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战光缆接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1003发布日期:2020-02-14 16:18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战光缆接续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连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野战光缆接续盒。



背景技术:

军用野战光缆是专门为野战和复杂环境下需快速布线或反复收放使用条件下使用而设计的无金属光缆,具有重量轻、方便携带;抗张力、抗压力、强重比高;柔软性好,易弯曲;耐油、耐磨、阻燃;适用温度范围广等特点。适用于军用野外通信系统快速布线或反复收放;雷达、航空和舰船布线;油田、矿山、港口、电视现场转播、通信线路抢修等条件严酷的场合。

军用野战光缆一般在1公里左右为一卷,每卷之间通过专用接头进行接续,从而实现长距离的军用光缆的敷设。如果某一卷的军用光缆损坏或者被折断后,在实际的敷设过程中,敷设人员要么重新更换一卷新的军用光缆,要么用现有的光线接续盒进行接续。如果更换一卷新的军用光缆就需要将损坏的光缆收起来,而且还需要重新敷设新的光缆,浪费了大量的敷设时间,而且损坏的光缆需要厂家安装专用接头,大大提高了使用成本(一个专用接头在1000元左右)。野战光缆一旦断开受损,在断开处除了采用光缆接续盒外,还可以采用专用的野战光缆连接器进行连接,但是在使用该连接器时需要在工厂进行加工,不能在野外现场实施,受到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一般采用光纤接续盒进行接续,但是由于光纤接续盒是为民用光缆设计的,用于军用光缆存在以下不足:

1.体积较大(宽170mm、长410mm、厚75mm),重量重(2kg),而军用野战光缆在野外进行敷设,敷设完成后,又需要进行收卷,在接续处使用光纤接续盒接续后,由于光纤接续盒体积大,重量重的原因就会导致军用野战光缆收放不便:野战光缆采用便携式野战光缆络车进行收放,体积较大的接续盒在收放时导致络车卡滞,不能转动,占用络车空间,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2.缆径差异大,导致密封性差:常规光缆较粗,野战光缆直径较小,直径差异大,使用常规接续盒接续,不能满足野战光缆的密封要求,而且不容易接续;

3.野战光缆由于收放线频繁及使用环境特殊,常规的塑料外壳接续盒难以满足其机械和抗拉性能,很容易损坏;

4.使用常规光缆接续盒接续断点光缆时,通常需要在接续盒内余留50-100厘米的光缆,方便剥开光缆外皮熔接。在实际使用中,因野战光缆采用拉伸式布放,把断点两端的野战光缆向断点拉回50-100厘米十分困难,往往需要在在断点多接一小段光缆,接2个接续盒,才能满足接续时对光缆余量的需求,同时也因为接续点的增加,加大了光缆的衰耗,增加了抢通时间;

5.现有的野战光缆连接设备时,还需要专用的野战光缆尾纤,其成本高。

申请号为:cn201621395542.4,公开号为:cn20624889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野战光缆连接固定的保护装置,包括两个侧壁和两个盒盖;两个侧壁拼接成中空的圆柱形,两个侧壁的拼接处设置有拼接螺孔,拼接螺孔纵向贯通侧壁;盒盖封盖在拼接成圆柱形的侧壁的两端开口上,盒盖和侧壁的封盖连接处设置有轴向贯通的封盖螺孔,盒盖的顶端开有轴向的走线孔;还包括熔接的光缆,光缆固定连接在侧壁内;该实用新型仅仅能够起到对光缆接续处提供保护的作用,对野战光缆接续后,并没有进行稳固,在敷设野战光缆时,很容易被拖拉扯掉,连接强度很差,密封性也很差,容易进入尘土,导致信号传输受到影响,而且在安装的时候,侧壁之间需要采用螺钉连接,盒盖和侧壁之间也使用螺钉连接,需要使用专用的工具将螺钉拧紧,由于螺钉数量较多,需要重复多次拧紧螺钉,操作不方便,操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光缆接续盒在接续光缆时,操作不便,接续效率低,使用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野战光缆接续盒,所述光缆接续盒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野战光缆接续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固定夹具,所述壳体两端连接有端头,光缆接续后,固定夹具夹持在光缆的接续处,光缆的接续处位于壳体内。

所述端头连接在壳体上后,壳体与端头形成腔体,腔体内灌有密封胶水。

所述端头和壳体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所述端头和壳体通过卡扣卡槽扣合方式或者过盈配合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固定夹具包括连接部,在连接部的两端设有能够将光缆夹紧的夹紧部。

所述夹紧部为锯齿状的连接件,光缆继续后,连接件的锯齿部分嵌入到光缆的外皮内。

所述夹紧部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凸刺,光缆继续后,凸刺嵌入到光缆的外皮内。

所述连接部呈半圆柱状或圆柱状。

所述端头包括外壳和弹性件,弹性件设在外壳内,弹性件和外壳上设置的线孔直径小于光缆直径。

所述外壳上的线孔处设置有倒角。

所述壳体呈圆柱状,壳体直径为12-16mm,长度为100-110mm。

所述壳体直径为14mm,长度为105mm。

所述壳体为铝合金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壳体、固定夹具和连接在壳体两端的端头构成,组成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只需要将其中一根待接续光缆穿过其中一个端头,另一根待接续光缆穿过另一个端头,然后将壳体套在任意一根带接续光缆上,然后将两根光缆进行连接,然后使用固定夹具将两根光缆进行连接,并夹持在光缆的接续处上,以此来提高连接处的抗拉伸性能,然后移动壳体,使得固定夹具位于壳体内,然后将端头与壳体连接,使得壳体和端头构成一个整体,这样能够对连接处起到保护和密封的作用;而且通过固定夹具固定后,能够对接续的两根光缆起到固定的作用,连接力更强,不容易被拖拉扯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人员对光缆进行快速接续,不需要使用重复多次拧紧螺钉,能够有效的提高光缆接续效率,也不需要更换光缆或者是安装专用接头,接续成本大大减低。

2.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头连接在壳体上后,壳体与端头形成腔体,腔体内灌有密封胶水;这样能够保证壳体内部与外界隔开,能够有效的避免雨水及灰尘的渗入,并且在腔体内注入密封胶水,使得光缆与固定夹具的连接更加紧固,使得光缆、固定件、壳体及端头构成一整体,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抗拉性能,连接力更强,更不容易被拖拉扯断。同时也使得对光缆接续处进行的胶封,进一步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能。

3.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夹具包括连接部,在连接部的两端设有夹紧部,夹紧部设置有锯齿部分或者凸刺,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夹紧部将光缆外皮紧紧夹住。在夹持时,光缆外皮将会发生形变,使得夹紧部的锯齿部分或者凸刺嵌入到光缆外皮内,将两根光缆紧紧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抗拉性能,连接力更强,更不容易被拖拉扯断。

4.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部呈半圆柱状,这样,在连接固定夹具时更加简单,只需要将光缆接续处放置在连接部内,然后使连接件将光缆外皮夹紧即可,操作的时候更加简单、便捷,提高接续效率。

5.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部呈圆柱状,这样连接部能够将光缆的接续处进行覆盖,使得光缆的接续处位于连接部内,能够对光缆接续处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在外壳的保护下,实现双重保护的目的。

6.本实用新型所述端头包括外壳和弹性件,弹性件设在外壳内,弹性件和外壳上设置的线孔直径小于光缆直径;这样光缆直接穿过线孔,保证了光缆与线孔实现过盈配合,弹性件紧紧压在光缆的外皮上,保证密封效果,同时还能够提高抗拉性能,连接力更强,更不容易被拖拉扯断。

7.本实用新型所述外壳上的线孔处设置有倒角,这样光缆在穿过外壳时,倒角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光缆在穿过线孔时更加方便。

8.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呈圆柱状,壳体直径为12-16mm,长度为100-110mm,这样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小的体积,在使用光缆络车进行收放时,不会导致络车卡滞,并且不会占用络车的空间,保证的光缆收放的顺利进行。

9.本实用新型所述壳体为铝合金材料制成,这样能够保证接续盒的强度,在野外时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10.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冷接或者熔接的方式将光缆进行连接,然后使得固定夹具上的锯齿部分或者凸刺将连接处两端的光缆进行连接,实现固定,然后在端头与壳体形成的腔体内灌入密封胶,进一步对光缆起到固定作用,同时,使得光缆、固定件、壳体及端头构成一整体,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抗拉性能,连接力更强,更不容易被拖拉扯断,且,由于光缆直接穿过弹性件的线孔,进一步将光缆进行夹持固定,这样,在多种固定作用下,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抗拉能力及密封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拆去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端头,201外壳,202弹性件,203线孔,3光缆,4固定夹具,401连接部,402连接件,5光缆冷接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壳体1和固定夹具4,所述壳体1两端连接有端头2,光缆3接续后,固定夹具4夹持在光缆3的接续处,光缆3的接续处密封在壳体1内。

进一步优化,所述端头2连接在壳体1上后,壳体1与端头2形成腔体,在腔体内灌有密封胶水。

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夹具4包括连接部401,在连接部401的两端的夹紧部为锯齿状的连接件402,锯齿状的连接件402能够将光缆3夹紧,且锯齿状的连接件402能够嵌入到光缆3的外皮内。

其中为了更好的保证光缆3连接处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在连接部401上朝向光缆3的一面上设有凸起,凸起尖端呈锥形,这样不仅能够使得锯齿状的连接件402对光缆3进行卡紧,同时也使得凸起对光缆3进行卡紧,在凸起与连接件402的双重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光缆3的抗拉性能,这样在收放光缆3的时候更加方便。

其中,所述的连接部401呈半圆柱状。

进一步优化,所述端头2包括外壳201和弹性件202,弹性件202设在外壳201内,弹性件202和外壳201上设置的线孔203直径小于光缆3直径。

其中,弹性件202的端部与外壳201端部连接,所述的弹性件202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材料。

进一步优化,所述外壳201上的线孔203处设置有倒角,其中在倒角与线孔203的连接处使用圆弧进行过度。

需要说明的是,光缆3在连接是可以采用熔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熔接的部位需要套上至少一层热缩套管;在实际中也可以采用冷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即光缆3之间通过光缆冷接子5进行连接,使用光缆冷接子5进行连接时,接续光缆3时更加快速。

所述壳体1呈圆柱状,壳体1直径为12mm,长度为100mm。

其中,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所述的外壳201及壳体1均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光缆3在野外时受到踩或者车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光缆3连接位置起到有效的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与端头2之间可以采用卡扣和卡槽的方式连接,即,在壳体1设置卡扣,在端头2上设置卡槽,通过卡槽与卡扣扣合的方式进行连接;还可以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体1呈圆柱状,壳体1直径为14mm,长度为105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体1呈圆柱状,壳体1直径为16mm,长度为110mm。

本实施例所述野战光缆接续盒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s1:将其中一根光缆3穿过其中一个端头2上的线孔203,并使得该光缆3外皮与该端头2中的弹性件202上的线孔203实现过盈配合;

s2:将另一根光缆3穿过另一个端头2上的线孔203,并使得该光缆3外皮与该端头2中的弹性件202上的线孔203实现过盈配合;

s3:将s1或者s2中所述的光缆3穿过壳体1,使得壳体1套在光缆3上;

s4:接续两根光缆3后,并将光缆3的接续处放置在固定夹具4的连接部401内,将锯齿状的连接件402夹持在接续处,并使得锯齿状的连接件402嵌入在光缆3的外皮内;

s5:将固定夹具4移动到壳体1内,使得光缆3的接续处位于壳体1内;

s6:移动其中一个端头2,使得该端头2与壳体1连接,然后向壳体1内注入密封胶水,使得端头2与壳体1形成的腔体被完全填充;

s7:移动另一个端头2,使得该端头2与壳体1连接,即可完成光缆3的接续。

其中,在s4中,两根光缆3通过熔接或者冷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其中,在s6或s7中,所述端头2与壳体1通过螺接方式、卡扣卡槽扣合方式或者过盈配合方式进行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壳体1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所述外壳201上设有与壳体1两端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壳体1上设有注胶孔和出气孔,在实际中,连接外壳201和壳体1时,更加的简单,效率更高,只需要调整外壳201的与壳体1的位置,使得外壳201上的螺纹与壳体1上的螺纹进行连接,然后转动壳体1即可使得两端的外壳201同时向壳体1方向进行移动,在固定夹具4的作用下光缆3的连接处也不会受到挤压,当外壳201与壳体1实现连接固紧后,通过注胶孔对壳体1内注入密封胶水,使得密封胶水将所述空腔进行填充,填充密封胶水更加彻底,不会出现内部还具有空隙的情况,这样也避免了转动外壳201时光缆3发生扭转。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连接部401呈圆柱状。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连接部401上两端的夹紧部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凸刺,光缆继续后,凸刺嵌入到光缆的外皮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