600与前腿部分500之间绕轴线o的相对旋转运动能够被限制,从而实现后腿部分600与前腿部分500之间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定位不动。

后腿部分600绕轴线o相对于前腿部分500旋转至不同的旋转位置,能够使得后腿部分600夹持于用户的头部的不同部位。如图3-图12所示,当后腿部分600绕轴线o相对于前腿部分500旋转至首端旋转位置952(参见图12)时,后腿部分600支撑于并夹持在用户的头部的耳部,且后腿部分600与头部的夹持力处于最小的位置。如图13-图15所示,当后腿部分600绕轴线o相对于前腿部分500旋转至尾端旋转位置954(参见图12)时,后腿部分600支撑于并夹持在用户的头部的脑部,且后腿部分600与头部的夹持力处于最大的位置。

在佩戴采用该镜腿300的镜架200或智能眼镜100时,能够调节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这样可以调节后腿部分600与用户的头部夹持的部位,从而能够调节智能眼镜100的夹持力和包裹性,这样可以在普通场景下将后腿部分600调整至智能眼镜100的夹持力和包裹性较小的旋转位置,确保用户在普通场景下佩戴的稳固性和舒适性需求。并且,可以在运动场景下将后腿部分600调整至眼镜的夹持力和包裹性相对较大的旋转位置,从而能够平衡用户在运动场景下的佩戴的稳固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也就是说,采用该镜腿300的智能眼镜100能够满足同一用户不同场景下的使用,增加了使用场景,即使用场景的适应性较为广泛。

同时,调节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从而调节后腿部分600与用户的头部夹持的部位,这样能够确保不同头型和头围宽度的用户佩戴时的稳固性和舒适性需求,从而能够提高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佩戴兼容性,增加了用户群体,即所能适用的用户群体更为广泛。且该镜腿300的结构简单,成本低。

并且,可以单独调节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的移动位置,以及单独调节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通过协同移动位置的调节和旋转位置的调节,可以使用户将智能眼镜100的佩戴调整到一个最舒适的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与后腿部分600的一端610的连接也可以设置成,还使得在外部旋转力大于一预定旋转力的作用下,后腿部分600能够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首端旋转位置至尾端旋转位置之间正向或反向移动,并当移动至首端旋转位置至尾端旋转位置之间的任意一个旋转位置且外部移动力小于预定旋转力时,后腿部分600能够相对于前腿部分500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定位不动。这样可以实现任意旋转位置的调节。

以下对镜腿300的移动位置调节的结构进行介绍和说明。

如图3-图12所示,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与后腿部分600的一端610的连接是通过镜腿姿态调节装置400进行的。如图3和图7-10所示,镜腿姿态调节装置400包括筒状体560、杆状体650和转接部件700。筒状体560设有沿轴线o的方向延伸的容纳腔室530。杆状体650沿轴线o的方向延伸至容纳腔室530内,且杆状体650的一端为自由端。筒状体560为前腿部分500的包含另一端520所在内的后段所形成的,杆状体650为从后腿部分600的一端610以横向尺寸小于该一端610沿轴线的方向朝远离后腿部分600的方向延伸形成的。也就是说,筒状体56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为一体,杆状体650相对于后腿部分600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杆状体650的横截面尺寸小于后腿部分600的横截面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筒状体560和杆状体650的结构形成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比如,筒状体560为后腿部分600的包含一端610所在内的前段所形成的,杆状体650为从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以横向尺寸小于该另一端520沿轴线的方向朝远离前腿部分500的方向延伸形成的。也就是说,筒状体560相对于后腿部分600为一体,杆状体65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为一体。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理解,镜腿姿态调节装置400可以从镜腿300中分离出来作为具有移动位置调节功能和旋转位置调节功能的一个独立的镜腿姿态调节器,比如,将筒状体560的一端设置成固定连接于并可拆卸连接于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杆状体650的另一端设置成固定连接于并可拆卸连接于后腿部分600的一端610;或者,将筒状体560的一端设置成固定连接于并可拆卸连接于后腿部分600的一端610,杆状体650的另一端设置成固定连接于并可拆卸连接于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

如图7所示,转接部件700沿轴线o的方向延伸,转接部件700套设于杆状体650的外壁面,并套设于筒状体560的容纳腔室530内。转接部件700相对于筒状体560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固定。杆状体650的外壁面与转接部件70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移动定位组件800。筒状体560与转接部件700之间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相对固定,以使杆状体650能够沿轴线o的方向相对于筒状体560和转接部件700移动。也就是说,在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在轴线o方向上移动时,杆状体650也能相对于转接部件700在轴线o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轴线o方向上的移动。

当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和转接部件700移动至期望的移动位置时,移动定位组件800能够限制杆状体650与筒状体560之间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运动,能够确保杆状体650与筒状体560在轴线o方向上的相对固定,更好地保证杆状体650能够保持在该移动位置状态下,从而使得镜腿300能够固定在调节到的移动位置,进而确保在该移动位置的可靠定位,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在多次调节使用的情况下产生磨损时,直接更换转接部件700即可,使用成本较低。

当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移动至多个移动位置中的一移动位置时,如果筒状体560或杆状体650受到的外部移动力小于或等于在该移动位置上的预定移动力或被撤销,则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在轴线o的方向上定位。如果筒状体560或杆状体650受到的外部移动力大于在该移动位置上的预定移动力,则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在轴线o的方向上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预定移动力为相互配合的两个部件之间在移动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力,比如,可以为摩擦力或弹性力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移动定位组件800能够提供该预定移动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接部件的材质为聚甲醛(polyformaldehyde,简称pom)热塑性结晶聚合物。采用这种材质的转接部件强度、刚度高,且弹性好,减磨耐磨性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转接部件的材质并不局限于聚甲醛热塑性结晶聚合物,也可以采用其他弹性好的材质,在此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产生限定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筒状体560中形成有阶跃变化的直径大于其他部分的容纳腔室530的阶跃腔室540。转接部件700位于阶跃腔室540内,并能够在阶跃腔室700内绕轴线o相对于筒状体560旋转。阶跃腔室540的两端的阶跃壁面550能够限制筒状体560与转接部件700之间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相对移动。也就是说,转接部件700沿轴线o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抵接于阶跃腔室540的两端的阶跃壁面550。从而能够实现筒状体560与转接部件700之间在轴线o的方向上相对固定。

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移动定位组件800可以形成于转接部件700的外壁面与筒状体560的内壁面之间,杆状体650与转接部件700之间在轴线o方向上相对固定,杆状体650和转接部件700整体能够沿轴线o方向相对于筒状体560移动。当杆状体650和转接部件700整体相对于筒状体560移动至期望的移动位置时,移动定位组件800能够限制杆状体650和转接部件700相对于筒状体560移动,从而能够实现杆状体650与筒状体560在沿轴线o方向上的相对定位不动,进而能够实现后腿部分600与前腿部分500在沿轴线o方向上的相对定位,从而确保在该移动位置的可靠定位。

参见图7-图9,移动定位组件800包括第一弹性卡凸810和多个第一卡槽820。第一弹性卡凸810突设于转接部件700中与杆状体650相配合的面,即突出于转接部件700的内壁面。多个第一卡槽820设置于杆状体650的外壁面并相对于杆状体650的外壁面向内凹陷,且多个第一卡槽820沿轴线o的方向间隔设置。在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移动至不同的多个移动位置时,与该多个移动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第一卡槽820分别与第一弹性卡凸810卡合,以限制筒状体560与杆状体650之间在轴线o的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杆状体650相对于转接部件700和筒状体560移动至不同的多个移动位置,多个第一卡槽820分别与第一弹性卡凸810相卡合,从而能够确保转接部件700在对应的移动位置处与杆状体650之间在轴线o方向上的相对定位,进而能够实现杆状体650在对应的移动位置处与筒状体560之间在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定位,即能够实现后腿部分600与前腿部分500之间在沿轴线o方向上的移动位置的多级调节,操作便捷、灵活可靠。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此处所说的第一弹性卡凸,是指的现有技术中用弹力来维持卡合关系的扣件,只要施加一个大于弹力的外力即可解除卡合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卡凸与第一卡槽之间产生的弹力即为在该卡合位置的预定移动力。

在用户佩戴该智能眼镜100时,如图7所示,施加给杆状体650一沿轴线o方向上的大于预定移动力的一外部移动力时,第一弹性卡凸810能够产生弹性变形,从当前卡合的第一卡槽820内滑出,移动至其他的一个第一卡槽820内,并与其他的一个第一卡槽820相卡合,在外部移动力小于预定移动力或被撤销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弹性卡凸810与第一卡槽820相卡合的作用力能够实现镜腿300在调节的该移动位置的可靠定位。

在后腿部分600沿轴线o的方向相对于前腿部分500移动至首端移动位置时,多个第一卡槽820中首端的第一卡槽820与第一弹性卡凸810卡合,后腿部分600的一端与相邻的筒状体560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即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接触,此时,镜腿300的拉伸长度为0,即拉伸长度处于最小的位置。

当后腿部分600沿轴线o的方向相对于前腿部分500移动至尾端移动位置时,多个第一卡槽820中尾端的第一卡槽820与第一弹性卡凸810卡合,后腿部分600的一端与相邻的筒状体560一端(在本实施方式中,即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间隔设置,此时,镜腿300的拉伸长度处于最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槽820具有四个。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第一卡槽820的设置数量并不局限于四个,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适当设置,在此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产生限定作用。

如图7和图10所示,转接部件700的周壁中设置第一弹性卡凸810对应的部分的壁面具有沿转接部件700的径向向内凹陷的凹部710,且凹部710沿转接部件700的长度方向延伸至靠近转接部件700两端的位置处。同时,转接部件700中在沿转接部件700的周向上靠近第一弹性卡凸810的壁上采用镂空结构720,使得以形成轴向走向的桥形结构,第一弹性卡凸810设置于轴向走向的桥形结构上。这样能够使得转接部件700的周壁中设置第一弹性卡凸810的部分易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受到一定的作用力的情况下,第一弹性卡凸810能够产生弹性变形,进而能够从相卡合的一个第一卡槽820滑出旋转至另一个第一卡槽820内,确保用户调节后腿部分600的移动位置的可操作性。

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移动定位组件800可以直接形成于杆状体650的外壁面和筒状体560的内壁面之间。比如,可以将移动定位组件800的第一弹性卡凸810设置于杆状体650的外壁面,对应的多个第一卡槽820设置于筒状体560的内壁面;或者,可以将移动定位组件800的第一弹性卡凸810设置于筒状体560的内壁面,对应的多个第一卡槽820设置于杆状体650的外壁面。

如图7-图10所示,镜腿300还包括限位装置920,限位装置920包括限位紧固件922和限位槽924。限位槽924设置于杆状体650的外壁面,并沿轴线o的方向延伸。限位紧固件922固定于并可拆卸连接于转接部件700,且限位紧固件922延伸至限位槽924内。

在杆状体650相对于转接部件700在轴线o的方向上移动时,限位紧固件922能够在限位槽924内移动。当杆状体650滑动至限位紧固件922与限位槽924的端部相抵靠的位置时,杆状体650在轴线o的方向上相对于转接部件700朝向后方(即图7中朝向右侧的方向)的移动运动被限制。这样可以保证在杆状体650和筒状体560在沿轴线o方向上进行相对移动时限位紧固件922并产生干涉作用,同时还能够避免杆状体650滑出筒状体560。从而可以避免在用户操作时用力过大的情况下,后腿部分600滑出前腿部分500。这样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

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限位装置920可以包括限位凸台926(参见图19),限位凸台926突设于筒状体560,在杆状体650沿轴线o的方向相对于筒状体560向后移动至抵接限位凸台926的位置时,杆状体650相对于转接部件700在轴线o的方向上向后的移动运动被限制。

以下对镜腿300的旋转位置调节的结构进行介绍和说明。

参见图8-图10,筒状体560的内壁面与转接部件700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旋转定位组件900。且转接部件700相对于杆状体65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固定。杆状体650与转接部件700之间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相对固定,以使杆状体650能够联动转接部件700绕轴线o相对于筒状体560旋转。也就是说,在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旋转时,杆状体650能够联动转接部件700一起相对于筒状体560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旋转。

限位紧固件922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抵接于限位槽924的两侧,以使杆状体650与转接部件700之间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相对固定。这样能够进一步限制转接部件700与杆状体650之间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杆状体650的外壁面与转接部件700的内壁面之间相配合的面采用防呆面,以限制转接部件700与杆状体650之间相对旋转。防呆结构能够更好地限制转接部件700与杆状体650之间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旋转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杆状体650中与转接部件700相配合的部分构造成半圆柱体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防呆结构并不局限于采用上述半圆柱体的形状,可将杆状体650中与转接部件700相配合的部分构造成至少部分地带有非对称的形状,例如非圆柱体的形状,比如多面体、长方体、立方体等等形状。并且在转接部件700的对应安装部位可设有相应的基本相同的形状和尺寸的安装孔,用于插入安装杆状体650。根据该非对称的形状的安装孔来确定杆状体650的正确安装方位,从而进一步提供防呆安装特征。

当杆状体650和转接部件700相对于筒状体560旋转至期望的旋转位置时,旋转定位组件900能够限制杆状体650和转接部件700相对于筒状体56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旋转运动。通过旋转定位组件900实现转接部件700与筒状体56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定位不动,从而确保在该旋转位置的可靠定位,进而更好地保证在该位置状态下佩戴的稳固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在多次调节使用的情况下产生磨损时,直接更换转接部件700即可,使用成本较低。

当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旋转至多个旋转位置中的一旋转位置时,如果筒状体560或杆状体650受到的外部旋转力小于或等于在该旋转位置上的预定旋转力或被撤销,则杆状体650和转接部件700能够相对于筒状体56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定位。如果筒状体560或杆状体650受到的外部旋转力大于在该旋转位置上的预定旋转力,则杆状体650和转接部件700能够相对于筒状体560绕轴线旋转。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预定旋转力为相互配合的两个部件之间在旋转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力,比如,可以为摩擦力或弹力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旋转定位组件900能够提供该预定旋转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接部件700同时作为进行移动位置调节的移动转接部件和进行旋转位置调节的旋转转接部件,旋转转接部件与移动转接部件为同一部件。当然,移动转接部件和旋转转接部件也可以采用不是一体的设计,例如可采用彼此固定连接的分体式结构。

在需要调节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在沿轴线o方向上的移动位置时,施加给杆状体650或筒状体560在轴线o方向上的一作用力,杆状体650相对于转接部件700和筒状体560整体在轴线o方向上移动,从而调节杆状体650和筒状体560之间在轴线o方向上的移动位置。

在需要调节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时,施加给杆状体650或筒状体56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一作用力,杆状体650联动转接部件700相对于筒状体560整体绕轴线o旋转,从而调节杆状体650和筒状体560之间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

也就是说,采用上述结构的镜腿300,能够更方便、可靠地单独调节移动位置和旋转位置,从而保证其协同作用,且能够避免移动位置调节和旋转位置调节之间产生相互干涉的作用,提高用户操作的可调节性。通过旋转定位组件900和移动定位组件800的协同作用,能够更加可靠地实现移动位置的单独调节和旋转位置的单独调节,从而能够将智能眼镜100调整至最为舒适的位置。

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旋转定位组件900可以形成于转接部件700的内壁面与杆状体650的外壁面之间,且将筒状体560与转接部件700之间设置成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相对固定,使杆状体650能够绕轴线o相对于转接部件700和筒状体560整体旋转。在杆状体650相对于转接部件700和筒状体560旋转至期望的旋转位置时,旋转定位组件900能够限制杆状体650和转接部件700之间在绕轴线o的旋转方向上的相对旋转,从而能够实现杆状体650与筒状体56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固定,从而确保在该旋转位置的可靠定位。

参见图7-图12,旋转定位组件900包括第二弹性卡凸910和多个第二卡槽912。第二弹性卡凸910突设于转接部件700的外壁面,多个第二卡槽912设置于筒状体560的内壁面,且从筒状体560的内壁面沿筒状体560的径向朝向筒状体的外壁面方向凹陷,并沿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间隔设置。在杆状体650联动转接部件700相对于筒状体560旋转至不同的多个旋转位置时,与该多个旋转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卡槽912分别与第二弹性卡凸910卡合,以限制筒状体560与杆状体650之间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旋转。

杆状体650联动转接部件700一起相对于筒状体560旋转至不同的多个旋转位置,与该多个旋转位置相对应的多个第二卡槽912分别与第二弹性卡凸910相卡合,从而能够确保转接部件700在对应的旋转位置处与筒状体560之间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固定,进而能够实现杆状体650在对应的旋转位置处与筒状体560之间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相对固定,即能够实现后腿部分600与前腿部分500之间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的多级调节,操作便捷、灵活可靠。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此处所说的第二弹性卡凸,是指的现有技术中用弹力来维持卡合关系的扣件,只要施加一个大于弹力的外力即可解除卡合关系。

如图9和图12所示,转接部件700的周壁中设置第二弹性卡凸910对应的部分的内壁面具有沿转接部件700的径向朝向转接部件的外壁面方向凹陷的凹陷部730。这样能够使得转接部件700的周壁中设置第二弹性卡凸910的部分易产生弹性变形,从而使得受到一定的作用力的情况下,第二弹性卡凸910能够产生弹性变形,进而能够从相卡合的一个第二卡槽912滑出旋转至另一个第二卡槽912内,确保用户调节杆状体650的旋转位置的可操作性。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9所示,第二弹性卡凸910设置于转接部件700中沿转接部件700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部的外壁面。这样使得第二弹性卡凸910更容易产生弹性变形。

更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9所示,转接部件700中在转接部件700的长度方向上靠近第二弹性卡凸910的壁上设置有镂空部740,以形成周向走向的桥形结构,且第二弹性卡凸910位于该周向走向的桥形结构上。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转接部件700的壁中设置第二弹性卡凸910的部分产生弹性变形的程度,进而进一步提高用户调节杆状体650的旋转位置的可操作性。

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旋转定位组件900可以直接形成于杆状体650和筒状体560之间。比如,可以将旋转定位组件900的第二弹性卡凸910设置于杆状体650的外壁面,对应的多个第二卡槽912设置于筒状体560的内壁面;或者,可以将旋转定位组件900的第二弹性卡凸910设置于筒状体560的内壁面,对应的多个第二卡槽912设置于杆状体650的外壁面。

在用户佩戴该智能眼镜100时,如图12所示,施加给杆状体650一沿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大于预定旋转力的一外部旋转力时,第二弹性卡凸910能够产生弹性变形,从当前卡合的第二卡槽912内滑出,旋转至其他的一个第二卡槽912内,并与其他的一个第二卡槽912相卡合,在外部旋转力小于预定旋转力或被撤销的情况下,通过第二弹性卡凸910与第二卡槽912相卡合的作用力能够实现镜腿300在调节的该旋转位置的可靠定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槽912具有四个。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第二卡槽912的设置数量并不局限于四个,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适当设置,在此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产生限定作用。

如图11-图12,杆状体650能够在预定旋转区域950相对于筒状体560实现多级旋转位置调节和定位。其中,预定旋转区域950在旋转方向上的首尾两端的旋转位置分别定义为首端旋转位置952和尾端旋转位置954。在本实施方式中,首端旋转位置952为旋转角度为0°的旋转位置,尾端旋转位置954为旋转角度为90°的旋转位置。当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旋转至预定旋转区域950的多个旋转位置时,杆状体650与筒状体560之间绕轴线o的相对旋转运动能够被限制,从而可以实现杆状体650与筒状体560之间在绕轴线o的旋转方向上的旋转位置的多级调节,且能够保证在调节到的旋转位置处杆状体650与筒状体560之间的相对可靠定位,提高调节的灵活性、操作性和可靠性。

结合图3-图5以及图11-图12予以理解,当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绕轴线o旋转至首端旋转位置952时,即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位于旋转角度为0°的旋转位置处,此时,第二弹性卡凸910与位于首端的第二卡槽912相卡合,此时,后腿部分600与用户的头部的夹持力最小,杆状体650的另一端620在智能眼镜的高度方向970上位于杆状体650的一端610的下方。也就是说,当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绕轴线o旋转至首端旋转位置952时,后腿部分600可以仅支撑于并夹持于用户的头部的耳部。该旋转位置为用户佩戴时通常使用状态的旋转位置,在该位置处,智能眼镜100的夹持力相对较小,舒适性较高,通常适用于普通场景。

结合图11-图15所示,当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绕轴线o旋转至尾端旋转位置954时,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位于旋转角度为90°的旋转位置处,此时,第二弹性卡凸910与位于尾端的第二卡槽912相卡合,此时,后腿部分600与用户的头部的夹持力最大,后腿部分600的另一端620在智能眼镜的宽度方向960上位于前腿部分500的内侧。也就是说,当杆状体650相对于筒状体560绕轴线o旋转至尾端旋转位置954时,后腿部分600支撑于并夹持于用户的头部的脑部或脑后部。在杆状体650位于尾端旋转位置954时,智能眼镜100的夹持力和包裹性最大,通常适用于运动幅度较大的运动场景。这样可以实现0°-90°内的旋转角度调节,可以调节夹持力与包裹性,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佩戴时将智能眼镜100调整到所期望的位置,操作更加灵活、可靠。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预定旋转区域950的旋转角度范围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适应性设置,并不局限于0°-90°内的旋转角度调节,也可以是在大于90°范围内的旋转角度调节,在此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产生限定作用。

这一对镜腿300成形为在装配到镜架200或智能眼镜100上之后,使得其形状基本上顺应于用户头部的形状,特别是基本顺应于或贴合于用户头部的脑部或脑后部的形状。可将镜腿300的后腿部分600形成一定的基本顺应用户头部的侧后区域的形状的弧度(即在弯曲段640形成顺应用户的脑侧后部的形状的弧度),从而在后腿部分600调节至适当的旋转位置时能够更贴合于头部的侧后区域,有助于稳固佩戴。镜腿400的后腿部分600可采用可挠曲、特别是可适度地弹性挠曲的材料构成。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本申请的智能眼镜100在佩戴后调节至适当的旋转位置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与用户的头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对头部的压迫感,增加舒适度。

参见图14,这两条镜腿300在装配到镜架200或智能眼镜100上之后,并将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旋转至旋转角度为90°的旋转位置,可呈现基本贴合用户头部的脑部或脑后部的形状的开放结构,即采用半裹式结构。通过这种布置和构造,佩戴方便。

请参见图16-图21,图16-图2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眼镜100的示意性结构。其中,图18-图21重点示出了镜腿400的后腿部分600与前腿部分500连接区域的示意性结构。

如图16-图2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智能眼镜100的结构基本与图1-图15所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智能眼镜100的结构相同,其包括镜架200和镜片240,镜架200包括镜架主体220、分别设置于镜架主体220两侧的两镜腿300。镜片240固定于镜架主体220。且每一镜腿300采用分段结构,前腿部分500的一端510与镜架主体220连接,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与后腿部分600的一端610连接,且后腿部分600与前腿部分500之间具有能够实现移动位置调节、旋转位置调节的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镜腿300中实现移动位置调节、旋转位置调节的具体结构的不同,即镜腿姿态调节装置400的结构不同。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智能眼镜100的一条镜腿300可以采用图19-图21示出的下述任一种实施例以及可能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镜腿300,另一条镜腿300可以采用图3-图15示出的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以及可能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镜腿300;或者,智能眼镜100的两条镜腿300的结构均也可以采用图19-图21示出的下述任一种实施例以及可能的实施例所提供的镜腿300;或者,两条镜腿300中一条镜腿采用图19-图21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镜架200或智能眼镜100。

以下结合图16-图21主要对智能眼镜100的一条镜腿300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作介绍。

如图16-图21,镜腿姿态调节装置400包括筒状体560、杆状体650和阻尼部件930。筒状体560设有沿轴线o的方向延伸的容纳腔室530。杆状体650沿轴线o的方向延伸至容纳腔室530内,且杆状体650的一端为自由端。筒状体560为前腿部分500的另一端520所在的后段所形成的,杆状体650为从后腿部分600的一端610沿轴线的方向朝远离后腿部分600的方向延伸形成的。也就是说,筒状体56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固定,杆状体650相对于后腿部分600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杆状体650的直径小于后腿部分600的直径。

如图19所示,阻尼部件930沿轴线o的方向延伸,并位于容纳腔室530内。阻尼部件930的外壁面固定于筒状体560的内壁面。且阻尼部件930套设在杆状体650的外壁面,并与杆状体650之间为过盈配合。

如图19所示,当杆状体650在沿轴线o方向上受到的外部移动力大于阻尼部件930与杆状体650之间的在轴线o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力(即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预定移动力)时,杆状体650能够相对于阻尼部件930和筒状体560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实现镜腿300的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的移动位置的调节。在所受到的外部移动力被撤销或小于阻尼部件930与杆状体650之间的在轴线o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力时,杆状体650能够相对于阻尼部件930和筒状体560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固定,以使该镜腿300在调节到的移动位置固定,确保使用的可靠性。

如图19-图21所示,当杆状体65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受到的外部旋转力大于阻尼部件930与杆状体650之间的在绕轴线o旋转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力(即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预定旋转力)时,杆状体650能够相对于阻尼部件930和筒状体560在沿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旋转,从而能够实现镜腿300的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的调节。在所受到的外部移动力被撤销或小于阻尼部件930与杆状体650之间的在绕轴线o旋转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力时,杆状体650能够相对于阻尼部件930和筒状体56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固定,以使该镜腿300在调节到的旋转位置固定,确保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19所示,限位装置920可以包括限位凸台926,限位凸台926突设于筒状体560中形成容纳腔室530的内壁面。杆状体650远离后腿部分600的一端设有凸缘928。在杆状体650沿轴线o的方向相对于筒状体560向后移动至凸缘928抵接限位凸台926的位置时,杆状体650相对于阻尼部件930和筒状体560在轴线o的方向上向后的移动运动被限制。从而能够避免杆状体650滑出筒状体560,进而可以避免在用户操作时用力过大的情况下,后腿部分600滑出前腿部分500。这样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安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阻尼部件930的材质为硅胶。需要说明的是,阻尼部件930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够产生阻尼效果的材质,在此并不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产生限定作用。

在一些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阻尼部件930固定于杆状体650,阻尼部件930与筒状体560之间过盈配合。杆状体650联动阻尼部件930一起相对于筒状体560绕轴线o的轴向旋转,并沿轴线o的轴向移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镜腿300和镜架200的结构在此并不局限于应用在增强现实智能眼镜中,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智能眼镜,甚至也可以应用于普通眼镜。

总的来说,采用上述镜腿300的智能眼镜100,在佩戴时,能够调节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绕轴线o旋转的方向上的旋转位置,即能够调节后腿部分600与用户的头部夹持的部位,从而能够调节智能眼镜100的夹持力和包裹性,进而能够满足同一用户不同场景下的使用,增加了使用场景;同时,还能够确保不同头型和头围宽度的用户佩戴时的稳固性和舒适性需求,从而能够提高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佩戴兼容性,增加了用户群体。

同时,在佩戴时,还能够调节后腿部分600相对于前腿部分500在沿轴线o的方向上的移动位置,从而能够调节后腿部分600在轴线o方向上相对于前腿部分500的位置以及镜腿300的长度,能够满足眼睛到耳朵的距离不同的用户群体的调节使用,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佩戴兼容性,增加了用户群体。

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采用后腿部分600与前腿部分500之间移动位置可调和旋转位置可调的镜腿300的结构,能够满足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使用需求,提高了不同头型和头围用户的佩戴兼容性,增加用户群体;同时满足同一用户普通场景和运动场景的使用需求,增加使用场景。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的揭露,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