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影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6880发布日期:2019-11-20 01:3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影灯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摄影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摄影灯支架。



背景技术:

摄影灯又称机头灯、采访灯、新闻灯,在数码摄像机上的作用如同闪光灯在数码相机中的作用一样。想拍表面黑暗的物体,一定要用到这些辅助光源,否则影响画面清晰度,靠后期处理是不可能改善的。

摄影灯在使用时需要摆放在不同位置上,以为拍摄物提供补光效果,而拍摄地区并不一定都是平整的地面,当需要在斜面上完成拍摄时,摄影灯的固定便成了问题,摄影灯无法保持水平状态,影响对拍摄物的补光效果,降低了拍摄质量,甚至摄影灯会发生倾倒问题,对摄影灯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摄影灯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摄影灯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支撑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一支撑杆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可转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支撑腿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板,所述支撑腿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配合的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配合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腿可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往所述第二活动腔内移动;摄影灯被置于第二支撑杆上,在第一活动腔与第一支撑杆的配合下,对摄影灯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便使摄影灯的灯光投射于拍摄物上,提升摄影灯对拍摄物的补光效果;在安装摄影灯支架时,将支撑脚从安装槽内转出,使支撑脚处于倾斜状态,增加支撑架的开度,为摄影灯支架提供良好的支撑力作用;当支架处于斜面上时,第一连接杆插入到第二活动腔内,根据支撑脚的位置不同,使每个支撑脚插入到第二活动腔内的长度产生差异,以便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活动腔的配合下使摄影灯支架顶部处于水平状态;支撑组件为第一支撑杆提供支撑力,防止第一连接杆过度插入到第二活动腔内,使支撑脚适应多种角度的倾斜面,防止支架在斜面上倾倒,对摄影灯起保护作用;在第一限位板作用下为支撑腿提供支撑力,避免支撑腿过度翻转,提升支撑腿对摄影灯的支撑效果。

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支撑腿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可在所述第一滑槽内转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方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配合的第三活动腔;在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的配合下,使支撑腿可沿第一滑块进行移动,以便对每条支撑腿的长度分别进行调整,使支撑腿适应多种不同斜度的坡面,提升支架支撑摄影灯的稳定性;在支架不使用时,将支撑腿转动至与第一支撑杆呈一直线状态,第一连接杆处于第三活动腔下方,将第一连接杆推入到第三活动腔内,缩短支撑腿长度,减小支架体积,使支架更易搬运。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的第一支撑弹簧和设有所述第一支撑弹簧一端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伸缩杆组件;在第一支撑弹簧作用下,使支撑板在第一连接杆推动下可移动一端距离,对支撑脚的长度进行调整,使支撑腿适应多种不同斜度的地面;伸缩杆组件对支撑板起定位作用,减少支撑板与第二活动腔内壁的接触,避免造成支撑板和第二活动腔内壁的磨损,对支撑板和第二活动腔内壁起保护作用。

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二连接杆和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壁上的套管,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设于所述套管上;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储气腔,所述储气腔与所述套管相通;第二支撑杆可沿套管内壁移动,避免伸缩杆组件对支撑板的移动造成阻碍,储气腔内的气流进入到套管内,为第二支撑杆提供支撑力,使伸缩杆组件为支撑板提供小部分的支撑力,避免第一连接杆轻易的将支撑板推送至第二活动腔底部,以使不同的支撑脚有不同的长度,适应实际场景中的不同倾斜度的地面。

所述储气腔内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储气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储气腔一端设有输气腔,所述输气腔顶端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二推板;当第一连接杆推动支撑板往第二活动腔内运动时,支撑板推动第二连接杆在套管内运动,使第二连接杆推动套管内的气体进入到储气腔内,气流推动第一推板沿第二滑槽移动,第一推板移动带动气流移动,使气流推动第二推板往上运动,可通过推动第二推板的方式使第一推板复位,从而使支撑板复位,将第一连接杆从第二活动腔内推出,以便将支架收起;在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的相互配合下,提升第一推板与储气腔的密封效果,以便在气流作用下推动第一推板移动,保证气流传动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推板上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第三活动腔内,所述第三连接杆顶部设有第三推板,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组件;当第一连接杆推动支撑板往第二活动腔底端运动时,支撑板推动第二连接杆往套管内移动,将套管内的气流推入到储气腔内,气流推动第一推板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推板移动,第二推板带动第三连接杆往上运动,在限位组件与限位槽的配合下,对第二推板的移动造成阻碍,使第二推板在上升实时固定,避免第二推板自发往下运动,进而对支撑板起固定作用,防止支撑板将第一连接杆推出,以便为第一连接杆提供良好支撑作用,保证支撑脚对支架的支撑效果。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的连接板和铰接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一端处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杆侧壁上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杆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块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弹簧;当第二推板推动第三连接杆往上运动,限位槽内壁与第二限位板侧壁相接触,在限位槽作用下推动第二限位板绕链接点转动,从而使第二限位板在多个限位槽内移动,对第三连接杆的移动造成阻碍;当第三连接杆不再移动后,第二限位板插入到限位槽内,在第二限位板与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三连接杆起固定作用,从而将支撑板固定,避免第一连接杆过度进入到第二活动腔内,提升支撑脚对支架的支撑效果;当摄影灯使用后需要将其收起时,往下推动压板,使压板压在第三推板上,在压力作用下将第二推板往下推送,使第一推板运动至第二滑槽一端,完成第一推板和支撑板的复位,将第一连接杆从第二活动腔内推出,以便对支撑脚进行收集,支撑板复位至初始位置,方便支架的下次使用。

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一端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二支撑杆起支撑作用,将第二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为摄影灯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提升摄影灯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限位弹簧,所述第二限位块设于所述限位弹簧一端,所述第一限位块底部设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二限位块顶面设有第二弧面;在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的相互配合下,使第二支撑杆只能单向往上运动,使对摄影灯的高度调节更为方便;当需要将支架收起时,往第一活动槽内推动活动板,使活动板压缩连接弹簧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推开接触,使第二支撑杆相对第一支撑杆可随意移动,以便将第一支撑杆收于第一活动腔内,减小支架体积,便于支架的搬运。

所述第一限位块上设有推块,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推块相配合的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通腔;在推块设置下更易将活动板推入到第一活动槽内,第三活动槽为推块预留空间,避免推块与第二支撑杆侧壁发生碰撞;第三连接块用于连接摄影灯,使摄影灯稳定的装于第二支撑杆上;摄影灯的电源线穿设于通腔内,通过通腔对电源线起固定,防止电源线缠绕在一起,可方便的对电源线起收容作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当支架处于斜面上时,第一连接杆插入到第二活动腔内,根据支撑脚的位置不同,使每个支撑脚插入到第二活动腔内的长度产生差异,以便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活动腔的配合下使摄影灯支架顶部处于水平状态;支撑组件为第一支撑杆提供支撑力,防止第一连接杆过度插入到第二活动腔内,使支撑脚适应多种角度的倾斜面,防止支架在斜面上倾倒,对摄影灯起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一。

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c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的d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二。

图8为图7中的e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三。

图10为图9中的f处放大图。

图11为图9中的g处放大图。

图12为图9中的h处放大图。

图13为图9中的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3所示,一种摄影灯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所述第二支撑杆2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支撑杆1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一支撑杆1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块11,所述第一连接块11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可转动连接有支撑腿12,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支撑腿12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板111,所述支撑腿12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杆122,所述第一支撑杆1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22相配合的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22相配合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腿12可推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22往所述第二活动腔内移动;摄影灯被置于第二支撑杆上,在第一活动腔与第一支撑杆的配合下,对摄影灯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便使摄影灯的灯光投射于拍摄物上,提升摄影灯对拍摄物的补光效果;在安装摄影灯支架时,将支撑脚从安装槽内转出,使支撑脚处于倾斜状态,增加支撑架的开度,为摄影灯支架提供良好的支撑力作用;当支架处于斜面上时,第一连接杆插入到第二活动腔内,根据支撑脚的位置不同,使每个支撑脚插入到第二活动腔内的长度产生差异,以便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活动腔的配合下使摄影灯支架顶部处于水平状态;支撑组件为第一支撑杆提供支撑力,防止第一连接杆过度插入到第二活动腔内,使支撑脚适应多种角度的倾斜面,防止支架在斜面上倾倒,对摄影灯起保护作用;在第一限位板作用下为支撑腿提供支撑力,避免支撑腿过度翻转,提升支撑腿对摄影灯的支撑效果。

所述安装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支撑腿12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121,所述第一滑块可在所述第一滑槽121内转动,所述第一连接块11上方设有第二连接块13,所述第二连接块13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22相配合的第三活动腔131;在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的配合下,使支撑腿可沿第一滑块进行移动,以便对每条支撑腿的长度分别进行调整,使支撑腿适应多种不同斜度的坡面,提升支架支撑摄影灯的稳定性;在支架不使用时,将支撑腿转动至与第一支撑杆呈一直线状态,第一连接杆处于第三活动腔下方,将第一连接杆推入到第三活动腔内,缩短支撑腿长度,减小支架体积,使支架更易搬运。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的第一支撑弹簧181和设有所述第一支撑弹簧181一端的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上还设有伸缩杆组件;在第一支撑弹簧作用下,使支撑板在第一连接杆推动下可移动一端距离,对支撑脚的长度进行调整,使支撑腿适应多种不同斜度的地面;伸缩杆组件对支撑板起定位作用,减少支撑板与第二活动腔内壁的接触,避免造成支撑板和第二活动腔内壁的磨损,对支撑板和第二活动腔内壁起保护作用。

所述伸缩杆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板18上的第二连接杆191和设于所述第二活动腔内壁上的套管192,所述第二连接杆191穿设于所述套管192上;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设有储气腔120,所述储气腔120与所述套管192相通;第二支撑杆可沿套管内壁移动,避免伸缩杆组件对支撑板的移动造成阻碍,储气腔内的气流进入到套管内,为第二支撑杆提供支撑力,使伸缩杆组件为支撑板提供小部分的支撑力,避免第一连接杆轻易的将支撑板推送至第二活动腔底部,以使不同的支撑脚有不同的长度,适应实际场景中的不同倾斜度的地面。

所述储气腔120内设有第一推板110,所述第一推板110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储气腔120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130,所述储气腔120一端设有输气腔140,所述输气腔140顶端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二推板1502;当第一连接杆推动支撑板往第二活动腔内运动时,支撑板推动第二连接杆在套管内运动,使第二连接杆推动套管内的气体进入到储气腔内,气流推动第一推板沿第二滑槽移动,第一推板移动带动气流移动,使气流推动第二推板往上运动,可通过推动第二推板的方式使第一推板复位,从而使支撑板复位,将第一连接杆从第二活动腔内推出,以便将支架收起;在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的相互配合下,提升第一推板与储气腔的密封效果,以便在气流作用下推动第一推板移动,保证气流传动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推板1502上设有第三连接杆150,所述第三连接杆150穿设于所述第三活动腔内,所述第三连接杆150顶部设有第三推板1501,所述第三连接杆150上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第二连接块13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组件;当第一连接杆推动支撑板往第二活动腔底端运动时,支撑板推动第二连接杆往套管内移动,将套管内的气流推入到储气腔内,气流推动第一推板移动从而带动第二推板移动,第二推板带动第三连接杆往上运动,在限位组件与限位槽的配合下,对第二推板的移动造成阻碍,使第二推板在上升实时固定,避免第二推板自发往下运动,进而对支撑板起固定作用,防止支撑板将第一连接杆推出,以便为第一连接杆提供良好支撑作用,保证支撑脚对支架的支撑效果。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块13上的连接板160和铰接于所述连接板160上的第二限位板1601,所述第二限位板1601一端处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一支撑杆1侧壁上设有压板14,所述压板14上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杆1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块底部设有第二支撑弹簧141;当第二推板推动第三连接杆往上运动,限位槽内壁与第二限位板侧壁相接触,在限位槽作用下推动第二限位板绕链接点转动,从而使第二限位板在多个限位槽内移动,对第三连接杆的移动造成阻碍;当第三连接杆不再移动后,第二限位板插入到限位槽内,在第二限位板与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三连接杆起固定作用,从而将支撑板固定,避免第一连接杆过度进入到第二活动腔内,提升支撑脚对支架的支撑效果;当摄影灯使用后需要将其收起时,往下推动压板,使压板压在第三推板上,在压力作用下将第二推板往下推送,使第一推板运动至第二滑槽一端,完成第一推板和支撑板的复位,将第一连接杆从第二活动腔内推出,以便对支撑脚进行收集,支撑板复位至初始位置,方便支架的下次使用。

所述第一支撑杆1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连接弹簧162,所述连接弹簧162一端设有活动板16,所述活动板16上设有第一限位块161,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61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块22;在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二支撑杆起支撑作用,将第二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支撑杆上,为摄影灯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提升摄影灯工作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活动腔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限位弹簧221,所述第二限位块22设于所述限位弹簧221一端,所述第一限位块161底部设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二限位块22顶面设有第二弧面;在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的相互配合下,使第二支撑杆只能单向往上运动,使对摄影灯的高度调节更为方便;当需要将支架收起时,往第一活动槽内推动活动板,使活动板压缩连接弹簧进入到第一活动槽内,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推开接触,使第二支撑杆相对第一支撑杆可随意移动,以便将第一支撑杆收于第一活动腔内,减小支架体积,便于支架的搬运。

所述第一限位块161上设有推块163,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推块163相配合的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二支撑杆2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块21,所述第三连接块21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设有通腔15;在推块设置下更易将活动板推入到第一活动槽内,第三活动槽为推块预留空间,避免推块与第二支撑杆侧壁发生碰撞;第三连接块用于连接摄影灯,使摄影灯稳定的装于第二支撑杆上;摄影灯的电源线穿设于通腔内,通过通腔对电源线起固定,防止电源线缠绕在一起,可方便的对电源线起收容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