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和曲面显示面板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93916发布日期:2019-10-15 22:3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和曲面显示面板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和曲面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为平直面板结构,背光模组同样采用平直结构提供背光。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面板的适用场景也在逐步扩大。对于汽车车载显示屏等领域,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例如需要制备适应应用环境的曲面车载显示屏。曲面显示屏组装过程是将触摸面板热弯后与液晶面板贴合,然后再组装背光模组,而背光模组需要先经过磨具的加工弯曲成型。

通常液晶显示面板中设置的背光模组包括背板、胶框、灯板以及位于灯板出光侧的光学膜材,其中,在制备曲面的显示屏时,需要将灯板贴合在弯曲的背板上,强制将灯板进行与背板曲率一致的弯曲,由于灯板和背板均存在一定的刚性强度,因而弯曲的灯板和背板容易因局部弯曲应力加大而相互剥离,此时剥离的灯板容易发生移动,导致其上光源的距离变动,从而使得显示面板的背光不均匀,影响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和曲面显示面板,以将灯板固定在背板上,保证背光模组的均匀背光。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曲面背板;

曲面灯板,所述曲面灯板与所述曲面背板的弯曲轮廓相同;所述曲面灯板背离所述曲面背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光源;

多个紧固结构,多个所述紧固结构将所述曲面灯板固定于所述曲面背板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一曲面背板和灯板;

将所述灯板铺设在所述曲面背板上以形成曲面灯板;所述曲面灯板背离所述曲面背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光源;

通过多个紧固结构将所述曲面灯板固定于所述曲面背板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制备方法和曲面显示面板,通过在背光模组中设置曲面背板和曲面灯板,并设置曲面灯板和曲面背板的弯曲轮廓相同,在曲面灯板背离曲面背板的一侧表面设置多个光源,使得曲面灯板和曲面背板具有相同的弯曲曲率,保证曲面背板对曲面灯板的有效支撑;同时,在背光模组中设置多个紧固结构,利用多个紧固结构将曲面灯板固定在曲面背板上,使得光源的位置固定。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背光模组中灯板容易与背板剥离而产生位置移动,从而导致背光光线不均匀的问题,保证了曲面灯板及其上设置的光源与曲面背板相对位置固定,灯板上光源的光线可以由曲面胶框上固定出射,从而实现了背光模组均匀背光的稳定,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曲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如背景部分所述,现有液晶显示屏逐渐向车载等应用场景下的曲面显示屏拓展,而曲面显示屏中除将液晶面板进行弯曲外,还需要触摸面板以及背光模组均进行加工弯曲。对于背光模组,在进行加工弯曲时是先将刚性的背板弯曲,再将灯板弯曲贴合在背板上,由于灯板和背板刚性强度不一致,且在弯曲状态下均存在一定的弯曲应力,因而相互之间容易受应力不同的影响而产生分离,分离后的灯板由于没有固定,因而容易产生位置移动,进一步导致灯板上光源位置的变动,在背光光源发生变动的情况下,背光模组的背光容易导致局部不均,影响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曲面背板;曲面灯板,曲面灯板与曲面背板的弯曲轮廓相同;曲面灯板背离曲面背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光源;多个紧固结构,多个紧固结构将曲面灯板固定于曲面背板上。

其中,曲面背板和曲面灯板相互贴合,曲面背板用于支撑曲面灯板,同时用于保护曲面灯板未设置光源的一侧表面,曲面背板通常由金属制成,并且通常采用热弯工艺形成一定曲率的弯曲。曲面灯板上设置有电路结构,光源通过焊接焊盘连接入电路结构中,光源通常采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曲面灯板利用紧固结构固定在曲面背板上,此时,曲面灯板以及其上设置的光源与曲面背板的位置能够相对固定,因此可以保证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设置曲面背板和曲面灯板,并设置曲面灯板和曲面背板的弯曲轮廓相同,在曲面灯板背离曲面背板的一侧表面设置多个光源,使得曲面灯板和曲面背板具有相同的弯曲曲率,保证曲面背板对曲面灯板的有效支撑;同时,在背光模组中设置多个紧固结构,利用多个紧固结构将曲面灯板固定在曲面背板上,使得光源的位置固定。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背光模组中灯板容易与背板剥离而产生位置移动,从而导致背光光线不均匀的问题,保证了曲面灯板及其上设置的光源与曲面背板相对位置固定,灯板上光源的光线可以由曲面胶框上固定出射,从而实现了背光模组均匀背光的稳定,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不同的制备方式以及制备工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三种紧固结构,以将背光模组中的曲面灯板固定在曲面背板上。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该背光模组包括:曲面背板10;曲面灯板20,曲面灯板20与曲面背板10的弯曲轮廓相同;曲面灯板20背离曲面背板1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光源21;多个紧固结构30,多个紧固结构30将曲面灯板20固定于曲面背板10上。如图所示,由于紧固结构30将曲面灯板20固定在曲面背板10上,因而保证了曲面灯板20与曲面背板10的相对位置不变,出射的光线的位置和强度等均能够保证固定,从而实现了均匀背光的稳定。可以理解的是,背光模组中的紧固结构30的分布需要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保证曲面灯板20的各区域均固定在曲面背板10上,防止某些区域产生剥离等现象。

具体地,图1示出了采用热熔柱作为紧固结构的背光模组,其中紧固结构30包括第一热熔柱31,第一热熔柱31与曲面灯板20一体成型,第一热熔柱31位于曲面灯板20背离光源21的一侧;曲面背板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01,第一通孔101与第一热熔柱31一一对应,第一热熔柱31穿过第一通孔101,第一热熔柱31热固化后将曲面灯板20固定于曲面背板10上。

曲面灯板20通常采用有机材料制备形成,在受热时容易产生变形。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在制备曲面灯板20时,在曲面灯板20背离光源21的一侧表面一体形成第一热熔柱31。同时,曲面背光10上则对应该第一热熔柱31的位置,设置第一通孔101,通过将第一热熔柱31对应穿入第一通孔101中,并且通过热压第一热熔柱31,使第一热熔柱31的一端变形,从而使曲面背板10与曲面灯板20相互贴合固定。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该背光模组中,紧固结构30包括第二热熔柱32;曲面背板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01,曲面灯板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201,第二热熔柱32的第一端321固定在第一通孔101中,第二热熔柱32的第二端322穿过第二通孔201,且第二热熔柱32的第二端322热固化后将曲面灯板20固定于曲面背板10上。

同理,图2所示的背光模组在制备曲面背板10和曲面灯板20,需要先在曲面背板10和曲面灯板20上分别设置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并且,通过注塑工艺,可以在曲面背板10的第一通孔101中注塑第二热熔柱32,此时第二热熔柱32的第一端321固定在曲面背板10的第一通孔101中。继而将曲面背板10上的第二热熔柱32的第二端322对应穿入曲面灯板32的第二通孔201中,再由热压工艺将第二热熔柱32的第二端322热压变形,从而使曲面背板10与曲面灯板20相互贴合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的背光模组中,通过设置热熔柱并经过热压工艺,能够实现将曲面背板10和曲面灯板20的贴合固定。并且,由于热熔柱的制备可以采用注塑工艺,同时热压工艺也为较为成熟的工艺制程,因此,在制备背光模组时,可以实现工艺化和制程化,方便实现批量生产。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该背光模组中,紧固结构30包括连杆331和位于连杆331至少一端的卡位结构332;曲面背板10和曲面灯板20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连杆331穿过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且卡位结构332将曲面背板10与曲面灯板20卡合固定。

其中,图3所示的紧固结构仅为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选择具备连杆以及卡位结构的紧固结构。示例性地,紧固结构可以包括螺丝与螺母的配合结构或者螺杆与螺母的配合结构等,或者也可以是仅利用螺纹直接固定在曲面背板或曲面灯板上的紧固结构,例如螺丝或螺杆,此处不做限制。

继续参考图1-3,其中,紧固结构主体结构的形状可以是圆柱形、椭圆柱、多边棱柱等,此处均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紧固效果进行选择。另外,如图1-3所示的背光模组中,曲面背板10包括曲面底部背板11和胶框12;胶框12位于曲面底部背板11的边缘;曲面底部背板11和胶框12一体成型。曲面背板10一方面通过曲面底部背板11和胶框12形成的容置空间,容置曲面灯板20;另一方面则通过曲面底部背板11支撑曲面灯板20,通过胶框12对背光模组的侧面进行支撑和保护。曲面底部背板11为金属材质,具有一定的刚性,胶框则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等有机聚合物材料制成,曲面底部背板11和胶框可采用胶铁注塑的工艺一体成型,实现相互固定连接,从而形成整体的曲面背板结构。

进一步地,胶框12和曲面底部背板11形成的容置空间还用于容置光学膜层,如图1-3所示的背光模组中,还设置有多层光学膜40;胶框12的内壁设置有台阶面121,多层光学膜40的边缘位于台阶面121上。

多层光学膜40中可沿出光方向依次层叠设置扩散板、扩散膜、棱镜膜和增亮膜。其中,扩散板用于将曲面灯板20上光源21出射的光线进行匀光,扩散膜则进行进一步地匀光,消除扩散板形成的“满天星”效果。棱镜膜则利用棱镜结构,将匀光后的光线进行汇聚,保证出射光线在出射角度上具有一定的范围,避免出射光线与出光面的夹角过小。增亮膜则用于将液晶面板中反射回来的光线进行重新反射利用,以增加出光利用率,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

另外,如图1-3所示的背光模组中,为了防止边框区的胶框12漏光,可选地在胶框12背离曲面底部背板1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遮光胶带,遮光胶带一方面可以进行边框区遮光,一方面还可以将光学膜层40粘结在胶框12上,进一步地,在装配液晶显示面板时,还可以通过遮光胶带粘结偏光片以及液晶面板灯。

为了保证曲面灯板20的各区域均固定在曲面背板10上,防止某些区域产生剥离等现象,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多种紧固结构的分布方式。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参考图4,该背光模组中,紧固结构30均匀设置于背光模组上。其中,均匀设置紧固结构30的方式,能够保证紧固区域的均匀覆盖,紧固结构的设置密度决定了曲面灯板和曲面背板的贴合固定效果。在合理设置的情况下,紧固结构应至少位于背光模组的边角以及中心位置处。

进一步地,考虑到曲面背板和曲面灯板在弯曲状态下,应力的分布通常由中心区域向边缘扩散,即中心区域发生剥离的概率相较于边缘区域更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中,沿背光模组中心朝向边缘的方向上,紧固结构的数量密度逐渐减小。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参考图5,示例性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呈矩形,多个紧固结构30可设置在出光面的垂直投影分布在矩形的对角线上。通过设置紧固结构30使其投影位于矩形出光面的对角线上,可以保证背光模组中心区域紧固结构的数量密度较大,而边缘区域的数量密度相对较小,从而对应应力分布固定曲面灯板和曲面背板。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参考图6,示例性地,多个紧固结构30组成多个同心环,且沿背光模组中心朝向边缘的方向上,相邻两个同心环的距离l依次增大。显然,以同心环的布置方式设置紧固结构30,能够由中心朝向边缘依次整圈固定曲面灯板。而且,该同心环的形状还可以设置成与背光模组的形状相同,此时,最外环的紧固结构30沿背光模组的边缘分布,从而可以将曲面灯板和曲面背板的边缘固定,避免曲面灯板发生翘边或边缘与曲面背板分离的现象。

以上两种紧固结构的分布方式仅为示例,在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艺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通过创造性劳动而获得的变形的方案,同样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面板,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曲面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7,该曲面显示面板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并且,除背光模组100外,该曲面显示面板还包括液晶面板以及驱动电路等装置,另外,为了实现曲面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还可以在液晶面板的出光面增加触控面板等。由于该曲面显示装置采用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因而同样具备该背光模组的有益效果。该曲面显示装置可以是车载显示屏、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公共大厅的信息查询机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8,该制备方法包括:

s110、提供一曲面背板和灯板;

其中,曲面背板选用具备一定刚性的材料制成,例如金属等材质。曲面背板通过平直的背板经热弯工艺产生一定曲率的弯曲形成。而此处的灯板为平直的灯板,其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进行机械的弯曲。在灯板与背板的贴合前,需要先将背板形成曲面背板,以保证固定的曲率,灯板则按照曲面背板的曲率贴合在曲面背板上。

s120、将灯板铺设在曲面背板上以形成曲面灯板;曲面灯板背离曲面背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光源;

灯板在与曲面背板贴合前,其上可焊接上光源,也可在灯板与曲面背板贴合形成曲面灯板后再焊接光源,此处不做限制。在曲面灯板上,光源应保证均匀的分布,从而保证背光模组中背光源的均匀。

s130、通过多个紧固结构将曲面灯板固定于曲面背板上。

紧固结构30的分布需要进行合理设置,从而保证曲面灯板20的各区域均固定在曲面背板10上,防止某些区域产生剥离等现象。实际安装过程中,多个紧固结构优选同时进行固定,以防止铺设在曲面背板上的曲面灯板因局部固定而发生错位或移动的情况,从而保证整个背光模组光源的位置固定,保证背光的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通过提供曲面背板和灯板,然后将灯板铺设在曲面背板上形成曲面灯板,并且,曲面灯板背离曲面背板的一侧表面设置多个光源,再通过多个紧固结构将曲面灯板固定在曲面背板上,使得曲面灯板和曲面背板具有相同的弯曲曲率,保证曲面背板对曲面灯板的有效支撑;同时,利用多个紧固结构将曲面灯板固定在曲面背板上,使得光源的位置固定。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背光模组中灯板容易与背板剥离而产生位置移动,从而导致背光光线不均匀的问题,保证了曲面灯板及其上设置的光源与曲面背板相对位置固定,灯板上光源的光线可以由曲面胶框上固定出射,从而实现了背光模组均匀背光的稳定,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针对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1和图9,首先,该背光模组中,紧固结构为第一热熔柱31,第一热熔柱31与灯板一体成型,第一热熔柱31位于灯板背离光源21的一侧;曲面背板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01。因此,该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s210、提供一曲面背板和灯板;

s220、将灯板铺设在曲面背板上,且第一热熔柱一一对应穿过第一通孔,以形成曲面灯板;

s230、将第一热熔柱热固化,将曲面灯板固定于曲面背板上。

第一热熔柱的热固化可以采用热压头接触第一热熔柱穿过第一通孔的一端,从而进行具备的加热,第一热熔柱穿过第一通孔的一端则受热变形,形成帽状结构将曲面灯板卡位,此时曲面灯板与曲面背板固定相同的弯曲曲率,且位置也相对固定。

针对图2所示的背光模组中,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2和图10,该背光模组中,紧固结构包括第二热熔柱32;曲面背板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01,曲面灯板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201。因此,该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s310、提供一曲面背板和灯板;

s320、在第一通孔中形成第二热熔柱,且第二热熔柱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通孔中;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热熔柱直接形成在第一通孔中,因此第二热熔柱与第一通孔具备较好地粘结。实际的制备工艺中,可以采用胶铁注塑工艺在第一瞳孔中注塑第二热熔柱,此时塑料材质的第二热熔柱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一通孔进行较好的固定连接,即将第二热熔柱固定在第一通孔中。

s330、将灯板铺设在曲面背板上,且第二热熔柱的第二端一一对应穿过第二通孔,以形成曲面灯板;

s340、将第二热熔柱热固化,将曲面灯板固定于曲面背板上。

同样地,第二热熔柱热固化的过程也需采用热压头针对第二热熔柱的第二端进行局部加热,第二端受热发生变形后形成帽状结构,从而将曲面灯板固定在曲面背板上。

针对图3所示的背光模组中,本发明实施例同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参考图3和图11,该背光模组中,紧固结构包括连杆331和位于连杆331至少一端的卡位结构332;曲面背板10和曲面灯板20上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因此,该背光模组的制备方法包括:

s410、提供一曲面背板和灯板;

s420、将灯板铺设在曲面背板上,且紧固结构一一对应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以形成曲面灯板,卡位结构将曲面背板与曲面灯板卡合固定。

如上所述,此处紧固结构可以采用螺丝与螺母的配合结构或者螺杆与螺母的配合结构等,或者也可以是仅利用螺纹直接固定在曲面背板或曲面灯板上的紧固结构,例如螺丝或螺杆。此处示例性地,对于螺杆和螺母的配合结构,可以先将螺杆穿过曲面灯板和曲面背板上的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然后利用螺母与螺杆进行螺接,从而将曲面灯板和曲面背板固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结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