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76923发布日期:2020-02-08 06:3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窄边框化的显示装置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出现了将柔性线路板靠近背板底面设置的背光模组。

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柔性线路板和发光元件,其中,背板包括底部和与底部边缘连接的侧壁,侧壁设置有开口结构,柔性线路板靠近底部设置,发光元件固定于柔性线路板背离底部的一侧表面。由于在组装过程中,开口结构避让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从开口结构伸出后弯折至背板的背面。由于该缺口处无法用胶带包裹,容易产生漏光的问题,从而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影响客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背光模组的漏光问题,提升产品质量以及客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背板、柔性线路板、发光元件以及遮光结构;

所述背板包括底部和与所述底部的边缘连接的侧壁;所述侧壁设置有开口结构;

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第一区、第二区、第三区和第四区;所述第一区位于所述背板内,所述第三区位于所述背板外,所述第二区穿过所述开口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区和所述第三区;所述第三区连接所述第二区和所述第四区;所述第三区弯曲以使所述第四区位于所述底部背离所述第一区的一侧;

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区背离所述底部的一侧表面;所述遮光结构与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同一侧;

所述遮光结构包括遮光挡板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三区,所述连接部临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边与所述遮光挡板的第一边连接,所述遮光挡板的第二边与所述遮光挡板的第一边相对;所述第三区弯折带动所述遮光挡板的第二边卡合在所述背板的侧壁朝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遮光挡板用于阻止所述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从所述开口结构中漏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项背光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柔性线路板上侧设置遮光结构,遮光结构的连接部固定在柔性线路板的第三区,连接部临近发光元件的一边连接遮光挡板的第一边,由于第三区弯折带动遮光挡板与第一边相对的第二边卡合在侧壁朝向发光元件的一侧,阻止发光元件发射的光线从开口结构中漏出,从而解决了解决背光模组的漏光问题,提升了产品质量以及客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描述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显然,所介绍的附图只是本发明所要描述的一部分实施例的附图,而不是全部的附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前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前的遮光结构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背光模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前的遮光结构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遮光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遮光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前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和图2,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包括:

背板110、柔性线路板120、发光元件130以及遮光结构140;

背板110包括底部111和侧壁112,底部111的边缘与侧壁112连接。由于柔性线路板120需要从背板110穿出,从而弯折到背板110的底部111一侧,因此侧壁112设置有开口结构113。

柔性线路板120包括第一区121、第二区122、第三区123和第四区124;第一区121位于背板110内,第三区123位于背板110外,第二区122穿过开口结构113连接第一区121和第三区123;第三区123连接第二区122和第四区124;第三区123弯曲以使第四区124位于底部111背离第一区121的一侧;

发光元件130位于第一区121背离底部111的一侧表面;遮光结构140与发光元件130位于柔性线路板120的同一侧;

遮光结构140包括遮光挡板141和连接部142,连接142部固定在第三区123,连接部142临近发光元件130的一边与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连接,遮光挡板141的第二边与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相对。柔性线路板120的第三区123需要弯折,以使第四区124弯折至底部111背离第一区121的一侧。第四区124的端部一般设置有金手指,弯折至底部111背离第一区121的一侧的第四区124的金手指可以与显示面板的主板电连接。柔性线路板120的第三区123弯折时,会带动遮光挡板141翘起,因为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与连接部142连接,连接部142固定在第三区123,所以遮光挡板141的第二边会卡合在背板110的侧壁112朝向发光元件130的一侧,从而可以遮挡开口结构113,阻止发光元件130发射的光线从开口结构113中漏出,解决了背光模组的漏光问题。

同时,遮光挡板141的第二边卡合在侧壁朝向发光元件130的一侧,遮光挡板141和背板110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使得结构更加稳固,遮光效果更好,提升产品质量以及客户体验。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或者图2,遮光结构140是一种遮光的弹性板。当第三区123弯曲时,第三区123发生形变,由于连接部142固定在第三区123,连接部142随着第三区123弯曲,但遮光挡板141未固定在柔性线路板120上,由于遮光结构140具有弹性,遮光挡板141的第二边翘起,从而卡合在侧壁朝向发光元件130的一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弹性板材料制作遮光结构,避免第三区123弯曲时导致遮光挡板141以及连接部142发生折断,以及避免材料弹性过大使得遮光挡板141无法卡合在侧壁朝向发光元件130的一侧。

可选的,遮光结构140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作而成。由于聚酰亚胺材料既满足遮光挡板141的弹性需求也满足遮光挡板的遮光要求。当然,制作遮光结构140时使用的材料并不限于聚酰亚胺,还可以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具有弹性和遮光性能的材料,在此并不限定。

可选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制作柔性线路板120时,也可以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作而成,如此可以满足柔性线路板120对于柔性的需求。遮光结构140和柔性线路板120均采用酰亚胺材料制作而成,可以降低制作难度,还无需额外增加制作成本。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1或者图2,连接部142通过粘结层150固定在第三区123。该粘结层150例如可以是双面胶或者采用其他具有粘性的材料,从而将遮光结构140固定在第三区123上。

图3为图1所示背光模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可选的,遮光挡板141垂直于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141a的方向上的长度a,满足h+0.2mm≤a≤h+0.5mm,其中,h为背板110的侧壁112的高度。具体的,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141a通过连接部142固定在第三区123,遮光挡板141的第二边141b卡合的位置位于如图1所示的第二区122的正上方。如图2所示,当第三区123弯折之前,遮光挡板141所在平面与柔性线路板120所在平面平行,由于柔性线路板120上还设置有发光元件130,因此遮光挡板141的长度a不能超过连接部142与发光元件130靠近所述开口结构113一侧之间的距离,否则会影响发光元件130发出的光束质量,甚至可能会对发光元件造成损坏,因此a不能过大。若a过小,当第三区123弯折后,遮光挡板141有可能从开口结构中脱出,亦或者不能完全遮挡开口结构113。综上所述,a的取值满足h+0.2mm≤a≤h+0.5mm时,既能对开口结构113处的漏光进行有效遮挡,又不会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3,遮光挡板141在平行于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141a的方向上的长度b,满足l-0.15mm≤b≤l+0.1mm;其中,l为开口结构113在平行于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141a的方向上的长度。

具体的,如图3所示,遮光挡板141沿第一边141a的方向上的长度为b,开口结构113沿平行于第一边141a的方向上的长度为l,显然当b=l时,遮光挡板恰好能遮挡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但是在生产工程中,由于设备精度以及工艺缺陷等问题,无法使得每个遮光挡板141的尺寸满足上述条件,经试验测量发现,当l-0.15mm≤b≤l+0.1mm时,既能对开口结构113处的漏光进行有效遮挡,又不会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前的遮光结构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遮光挡板141呈t字形。

具体的,遮光挡板141包括遮光挡板第一区域1411和遮光挡板第二区域1412,遮光挡板第一区域1411的第一边为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141a,遮光挡板第一区域1411的第二边与遮光挡板第一区域1411的第一边相对,遮光挡板第一区域1411的第二边与遮光挡板第二区域1412的第一边重叠,遮光挡板第二区域1412的第二边遮光挡板第二区域1412的第一边相对,遮光挡板第二区域1412的第二边为遮光挡板141的第二边141b。柔性线路板的第三区123弯折时,由于遮光挡板第一区域1411的第一边与连接部142连接,连接部142固定在第三区123,会带动遮光挡板第一区域1411的第二边翘起,因为遮光挡板第一区域1411的第二边与遮光挡板第二区域1412的第一边重叠,因此遮光挡板第一区域1411的第二边会继续带动遮光挡板第二区域1412的第二边翘起,最终遮光挡板第二区域1412的第一边卡合在侧壁面向发光元件的一侧,同时遮光挡板141的第二边141b也会卡合在背板的侧壁朝向发光元件的一侧。

遮光挡板141的第二边141b的长度d=l+0.5mm,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141a的长度b=l,其中l为开口结构在平行于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141a的方向上的长度,遮光挡板第二区域1412在垂直于遮光挡板141的第二边141b的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等于0.2mm小于等于0.5mm。在第三区弯曲123时,遮光挡板141的第二边141b容易从开口结构中挤出,因此,将第二边141b的长度设置为l+0.5mm,即遮光挡板第二区域1412的第一边的长度为l+0.5mm,遮光挡板第二区域1412的第一边会卡合侧壁面向发光元件的一侧,从而防止遮光挡板141的第二边141b从开口结构中挤出。

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线路板的第三区123不局限于如图4所示的矩形,也可以是其它形状,在此并不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柔性线路板的第三区123的形状设计遮光挡板141以及连接部142的形状。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背光模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柔性线路板弯折前的遮光结构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如图5或图6所示,遮光结构140还包括折边结构143;

如图7所示,折边结构143与遮光挡板141的第三边141c和第四边141d连接,遮光挡板141的第三边141c与遮光挡板141的第四边141d相对,且遮光挡板141的第三边141c连接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141a以及第二边141b;遮光挡板141的第四边141d连接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141a以及第二边141b。

参见图5,折边结构143覆盖侧壁112、遮光挡板141、第二区122形成的漏光空隙160。

柔性线路板120的第三区123弯折后,侧壁112、遮光挡板141、第二区122形成了一个空隙,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能够从该空隙中出射,因此可以说柔性线路板120的第三区123弯折后,侧壁112、遮光挡板141、第二区122形成了漏光空隙160,通过折边结构143可以覆盖漏光空隙160以阻止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束从漏光空隙160中漏出,进一步提高遮光挡板的遮光效果。

可选的,如图5所示,折边结构143所在平面与遮光挡板14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遮光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遮光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当折边结构143所在平面与遮光挡板14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时,发光元件130发射的光束照射到折边结构143后,部分会被反射,容易从邻近折边结构143所在平面处漏出,如图9所示,当折边结构143所在平面与遮光挡板14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度,发光元件发射的光束入射到折边结构143后,反射的光束会再次传输至开口结构内从而被遮光挡板141再次遮挡,进一步防止开口结构漏光。

需要说明的是,折边结构143可以是如图7所示的三角形结构,也可以是矩形结构、半圆形结构,还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几何形状结构,在此并不限定。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如图10所示,折边结构143可以位于开口结构113内。

遮光挡板141的第三边处的折边结构143的厚度为d,遮光挡板141的第四边处的折边结构143的厚度为d,遮光挡板141在平行于遮光挡板的第一边的方向上的长度为b,开口结构113在平行于遮光挡板141的第一边的方向上的长度为l,考虑组装设备精度等问题,可以设置l-0.2mm≤b+2d≤l+0.1mm,此时,既能满足对开口结构113处的漏光进行有效遮挡,又不会影响其他部件的正常工作。同时折边结构143位于开口结构113内,即折边结构143卡合在开口结构113内。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折边结构143位于开口结构113外,折边结构143在侧壁112上的垂直投影与侧壁112部分交叠。

如图10所示的折边结构143,需要满足l-0.2mm≤b+2d≤l+0.1mm条件,由于设备精度和工艺的限制,折边结构143厚度的制作偏差,会影响影响到折边结构143是否能卡合在开口结构内。因此一般设置开口结构113的长度大于b+2d,所以遮光结构140与开口结构113之间还是会略有缝隙。若采用如图11所示的折边结构143,消除了折边结构143的厚度对折边结构143与开口结构之间卡合的影响。同时,由于折边结构143位于开口结构113外,折边结构143和遮光挡板141分别位于侧壁112的两侧,因此遮光结构140可以稳固的卡合在侧壁112上,折边结构143与侧壁11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结构更加稳固。

为了保证背光模组的正常工作,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高质量的背光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背光模组。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是以图1所示的背光模组结构为基础,背光模组100除了上述提及的背板110、柔性线路板120、发光元件130和遮光挡板140之外,还包括:位于背板内部的反射片171、导光板172、扩散片173和棱镜片174,反射片171与扩散片173位于导光板172的相对两侧,反射片171用于反射从导光板172的底部射出的光线,起到防止光线损失的作用。扩散片173用于对从导光板172中射出的光进行扩散,使得光的亮度更加均匀。棱镜174位于扩散片173背离导光板172一侧的表面之上,用于对从导光板172中发射出去的光线进行折射、反射以及聚光等作用,控制从扩散片173射出的光,起到提高亮度的作用。导光板172朝向背板底部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光学网点,发光元件130发出的光线在导光板172的内部传输并由导光板172的网点向外出射光线,从而为显示装置提供背光。需要说明的是,图12示例性的展示发光元件为侧入式,即发光元件位于导光板的侧壁一侧,发光元件的发光面朝向导光板的入光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还可以是直下式,本发明实施例对发光元件的入光方式不做限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背光模组。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显示装置3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背光模组100和显示面板200,且显示面板200位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一侧,使得背光模组100提供的背光源可以入射至显示面板300中。

如图13所示,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相对而置的阵列基板210和对向基板220,以及位于阵列基板210与对向基板220之间的液晶23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也具备上述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0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在具体实施时,显示装置3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也可以为电视机、显示区、数码相框、导航仪、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