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4000发布日期:2020-01-21 17:5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对媒介(记录媒介)给予颜色材料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颜色材料,广泛地使用调色剂、墨水等。作为媒介,包含纸介质。在纸介质中,也以普通纸、高级纸为首,存在各种纸厚、媒介表面的平滑度、基重的纸介质,能够根据形成图像的用途来适当地选择使用。

在对这样的各种媒介形成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媒介的物性调整颜色材料的量等各种参数,来最佳化为输出所希望的图像。若由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人员手动进行参数的调整,则需要花费功夫,另外,由于到最佳化为止需要反复进行图像形成,所以有媒介的使用量增加这样的问题。

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预先保持多个媒介种类与参数设定的对应关系,具备测量媒介的物性的简单的媒介传感器来锁定纸张的种类,使用户从该锁定的候补中进行选择,从而使用户的麻烦减少。另外,已知有如下技术: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使包括各种粗度、方向的线段的测试图像被记录,读取这些线段的渗色的程度,根据线段的种类和渗色的程度的组合来判别媒介种类(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440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215452号公报

然而,有若想要从多种多样的媒介中特定一个种类,则形成能够进行全部的种类的媒介的判别的测试图像所必要的媒介、颜色材料的使用量增加而浪费这样的课题。另一方面,有如下课题:若用户未把握媒介的种类,则即使锁定了选择项,最终也不能进行正确的选择,所以需要功夫和知识。



技术实现要素:

该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高效并且更可靠地判别媒介种类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测量部,其测量供形成图像的对象的媒介的物性;

图像形成动作部,其对上述媒介形成图像;

动作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图像形成动作部的动作;

提取部,其基于上述测量部的测量结果,提取上述媒介的种类的候补;以及

操作受理部,其受理从由上述提取部提取出的候补中特定一个的输入操作,

上述动作控制部使上述图像形成动作部将根据由上述提取部提取出的候补的组合决定的识别图像形成于上述媒介。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在提取出的候补有多个的情况下,上述动作控制部使上述图像形成动作部形成上述识别图像。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者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测量部能够获取与基重相关的测量值,

上述提取部基于包括获取到的基重的上述物性的信息,提取上述媒介的种类的候补。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在上述识别图像中包括有形成于上述媒介的两面的图像。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具备显示部,

上述动作控制部使由上述提取部提取出的上述候补显示于上述显示部,

在由上述操作受理部受理了与使上述识别图像形成的命令相关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上述动作控制部使上述图像形成动作部形成该识别图像。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

存储部,其存储与在由上述提取部提取出上述候补之后,是否不受理与上述命令相关的输入操作而使上述图像形成动作部形成上述识别图像相关的设定,

在提取出的候补有多个的情况下,上述动作控制部根据上述设定来决定是否不等待上述输入操作而进行上述识别图像的形成。

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6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具备显示部,

上述动作控制部在使上述图像形成动作部形成上述识别图像的情况下,使与上述候补之间的上述识别图像的识别方法相关的信息显示于上述显示部。

技术方案8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7中任意一项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上述提取部基于上述测量部的测量数据,按照多个媒介的每个种类进行分数评价,并根据所得到的分数提取上述候补。

根据本发明,有能够更高效并且更可靠地判别媒介种类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识别对象信息的例子的图表。

图4是表示识别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中的显示内容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中的显示内容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记录设定处理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在记录设定处理中调出的媒介测量处理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10是表示记录设定处理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1a…图像形成装置,11…媒介供给部,12…媒介检测部,13…物性测量部,14…图像形成动作部,15…控制部,16…输送部,16a…输送驱动部,17…存储部,171…媒介种类信息,172…测试图案信息,173…图像形成设定信息,174…测试图像输出设定,18…排出托盘,41…通信部,42…操作受理部,43…显示部,m…媒介,r…输送路径,t1…识别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构成的示意图。

图像形成装置1是对媒介m给予颜色材料来形成图像的装置,例如是以电子照片方式使调色剂附着并定影于媒介m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媒介供给部11、媒介检测部12、物性测量部13(测量部)、图像形成动作部14、控制部15(参照图2)、输送部16以及排出托盘18等。

媒介供给部11具有托盘等并保持作为图像形成对象的媒介m(记录介质),根据控制部15的控制在适当的定时向输送路径r送出媒介m。输送部16使媒介m沿着该输送路径r以设定速度移动。输送部16具有夹持媒介m来行进的辊、使该辊进行旋转动作的旋转马达等。另外,输送部16具有用于使在一面形成了图像的媒介m的正反面反转来再次进行图像形成的反转部。

媒介检测部12在规定位置、这里是在图像形成动作部14的图像形成位置的规定距离前的位置检知通过输送部16在输送路径r上移动的媒介m。媒介检测部12例如具有通过由媒介m遮挡光来检知媒介m的有无,或者根据基于媒介m的有无的反射光的检测强度的变化来检知媒介m到达该规定位置的光传感器(光电二极管等)等。基于由媒介检测部12检测到该媒介m的前端的定时和输送部16的输送速度,控制图像形成动作部14的图像形成定时,在媒介m上的适当的位置形成图像。

物性测量部13测量与媒介m的物性相关的物理量。作为测量对象的(能够获取的)物性,并不特别限定,但例如包括厚度、基重以及表面的平滑度等。测量方法并不特别限定,但例如通过检测能够根据媒介m的厚度而沿该厚度方向移动的两个辊的轴间间隔的位移辊来测量厚度。另外,例如使用输出所照射的光(例如,混合了红外光和规定的波长的可见光后的光)的镜面反射光和散射反射光的强度以及/或者其强度比例的反射传感器,基于该强度比例求出平滑度。另外,基于上述所照射的光的媒介m的透过光量和上述的厚度等测量值,计算基重。另外,也可以对基重的计算使用直接测量媒介m的重量的重量传感器的结果。

在按照每规定距离使媒介m的移动暂时停止的同时在媒介m的多处位置进行物性测量部13的这些测量动作,并使用得到的多个值的平均等运算处理后的结果作为最终的物性值。

物性测量部13并不局限于内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测量部,也可以是根据需要而能够从外部安装配置以及动作的测量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设置有与向物性测量部13的电力供给以及信号的发送接收相关的布线的连接部。

图像形成动作部14具有通过使调色剂、墨水等颜色材料附着并定影于媒介m,对该媒介m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引擎(打印引擎)。图像形成动作部14并不特别限定,但这里通过电子照片方式,进行在感光体上形成(显影)cmyk四种颜色等的调色剂像,并在这里经由转印体将其转印到媒介m的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

从媒介供给部11送出并在输送路径r上移动的媒介m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8。另外,也可以在排出托盘18之前连接进行裁剪、分类等各种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等。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除了上述的媒介检测部12、物性测量部13以及图像形成动作部14之外,图像形成装置1还具备控制部15(动作控制部、提取部)、输送驱动部16a、存储部17、通信部41、操作受理部42以及显示部43等。

控制部15统一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动作。控制部15具备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以及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控制部15通过读出储存于存储部17的控制程序并由cpu执行,来进行图像形成动作部14的图像形成动作、其校准以及设定等控制。另外,如后述那样,控制部15通过执行记录设定处理,来提取并特定供形成图像的对象的媒介m的种类的候补,并基于该特定的结果来进行与图像形成动作相关的设定。

输送驱动部16a基于控制部15的控制输出使输送部16的马达的旋转动作、媒介供给部11中的供给动作进行的驱动信号,进行媒介m的输送动作的有无、输送速度的调整等。

存储部17存储控制部15执行的程序、在该程序等中利用的设定数据、与由图像形成动作部14形成的对象的图像相关的图像数据等。例如对存储部17使用hdd(harddiskdrive:硬盘驱动器)、闪存等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另外,存储部17也可以具备ram,该ram用于暂时存储并处理一部分的数据。

在存储部17中存储有媒介种类信息171、测试图案信息172以及图像形成设定信息173作为设定数据。

媒介种类信息171包括预先使能够作为图像形成的对象的媒介的种类与其特性信息建立了对应关系的列表。作为能够成为对象的媒介,例如能够列举普通纸、高级纸、光亮纸、哑光纸、蜡光纸等。另外,也可以对同种类的媒介规定多种厚度。分别使厚度、平滑度、基重等特性值与这些各媒介种类建立对应关系。

测试图案信息172包括能够通过形成在上述多种媒介中特性值类似而难以判别的媒介上来识别不同点的图案图像(识别图像)的图像数据、和根据该图像数据成为识别对象的媒介种类的列表信息(与组合相关的信息)。图案图像能够仅在特性值类似的媒介间识别即可,不需要考虑能够基于物性值判别的其它的媒介种类。特性值类似的媒介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两种,但也可以包括三种以上。另外,图案图像不需要为单一的图像,也可以是两种以上的图像的组合,但为最小限度需要的图像数即可。例如,也可以以如下方式形成图像:在有三种候补的情况下,若第一个测试图案正常,则能够判别为是第一个候补的媒介种类,若第二个测试图案正常,则能够判别为是第二个候补的媒介种类,若第一个以及第二个测试图案均未正常地形成,则能够判别为是第三个候补的媒介种类。

通信部41基于规定的通信标准进行与外部的通信设备之间进行的通信的控制。作为通信标准,例如使用基于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的通信标准(tcp/ip等),通信部41具备用于进行基于lan的通信控制的网卡等。

操作受理部42受理来自用户等外部的输入操作,并将受理内容作为输入信号输出给控制部15。操作受理部42例如具有与显示部43的显示画面重叠地设置的触摸面板、按钮开关等。输入信号包含有按钮开关的按下操作、对触摸面板的接触动作或接触位置的信息。

显示部43基于控制部15的控制使显示画面进行显示。显示内容包含有与图像形成动作相关的状态、用于受理来自用户的输入操作的设定菜单等。作为显示画面,并不特别限定,但例如能够列举液晶显示器(lcd)、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t:电致发光)显示器等。另外,也可以显示部43具有led灯等,进行电力供给状态、错误状态的报告。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与图像形成相关的设定动作进行说明。

在由图像形成装置1形成图像的情况下,按照被形成的对象的媒介的每个种类,而颜色材料的向媒介的浸透、定影的程度、扩散(渗色)的程度等所形成的图像的特性不同。因此,即使在形成基于同一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情况下,也需要变更适当的颜色材料的给予量、对比度、线的粗度、定影温度等各种条件。为了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最佳的图像,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按照媒介m的每个种类,变更为优选的图像处理、图像形成动作的设定。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基于物性测量部13的测量结果,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从上述多个媒介m的种类中进行锁定。然而,有在能够通过物性测量部13进行测量的范围内,根据测量出的物性值,难以特定一个媒介种类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使规定的测试图像形成于被测量了物性的媒介m,并使用户进行读取,基于该测试图像的读取结果,从锁定的种类候补中特定媒介m的种类。成为特定对象的媒介m的种类包括预先假定利用物性测量不容易进行判别的多种(主要为两种)媒介种类的组合。在测试图像中包括能够根据该测试图像的形成结果,容易地判别这样的组合所涉及的媒介种类的图像。

图3是表示识别对象信息的例子的图表。

在识别对象信息中,示出以下主旨:在仅利用物性值不容易识别种类1的媒介种类和种类2的媒介种类,在提取了它们的组合作为候补的情况下,使用测试图案图像a1作为识别图像。这里,例如决定为在测试图案图像a1形成在种类1的媒介m上的情况下,正常地记录图像,在形成在种类2的媒介m上的情况下,产生特定的画质异常(降低),或者决定为相反情况。如后述那样,使用于对用户显示并示出该特定的画质异常(降低)的具体的内容的识别信息t1与识别对象信息建立对应关系并进行存储。

图4是表示识别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4的(a)是与图3的测试图案a对应的测试图案图像。在上部形成规定的字符串,在中部形成满面涂覆区域。中部位置是相对于上部位置与定影辊的一个周期后对应的位置。若在定影辊固定用于使媒介m容易从定影辊剥离的脱模剂,则根据媒介m的种类,在定影辊的下一个周期,由于残存在该定影辊上的脱模剂的影响,如图4的(b)所示,有以与上一个周期的图像形成图案对应的形状显著地产生画质的光泽不均(光泽记忆)的情况。这里,根据该光泽记忆的产生程度识别媒介m。

另外,这里如图4的(c)、(d)所示,作为测试图案b(识别图像),在媒介m的两面形成蓝色的满面涂覆图像。在这样的图像中,若未进行适当的设定,则特别是在背面侧的满面涂覆图像容易产生浓度不均。这里,若按照针对媒介a的设定对媒介c形成测试图案b,则以不能够忽略的程度产生背面侧的浓度不均,从而能够识别是哪个媒介种类。

存在如下情况:在按照针对媒介a的设定对媒介a以及媒介c以外的其它媒介形成了这样的测试图案图像的情况下,对该其它媒介来说较大地偏离适当的设定,因而产生不能够适当地进行图像的定影,因调色剂向输送路径r的周围飞散、附着等而造成污染,该污染附着于以后的媒介等问题。通过仅对识别对象的媒介m形成该测试图案图像,能够不对图像形成装置1造成负面影响地容易地进行需要的媒介种类的识别。

图5以及图6是表示在通过物性测量部13的检测动作提取出多个媒介种类的候补的情况下,在显示部43的显示画面显示的显示内容的例子的图。

这里,例如如图5的(a)所示,示出根据获取到的物性值,提取了基重为80gsm的光亮纸和哑光纸作为媒介种类的候补的情况下的显示例。在显示画面显示有这些提取到的候补(媒介种类a、b)的选择按钮b1、b2。另外,在显示画面与选择按钮一起显示有请求“确认打印”的按钮b3。若检测到触摸该按钮b3的输入操作,则在媒介m对与提取出的候补对应的测试图案图像进行图像形成。

如图5的(b)所示,用户目视所形成的测试图案图像并进行判断,判断是哪个媒介种类(接近于哪个媒介种类),并进行触摸列表显示的候补的选择按钮b1、b2中的任意一个的输入操作。然后,通过进一步触摸“应用”按钮b4,确定选择内容。此外,在无需输出测试图案的图像来确认,而用户就识别出媒介m的种类的情况下,不触摸“确认打印”按钮b3,而进行选择任意一个候补的动作即可。

关于确认打印的结果,用户为了识别在何种状态下应该选择哪个图像,只要触摸帮助按钮b5即可。由此,如图6所示,表示基于媒介种类信息171所包含的识别信息的识别方法的说明在这里显示在弹出画面d1内。通过触摸弹出画面d1内的显示为“关闭”的按钮b6,消除弹出画面d1并返回到原来的显示。

图7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执行的记录设定处理的控制部15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通过操作受理部42受理规定的输入操作来开始该记录设定处理。

若开始记录设定处理,则控制部15调出媒介测量处理并执行(步骤s101)。控制部15基于测量结果,从媒介种类的列表提取候补(步骤s102)。能够基于测量数据定量地(通过进行分数评价)进行与该提取相关的处理。例如,控制部15按照每个与物性相关的各测量值或者基于测量值的规定的计算值,计算表示与预先保持的各媒介m的种类的基准值的偏差情况的数值。按照各基准值将表示该偏差情况的数值标准化,之后分别相加。然后,控制部15提取作为评价对象的多种的测量值或者计算值的偏差度的加法值(分数)比基准值小(满足规定的条件)的媒介种类作为候补。该情况下,满足规定的条件的媒介种类的数目不限,所以可能产生最初提取出一个的情况、提取到三个以上的情况。

控制部15判别候补是否为多个种类(步骤s103)。在判别为不为多个种类(一个种类)的情况下(在步骤s103“否”),控制部15将提取出的候补特定为媒介种类(步骤s112)。然后,控制部15结束记录设定处理。

在判别为候补为多个种类的情况下(在步骤s103“是”),控制部15向显示部43输出控制信号,使包括如上述那样提取出的多个候补以及确认打印的请求按钮等的用户选择画面显示(步骤s104)。控制部15判别是否由操作受理部42获取(受理)了与测试图像输出请求(使识别图像形成的命令)相关的输入操作(步骤s105)。在判别为未获取的情况下(在步骤s105“否”),控制部15的处理移至步骤s108。

在判别为获取(受理)了测试图像输出请求的情况下(在步骤s105“是”),控制部15参照识别对象信息,选择根据提取的多个候补的组合预先决定的测试图案(步骤s106)。控制部15向图像形成动作部14输出控制信号,使该测试图案图像形成于媒介m(步骤s107)。此时,将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动作设定规定为在候补的任意一个成为最佳即可。之后,控制部15的处理移至步骤s108。

若移至步骤s108的处理,则控制部15判别是否检测到请求帮助显示的输入操作(步骤s108)。在判别为检测到的情况下(在步骤s108“是”),向显示部43输出参照与根据提取的多个候补的组合预先决定的测试图案对应的识别方法所涉及的识别信息t1,并使其内容(识别方法所涉及的信息)显示于显示部43的控制信号(步骤s109)。之后,控制部15的处理移至步骤s110。在步骤s108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未检测到请求帮助显示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08“否”),控制部15的处理移至步骤s110。

若移至步骤s110的处理,则控制部15判别是否有选择、确定(特定)提取的候补中的任意一个的输入操作(步骤s110)。在判别为没有选择、确定输入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110“否”),控制部15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05。在判别为有选择、确定输入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110“是”),控制部15将媒介种类设定为所选择的候补,并进行与该设定对应的图像形成动作所涉及的设定(步骤s111)。然后,控制部15结束记录设定处理。

图8是表示在记录设定处理中调出的媒介测量处理的控制部15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若调出媒介测量处理,则控制部15进行物性测量部13的初始设定(步骤s201)。控制部15判别是否正常地进行了初始设定(步骤s202)。在判别为未正常进行初始设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202“否”),控制部15判别是否设定为ng的点在基准以上或者未正常地进行的次数在基准次数以上(步骤s203)。在为ng的点不在基准以上且未正常地进行的次数也不在基准次数以上(小于基准次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203“否”),控制部15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201。

在为ng的点在基准以上或者未正常地进行初始设定的次数在基准次数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203“是”),控制部15的处理移至步骤s215。

在步骤s202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正常地进行了初始设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202“是”),控制部15向输送驱动部16a输出控制信号,使通过输送部16从媒介供给部11开始设定对象的媒介m的输送动作(步骤s204)。控制部15判别媒介检测部12是否检测到媒介m(步骤s205)。在判别为未检测到的情况下(在步骤s205“否”),控制部15反复进行步骤s205的处理。

在判别为媒介检测部12检测到媒介m的情况下(在步骤s205“是”),控制部15按照将媒介m输送了规定距离的定时使输送动作暂时停止(步骤s206)。控制部15按压媒介m的规定的点(例如,五个点)来固定(步骤s207)。控制部15使物性测量部13动作,并基于测量结果测定媒介m的厚度、媒介m的平滑度以及媒介m的基重(步骤s208)。

控制部15将测定次数加“1”(步骤s209)。控制部15判别测定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上(步骤s210)。在判别为测定次数不在规定次数以上(小于规定次数)的情况下(在步骤s210“否”),控制部15使输送驱动部16a再次开始输送部16的动作(步骤s211)。之后,控制部15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206。

在判别为测定次数在规定次数以上的情况下(在步骤s210“是”),控制部15基于规定次数的测量结果,计算媒介m的厚度(步骤s212)。然后,控制部15计算媒介m的平滑度(步骤s213),计算媒介m的基重(步骤s214)。这些计算既可以是简单的规定次数的测量值的平均值,也可以是去掉测量值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之后的平均值等。或者,也可以使用规定次数的测量值的中值等作为计算出的代表值。之后,控制部15的处理移至步骤s215。

若从步骤s203、s214的处理移至步骤s215的处理,则控制部15使输送驱动部16a再次开始输送部16的输送动作(步骤s215)。之后,控制部15结束媒介测量处理并使处理返回到记录设定处理。

图9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的功能构成的框图。该图像形成装置1a除了在存储部17中进一步存储了测试图像输出设定174(设定)这一点之外,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相同,对相同的构成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测试图像输出设定174是预先决定在基于物性测量部13的测量值提取出的候补有多个的情况下,是否如上述那样为了形成测试图案的图像而需要规定的输入操作的检测(是否不等待输入操作而使识别图像形成)的设定。即,控制部15在提取出的候补有多个的情况下,基于该测试图像输出设定174,决定是否即使没有与测试图案的输出命令相关的输入操作,也自动形成与候补的组合对应的测试图案的图像。既可以通过由操作受理部42受理规定的输入操作来进行该设定,也可以经由通信部41从外部获取设定。

图10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中执行的记录设定处理的控制部15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该记录设定处理相对于图7所示的记录设定处理追加了步骤s121的处理,并变更步骤s104、s105的处理的位置。对在图7和图10中相同的处理内容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在步骤s103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提取出的候补有多个的情况下(在步骤s103“是”),控制部15判别是否进行了接着自动地输出测试图像的设定(步骤s121)。在判别为进行了自动输出的设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21“是”),控制部15执行步骤s106、s107的处理进行测试图案的图像形成,之后使处理移至步骤s104。在判别为未进行自动输出的设定(包括进行了不自动地输出的设定的情况)的情况下(在步骤s121“否”),控制部15的处理移至步骤s104。在步骤s104的处理之后,控制部15的处理移至步骤s108。

在步骤s110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进行了从候补选择并确定任意一个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110“是”),控制部15的处理移至步骤s111。在判别为未进行与选择、确定相关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在步骤s110“否”),控制部15的处理移至步骤s105。

在步骤s105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受理了测试图像的输出请求的情况下(在步骤s105“是”),控制部15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06。此外,在返回到步骤s106的处理之后,在已经执行步骤s104的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15也可以不再次进行该步骤s104的处理而省略。在判别为未受理测试图像的输出请求的情况下(在步骤s105“否”),控制部15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08。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测量供形成图像的对象的媒介m的物性的物性测量部13、对该媒介m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动作部14、控制部15以及操作受理部42。控制部15作为动作控制部,控制图像形成动作部14的动作,并作为提取部,基于物性测量部13的测量结果,提取媒介m的种类的候补。操作受理部42受理从提取出的候补中特定一个的输入操作。另外,控制部15作为动作控制部,使图像形成动作部14将根据提取出的候补的组合决定的图像图案的图像形成于媒介m。

这样,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以能够在利用物性测量锁定的候补间进行识别的方式选择需要的图像图案并进行图像形成,所以能够抑制颜色材料、媒介的消耗。另外,用户的判断基准较少(特别是,在多数情况下为一个),变得明确并且简单,所以能够减少用户的麻烦。另外,使进行较大地偏离本来的媒介m的特性的设定下的测试图像的形成的可能性降低,所以能够抑制因颜色材料的定影不充分而污染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这样的故障。由此,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能够更高效并且更可靠地判别媒介种类。

另外,控制部15作为动作控制部,在提取出的候补有多个的情况下,使图像形成动作部14形成根据该多个候补而选择的测试图案的图像(识别图像)。即,判别候补是否为一个,在一个的情况下不形成测试图案图像。这样,控制部15能够控制成不需要基于物性测量一定提取多个候补,在能够可靠地特定一个种类的情况下,不特意进行以下的处理。

另外,物性测量部13能够获取与基重相关的测量值,控制部15作为提取部,基于包括获取到的基重的物性的信息,提取媒介的种类的候补。

这样,不仅是与形成图像直接相关的媒介m的表面物性,也对获取对象的测量值添加根据媒介m的材质、涂层等决定的基重,从而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能够更可靠地进行媒介m的候补提取。

另外,在媒介种类的特定所使用的测试图案的图像中包括有形成在媒介m的两面的图像。即,通过能够根据提取出的候补的媒介m,考虑在一个面和另一个面之间的图像形成的特性的不同、由对一个面的图像形成造成的对另一个面的影响等,从而能够更适当地特定媒介m的种类,所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能够更灵活并且更高效地进行媒介种类的特定。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显示部43。控制部15作为动作控制部,使作为提取部提取出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43,在由操作受理部42受理了与使测试图案的图像形成的命令相关的输入操作的情况下,使图像形成动作部14形成该测试图案的图像。

即,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通过物性测量部13进行了物性的测量之后,使暂时提取出的候补显示于显示部43,并确认用户是否能够进行特定判断。若用户能够进行特定,则不需要特意形成测试图案的图像,所以能够实现麻烦的减少。另外,根据后处理装置等的连接状况,可能有为了能够由用户直接取出形成了测试图案的媒介m,而需要装置的调整的情况等,所以也可以不立即使测试图案的图像形成,而在得到用户的承认之后使图像形成。由此,能够使用户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存储与在通过控制部15(提取部)提取了候补之后,是否不受理与测试图案的图像形成命令相关的输入操作而使图像形成动作部14形成该测试图案的图像相关的设定(测试图像输出设定174)的存储部17。控制部15作为动作控制部,在提取出的候补有多个的情况下,根据测试图像输出设定174决定是否不等待输入操作而进行测试图案的图像的形成。

即,若预先进行设定,则即使不每次由用户进行承认也能够自动地输出测试图案的图像,所以能够减少用户的麻烦。

另外,控制部15作为动作控制部,在使图像形成动作部14形成测试图案的图像的情况下,使与候补之间的上述测试图案的识别方法相关的信息(识别信息t1的内容)显示于显示部43。

即,即使用户未把握媒介种类的特定方法,也能够容易地得知特定方法。而且,如上述那样,预先通过物性测量锁定候补,所以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为两个选项,另外,所输出的测试图案也根据该候补的组合进行限定,所以测试图案中的需要确认的部分、其内容也被限定。因此,几乎不会有用户理解特定方法很费力的情况,所以不会对用户添加额外的麻烦。

另外,控制部15作为提取部,基于物性测量部13的测量数据,按照多个媒介的每个种类进行分数评价,并根据得到的分数提取媒介种类的候补。即,能够从可能性较高的媒介种类优先并容易地选择候补。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未特定满足条件的候补的数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从分数较小的候补起选择最低的两个,该情况下,受理提取的结果且一定需要用户的选择操作,另外,输出(或者能够输出)用于从这两个候补进行特定的识别图像。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分数评价机械地提取了候补,但也可以在分数较高的媒介m在媒介种类信息171内作为难以进行基于物性的识别的组合而列出的情况下,不管实际计算出的分差如何而提取这些多个候补的组并使其显示。并且,也可以无需使用定量评价,而通过仅对各评价项目进行○×评价,简单地排除相应的可能性较低的媒介m。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物性测量的内容为例示,并不局限于这些内容。例如,也可以对媒介m的表面进行测色,评价表面的白度。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于操作受理部42受理的输入操作来特定媒介m,但也可以通过经由通信部41向外部的电子设备输出显示内容,并由通信部41接收基于在该电子设备输入的操作的特定信号,来特定媒介m。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输送部16具有媒介m的反转部,能够自动地使媒介反转在两面进行图像形成,但也可以由用户使在单面进行了图像形成并输出的媒介m反转并将其放置于媒介供给托盘等,来对该媒介m的背面侧进行图像形成动作。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显示部43与媒介m的选择画面分开地显示识别信息t1的内容,但也可以从一开始就显示具体的选择内容作为选择项。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是使墨水排出到媒介m来形成图像的喷墨方式等其它的图像形成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除此之外,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构成、结构、控制内容、顺序等具体的细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