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震耐压的镜片镜座装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2973发布日期:2019-12-13 19:3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震耐压的镜片镜座装载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镜片载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震耐压的镜片镜座装载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设备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相应设置于其内的光学镜头的镜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光镜片镜座装载板是一种光学镜片载具,用于装载镶嵌了镜片的镜座,进行后续固化、清洗、检测、包装、运输的步骤;在这些步骤进行过程中,镜片镜座装载板经常会受到挤压或者震动,会对装载在其内的镜片产生不良的影响,使产品的正品率降低,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提供一种能有效耐震耐压的镜片镜座装载板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耐震耐压的镜片镜座装载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耐震耐压的镜片镜座装载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板体上的装载孔;所述装载孔呈行列排布,装载孔的列与列之间设置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为中空长条状,其两端开口;所述第一缓冲件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相应的折叠部,其折叠延伸方向为横向;所述板体两侧设置台阶部以及支脚,所述支脚中设置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为中空长条状,其两端开口;所述第二缓冲件左右侧面均设置相应的折叠部,其折叠延伸方向为垂直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台阶部的高度不大于支脚的高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载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方孔、圆孔、第二方孔。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方孔上下两条侧边向外凸出成弧形部。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相邻的所述弧形部相连通。

作为一种更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方孔与第二方孔的孔径相同,所述第一方孔的孔径大于圆孔的孔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板体为尼龙金属纤维板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主要在于:提供了一种能有效耐震耐压的镜片镜座装载板。本实用新型在板体设置缓冲件(第一缓冲件、第二缓冲件),其均为中空且设置折叠部;缓冲件可以通过折叠部的压缩或拉伸吸收外界对于板体的冲击,从而减少了外界振动、压力对镜片镜座装载板的影响,提高了镜片镜座装载板的抗震性和耐压性,保护了设置在了镜片镜座装载板上的镜片;相比于常规的缓冲部件(如弹簧),缓冲件结构更加稳定,而且设置更加简便、性价比更加高;缓冲件中空的结构,提高了对冲击的吸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叠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3所示,一种耐震耐压的镜片镜座装载板,用于装载嵌有镜片的镜座;其包括呈长方形的板体1以及设置在板体1上的装载孔2;板体1为尼龙金属纤维材质(即由尼龙材料和金属纤维材料混合而成),具有较好强度的同时也有一定韧性,且热稳定性好;装载孔2呈行列排布(即纵横向排布),该设置有利于快速装载镜座;装载孔2的列与列之间设置在纵向贯穿板体1的第一缓冲件3;第一缓冲件3为中空长条状,其两端开口;第一缓冲件3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相应的折叠部31,其折叠延伸方向为横向(即可沿横向被压缩或拉伸);第一缓冲件3可以通过折叠部31的压缩或拉伸吸收外界对于板体1的冲击,从而减少了外界振动、压力对镜片镜座装载板的影响,提高了镜片镜座装载板的抗震性和耐压性,保护了设置在了镜片镜座装载板上的镜片;相比于常规的缓冲部件(如弹簧),第一缓冲件3结构更加稳定,而且设置更加简便、性价比更加高;第一缓冲件3中空的结构,提高了对冲击的吸收。

板体1两侧设置台阶部4以及支脚5,台阶部4的高度不大于支脚的高度5;该设置可以使多个板体1沿垂直向的叠放,避免占用过多空间。

支脚4中设置第二缓冲件6,第二缓冲件6纵向贯穿支脚4;第二缓冲件6为中空长条状,其两端开口;第二缓冲件6左右侧面均设置相应的折叠部61,其折叠延伸方向为垂直向(即沿垂直方向被压缩或拉伸);第二缓冲件6的作用与第一缓冲件3类似,用于减少振动和压力(主要是来自垂直方向的压力,该方向压力也是镜片镜座装载板最容易受到的压力)。

装载孔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第一方孔21、圆孔22、第二方孔23;其中第一方孔21与第二方孔22的孔径相同,第一方孔21的孔径大于圆孔22的孔径;第一方孔21用于容纳镜座嵌有镜片的方形本体;圆孔22用于容纳镜座方形本体下部的圆形镜座脚;第二方孔23用于容纳下层板体1中镜座高出相应第一方孔21的一部分。

第一方孔21上下两条侧边(即与第一缓冲件3垂直的侧边)向外凸出成弧形部211;相邻的弧形部211相连通;该设置有利于镜座放入装载孔2,同时在清洗时有利于水在各个第一方孔21,进而在各个装载孔2中的流动,提高了清洗效果。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