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熔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8492发布日期:2020-05-01 17:0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光缆熔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维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缆熔接平台。



背景技术:

光缆通信线路的畅通无阻是电力通信网可靠通信的重要保障,因此,为了保证电力通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当光缆中断后,对光缆的熔接时间和熔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专用的光缆熔接平台,操作人员只能将光缆和熔接设备放置在地面上进行操作,并且在光缆熔接过程中,需要辅助人员帮助操作人员固定光缆,导致光缆熔接存在操作不方便、效率低和熔接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熔接平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缆熔接存在操作不方便、熔接效率和熔接质量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缆熔接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具有工作面;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在平台本体上,用于将光缆固定在工作面上。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卡线器,两个卡线器分别位于平台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

进一步地,工作面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用于限位熔接设备。

进一步地,熔接设备包括接续盒、熔接机和切割刀;限位槽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限位槽包括与接续盒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与熔接机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以及与切割刀相适配的第三限位槽。

进一步地,光缆熔接平台还包括:应急灯,应急灯与平台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工作面上还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用于放置熔接工具和/或防护罩。

进一步地,放置槽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放置槽包括用于放置防护罩的第一放置槽,以及用于放置熔接工具的第二放置槽;熔接工具包括米勒钳、剥线钳、美工刀和热缩管中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光缆熔接平台还包括支架,支架可伸缩地设置在平台本体上,并位于平台本体的背离工作面的一侧。

进一步地,平台本体包括两个子平台和合页,两个子平台通过合页铰接,子平台具有子工作面;平台本体具有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当平台本体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子平台对折且两个子工作面贴合,以形成便携箱体;当平台本体处于打开状态时,两个子平台展开且两个子工作面形成工作面。

进一步地,光缆熔接平台还包括设置在便携箱体外部的辊轮和/或手持端。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计了一种光缆熔接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固定装置,操作人员不再需要在地面进行操作,可以在平台本体的工作面上进行熔接操作,从而能够提升操作人员在进行光缆熔接操作时的舒适程度,进而能够提升熔接效率,能够避免地面凹凸不平影响熔接质量;同时,利用固定装置将光缆固定在平台本体的工作面上,从而能够一个人进行光缆熔接操作,减少了光缆熔接的人员配置数量,解放了劳动力,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熔接效率,提升光缆熔接的操作便捷性;此外,利用固定装置对光缆进行固定,还能够避免光缆在熔接过程中出现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光缆的熔接质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光缆熔接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光缆熔接平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光缆熔接平台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光缆熔接平台的平台本体处于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平台本体;11、工作面;111、第一限位槽;112、第二限位槽;113、第三限位槽;114、第一放置槽;115、第二放置槽;20、固定装置;21、卡线器;30、应急灯;40、支架;100、子平台;200、合页;1、熔接工具;2、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缆熔接存在操作不方便、熔接效率和熔接质量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缆熔接平台。

如图1至图4所示,光缆熔接平台包括平台本体10和固定装置20,平台本体10具有工作面11,固定装置20设置在平台本体10上,用于将光缆固定在工作面11上。

在本申请中,设计了一种光缆熔接平台,包括平台本体10和固定装置20,操作人员不再需要在地面进行操作,可以在平台本体10的工作面11上进行熔接操作,从而能够提升操作人员在进行光缆熔接操作时的舒适程度,进而能够提升熔接效率,能够避免地面凹凸不平影响熔接质量;同时,利用固定装置20将光缆固定在平台本体10的工作面11上,从而能够一个人进行光缆熔接操作,减少了光缆熔接的人员配置数量,解放了劳动力,能够进一步地提升熔接效率,提升光缆熔接的操作便捷性;此外,利用固定装置20对光缆进行固定,还能够避免光缆在熔接过程中出现滑动,从而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光缆的熔接质量。

如图1所示,固定装置20包括两个卡线器21,两个卡线器21分别位于平台本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这样,在对两根光缆进行熔接操作时,分别利用两个卡线器21对两根光缆进行固定,避免两根光缆在熔接过程中出现滑动,剥缆后的纤芯放置在平台本体10的工作面上,与现有技术中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技术方案相比,能够有效避免剥缆后的纤芯沾染尘土,避免纤芯受到挤压碰撞导致折断等问题出现,保证后续的熔接工作顺利进行。

可选地,工作面11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用于限位熔接设备。与现有技术中将熔接设备直接放置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进行操作的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光缆熔接平台能够对熔接设备进行可靠限位,避免熔接设备在光缆熔接操作中出现晃动,从而保证光缆熔接质量。

如图1所示,熔接设备包括接续盒、熔接机和切割刀;限位槽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限位槽包括与接续盒相适配的第一限位槽111,与熔接机相适配的第二限位槽112,以及与切割刀相适配的第三限位槽113。现有技术中由于接续盒无法固定,盘纤时需要轻拿轻放,封盒时需要拧螺丝做密封,接续盒的晃动容易造成多根纤芯同时折断,本申请通过第一限位槽111对接续盒进行可靠限位,从而在盘纤和封盒时,接续盒不会摇晃不定,有效避免在盘纤和封盒的过程中纤芯折断的问题;为了避免因熔接机放置不平稳而导致在熔接过程中晃动,造成纤芯接头处出现位置偏差,导致熔接损耗大或熔接失败,需要再次切割重熔的问题,本申请利用第二限位槽112对熔接机进行可靠限位,保证熔接机在熔接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从而提升熔接效率和熔接质量;利用第三限位槽113对切割刀进行可靠限位,从而保证光纤切割端面的质量,避免存在端面倾斜、有毛刺等情况,保证光纤切割质量,减少重新切割次数,提升光纤切割效率,此外,在工作面11上进行光纤切割,能够避免光纤切割后的端面不清洁的情况出现。

可选地,根据实际熔接操作中各设备的相对放置位置,调整第一限位槽111、第二限位槽112和第三限位槽113在工作面11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工作面11呈长方形设置,第一限位槽111和第二限位槽112位于工作面11的中部,并沿工作面1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三限位槽113与第二限位槽112和第一限位槽111沿工作面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光缆熔接平台还包括应急灯30,应急灯30与平台本体10固定连接。夜间熔接工作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如果灯光昏暗会无法分清光缆线芯的色序,容易造成错熔,本申请提供的光缆熔接平台集成了应急灯30,能够保证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进行可靠的熔接操作。

可选地,选用体积小、光照面大、亮度高且有储电功能的应急灯,解决了夜间熔接诸多不便。

可选地,工作面11上还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用于放置熔接工具1和/或防护罩2。这样,利用放置槽对熔接工具1进行收纳,从而能够避免熔接工具1乱放或丢失;由于熔接机属于精密仪器,熔接过程对环境要求较高,要做到防风、防尘和防雨等,防护罩2的配备能够在需要时由放置槽内取出,起到防风防雨的效果,保证熔接质量。

如图1所示,放置槽为间隔设置的多个,多个放置槽包括用于放置防护罩2的第一放置槽114,以及用于放置熔接工具1的第二放置槽115;熔接工具1包括米勒钳、剥线钳、美工刀和热缩管中的至少一个。

恶劣的天气情况将直接影响光缆熔接的进度和熔接质量,如果遇到大风或雷雨时,现场人员只能将熔接设备搬至应急帐篷或工程车进行熔接,但野外现场应急帐篷无法安扎、工程车辆无法到达现场,为提高光缆抢修时间,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光缆承载业务,可以讲第一放置槽114内的防护罩2取出,保证熔接质量。

如图2和图3所示,光缆熔接平台还包括支架40,支架40可伸缩地设置在平台本体10上,并位于平台本体10的背离工作面11的一侧。这样,可以根据操作人员的高度调整平台本体10的高度,使工作面11位于合适的高度,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光缆熔接操作,避免操作人员蹲坐在地上进行熔接操作引发身体不适,提升熔接效率,保证熔接质量。

可选地,支架40为多个,考虑到作业现场的地面凹凸不平或存在倾斜的状况,可以通过调整支架40伸出不同的高度,使工作面11保持水平,保证熔接质量。

如图1所示,平台本体10包括两个子平台100和合页200,两个子平台100通过合页200铰接,子平台100具有子工作面;平台本体10具有折叠状态和打开状态,当平台本体10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子平台100对折且两个子工作面贴合,以形成便携箱体,如图4所示,支架40与平台本体10铰接,支架40可以折叠收纳在便携箱体外侧;当平台本体10处于打开状态时,两个子平台100展开且两个子工作面形成工作面11。这样,本申请提供的平台本体10可以折叠,减少占用空间,有利于携带,另外,处于折叠状态的平台本体10可以将防护罩2、应急灯30和熔接工具1收纳在便携箱体内部,从而不再需要携带额外的工具箱、应急灯30或防护罩2,避免工具不全,减少操作人员前期准备时间,提升光缆熔接效率。

可选地,应急灯30为可伸缩式应急灯。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三限位槽113和第二放置槽115沿平台本体10的对折线对称设置;第一放置槽114和应急灯30沿平台本体10的对折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光缆熔接平台还包括设置在便携箱体外部的辊轮和/或手持端。这样,能够进一步地提升光缆熔接平台的便携性。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光缆熔接平台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制作而成,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和重量轻的特点。

可选地,光缆熔接平台处于折叠状态时,光缆熔接平台形成拉杆箱。

可选地,将光缆熔接平台设计为长宽高为60cm×50cm×12cm大小的拉杆箱,配置4根长度为50cm~90cm的可伸缩支架40,支架40的横截面直径为5cm的柱体。操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将拉杆箱打开形成一个长宽为100cm×60cm的工作平台,形成工作面11,再将4根支架40抽出固定,调节至合适高度,形成操作人员可站立操作的工作平台,操作人员可以在工作面11上固定光缆、放置熔接设备,操作过程简单易行。

光缆熔接平台的特点是轻巧且易于携带,操作人员赴现场携带时无体积和重量的制约,并且光缆熔接过程可一人独立完成,不再需要人员辅助固定光缆或手扶熔接机,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在光缆中断现场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缆熔接系统,包括光缆熔接平台、熔接设备、熔接工具1和防护罩2,光缆熔接平台为上述的光缆熔接平台。

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光缆熔接系统进行光缆熔接,能够避免反复切割重熔导致纤芯长短不一,便于盘纤,避免纤芯折断,能够提升光缆熔接效率,缩短变电站业务中断时间,保证电力通信网稳定运行,保证光缆熔接质量。具体来说,在利用本申请提供的光缆熔接系统进行光缆熔接操作时,将接续盒、熔接机和切割刀平稳地放置于限位槽内,光缆固定于卡线器21,整个熔接过程中不会出现光缆滑动、接续盒不稳定、熔接机和切割刀摇晃的问题,解决了因环境因素造成的光缆熔接损耗大、耗时长、切割面不平整等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光缆熔接系统具有很好地适应性,具体来说,由于光缆熔接现场地点不固定,一般光缆中断地点有公路、草丛、沙漠甚至戈壁滩,地面崎岖不平,熔接设备无法平稳放置,对熔接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将熔接平台的支架设计为可伸缩的支架40,通过支架40底部的旋转螺丝,调节支架40的长度,使平台高度符合操作人员站立操作的高度,伸缩设计的支架40不受身高和环境的限制,告别了以往操作人员蹲在地上或坐在地面熔接光缆的历史。

本申请提供的光缆熔接系统适用于夜间光缆抢修,由于外力导致的光缆中断一般发生在夜晚,光缆熔接时对光照要求较高,以往夜间光缆熔接现场需要应急灯,由专人负责照明,紧急时存在忘带应急灯的情况,这时只能利用手机手电筒进行照明,为光缆熔接带来很大的制约,影响光缆熔接进度的同时难免出现光缆纤芯颜色熔接错误的情况,导致反复熔接浪费时间。本申请提供的光缆熔接系统自带应急灯30,解决了夜间熔接诸多不便。

本申请提供的光缆熔接系统适用于恶劣的天气环境,恶劣的天气情况将直接影响光缆熔接的进度和熔接质量,如果遇到大风或雷雨时,现场人员只能将熔接设备搬至应急帐篷或工程车进行熔接,但野外现场应急帐篷无法安扎、工程车辆无法到达现场,为提高光缆抢修时间,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光缆承载业务,本申请提供的光缆熔接系统自带防护罩2,解决了恶劣天气造成的诸多不便,达到缩短光缆抢修时间、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光缆承载业务的目标。

本申请提供的光缆熔接系统具有实用性、便捷性和良好的经济性能。为操作人员提供便利,大大提升了光缆熔接效率,缩短了熔接时间,进一步缩短了由光缆中断引起的一次线路停电时间,减少了因一次停电导致的负荷损失,保障了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有效保障了用户用电质量,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经试验表明,在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光缆熔接系统后,整理及熔接的作业过程由每次作业3人两天修改为需2人一天,整体上每次作业节省人力成本4人天,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