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划伤的PET膜片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7111发布日期:2020-01-10 14:58阅读:9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划伤的PET膜片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塑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划伤的pet膜片材。



背景技术:

光学塑料是指用作光学pet材料的片材,主要特点耐温性好。主要用在批量较大的薄膜片材方面,例如各类食品、药品、无毒无菌的包装材料;纺织品、精密仪器、电器元件的高档包装材料;录音带、录象带、电影胶片、计算机软盘、金属镀膜及感光胶片等的基材;电气绝缘材料、电容器膜、柔性印刷电路板及薄膜开关等电子领域和机械领域。而本申请中涉及的pet膜片材主要应用在显示屏上,比如手机显示屏、电脑显示屏、汽车导航显示屏等。

光学pet膜片材可注塑、挤出、吹塑、涂覆、粘接、机加工、电镀、真空镀金属、印刷各类光学系统中,但因基底材质较软,在使用中容易造成划伤或脏污等使零件受到破坏。

为改善pet膜片材的表面硬度,用喷涂或浸涂加硬液在表面形成一个加硬层,但是,增加加硬层后会导致pet膜的成像质量下降,影响pet膜的使用。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现有pet膜片材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深入构思,进而开发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划伤的pet膜片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et膜基底材质较软,在使用中容易造成划伤或脏污等使零件受到破坏及现有加硬技术导致成像质量下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划伤的pet膜片材,包括一光学pet膜以及一复合在pet膜表面的强化层,所述强化层背向pet膜的一面依次镀有ar膜层和af膜层,所述ar膜层由ti3o5和sio2交替生成,其厚度为200nm-350nm。

所述af膜层的厚度为12nm。

所述ar膜层包括六层:第一层为ti3o5膜层,第二层为sio2膜层,第三层为ti3o5膜层,第四层为sio2膜层,第五层为ti3o5,第六层为sio2膜层;所述第一层与强化层结合,第六层与af膜结合。

所述ar膜的第一层厚度为13.5nm,第二层厚度为31.7nm,第三层厚度为69.01nm,第四层厚度为10.07nm,第五层厚度为39.49nm,第六层厚度为86.31nm。

所述ar膜的第一层厚度为32.5nm,第二层厚度为52.2nm,第三层厚度为35.51nm,第四层厚度为50.96nm,第五层厚度为32.28nm,第六层厚度为116.69n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学pet膜片材在高真空环境下通过等离子辅助镀膜,由ti3o5和sio2交替生成ar膜层,使镀膜后的塑料抗划伤性增强,反射率降低。接着在高真空环境下通过等离子辅助镀膜,在ar膜层的表面上镀af膜,af膜层可有效阻挡水分和油污,使零件更容易清洁。由于真空镀膜是材料以分子的方式进行沉积,镀膜厚度较薄,所以不会对零件的面形精度形成破坏。膜完成后的透镜具有减反、加硬、防污等综合性能的改善,可直接装配于各类显示器中,如汽车导航仪,行车记录仪,ipad、手机、汽车仪表盘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pet膜片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pet膜片材的ar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pet膜片材的反射率光谱曲线图(纵坐标表示反射率,横坐标表示波长);

图4为实施例二pet膜片材的穿透率光谱曲线图(纵坐标表示反射率,横坐标表示波长);

图5为实施例三pet膜片材的ar膜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耐划伤的pet膜片材,其包括一光学pet膜以及一复合在pet膜表面的强化层,其中,强化层背向pet膜的一面依次镀有ar膜层和af膜层,ar膜层由ti3o5和sio2交替生成,其厚度为200nm-350nm。

pet膜片材的ar膜层是在高真空环境下通过等离子辅助镀膜形成的,由ti3o5和sio2交替生成,由于ti3o5和sio2加等离子辅助镀膜有较好的密度硬度,使镀膜后的pet膜片材抗划伤性增强,反射率降低。接着在高真空环境下通过在ar膜层的表面上镀af膜,af膜层可有效阻挡水分和油污,使零件更容易清洁。由于真空镀膜是材料以分子的方式进行沉积,镀膜厚度较薄(总厚度小于1um),所以不会对零件的面形精度形成破坏。该pet膜片材具有减反、加硬、防污等综合性能的改善,在使用时通过在pet膜背向强化层的一面上涂布光学ota胶后装配在各类液晶显示屏表面即可,各类液晶显示屏如汽车导航仪、行车记录仪、ipad、手机、汽车仪表盘等。如表面产生脏污,可用擦拭纸和有机溶剂进行清洁。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pet膜片材的ar膜层包括六层,由强化层向af层方向依次为:第一层为ti3o5膜层,厚度为13.5nm,第二层为sio2膜层,厚度为31.7nm;第三层为ti3o5膜层,厚度为69.01nm;第四层为sio2膜层,厚度为10.07nm;第五层为ti3o5,厚度为39.49nm;第六层为sio2膜层,厚度为86.31nm。所述的ar膜层是以ti3o5与sio2为膜料,通过各层厚度优化组合形成,膜层结构具有较强的表面硬度,同时具备较好的减反射效果,有效光谱区域内平均反射率低于0.5%(如图3和图4所示),而现有的未镀膜的光学pet膜1有效光谱区域内平均反射率约为4%,因此镀膜后的pet膜的反射率大大的降低了。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改进,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pet膜片材的ar膜层包括六层,由强化层向af层方向依次为:第一层为ti3o5膜层,厚度为32.5nm,第二层为sio2膜层,厚度为52.2nm;第三层为ti3o5膜层,厚度为31.51nm;第四层为sio2膜层,厚度为50.96nm;第五层为ti3o5,厚度为32.28nm;第六层为sio2膜层,厚度为116.69nm。对uv光进行拦截,减少uv光对眼睛的伤害透过。

如果af膜层7过厚则会影响ar层的减反效果,如果太薄则不能很好的防油污和防水,对光学pet膜1的保护力度减小。所以,本实施例中pet膜片材的af膜层厚度为12nm,12nm厚度的af层不会破坏ar层的减反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油污和防水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